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可视化监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66555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电力信息采集中采集终端运行工况监测困难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的可视化检测方法。在电力信息采集中,为了保证现场终端存储的数据能够及时采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需要及时的了解采集终端的运行工况,对于发生故障的采集终端需要在第一时间及时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GIS的空间地理数据,结合营配贯通现场采集的专变变压器、公变变压器的物理坐标数据,将采集终端实际位置在地图上直观的展示出来,能够在地图上实时监控采集终端的运行状态并进行地理区域汇总。该方法可应用于用电采集信息系统,能够及时的掌握现场采集终端的运行状态,补充并完善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监控现场运行终端的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可视化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采集终端故障定位
,尤其是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可视化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实现营销管理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使电力营销和需求侧现代化管理的技术支持得以实现。保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正常运行,是顺应社会形势的需要,是保障电能计量、远程自动抄表、预付费等营销业务自动化处理的重要条件,是提升电力优质服务的重要手段。而在近年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电网企业获取广大电力用户用电数据的重要支撑载体,已经在全国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采集终端的远程通信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由于存在着通信模块电源不稳定、终端和通信模块电磁干扰过大、模块掉电和发生故障时不能恢复通信等现象,导致了终端频繁上下线,严重影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率,从而直接影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正常使用。本专利技术就是基于此种现象提出的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采集终端监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可视化监测方法,提高计量自动化终端故障定位准确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可视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顺序执行以下步骤:步骤⑴:构造台区抄表拓扑图,分层对采集终端进行监测;需将采集终端与主站间的通讯方式在网络拓扑图上完整详细的显示出来,在明确采集终端与主站间的通讯方式后,分别在网络层与业务层进行监控,网络层在主站前置机与采集终端间建立TCP连接;业务层使采集终端每隔一定时间像主站上报心跳数据;步骤⑵:对通讯故障进行诊断,通过网络工具,对发生故障的采集终端进行诊断并记录;步骤⑶:搭建GIS平台,实现采集终端可视化监测分析;通过搭建GIS平台,将采集终端的地理信息采样输入,将诊断出的故障原因输入GIS平台,利用营配贯通现场采集的专变变压器、公变变压器的物理坐标数据,在GIS平台进行可视化的展示。而且,步骤⑴中心跳数据的上报间隔为30分钟。而且,步骤⑵中所述的网络工具包括,使用ping工具监测采集终端的网络连接情况;以及使用tracert工具监测采集终端的网络路由路径。而且,步骤⑶中诊断出的故障原因输入GIS平台是利用Webservice应用程序,将营销系统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将营销系统中的采集终端档案信息导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形成终端档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在地图上实时监控采集终端的运行状态,记录单日每台终端工况在线率;在不同的地图比例尺下,实时采集终端的在线状态进行地理区域汇总,显示出区域范围内的终端在线、不在线、频繁上下线比例;通过对每个终端的每日统计采集成功率,系统过滤掉采集档案、参数下发等干扰项,分析出采集成功率高的物理位置中心点,发现因移动信号的强弱,引起终端运行的稳定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展示,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提升方面有:能够及时的掌握现场安装终端的运行状态,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处理;有效的解决由于区域信号的强弱,引起终端工况的稳定性,补充并完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监控现场运行终端的技术手段;采集系统运行维护人员通过直观、可视的方式,发现所管辖区域内的终端运行的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采集终端监测方法工作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天津电力公司台区抄表改造拓扑图;图3为可视化的采集终端监测地图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可视化监测方法,顺序执行以下步骤:步骤一:构造台区抄表拓扑图,分层对采集终端进行监测;需将采集终端与主站间的通讯方式在网络拓扑图上完整详细的显示出来,如果网络拓扑图有差错,则会导致网络层路由节点缺失,监测失败。