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防坠助爬器的防坠落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6401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防坠助爬器的防坠落保护结构,其中电动防坠助爬器包括外壳、卷筒、吊绳和驱动马达;其特征是:防坠落保护结构包括内啮合棘轮制动机构,内啮合棘轮制动机构包括内轮、制动连接结构、棘轮爪、回位拉簧和外轮;内轮通过制动连接结构与卷筒同轴向传动固定相连;内轮侧面凹陷形成有安装有一个棘轮爪的棘轮爪用安装槽;外轮整体呈与内轮同轴向且套在内轮外部的圆环状结构;外轮固定安装在外壳上,外轮的内侧面具有与棘轮爪相配合来制动的棘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动防坠助爬器的防坠落保护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可靠性高,能够提高助爬过程的能量利用效率的优点。

Anti fall protection structure of an electric pendant climbing AID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ic antifalling help fall protection structure climbing device, wherein the electric anti falling climber comprises a shell, a drum, and a drive motor; its characteristic is: fall protection structure comprises an inner meshed ratchet wheel braking mechanism, internal ratchet wheel brak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n inner wheel, brake connecting structure the ratchet claw, return tension spring and the outer wheel brake; through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coaxial transmission drum; formation of ratchet is provided with a ratchet pawl with the mounting groove wheel side sag; outer circle structure as a whole and the inner wheel and the inner wheel coaxially set outside the outer fixed installation; in the shell, the outer and inner side of a ratchet pawl matched to the brake. The falling protection structure of the electric anti falling crawl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high reliability, and can improve the 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the crawl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防坠助爬器的防坠落保护结构
本技术属于竖梯攀爬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防坠助爬器的防坠落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塔吊或竖井内部往往设置有高达几十甚至上百米的竖梯,工作人员在攀爬这些竖梯时不仅需要耗费较大的体力,还存有稍有不慎还存有高空坠落的危险,故竖梯的攀爬的难度较大和且存有较高危险性。为了降低竖梯的攀爬难度,提升竖梯攀爬的安全性。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5676065U的技术方案即公开了“竖梯攀爬防坠助力装置”(申请日2016年6月13日,其结构附图参见本申请说明书附图1和图2),该技术方案包括卷筒、安装座2、驱动马达和制动结构;所述卷筒上缠绕设置有吊绳1,所述卷筒两端面分别外凸固定有一根转轴,所述卷筒通过转轴可转动支承连接在所述安装座2上;所述驱动马达和制动结构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2上,且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卷筒上任一根转轴之间为驱动连接,所述制动结构与所述卷筒上任一根转轴之间为制动连接且能够在吊绳1下降时提供阻力。还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3,所述卷筒、安装座2、驱动马达和制动结构固定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壳体3的下表面具有供所述吊绳1穿出的穿孔;所述壳体3的上表面固定设置用于与横向支撑杆固定连接的安装结构。