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直径顶管工程管内的便于人工出土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642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大直径顶管工程管内的便于人工出土的装置,包括设置在顶管内的移动小车,移动小车沿着顶管内的轨道直线移动,移动小车与顶管外的卷扬机连接,卷扬机驱动移动小车沿着轨道移动,移动小车上设置有驻车块,驻车块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驻车块竖直往复移动且与顶管的内壁抵靠或远离,通过启动卷扬机,使得移动小车沿着轨道移动,从而方便实现对顶管工程的出土问题,提高出土效率,节约劳动力,提高经济效益,利用驱动机构驱动驻车块与地面抵靠,从而实现对移动小车的驻车,避免小车的移动。

A device for manual unearthing in pipe of large diameter pipe jack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large diameter pipe jacking engineering for artificial excavated pipe, including mobile carriage is arranged on the pipe jacking in the mobile car along the rail in the pipe line moving, mobile hoist trolley and pipe jacking outside connection, winch drive mobile car moving along the track, the mobile trolley is arranged on the parking block, the parking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mechanism, the driving mechanism drives the parking blocks of vertical reciprocating movement and the inner wall and pipe against or away, by starting the winch, the mobile robot moves along the rail, which is convenient to implement on the pipe jacking project unearthed problems, improve unearthed efficiency, save labor,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the use of drive driving in the car and the ground against the block, thus realizing the mobile car parking, avoid car 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大直径顶管工程管内的便于人工出土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直径顶管工程管内的便于人工出土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地下空间的大面积开发,管幕工法逐渐被用到修建地下工程中,而顶管工程是管幕法的关键性工序。针对顶管施工过程中,管内出土一般采用水平螺旋钻和人工出土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人工出土,对于大直径和小直径的顶管工程出土工艺已经成熟,但针对中等直径的顶管工程(0.8m<D<1.4m),由于人工在里面操作空间受到限制,无法使用一些有利于出土的工具,目前对比此类直径的顶管工程,没有既有效又省力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大直径顶管工程管内的便于人工出土的装置,能够方便实现对顶管工程的出土问题,提高出土效率,节约劳动力,提高经济效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大直径顶管工程管内的便于人工出土的装置,包括设置在顶管内的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沿着顶管内的轨道直线移动,所述移动小车与顶管外的卷扬机连接,卷扬机驱动移动小车沿着轨道移动,所述移动小车上设置有驻车块,所述驻车块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驻车块竖直往复移动且与顶管的内壁抵靠或远离。本技术还存在以下特征:所述移动小车的两侧设置有扶持轮,所述扶持轮的轮缘与顶管的内壁抵靠。扶持轮转动式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的一端铰接在移动小车的两侧,所述移动小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板,所述支架与定位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驻车块的下版面上设置成波浪面,所述移动小车的后端设置有支撑支架,所述支撑支架上设置有驻车气缸构成驱动机构,所述驻车气缸的活塞杆竖直且与驻车块固定。所述移动小车的两侧箱壁分别由两块活动板构成,所述活动板的一端铰接在移动小车上且铰接轴竖直,所述活动板的另一端构成可开启或关闭配合。所述箱壁的两块活动板相邻端分别设置有插接管,所述插接管的管芯竖直且筒芯,插接管内插置有插杆。所述插杆为竖直布设的丝杆,所述插杆与驱动螺母螺纹连接,驱动手轮驱动驱动螺母转动并连动插杆上下移动。