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7154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传递装置,具有用于至少一个液体的接口并且具有热绝缘装置,所述热绝缘装置完全或者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热传递装置。建议:热绝缘装置构造为用于至少一个液体的收集容器。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也涉及具有这种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传递装置的加热器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传递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传递装置,具有用于至少一个液体的接口并且具有热绝缘装置,该热绝缘装置完全或者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热传递装置,以及涉及一种具有这种热传递装置的加热器具。
技术介绍
这种热传递装置用一个液体填充,这会在热传递装置的维修或替换时导致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传递装置特征在于:热绝缘装置构造为用于至少一个液体的收集容器。以这种方式实现,在替换或维修的情况下,当必须打开一个接口或取下多个接口时,溢出的液体不是无控制地扩散。如果热绝缘装置盆状地构造,那么效果得到改善。在一个特别简单和成本有利的变型中,热绝缘装置至少区域地双壁地构造。如果热绝缘装置由塑料制成,尤其由泡沫塑料制成,那么能够简单地实现热绝缘和收集液体特性的组合。对装配工特别有利的是,所述热传递装置能够从热绝缘装置中取出。如果热绝缘装置能够被排空,这个优点还得到改善。如果所述接口从上方的位置导入到热传递装置中,那么能够实现简单的结构。本专利技术也涉及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传递装置的加热器具。附图说明在附图中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加热器具的实施例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地来阐述。其示出图1在存储装置上的加热器具的示意性视图,图2根据在图3中穿过具有热绝缘装置的热传递装置的线II-II的截面,图3包入到热绝缘装置中的热传递装置,和图4从斜下方看接收热传递装置的热绝缘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加热器具10,该加热器具在该实施例中布置在存储装置12上。加热器具10具有壳体14,该壳体根据配置程度接收不同的组件。热单元16、控制装置18、一个或多个泵20以及管道22、线缆或总线线路24和保持器件26作为主要组件处于加热器具10中。在各个组件中,其数量和复杂性也取决于加热器具10的配置程度。热单元16具有燃烧器28、热交换器30、鼓风机32、阀组件34以及送风系统36和废气系统38。在图2中示出热传递装置40,该热传递装置在热单元16以外设置为在加热器具10中的附加的热传递装置40。在这样的系统中一般通过热的加热水以热交换的形式加热冷的工作用水(Brauchwasser)。热传递装置40构造为多片式热交换器,并且借助接口42衔接到加热水回路上,并且借助没有示出的接口衔接到原水管路上。热传递装置40被热绝缘装置44包围。在图2中可见,热传递装置40被热绝缘装置44接收。所述热绝缘装置借助壁46在侧面直接包围所述热传递装置。热绝缘装置44具有底部48,该底部与壁46一起已构造出收集容器59的或者说盆的盆状结构。此外,在底部48上构成间距保持装置50,多片式热交换器40位于所述间距保持装置上,并且所述间距保持装置产生自由容积52,液体在溢出的情况下能够被接收到该容积中。如同样在图2中可见,壁46双壁地实施,也就是说,分别在臂46旁构成另一外壁54。在该实施例中可见,所述外壁54沿着热交换器40的纵向侧延伸。当然附加外壁也能够在热绝缘装置44的端壁侧面。外壁54能够如在图2中虚线表示的那样,借助间距保持装置56固定在其位置中。如在图2中所示,热绝缘装置44也能够多件式地构造。在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外壁54与底部48和在图2中没有示出的端壁58(图4)一起构成收集容器59的外部盆。所述壁46和所述间距保持装置50装入到收集容器59的盆中。在此,壁46与间距保持装置50一起能够构成自身的小的盆并且例如被插入或粘入。热绝缘装置44由塑料制造。在这里,泡沫塑料特别适合,该泡沫塑料应相应地形状稳定地构造。当然也能够设想其它材料,例如泡沫金属或自然产品。热绝缘装置44向上通过盖60闭合。该盖60借助侧面的凸缘62支撑在壁46上并且能够通过简单的拉脱而取下。在图2中示出一个变型,在该变型中,接口42被盖60接收,这例如通过盖60的多件式的实施方式实现。在图3中示出一个变型,在该变型中,盖60仅在所述接口42之间延伸。通过借助能够取下的盖60的结构实现,热传递装置40能够从热绝缘装置40中取出。在可能的维修情况中,装配工将取下盖60并且松开在此期间切换到无压力的接口42。多余的、溢出的液体于是被接收在容积52中以及在壁46和外壁54之间的中间空间中。热传递装置40能够从热绝缘装置44中取出。然后,使由热传递装置40释放的热绝缘装置44非常简单地排空。如在图3中可见,外壁54具有减少区域64,该减少区域能够实现对热绝缘装置44的材料一定的材料节约。在图3中同样可见,接口42从上面引导到热交换器40上。这具有下述优点:在拆卸接口42时溢出的液体能够直接向下流到热绝缘装置44的盆状结构中。自然地这在侧面装配时同样是可行的,然而要较困难地解决。在图3和4中还可见,端壁58具有向上扩展的壁面66,用于更好地操作。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传递装置40的加热器具10中,热传递装置40也能够装配在下述区域中,在该区域下方布置相对于液体敏感的组件。通过热绝缘装置44的盆状结构,如该热绝缘装置尤其在图4中可见的那样,能够有效地避免液体会在较大的程度上滴到位于其下的区域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传递装置

【技术保护点】
热传递装置,具有用于至少一个液体的接口(42)并且具有热绝缘装置(44),所述热绝缘装置完全或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热传递装置(40),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绝缘装置(44)构造为用于至少一个液体的收集容器(59)。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3.09 DE 102015204167.0;2015.09.01 DE 10201521.热传递装置,具有用于至少一个液体的接口(42)并且具有热绝缘装置(44),所述热绝缘装置完全或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热传递装置(40),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绝缘装置(44)构造为用于至少一个液体的收集容器(59)。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绝缘装置(44)盆状地构造。3.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菲舍尔B·威兰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