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5657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8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肥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步骤为:第一步,称取腐植酸钾、尿素、氨基酸、磷酸二氢钾和硼酸并混为第一混料;第二步,称取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氯化锰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并混为第二混料,向第二混料中加水搅拌反应;第三步,将第一混料加入第二步的反应液中,加水反应,调节pH,加入高能寡糖,搅拌反应后烘干、粉碎即得。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方法所获得的活性改善剂富含酶活性,增强基质中银耳菌丝与香灰菌丝的降解、吸收、输送及储存营养物质的能力,促进菌丝复壮与再生,增产10%—20%。银耳基质施用后,子实体的多糖含量提高15%—30%,菌类品质大幅改善。

A process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ctive ameliorant for edible and medicinal bacteria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gricultural fertilizer production, in particular to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i, by improving the activity of preparation steps: the first step, the humic acid potassium, urea, amino acids,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and boric acid and mixed into the first mixture; the second step, the Magnesium Sulfate two, zinc sulfate, sodium sulfate ferrous sulfate, copper sulfate, manganese chloride and EDTA and mixed for second to second mixing, mixing water mixing reaction; the third step, the first mixed reaction liquid mixture into the second step in the water reaction, adjusting pH with high-energy oligosaccharides, stirring after drying and crushing it. Through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e invention is obtained by improving the activity of agent rich in enzyme activity, enhanced matrix degradation, ear hyphae and hyphal silver ash absorption,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capacity of nutrients, promote the mycelial rejuvenation and regeneration by 10% - 20%. The polysaccharide content of the fruiting body increased by 15% - 30%, and the quality of the fungus improved greatly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remel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肥料生产
,尤涉及食药用菌的生产技术,特别涉及银耳的生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食药用菌是一种种植菌类包含食用菌和药用菌,某些同时具有食用和药用的菌类也成为狭义上的食药用菌。食药用菌在人类历史上已经拥有了广泛的人工种植培养历史,已经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生活原料之一。目前食药用菌的生产
,存在的尤其突出的两个问题是,食药用菌的产量有待进一步提升,食药用菌的品质有待进一步改善。为此,行业内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均见效较差。在食药用菌中,银耳的生活史最为特殊,体现在两个方面:具有酵母状分生孢子的无性世代,需要香灰菌伴生。银耳是四极性异宗配合的菌类,在子实体成熟时,耳片表面产生许多担孢子,担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芽殖形成酵母状分生孢子,再由其萌发成单核菌丝,两个可亲和的单核菌丝通过质配形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有锁状联合,菌落秀球状或绒毛团状,若培养条件不适(受热、浸水)或菌丝受伤,双核菌丝可形成酵母状分生孢子。酵母状分生孢子椭圆形,单核,以芽殖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在适宜条件下它可萌发形成双核菌丝。银耳在完成其生活史的过成中,需要另一种真菌协助,即香灰菌。香灰菌丝生长迅速,初期白色,后渐变灰白色,有时有碳质的黑疤,并使培养基变为黑褐色。银耳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弱,需要香灰菌伴生,协助银耳降解利用基质。银耳菌丝大量生长后,积累营养,达到生理成熟,在基质表面开成“白毛团”并胶质化形成耳基。耳基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逐渐发育,分化出耳片,在耳片的外表面形成子女实层,产生担孢子。银耳生长分为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也叫菌丝体阶段与出耳阶段。菌丝体阶段是把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降解、吸收、储存在菌丝体里,出耳阶段是把菌丝体的营养物质输送给子实体,使子实体生长壮大。因此,决定银耳的产量与品质如何,除了与银耳原种、生长营养要素及生长环境有关联外,还与培养基的营养物质能否充分降解被吸收以及菌丝体能否把营养物质完全输送给子实体有极大关系。现有银耳的营养活性物质普遍无法很好满足银耳生长需求。