所述卷扬机的旁侧铰接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铰接轴水平,支撑杆的杆身中段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另一端与卷扬机的基座连接,支撑杆的杆端设置有转轮,所述移动小车与卷扬机之间连接的线绳抵靠在转轮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的技术效果为:通过启动卷扬机,使得移动小车沿着轨道移动,从而方便实现对顶管工程的出土问题,提高出土效率,节约劳动力,提高经济效益,利用驱动机构驱动驻车块与地面抵靠,从而实现对移动小车的驻车,避免小车的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大直径顶管工程管内的便于人工出土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大直径顶管工程管内的便于人工出土的装置的端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移动小车的端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移动小车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用于大直径顶管工程管内的便于人工出土的装置,包括设置在顶管10内的移动小车20,所述移动小车20沿着顶管10内的轨道30直线移动,所述移动小车20与顶管10外的卷扬机40连接,卷扬机40驱动移动小车20着轨道30移动,所述移动小车20上设置有驻车块50,所述驻车块50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驻车块50竖直往复移动且与顶管10的内壁抵靠或远离;结合图1所示,通过启动卷扬机400,使得移动小车20沿着轨道30移动,从而方便实现对顶管10工程的出土问题,提高出土效率,节约劳动力,提高经济效益,利用驱动机构驱动驻车块50与地面抵靠,从而实现对移动小车20的驻车,避免移动小车20的随意移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为实现对移动小车20移动的正确扶持,确保移动小车20的稳定移动,所述移动小车20的两侧设置有扶持轮60,所述扶持轮60的轮缘与顶管10的内壁抵靠。扶持轮60转动式设置在支架61上,所述支架61的一端铰接在移动小车20的两侧,所述移动小车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板21,所述支架61与定位板21之间设置有弹簧62;上述的扶持轮60转动式设置在支架61上,并且支架61与定位板21之间设置有弹簧62,因此扶持轮60与顶管10内地抵靠时,能够使得扶持轮60之间的角度增大,从而实现对移动小车20移动的导向扶持。所述驻车块50的下版面上设置成波浪面,所述移动小车20的后端设置有支撑支架22,所述支撑支架22上设置有驻车气缸70构成驱动机构,所述驻车气缸70的活塞杆竖直且与驻车块50固定;上述的驻车气缸70动作,驻车块50向下移动,从而使得驻车块50下板面的波浪面与地面抵靠,从而实现对移动小车20的驻车。为方便卸料,所述移动小车20的两侧箱壁23分别由两块活动板构成,所述活动板的一端铰接在移动小车20上且铰接轴竖直,所述活动板的另一端构成可开启或关闭配合。具体地,结合图4所示,所述箱壁23的两块活动板相邻端分别设置有插接管231,所述插接管231的管芯竖直且筒芯,插接管231内插置有插杆24;将插杆24抽出,即可使得箱壁23的两块活动板打开,从而方便实现卸料。更为具体地,所述插杆24为竖直布设的丝杆,所述插杆24与驱动螺母25螺纹连接,驱动手轮26驱动驱动螺母25转动并连动插杆24上下移动。结合图1所示,所述卷扬机40的旁侧铰接设置有支撑杆41,所述支撑杆41的铰接轴水平,支撑杆41的杆身中段设置有支撑弹簧42,所述支撑弹簧42的另一端与卷扬机40的基座连接,支撑杆41的杆端设置有转轮43,所述移动小车20与卷扬机40之间连接的线绳抵靠在转轮43上;上述的支撑杆41及支撑弹簧42能够实现对线绳的张紧,从而减少由于线绳松弛导致的移动小车20突然移动存在的顿挫感。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大直径顶管工程管内的便于人工出土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用于大直径顶管工程管内的便于人工出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顶管(10)内的移动小车(20),所述移动小车(20)沿着顶管(10)内的轨道(30)直线移动,所述移动小车(20)与顶管(10)外的卷扬机(40)连接,卷扬机(40)驱动移动小车(20)沿着轨道(30)移动,所述移动小车(20)上设置有驻车块(50),所述驻车块(50)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驻车块(50)竖直往复移动且与顶管(10)的内壁抵靠或远离。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大直径顶管工程管内的便于人工出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顶管(10)内的移动小车(20),所述移动小车(20)沿着顶管(10)内的轨道(30)直线移动,所述移动小车(20)与顶管(10)外的卷扬机(40)连接,卷扬机(40)驱动移动小车(20)沿着轨道(30)移动,所述移动小车(20)上设置有驻车块(50),所述驻车块(50)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驻车块(50)竖直往复移动且与顶管(10)的内壁抵靠或远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直径顶管工程管内的便于人工出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小车(20)的两侧设置有扶持轮(60),所述扶持轮(60)的轮缘与顶管(10)的内壁抵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大直径顶管工程管内的便于人工出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扶持轮(60)转动式设置在支架(61)上,所述支架(61)的一端铰接在移动小车(20)的两侧,所述移动小车(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板(21),所述支架(61)与定位板(21)之间设置有弹簧(6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大直径顶管工程管内的便于人工出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块(50)的下版面上设置成波浪面,所述移动小车(20)的后端设置有支撑支架(22),所述支撑支架(22)上设置有驻车气缸(70)构成驱动机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松苗夏云朋张效铭于海波汪家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