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5897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9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驻车手柄,包括推杆机构和解锁机构,推杆机构包括推杆和推杆护套,推杆安装在推杆护套内,二者滑动连接;解锁机构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按钮机构、滑块和回位簧,壳体与推杆护套的端部固定连接,壳体与推杆护套相互垂直;壳体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按钮机构安装在开口端,回位簧安装在封闭端,滑块设于回位簧与按钮机构之间;滑块的侧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通槽,推杆的端部插接在通槽内,并与通槽的底面相抵接;该底面靠近回位簧的一端至滑块轴线的距离小于另一端至滑块轴线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解锁机构横向布置,降低了驻车手柄的操控难度,提高了驾乘舒适性,而且具有占用空间小的优点。

Car hand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arking brake handle, including a push rod mechanism and an unlocking mechanism, a push rod mechanism comprises a push rod and a push rod is installed in the rod sheath, the sheath, the two button is connected with a sliding mechanism,; unlock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hell and the shell of the slider and a return sp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push rod end of the casing. The shell and the rod sheath are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one end of the shell is a closed end, the other end is an open end, a button mechanism is installed on the open end, a return spring is installed in the closed end, a return spring an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lider button mechanism; the side wall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slider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groove, the push rod end inserted in the grooves, and is butted with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groove; the bottom near the back end to the slide axis spring distance is less than the other end to the slide axis distance. The utility model horizontally arranged the unlocking mechanism, which reduces the difficulty in controlling the parking handle, improves the comfort of driving and occupancy,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occupied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驻车手柄
本技术涉及一种驻车手柄,属于汽车制动

技术介绍
驻车手柄,是驻车制动系统的操纵机构,通过其自身的杠杆比作用,将放大的操纵力输入给驻车系统,实现并保持停车。车辆停稳后通过驻车手柄来操控驻车系统,使车辆能够持续保持停车状态,在紧急情况(如行车制动失效)下,驻车系统还可用于紧急制动。驻车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整车的安全性。现有的驻车手柄通常采用纵置式驻车手柄,即驻车手柄沿车身的长度方向布置,通过棘轮机构实现驻车系统的驻车和释放。图1是一种常用的纵置驻车手柄结构,包括按钮100、回位弹簧200、推杆300、棘爪400和棘齿500,当需要释放驻车手柄时,需要用拇指沿纵向按压按钮100,按钮100压缩回位弹簧200并推动推杆300,推杆300带动棘爪400翻转,使棘爪400与棘齿500分离,此时便可释放驻车手柄。该结构的驻车手柄在拉起和释放时会存在弯手的情况,若制造存在偏差,驾驶室内饰会与手肘发生干涉,给驾驶员很不舒适的驾乘体验,而且纵向按压按钮100需要使用较大的力量,对于力量较小的女驾驶员来说按压按钮较为困难,驾乘体验较差,此外该结构还具有占用纵向空间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驻车手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将解锁机构横向布置,降低了驻车手柄的操控难度,提高了驾乘舒适性,而且具有占用空间小的优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驻车手柄,包括推杆机构和解锁机构,所述推杆机构包括推杆和推杆护套,所述推杆插接在所述推杆护套内,二者滑动连接;所述解锁机构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按钮机构、滑块和回位簧,所述壳体与所述推杆护套的端部固定连接,该连接处内部连通,所述壳体与所述推杆护套相互垂直;所述壳体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按钮机构安装在所述开口端,所述回位簧安装在所述封闭端,所述滑块设于所述回位簧与所述按钮机构之间,且与所述按钮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侧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通槽,所述推杆的端部插接在所述通槽内,并与所述通槽的底面相抵接;所述底面靠近所述回位簧的一端至所述滑块轴线的距离小于另一端至所述滑块轴线的距离。前述的驻车手柄中,优选地,所述滑块为圆台体结构,其外壁上沿轴向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底面为平面,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通槽相配合的导向凸块。前述的驻车手柄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通槽设于所述滑块的底部。前述的驻车手柄中,优选地,所述滑块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内具有滑块导向段,所述滑块导向段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前述的驻车手柄中,优选地,所述按钮机构包括按钮、连接杆和导向套,所述按钮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上设有轴向安装孔,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并伸出所述轴向安装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轴向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导向套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上,二者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套位于所述滑块与所述按钮之间。