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6507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杆,包括:连杆大头、连杆小头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杆大头和所述连杆小头之间的杆身,所述杆身横截面为双“工”型结构,且所述杆身中部开有多个椭圆形的减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杆身内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减重孔、中心的两测开设有第一槽和第二槽体来减小连杆的整体质量,实现了轻量化设计。在连杆内设置与连杆大头和连杆小头固定连接的第一加强筋和加强筋,其中第二加强筋的厚度为杆身厚度的1/3,高度为第一加强筋的1/2,是进似双凹凸槽型组合,这既进一步减轻了连杆整体的重量,又起到加强连接的作用,保证其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A connect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rod includes a fixed and connected between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connecting rod small end of the rod body, the rod body cross section double H-shaped structure, and the middle ro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elliptic holes. The utility model reduces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connecting rod by setting the first hole and the second slot body with two holes and center holes in the center position of the rod body, so as to redu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realize the lightweight design. With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connect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einforcing ribs and reinforcing ribs are arranged in the connecting rod, second of which the thickness of the stiffener thickness shaft 1/3, height of first rib is 1/2, is like double bump slot type combination, which can further reduce the weight of the whole link, and the to strengthen the role of the connection, ensure that it has sufficient structural str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杆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连杆。
技术介绍
汽车连杆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组件,在连杆的设计中,一方面需要连杆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保证连杆在发动机的高速运转中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又需要尽可能的减轻连杆的重量,以保证连杆在运动中不会消耗过多的动力。目前的连杆,一方面连杆小头由于承受着活塞上下往复运动所带来的交变作用力,因此为保证连杆小头不发生显著失圆或者发生断裂破坏,连杆小头沿活塞销轴向的宽度都设计的较大,以保证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连杆小头将随活塞进行上下往复直线运动,因而连杆小头的运动为具有较高加速度的变速直线运动,现有连杆小头的质量较大,导致连杆杆身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所受的纵向拉应力和压应力较大,因故连杆杆身一般都制造的比较粗壮,重量大,增加了生产制造成本和能源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量更轻的,又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的连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杆,包括连杆大头、连杆小头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杆大头和所述连杆小头之间的杆身,所述杆身横截面为双“工”型结构,且所述杆身中部开有多个椭圆形的减重孔。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椭圆形的所述减重孔等间距设置在所述杆身上,其长轴在所述杆身纵向方向的中心线上。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杆身在所述减重孔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在所述杆身的外侧,其与所述第二加强筋之间设置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一槽体沿杆身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连杆大头和所述连杆小头固定连接。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加强筋的高度为第一加强筋高度的1/2,其厚度为所述第一加强筋厚度的1/3。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槽体为弧形槽,其厚度为所述杆身厚度的1/3。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减重孔为6个,每个所述减重孔与第二加强筋之间设置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为所述减重孔短轴长度的1/3。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减重孔的厚度均为所述杆身厚度的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杆身内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减重孔、中心的两测开设有第一槽和第二槽体来减小连杆的整体质量,实现了轻量化设计。2、在连杆内设置与连杆大头和连杆小头固定连接的第一加强筋和加强筋,其中第二加强筋的厚度为第一加强筋厚度的1/3,高度为第一加强筋的1/2,是进似双凹凸槽型组合,这既进一步减轻了连杆整体的重量,又起到加强连接的作用,保证其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连杆的杆身的B-B的横截面放大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连杆大头,2-连杆小头,3-杆身,31-第一加强筋,32-第一槽体,33-第二加强筋,34-第二槽体,35-减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图1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连杆,包括连杆大头1、连杆小头2以及固定连接在连杆大头1和连杆小头2之间的杆身3,杆身3横截面为双“工”型结构,且杆身3中部开有多个椭圆形的减重孔35。更具体的是如图2所示,多个椭圆形的减重孔35等间距设置在杆身3上,其长轴在杆身3纵向方向的中心线上。本实施例中所设置的减重孔35共有6个,减重孔35的短轴为其长轴的1/2~2/3,优选1/2,而短轴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杆身3的宽度的1/3,减重孔35的长轴设置在杆身3纵向方向的中心线上,一方面通过开孔减去了杆身3的重量,另一方面长轴在杆身3纵向方向的中心线上,使得减重孔35沿着杆身的长度方向延伸,减重孔35是通过在杆身3的纵向减小了连接面积,而不是在横向减小连接面积,从而减缓了当杆身3受扭力作用时的强度,避免杆身横向受力强度不够而断裂的问题的发生。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杆身3在减重孔3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加强筋31和第二加强筋33,即在减重孔35的两侧从里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二加强筋33和第一加强筋31,第一加强筋31设置在杆身3的外侧,其与第二加强筋33之间设置有第一槽体32,第一加强筋31、第二加强筋33和第一槽体32沿杆身3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连杆大头1和连杆小头2固定连接,杆身两侧的第一加强筋31形成一个横躺的“工”字形,靠近减重孔35两侧的第二加强筋33形成另一个横躺的“工”型,从而使得本实施例中的杆身3横截面如图2所示为一个横躺的双“工”型。第一槽体32为弧形槽,其厚度为杆身3厚度的1/3,弧形槽有利于优化连杆的受力,在杆身3受力时,第一加强筋31最先受力,是杆身3的主要受力部位,第一加强筋31受力后经弧形的第一槽体32优化受力,避免了第一加强筋31成为集中受力点,同时降低了第二加强筋33的受力大小,有利于第二加强筋33的加强连接的作用,使得连杆有足够的机构强度。另外,为进一步减轻连杆的重量,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二加强筋33的高度为第一加强筋31高度的1/2,其厚度为第一加强筋31厚度的1/3,杆身3的最大厚度为第一加强筋31的高度。考虑到第二加强筋33的连接加强作用,在每个减重孔35与第二加强筋33之间设置有第二槽体34,第二槽体34为减重孔35短轴长度的1/3,第二槽体34一方面因减重孔35处是最薄弱的环节,第二槽体34避免了因减重孔35的薄弱而使得第二加强筋33直接受力、冲击力大的问题,另一方面第二槽体34与减重孔35的厚度均为杆身3厚度的1/4,也进一步减轻了连杆的重量。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杆身内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减重孔、中心的两测开设有第一槽和第二槽体来减小连杆的整体质量,实现了轻量化设计;在连杆内设置与连杆大头和连杆小头固定连接的第一加强筋和加强筋,其中第二加强筋的厚度为第一加强筋厚度的1/3,高度为第一加强筋的1/2,是进似双凹凸槽型组合,这既进一步减轻了连杆整体的重量,又起到加强连接的作用,保证其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前述对本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连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杆,包括连杆大头(1)、连杆小头(2)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杆大头(1)和所述连杆小头(2)之间的杆身(3),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身(3)横截面为双“工”型结构,且所述杆身(3)中部开有多个椭圆形的减重孔(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杆,包括连杆大头(1)、连杆小头(2)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杆大头(1)和所述连杆小头(2)之间的杆身(3),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身(3)横截面为双“工”型结构,且所述杆身(3)中部开有多个椭圆形的减重孔(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其特征在于,多个椭圆形的所述减重孔(35)等间距设置在所述杆身(3)上,其长轴在所述杆身(3)纵向方向的中心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身(3)在所述减重孔(3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加强筋(31)和第二加强筋(33),所述第一加强筋(31)设置在所述杆身(3)的外侧,其与所述第二加强筋(33)之间设置有第一槽体(32),所述第一加强筋(31)、第二加强筋(33)和第一槽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东强杨义喜朱展才崔海浩谢科余立新潘信椿
申请(专利权)人:玉林市成鑫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