上述“竖梯攀爬防坠助力装置”的专利权人与本申请的申请人为同一申请人,本申请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上述“竖梯攀爬防坠助力装置”仍存有以下不足之处:现有技术中的“竖梯攀爬防坠助力装置”中的制动结构,是利用卷筒旋转(带动齿轮传动机构)来驱动发电机发电(参见其技术方案中的图4和图5,以及说明书第79至83段文字),当发电机产生的电流大小大于等于电磁阀的额定动作电流值时,即电磁阀导通并控制气缸动作,并带动棘爪与棘轮上的棘齿相接触来形成制动。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发电机的自身的转矩较大,发电机的转矩会在安全状态(下爬速度正常或正常上爬过程中)时会构成卷筒正转与反转的阻力,所以,为了驱动卷筒来助力竖梯攀爬需要时刻克服上述阻力,从而导致更高的能耗。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可靠性高,能够提高助爬过程的能量利用效率的电动防坠助爬器的防坠落保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可靠性高,能够提高助爬过程的能量利用效率的电动防坠助爬器的防坠落保护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电动防坠助爬器的防坠落保护结构,其中电动防坠助爬器包括外壳、卷筒、吊绳和驱动马达;所述外壳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穿孔;所述卷筒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空腔中,所述卷筒上缠绕安装有所述吊绳,所述吊绳的挂接端经所述穿孔穿出并能够随卷筒的旋转作升降运动;所述驱动马达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且所述驱动马达的转动输出部分与所述卷筒传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落保护结构包括内啮合棘轮制动机构,所述内啮合棘轮制动机构包括内轮、制动连接结构、棘轮爪、回位拉簧和外轮;所述内轮整体呈圆饼状结构,所述内轮通过所述制动连接结构与卷筒同轴向传动固定相连;所述内轮在自身圆周方向的侧面上凹陷形成有棘轮爪用安装槽,每个所述棘轮爪用安装槽内安装有一个所述棘轮爪,所述棘轮爪通过与所述内轮同轴向的铰轴铰接安装在所述棘轮爪用安装槽内,且所述棘轮爪用安装槽能够供所述棘轮爪整体落入;所述吊绳的挂接端的下降速度小于预设值为安全状态,所述吊绳的挂接端的下降速度超过预设值为危险状态;所述回位拉簧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棘轮爪用安装槽的底部与所述棘轮爪之间,并使得所述棘轮爪能够在安全状态时在回位拉簧的拉力作用下处在所述棘轮爪用安装槽内,所述棘轮爪能够在危险状态时在内轮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外伸至所述棘轮爪用安装槽的外部且与棘轮爪用安装槽的顶端抵接限位;所述外轮整体呈与所述内轮同轴向且套在所述内轮外部的圆环状结构;所述外轮固定安装在外壳上,所述外轮的内侧面具有与外伸至所述棘轮爪用安装槽的外部的所述棘轮爪相配合来制动的棘齿。本技术采用包括有上述内啮合棘轮制动机构的防坠落保护结构后,且在使用时:“棘轮爪能够在安全状态时在回位拉簧的弹力作用下始终处在所述棘轮爪用安装槽内,所述棘轮爪能够在危险状态时在内轮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外伸至所述棘轮爪用安装槽的外部并限位;外轮的内侧面具有与外伸至所述棘轮爪用安装槽的外部的所述棘轮爪相配合来制动的棘齿”。由上可见,上述内啮合棘轮制动机构是一种“离心制动结构”,且该“离心制动结构”是利用卷筒带动内轮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来克服回位拉簧的拉力来对危险状态进行检测,且只有在危险状态时,棘轮爪伸出至棘轮爪用安装槽的外部,从而在危险状态时输出制动信号。所以,上述内啮合棘轮制动机构在具有“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时刻产生对卷筒旋转的形成阻力情形,从而提高助爬过程的能量利用效率”的优点的同时;还兼具结构简单,动作可靠的优点,提升防坠落保护的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内啮合棘轮制动机构整体安装在电动防坠助爬器的外壳的空腔中;所述外轮固定安装在电动防坠助爬器的外壳的内侧面上。采用上述优选结构,即能够利用电动防坠助爬器的外壳内部来安装上述内啮合棘轮制动机构,进而能够利用电动防坠助爬器的外壳来罩护好内啮合棘轮制动机构,有效防止因灰尘掉落至内啮合棘轮制动机构上,影响内啮合棘轮制动机构动作可靠性的情形发生。作为优选,所述棘轮爪用安装槽为在所述内轮的圆周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棘齿为在所述外轮的圆周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采用上述优选结构,即能够通过多个棘轮爪用安装槽(每个棘轮爪用安装槽安装有棘轮爪),与多个棘齿相配合的结构来,提升制动可靠性的同时,也提升制动力,起到更好的防坠落保护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制动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插块、连接插槽和连接键;所述连接插块凸起形成于电动防坠助爬器中的卷筒的端面;所述连接插槽凹陷形成于内啮合棘轮制动机构的内轮的端面;所述连接插块与所述连接插槽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所述连接插块与所述连接插槽在圆周方向的侧面上凹陷形成有供所述连接键插入的键槽,所述连接插块与所述连接插槽之间通过设置在所述键槽内的所述连接键来实现键连接。