热交换器管间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7160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间隔热交换器的管的装置,其主要用于在重液金属冷却介质中工作。其使用在间隔热交换器管的同时确保为热交换器管提供更可靠的固定。根据第一变型,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支承用间隔格架(1),每个支承用间隔格架由筒状外壳(2)和两层、三层或更多层的板(3、4)组成,所述板彼此距离预定的距离,其中每个板的宽度处于与外壳轴线平行的平面内;所有板的端部通过任何层的板以彼此平行、以预设间隙间隔开的方式固定至外壳;当沿外壳轴线观察时两层板以60度的角度交叉,并且在交叉位置彼此连接。根据第二变型,该装置包括三个形成区段的分隔结构,分隔结构经过圆筒的轴线并以相对于彼此成60度偏移的方式借助其端部与外壳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交换器管间隔装置(变型)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包括核电行业的各种领域的热系统中的热交换装置;更具体地,该装置用来间隔主要针对重液金属冷却介质中的运行设计的热交换器的管。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各种热交换器管间隔装置。例如,苏联专利技术人的证书No.1556253(1994年1月15日公布)、俄罗斯专利No.2153643(2000年7月27日公布)和俄罗斯技术专利No.6224(1998年3月16日公布)中提出了通过相当难制造的异型板(分隔结构)结合的热交换器管束的管。最接近的类似装置是苏联专利技术人的证书No.515025(1976年5月25日公布)中记载的间隔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承用间隔格架,所述支承用间隔格架由通过中间环连接的两个圆形共轴的筒状外壳组成,每个外壳都设置有用于供上述热交换管延伸穿过其中的套筒;这些套筒以预设间隙间隔开并使用桥接部结合,同时当沿外壳轴线观察时两个外壳的套筒在等角三角形的拐角中对齐。俄罗斯专利No.2384807(2010年3月20日公布)和No.2386915(2010年4月20日公布)描述了类似的方案。已知V.S.Neevin,S.G.Khachaturyan,L.A.Dolgy,N.A.Georgiyevsky,D.I.Isbatyrov的苏联专利技术人证书No.400797(1973年10月1日公布),其中,间隔格架由一体件制成,而其单元格主要通过铣削切割形成。由于以下原因,尤其在腐蚀、振动和高温的作用下这些装置中的热交换器管的固定的可靠性明显不足:不同外壳的套筒未相互连接,并且热交换器管在径向轴线上的固定不可靠。专利技术内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研发一种热交换器管间隔装置以便在进行间隔的同时确保对管的更可靠的固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将带来以下技术效果:-在间隔热交换器管的同时提高固定可靠性;-热交换器管在径向轴线上的可靠固定;-轴向移动热交换器管的可能性;-支承用间隔格架中形成的单元格的独立性;-高抗振性;-高耐温性;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以下区别性特征来实现上述技术效果。针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客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且为了实现所指出的技术效果,提出了一种热交换器管间隔装置,其包括由筒状外壳和至少两层的板组成的至少一个支承用间隔格架;这些层以预设间隙间隔开;每个板的宽度都处于与外壳轴线平行的平面内;所有板的端部以如下方式固定至外壳:即,使得任何层的板在彼此平行的状态下以预设间隙布置;当沿外壳轴线观察时不同层的板以60度的角度相互交叉,并且在交叉点处被紧固在一起。在第一可选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板之间的预设间隙与各板的厚度之和可以等于热交换器管的间距。此外,板之间的预设间隙可以这样选择:即,在沿外壳轴线观察时比热交换器管的直径小由两层相互交叉的板形成的每个单元格的相应钻孔或铰孔余量。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可选方案的另一特征在于:可以独立地使用各支承用间隔格架,并且两层中的板具有相同宽度。最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可选方案的另一特征在于:可以相结合地使用每两个支承用间隔格架,并且当沿外壳轴线观察时每个支承用间隔格架的相同层的板的宽度小于相对于较窄的板顺时针转动的另一层的板的宽度,同时两个支承用间隔格架以使较窄的板的端部对齐这样的方式联接。针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客体,为了达到相同目的并且为了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提出了一种热交换器管间隔装置,其包括由圆形的筒状外壳和两层板组成的至少一个支承用的间隔格架;这些层以预设间隙间隔开并且包括穿过圆筒的轴线的三个分隔结构,所述分隔结构的端部与外壳连接,并且它们之间的距离形成60度的角度;此外,每个板的宽度处于与外壳轴线平行的平面内,并且每一层中的一个区段的所有板的端部以如下方式要么与外壳和分隔结构中的一个分隔结构连接要么与相邻的两个分隔结构连接:即,使得每一层中的任何区段的板在彼此平行并与未进行平面连接的分隔结构平行的状态下以预设间隙间隔开;当沿外壳轴线观察时两个板层中的板以60度的角度相互交叉,并且在交叉点处被紧固在一起。在第二可选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板之间的预设间隙与各板的厚度之和可以等于热交换器管的间距。此外,板之间的预设间隙可以这样选择:即,在沿外壳轴线观察时比热交换器管的直径小由两层相互交叉的板形成的每个单元格的相应钻孔或铰孔余量。