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道路中央双重防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5877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9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中央双重防护栏,包括:多对立柱、波形护栏内板和波形护栏外板;所述立柱的下端固定在路面上,每对所述立柱之间连接有缓冲架,每个所述立柱的上端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缓冲块;所述波形护栏内板横向分布在多对所述立柱的两侧,并同时与多个所缓冲块固定连接;所述波形护栏外板并列设置在每个所述波形护栏内板的外侧,所述波形护栏外板的内侧面与所述波形护栏内板的外侧面之间连接有多个压缩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道路中央双重防护栏具有较高的防护性能,难以被车辆直接冲断,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保证车辆撞上后不容易严重损毁,提高了车内人员的幸存率。

A double protection fence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uble door road central bar, including much of the column and the inner plate and the guardrail guardrail plate; the lower end of the column is fixed on the road, between each pair of the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the buffer frame, the upper end of the side wall of each of the columns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connection buffer block; distribut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horizontal guardrail and the inner plate in the column, and at the same time with multiple buffer bloc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guardrail plate; parallel are arranged outside each of the guardrail board, a compression spring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inner side of the outer side of the waveform the rail plate and the inner plate of the guardrail. The central double barrier of the invention has high protective performance, which is difficult to be directly punching by vehicles, and has good cushioning performance. It ensures that vehicles will not be severely damaged if they bump into traffic and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中央双重防护栏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安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道路中央双重防护栏。
技术介绍
现有的道路中央防护栏普遍结构简单,防护性能和缓冲性能较差,不能充分吸收碰撞能量,当超速或满载的车辆撞上道路的中央防护栏时,中央护栏很容易被冲断,导致车辆穿过对向车道后与其他车辆迎面撞击产生二次交通事故。即使有时中央护栏没有被冲断,但是由于中央护栏缓冲性能较差,车辆一般损毁严重,车辆内的人也会受伤严重或直接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道路中央双重防护栏,具有较高的防护性能,难以被车辆直接冲断,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保证车辆撞上后不容易严重损毁,提高了车内人员的幸存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道路中央双重防护栏,包括:多对立柱、波形护栏内板和波形护栏外板;所述立柱的下端固定在路面上,每对所述立柱之间连接有缓冲架,每个所述立柱的上端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缓冲块;所述波形护栏内板横向分布在多对所述立柱的两侧,并同时与多个所缓冲块固定连接;所述波形护栏外板并列设置在每个所述波形护栏内板的外侧,所述波形护栏外板的内侧面与所述波形护栏内板的外侧面之间连接有多个压缩弹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道路中央双重防护栏,立柱之间通过缓冲架相连接,每个立柱上分别依次连接有缓冲块、波形护栏内板、压缩弹簧和波形护栏外板,汽车撞上位于路中的防护栏时,依次挤压波形护栏外板、压缩弹簧、波形护栏内板、缓冲块、一个立柱、缓冲架和另一个立柱,经过以上多重缓冲和阻挡,可有效减少车辆的冲击力,最终改变车辆方向或将车辆拦下,防止车辆穿过对向车道上造成二次交通事故,同时还可减少车辆损毁程度,降低车内人员伤亡。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道路中央双重防护栏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作为优选的,所述立柱呈圆形,所述缓冲块呈六边筒形,所述缓冲块的一个侧面为弧形连接面,与所述立柱的侧壁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块的另外五个侧面为平面,其中与所述弧形连接面正对的平面与所述波形护栏内板固定连接,剩下两对平面形成两组缓冲折面,每组所述缓冲折面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弹性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道路中央双重防护栏,六边筒形状的缓冲块通过弧形连接面与立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六边筒上与弧形连接面正对的平面与波形护栏内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缓冲块上的弧形连接面与对面的平面的两侧之间各形成一组缓冲折面,当受到冲击时,两组缓冲折面受压折叠变形,可有效缓冲击力。作为优选的,所述弹性装置为弹性折板,所述弹性折板垫在所述缓冲折面的内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道路中央双重防护栏,采用弹性折板作为弹性装置,可分别布置在缓冲块上的两组缓冲折面的内侧,可增加缓冲折面的弹性,当缓冲块受到冲击而压缩时,两个弹性折板可增强两组缓冲折面的反弹力。作为优选的,所述弹性装置为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所述弧形连接面及与其正对的平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道路中央双重防护栏,螺旋弹簧自身弹性大,垫在缓冲块内,当波形护栏内板上的冲击力传递到缓冲块上后,螺旋弹簧可在缓冲块内承受冲击力,增强缓冲块的缓冲性能。