上述制动连接结构采用键连接的方式来使得卷筒与内啮合棘轮制动机构的内轮之间轴向固定相连,这样能够使得驱动马达的转动输出部分与内啮合棘轮制动机构的内轮之间的装配与连接更为方便,提高安装效率。此外,驱动马达的转动输出部分与内啮合棘轮制动机构的内轮之间采用键连接的方式,还能够充分利用两者这件的内部空间,并借此来帮助提升电动防坠助爬器内部结构的紧凑性,从而进一步帮助缩小电动防坠助爬器的体积大小,从而利于在狭窄的竖井顶部便捷地安装。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插块和所述连接插槽均为与卷筒同轴向设置的圆筒形结构。采用上述优选结构后,当连接插块和所述连接插槽均为圆筒形结构后,这样能够有效增加连接插块和所述连接插槽的连接面积,提升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连接插块和连接插槽之间的轴向传动连接的可靠性。此外,当“连接插块和连接插槽”均采用上述圆筒形结构还能够增加力臂的长度,从而帮助增大力矩,提升危险状态时防坠落保护结构的制动性能。作为优选,所述键槽为在所述连接插块和所述连接插槽的圆周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这样一来,能够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动防坠助爬器的防坠落保护结构

【技术保护点】
电动防坠助爬器的防坠落保护结构,其中电动防坠助爬器包括外壳、卷筒、吊绳和驱动马达;所述外壳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穿孔;所述卷筒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空腔中,所述卷筒上缠绕安装有所述吊绳,所述吊绳的挂接端经所述穿孔穿出并能够随卷筒的旋转作升降运动;所述驱动马达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且所述驱动马达的转动输出部分与所述卷筒传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落保护结构包括内啮合棘轮制动机构,所述内啮合棘轮制动机构包括内轮、制动连接结构、棘轮爪、回位拉簧和外轮;所述内轮整体呈圆饼状结构,所述内轮通过所述制动连接结构与卷筒同轴向传动固定相连;所述内轮在自身圆周方向的侧面上凹陷形成有棘轮爪用安装槽,每个所述棘轮爪用安装槽内安装有一个所述棘轮爪,所述棘轮爪通过与所述内轮同轴向的铰轴铰接安装在所述棘轮爪用安装槽内,且所述棘轮爪用安装槽能够供所述棘轮爪整体落入;所述吊绳的挂接端的下降速度小于预设值为安全状态,所述吊绳的挂接端的下降速度超过预设值为危险状态;所述回位拉簧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棘轮爪用安装槽的底部与所述棘轮爪之间,并使得所述棘轮爪能够在安全状态时在回位拉簧的拉力作用下处在所述棘轮爪用安装槽内,所述棘轮爪能够在危险状态时在内轮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外伸至所述棘轮爪用安装槽的外部且与棘轮爪用安装槽的顶端抵接限位;所述外轮整体呈与所述内轮同轴向且套在所述内轮外部的圆环状结构;所述外轮固定安装在外壳上,所述外轮的内侧面具有与外伸至所述棘轮爪用安装槽的外部的所述棘轮爪相配合来制动的棘齿。...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防坠助爬器的防坠落保护结构,其中电动防坠助爬器包括外壳、卷筒、吊绳和驱动马达;所述外壳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穿孔;所述卷筒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空腔中,所述卷筒上缠绕安装有所述吊绳,所述吊绳的挂接端经所述穿孔穿出并能够随卷筒的旋转作升降运动;所述驱动马达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且所述驱动马达的转动输出部分与所述卷筒传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落保护结构包括内啮合棘轮制动机构,所述内啮合棘轮制动机构包括内轮、制动连接结构、棘轮爪、回位拉簧和外轮;所述内轮整体呈圆饼状结构,所述内轮通过所述制动连接结构与卷筒同轴向传动固定相连;所述内轮在自身圆周方向的侧面上凹陷形成有棘轮爪用安装槽,每个所述棘轮爪用安装槽内安装有一个所述棘轮爪,所述棘轮爪通过与所述内轮同轴向的铰轴铰接安装在所述棘轮爪用安装槽内,且所述棘轮爪用安装槽能够供所述棘轮爪整体落入;所述吊绳的挂接端的下降速度小于预设值为安全状态,所述吊绳的挂接端的下降速度超过预设值为危险状态;所述回位拉簧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棘轮爪用安装槽的底部与所述棘轮爪之间,并使得所述棘轮爪能够在安全状态时在回位拉簧的拉力作用下处在所述棘轮爪用安装槽内,所述棘轮爪能够在危险状态时在内轮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外伸至所述棘轮爪用安装槽的外部且与棘轮爪用安装槽的顶端抵接限位;所述外轮整体呈与所述内轮同轴向且套在所述内轮外部的圆环状结构;所述外轮固定安装在外壳上,所述外轮的内侧面具有与外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春芳王维说魏奇科王振强方蒙王永超廖小辉李智能杨炬蒋兴富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