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可选方案的另一特征在于:可以独立地使用每个支承用间隔格架,并且两个板层中的板具有相同宽度。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可选方案的另一特征在于:每两个支承用间隔格架被相结合地使用,并且当沿外壳轴线观察时每个支承用间隔格架的同一层的板的宽度小于相对于较窄的板顺时针转动的另一层的板的宽度,同时两个支承用间隔格架以使较窄的板的端部在相应区段中对齐这样的方式联接。最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可选方案的另一特征在于可以在两层中设计一体式分隔结构。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被示出,其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图1示出在沿外壳轴线观察时的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第一可选方案。图2示出根据图1的装置的不同层处的板连接的临时图。图3示出假设两个支承用间隔格架被相结合地使用,在沿外壳轴线观察时的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第二可选方案。图4示出由3个板层组成的装置的总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管间隔装置被设计成确保以技术人员所众所周知的场管(例如,参考2014年11月27日的俄罗斯专利No.2534337)的形式制造的蒸汽发生(蒸发)管的抗振性。由于这些管被设计成在以振动、微振磨损以及在管周围流动的重液金属冷却剂的氧气热力学活性为特征的腐蚀环境中工作,因此适当地固定管非常重要。由于热交换器管在下文将详细描述的支承用间隔格架中形成的单元格内的布置,本专利技术确保了热交换器管的非常可靠的固定。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可选方案的热交换器管间隔装置的设计在图1中被呈现,如沿利用十字形表示的外壳轴线观察的。该装置包括由附图标记1表示的支承用间隔格架。支承用间隔格架1由筒状外壳2(在图1中其内表面利用虚线示出)以及两层板3和4组成;第二层的板4位于第一层的板3的后方。这些层中的每层中的板3和4通过它们以预设间隙(该预设间隙对于两层而言相同)间隔开这样的方式与外壳连接;当沿外壳轴线观察时,第一层的板3和第二层的板4以60度的角度相互交叉。各板3或4的宽度处于与外壳轴线平行的平面内;各板3或4的厚度在图1中被呈现。应当指出的是,各板3或4之间的预设间隙与各板的厚度之和等于热交换器管(未示出)的间距。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当沿外壳轴线观察时,板3或4之间的预设间隙比热交换器管的直径要小由两层相互交叉的板形成的每个单元格的相应钻孔或铰孔余量。在图1中示出了用于七个管的间隔装置,其中中央单元格呈菱形,而其它单元格呈圈状,从一侧变成与中央单元格相同的菱形角。图1的单元格无一是钻成或铰成的。图2示出根据图1的装置的不同层处的板连接的临时图。为了使图简化,所有板3和4沿其直达外壳2的壁的全长是二维的。不同层的板3和4之间的连接部5被有意地延长,不过事实上它们可以短得多或完全不存在,即,板3和板4可以在它们的交叉点处连接。因此,第一层板3和第二层板4之间的预设间隙可采用任意值,取决于技术上考虑。在图2中,板3和4的宽度大致相同。在该设计中,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可选方案的装置可以独立地使用。然而,存在支承用间隔格架1的另一种设计,在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交换器管间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管间隔装置,包括由筒状外壳和至少两层的板组成的至少一个支承用间隔格架,所述板以预设间隙间隔开,而每个板的宽度处于与外壳轴线平行的平面内;所有板的端部以任何层的板在彼此平行的状态下以预设间隙布置这样的方式固定至所述外壳;当沿外壳轴线观察时不同层的板以60度的角度相互交叉,并且在交叉点处被紧固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30 RU 20141538321.一种热交换器管间隔装置,包括由筒状外壳和至少两层的板组成的至少一个支承用间隔格架,所述板以预设间隙间隔开,而每个板的宽度处于与外壳轴线平行的平面内;所有板的端部以任何层的板在彼此平行的状态下以预设间隙布置这样的方式固定至所述外壳;当沿外壳轴线观察时不同层的板以60度的角度相互交叉,并且在交叉点处被紧固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板之间的预设间隙与每个板的厚度之和等于热交换器管的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沿外壳轴线观察时,板之间的预设间隙比热交换器管的直径小由两层相互交叉的板形成的每个单元格的相应的钻孔或铰孔余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每个支承用间隔格架被设计成独立地使用,并且两层中的板的宽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两个支承用间隔格架被设计成相结合地使用,而当沿外壳轴线观察时每个支承用间隔格架的一层中的板的宽度小于相对于较窄的板顺时针转动的另一层的板的宽度,并且两个支承用间隔格架以使较窄的板的端部在相应区段中对齐这样的方式联接。6.一种热交换器管间隔装置,包括由圆形的筒状外壳和至少两层的板组成的至少一个支承用间隔格架,并且包括延伸通过圆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V·S·尼文M·P·瓦赫鲁申
申请(专利权)人:阿克米工程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俄罗斯,RU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