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现状分析,如何制备获得一种食药用菌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改善剂,以提高食药用菌尤其是银耳普遍存在的产量和品质,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食药用菌尤其是银耳品质或者提升食药用菌尤其是银耳产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称取腐植酸钾、尿素、氨基酸、磷酸二氢钾和硼酸,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料备用;第二步,称取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氯化锰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反应釜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料,向反应釜中加入水,搅拌反应后得到中间反应液;第三步,将所述第一混料加入反应釜的所述中间反应液中,然后保持搅拌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水,然后加入氢氧化钾调节pH至6.5~7.5,最后再加入高能寡糖,搅拌反应后烘干、粉碎即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其中优选的,第二步中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和氯化锰的总物质的量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物质的量的比(也即摩尔比)为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其中优选的,第二步中,搅拌反应的反应时间为120~150min,搅拌反应的反应温度为60~8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提供前述本专利技术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其中优选的,第三步中,保持反应釜内温度在60~80℃条件下,进行第一混料的加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其中优选的,高能寡糖为饲料级高能寡糖,为玉米淀粉提取物,可以经由行业内直接购买,也可以单独制取,单独制取时的具体制取工艺为:选取蛋白质含量低于0.5%的精淀粉乳,经调乳使pH为5.5—6.0,加入耐高温酶,经两次高温喷射,其中第一次喷射后,在95℃下维持90~120分钟,第二次喷施温度为120~135℃,时间3~5分钟。降温后,加入转化酶,经一定时间转化达到规定的纯度,再经过滤、浓缩,降温结晶,粉碎、干燥即为高能寡糖。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取工艺所获得的高能寡糖含异麦芽低聚糖、甘露寡糖、葡聚糖以及生物素H等多种易于食药用菌生长的活性物质。优选的,腐植酸钾为风化煤提取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其中优选的,第三步粉碎后得到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中各营养成分的重量占比分别为:腐植酸≥4%,氨基酸≥8%,N+P+K≥20%,其中N≥10%,Mg+Zn+Fe+Cu+Mn+B≥4%,活性因子(高能寡糖)≥5%,粉剂目数在100目以上且均匀,水分含量小于0.5%,pH值控制在6.5~7.5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其中优选的,第二步中向反应釜中加入的水的重量是第二混料总重量的0.5倍;第三步中向反应釜中加入的水的重量是第一混料总重量的0.5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其中优选的,各采用的原料的重量份用量比例分别为:腐植酸钾8~13份、尿素20~30份、氨基酸8~10份、硫酸镁10~15份、磷酸二氢钾10~15份、硫酸锌2~3份、硼酸2~3份、硫酸亚铁2~3份、硫酸铜2~3份、氯化锰2~3份、氢氧化钾3~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8~10份、高能寡糖5~9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其中优选的,各采用的原料的重量份用量比例分别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其中优选的,各采用的原料的重量份用量比例分别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其中优选的,各采用的原料的重量份用量比例分别为:腐植酸钾8份、尿素20份、氨基酸8份、硫酸镁10份、磷酸二氢钾10份、硫酸锌2份、硼酸2份、硫酸亚铁2份、硫酸铜2份、氯化锰2份、氢氧化钾3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8份、高能寡糖5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其中优选的,各采用的原料的重量份用量比例分别为:腐植酸钾13份、尿素30份、氨基酸10份、硫酸镁15份、磷酸二氢钾15份、硫酸锌3份、硼酸3份、硫酸亚铁3份、硫酸铜3份、氯化锰3份、氢氧化钾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份、高能寡糖9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其中优选的,各采用的原料的重量份用量比例分别为:腐植酸钾8份、尿素30份、氨基酸8份、硫酸镁15份、磷酸二氢钾10份、硫酸锌3份、硼酸2份、硫酸亚铁3份、硫酸铜2份、氯化锰3份、氢氧化钾3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份、高能寡糖5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其中优选的,各采用的原料的重量份用量比例分别为:腐植酸钾13份、尿素20份、氨基酸10份、硫酸镁10份、磷酸二氢钾15份、硫酸锌2份、硼酸3份、硫酸亚铁2份、硫酸铜3份、氯化锰2份、氢氧化钾5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称取腐植酸钾、尿素、氨基酸、磷酸二氢钾和硼酸,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料备用;第二步,称取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氯化锰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反应釜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料,向反应釜中加入水,搅拌反应后得到中间反应液;第三步,将所述第一混料加入反应釜的所述中间反应液中,然后保持搅拌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水,然后加入氢氧化钾调节pH至6.5~7.5,最后再加入高能寡糖,搅拌反应后烘干、粉碎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称取腐植酸钾、尿素、氨基酸、磷酸二氢钾和硼酸,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料备用;第二步,称取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氯化锰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反应釜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料,向反应釜中加入水,搅拌反应后得到中间反应液;第三步,将所述第一混料加入反应釜的所述中间反应液中,然后保持搅拌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水,然后加入氢氧化钾调节pH至6.5~7.5,最后再加入高能寡糖,搅拌反应后烘干、粉碎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各采用的原料的重量份用量比例分别为:腐植酸钾8~13份、尿素20~30份、氨基酸8~10份、硫酸镁10~15份、磷酸二氢钾10~15份、硫酸锌2~3份、硼酸2~3份、硫酸亚铁2~3份、硫酸铜2~3份、氯化锰2~3份、氢氧化钾3~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8~10份、高能寡糖5~9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和氯化锰的总物质的量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搅拌反应的反应时间为120~150min,搅拌反应的反应温度为60~8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宇翔黄有存
申请(专利权)人:特锐菲克生物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