在明确采集终端与主站间的通讯方式后,分别在网络层与业务层进行监控,网络层在主站前置机与采集终端间建立TCP连接。业务层使采集终端每隔一定时间像主站上报心跳数据,间隔30分钟最佳。如:首先构建天津电力公司台区抄表拓扑图,明确采集终端与主站间的通讯方式。通过现场考察与拓扑图分析,对采集终端通讯在网络层与业务层分别进行监控。在网络层监控中,通过主站前置机与采集终端建立TCP连接。如果能够建立连接,则证明主站与采集终端间通讯正常。在业务层监控中,对现场运行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进行定期监测,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定期进行心跳数据报送,每具终端每30分钟上报心跳数据,用电信息采集主站接收这些心跳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以此为依据判断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运行情况,是否在线。步骤二:对通讯故障进行诊断;通过网络工具,对发生故障的采集终端进行诊断并记录。通过ping工具,监测采集终端的网络连接情况;通过tracert工具,监测采集终端的网络路由路径;以某台区的采集终端为例,通过ping与tracert网络工具,可以发现该采集终端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间通讯正常。如果出现通讯故障,故障的路由节点会在tracert的路由路径诊断中显示出来。利用ping与tracert网络工具,我们可以有效地诊断出发生故障的路由节点及故障原因步骤三:搭建GIS平台,实现采集终端可视化监测分析通过搭建GIS平台,将采集终端的地理信息采样输入,将诊断出的故障原因输入GIS平台,利用营配贯通现场采集的专变变压器、公变变压器的物理坐标数据,在GIS平台进行可视化的展示。利用Webservice应用程序,将营销系统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将营销系统中的采集终端档案信息导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形成终端档案;依托国网GIS平台,利用GIS平台上提供的数据接口,将采集终端的档案信息、在线状态及故障类型输入国网GIS平台,形成可视化的采集终端监测地图。然后,在监测地图上点击特定的采集终端,可以进一步查看终端的档案信息综上所述,通过对现场采集终端进行监测。当采集终端发生故障时,借助pingracert等网络工具,对采集终端发生的故障进行诊断,并将诊断数据通过数据接口上传至国网GIS平台,利用营配贯通现场采集的专变变压器、公变变压器的物理坐标数据,在GIS平台进行可视化的展示。同时,通过营销系统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数据交互,获取采集终端的档案信息,为现场运维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支撑。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可视化监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可视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顺序执行以下步骤:步骤⑴:构造台区抄表拓扑图,分层对采集终端进行监测;需将采集终端与主站间的通讯方式在网络拓扑图上完整详细的显示出来,在明确采集终端与主站间的通讯方式后,分别在网络层与业务层进行监控,网络层在主站前置机与采集终端间建立TCP连接;业务层使采集终端每隔一定时间像主站上报心跳数据;步骤⑵:对通讯故障进行诊断,通过网络工具,对发生故障的采集终端进行诊断并记录;步骤⑶:搭建GIS平台,实现采集终端可视化监测分析;通过搭建GIS平台,将采集终端的地理信息采样输入,将诊断出的故障原因输入GIS平台,利用营配贯通现场采集的专变变压器、公变变压器的物理坐标数据,在GIS平台进行可视化的展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可视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顺序执行以下步骤:步骤⑴:构造台区抄表拓扑图,分层对采集终端进行监测;需将采集终端与主站间的通讯方式在网络拓扑图上完整详细的显示出来,在明确采集终端与主站间的通讯方式后,分别在网络层与业务层进行监控,网络层在主站前置机与采集终端间建立TCP连接;业务层使采集终端每隔一定时间像主站上报心跳数据;步骤⑵:对通讯故障进行诊断,通过网络工具,对发生故障的采集终端进行诊断并记录;步骤⑶:搭建GIS平台,实现采集终端可视化监测分析;通过搭建GIS平台,将采集终端的地理信息采样输入,将诊断出的故障原因输入GIS平台,利用营配贯通现场采集的专变变压器、公变变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宇杨霖吕伟嘉李中成李刚卢静雅许迪赵紫敬张兆杰翟术然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