作为优选的,所述波形护栏内板和所述波形护栏外板上分别横向间隔设置有波峰部和波谷部,所述压缩弹簧连接在所述波形护栏内板和所述波形护栏外板的波谷部之间以及波峰部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道路中央双重防护栏,波形护栏内板外侧的波峰部和波谷部分别正对波形护栏外板的内侧的波谷部和波峰部,波形护栏内板和波形护栏外板上的波谷部和波峰部容易对压缩弹簧的两端进行固定,能够保证压缩弹簧与波形护栏内板和波形护栏外板整体相垂直,有利于压缩弹簧对冲击力进行吸收和缓冲。而且波形护栏内板和波形护栏外板上的波峰部和波谷部分布均匀,当波形护栏外板受到冲击时,压缩弹簧可将冲击力均匀地传递到波形护栏内板上,最终均匀地传递到每个缓冲块和每个立柱上。作为优选的,所述波形护栏外板上涂刷有提示带,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提示带的间隔距离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道路中央双重防护栏,提示带可采用不同颜色,可防止车辆驾驶人员视觉疲劳,每两个提示带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0米,有助于车辆驾驶人员直观感觉行驶速度。作为优选的,同侧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立柱之间连接有下横杆,所述下横杆位于所述波形护栏内板的下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道路中央双重防护栏,由于有些种类的车辆的车头较低,类如跑车,设置在同侧每两个相邻的立柱之间的下横杆可防止此种车头高度较低的车辆从波形护栏内板的下方穿过。作为优选的,所述缓冲架呈V字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道路中央双重防护栏,当其中一个立柱受到冲击力而侧向变形时,冲击力传递到V字形的缓冲架上,V字形的缓冲架在冲击力和另一个立柱的支撑作用下会先折叠变形,能有效缓冲冲击力,对另一个立柱具有保护作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道路中央双重防护栏的一种实施例的侧向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正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缓冲块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缓冲块的另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在以上图中:1立柱;2缓冲架;3缓冲块;301弧形连接面;302缓冲折面;4波形护栏内板;5波形护栏外板;6压缩弹簧;7弹性装置;8提示带;9下横杆。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道路中央双重防护栏,包括:多对立柱1、波形护栏内板4和波形护栏外板5;所述立柱1的下端固定在路面上,每对所述立柱1之间连接有缓冲架2,每个所述立柱1的上端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缓冲块3;所述波形护栏内板4横向分布在多对所述立柱1的两侧,并同时与多个所缓冲块3固定连接;所述波形护栏外板5并列设置在每个所述波形护栏内板4的外侧,所述波形护栏外板5的内侧面与所述波形护栏内板4的外侧面之间连接有多个压缩弹簧6。在以上实施例中,立柱1之间通过缓冲架2相连接,每个立柱1上分别依次连接有缓冲块3、波形护栏内板4、压缩弹簧6和波形护栏外板5,汽车撞上位于路中的防护栏时,依次挤压波形护栏外板5、压缩弹簧6、波形护栏内板4、缓冲块3、一个立柱1、缓冲架2和另一个立柱1,经过以上多重缓冲和阻挡,可有效减少车辆的冲击力,最终改变车辆方向或将车辆拦下,防止车辆穿过对向车道上造成二次交通事故,同时还可减少车辆损毁程度,降低车内人员伤亡。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道路中央双重防护栏可以具有如下附加实施例:参考图1、图3和图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立柱1呈圆形,所述缓冲块3呈六边筒形,所述缓冲块3的一个侧面为弧形连接面301,与所述立柱1的侧壁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块3的另外五个侧面为平面,其中与所述弧形连接面301正对的平面与所述波形护栏内板4固定连接,剩下两对平面形成两组缓冲折面302,每组所述缓冲折面302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弹性装置7。在以上实施例中,六边筒形状的缓冲块3通过弧形连接面301与立柱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六边筒上与弧形连接面301正对的平面与波形护栏内板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缓冲块3上的弧形连接面301与对面的平面的两侧之间各形成一组缓冲折面302,当受到冲击时,两组缓冲折面302受压折叠变形,可有效缓冲击力。参考图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装置7为弹性折板,所述弹性折板垫在所述缓冲折面302的内侧。在以上实施例中,采用弹性折板作为弹性装置7,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道路中央双重防护栏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道路中央双重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对立柱(1),所述立柱(1)的下端固定在路面上,每对所述立柱(1)之间连接有缓冲架(2),每个所述立柱(1)的上端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缓冲块(3);波形护栏内板(4),所述波形护栏内板(4)横向分布在多对所述立柱(1)的两侧,并同时与多个所缓冲块(3)固定连接;波形护栏外板(5),所述波形护栏外板(5)并列设置在每个所述波形护栏内板(4)的外侧,所述波形护栏外板(5)的内侧面与所述波形护栏内板(4)的外侧面之间连接有多个压缩弹簧(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中央双重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对立柱(1),所述立柱(1)的下端固定在路面上,每对所述立柱(1)之间连接有缓冲架(2),每个所述立柱(1)的上端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缓冲块(3);波形护栏内板(4),所述波形护栏内板(4)横向分布在多对所述立柱(1)的两侧,并同时与多个所缓冲块(3)固定连接;波形护栏外板(5),所述波形护栏外板(5)并列设置在每个所述波形护栏内板(4)的外侧,所述波形护栏外板(5)的内侧面与所述波形护栏内板(4)的外侧面之间连接有多个压缩弹簧(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中央双重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呈圆形,所述缓冲块(3)呈六边筒形,所述缓冲块(3)的一个侧面为弧形连接面(301),与所述立柱(1)的侧壁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块(3)的另外五个侧面为平面,其中与所述弧形连接面(301)正对的平面与所述波形护栏内板(4)固定连接,剩下两对平面形成两组缓冲折面(302),每组所述缓冲折面(302)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弹性装置(7)。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彤何江李吴昊胡月琦王长帅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