前述的驻车手柄中,优选地,所述推杆护套内设有推杆导向套,所述推杆导向套设于所述推杆护套与所述壳体的连接位置,所述推杆与所述推杆导向套滑动连接。前述的驻车手柄中,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手指限位槽。前述的驻车手柄中,优选地,所述手指限位槽的数量为4个。前述的驻车手柄中,优选地,所述推杆与所述通槽滑动连接一端设有滚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推杆机构和解锁机构,解锁机构固定在推杆机构的端部,而且解锁机构的壳体与推杆机构的推杆护套相互垂直。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可以改变传统的驻车操控习惯,当需要驻车时,只需用手横向握住解锁机构的壳体,然后向斜后方用力拉,即可将解锁机构和推杆机构拉起,从而实现驻车,这种操控方式比传统的向上方施力更便于操控,而且弯肘的角度较小,不会与其它内饰件发生干涉,提高操控的舒适性,而且采用该结构有效缩短了驻车手柄的纵向长度,占用空间更小,使驾驶室内空间布局更合理。当需要释放驻车系统时,驾驶员横向握住解锁机构,大拇指横向用力按压按钮机构,按钮机构带动滑块移动,滑块推动推杆,实现驻车系统的解锁。通过解锁机构与推杆机构分开设置,解锁时只需单独控制解锁机构即可,大拇指施力时只需克服回位簧的弹力即可,因此无需使用太大的力量便可按动按钮机构,解决了部分驾驶员力量小的问题,有效提高操控的舒适性,提高用户体验。此外,本案还在滑块的侧壁上沿其轴向开设了通槽,推杆的端部插接在通槽内。这样可以有效定位推杆,使推杆只能在通槽内滑动,保证二者之间的有效连接,提高本技术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纵置驻车手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的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外部结构的轴测图;图4是按钮机构、回位簧和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滑块上设有第二通槽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推杆的端部设有滚珠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图1中:100-按钮,200-回位弹簧,300-推杆,400-棘爪,500-棘齿;图2-图6中:1-推杆,2-推杆护套,3-壳体,4-按钮机构,5-滑块,6-回位簧,7-通槽,8-第二通槽,9-导向凸块,10-按钮,11-连接杆,12-导向套,13-推杆导向套,14-滚珠,15-折弯板,16-棘爪,17-棘齿,18-推杆机构安装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驻车手柄,包括推杆机构和解锁机构,推杆机构包括推杆1和推杆护套2,推杆1安装在推杆护套2内,二者滑动连接,推杆护套2一方面可以起到为推杆1导向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护推杆1的作用;解锁机构包括壳体3和设于壳体3内的按钮机构4、滑块5和回位簧6,壳体3与推杆护套2的端部固定连接,该连接处内部连通,推杆1的端部可以通过该连通部伸入到壳体3内,壳体3与推杆护套2相互垂直;壳体3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按钮机构4安装在开口端,回位簧6安装在封闭端,滑块5设于回位簧6与按钮机构4之间,且与按钮机构4固定连接;滑块5的侧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通槽7,推杆1的端部插接在通槽7内,并与通槽7的底面相抵接;底面靠近回位簧6的一端至滑块5轴线的距离小于另一端至滑块5轴线的距离。为了便于对本技术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将本技术结合完整的驻车系统进行说明,结合图2和图3,通常驻车系统中还包括有折弯板15、棘爪16和棘齿17,折弯板15通过销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推杆机构安装架18上,棘爪16设置在折弯板15的下端,折弯板15的上端与推杆1可转动连接。当需要驻车时,用手横向握住解锁机构,向斜后方用力拉解锁机构,在拉力作用下使推杆机构翻转,翻转一定角度后棘爪16与棘齿17卡接,并实现推杆机构的定位。当需要释放驻车系统时,用手横向握住解锁机构,然后用大拇指按压按钮机构4,按钮机构4向壳体3的内部移动,同时带动滑块5运动,由于滑块5上通槽7的底面为斜面,当滑块5向回位簧6的方向运动时,通槽7的底面推动推杆1,推杆1推动折弯板15,折弯板15旋转并使棘爪16与棘齿17分离,此时便可将推杆机构放下,实现驻车的释放。本实施例中,解锁机构与推杆机构互垂直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驻车手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驻车手柄,包括推杆机构和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机构包括推杆(1)和推杆护套(2),所述推杆(1)安装在所述推杆护套(2)内,二者滑动连接;所述解锁机构包括壳体(3)和设于所述壳体(3)内的按钮机构(4)、滑块(5)和回位簧(6),所述壳体(3)与所述推杆护套(2)的端部固定连接,该连接处内部连通,所述壳体(3)与所述推杆护套(2)相互垂直;所述壳体(3)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按钮机构(4)安装在所述开口端,所述回位簧(6)安装在所述封闭端,所述滑块(5)设于所述回位簧(6)与所述按钮机构(4)之间,且与所述按钮机构(4)固定连接;所述滑块(5)的侧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通槽(7),所述推杆(1)的端部插接在所述通槽(7)内,并与所述通槽(7)的底面相抵接;所述底面靠近所述回位簧(6)的一端至所述滑块(5)轴线的距离小于另一端至所述滑块(5)轴线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驻车手柄,包括推杆机构和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机构包括推杆(1)和推杆护套(2),所述推杆(1)安装在所述推杆护套(2)内,二者滑动连接;所述解锁机构包括壳体(3)和设于所述壳体(3)内的按钮机构(4)、滑块(5)和回位簧(6),所述壳体(3)与所述推杆护套(2)的端部固定连接,该连接处内部连通,所述壳体(3)与所述推杆护套(2)相互垂直;所述壳体(3)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按钮机构(4)安装在所述开口端,所述回位簧(6)安装在所述封闭端,所述滑块(5)设于所述回位簧(6)与所述按钮机构(4)之间,且与所述按钮机构(4)固定连接;所述滑块(5)的侧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通槽(7),所述推杆(1)的端部插接在所述通槽(7)内,并与所述通槽(7)的底面相抵接;所述底面靠近所述回位簧(6)的一端至所述滑块(5)轴线的距离小于另一端至所述滑块(5)轴线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为圆台体结构,其外壁上沿轴向设有第二通槽(8),所述第二通槽(8)的底面为平面,所述壳体(3)的内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通槽(8)相配合的导向凸块(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飞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