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线绞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5582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8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绞合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涤纶线绞合装置,其可使涤纶线能较易穿过输送管;同时可对绞合前的涤纶线进行清洁,减轻工作人员劳动量;且能对输送装置进行替换;包括放置架、输送装置、支架、汇总盘、线绳绞合器和及收卷轮,支架、汇总盘、线绳绞合器和及收卷轮从前到后依次布置在放置架顶端,输送装置包括放置板和四组输送管;支架包括支板、两组支杆、两组下挡板、两组第一下螺纹管、两组第一下螺纹杆、两组第一下卡板、两组第二下螺纹管、两组第二下螺纹杆和两组第二下卡板;还包括压板、固定装置、安装板和四组电动伸缩杆,输送管包括第一半放置管和第二半放置管;还包括四组半圆形海绵块和辅助装置。

A kind of polyester wire twisted pai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twisting device, especially relates to a polyester wire device, which can make the polyester line can easily pass through the conveying pipe; at the same time to clean the stranded polyester line, reducing the amount of labor workers; and the conveying device replacement; including rack, conveying device, stent summary, disc, twist and thread and winding wheel, bracket, disc, twist and string summary and a winding wheel from front to back are arranged in the top rack, the conveying device comprises a placing plate and four sets of pipes; bracket comprises a supporting plate, a supporting rod, two groups of two groups, two groups of baffle the first thread tube, two groups of the first thread rod, two groups of the first two groups of second pallets, thread tube and two groups of second and two groups of second threaded rod clamp; also includes a plate, fixing device, mounting plate and four electric group The telescopic rod, the conveying pipe comprises a first half tube and second placed tube; also includes four groups of semicircular sponge and auxilia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涤纶线绞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绞合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涤纶线绞合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涤纶线绞合装置是一种用于涤纶生产过程中,对涤纶线进行绞合的辅助装置,其在生产加工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涤纶线绞合装置包括放置架、输送装置、支架、汇总盘、线绳绞合器和及收卷轮,支架、汇总盘、线绳绞合器和及收卷轮从前到后依次布置在放置架顶端,输送装置设置在支架顶端,输送装置包括放置板和四组输送管,放置板顶端从左到右设置有四组半圆形放置槽,且四组半圆形放置槽呈等间距布置,四组输送管分别设置在四组半圆形放置槽内;这种涤纶线绞合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四组涤纶线分别穿过四组输送管,然后通过汇总盘实现汇合,并通过线绳绞合器实现绞合,最后通过收卷轮收卷即可;这种涤纶线绞合装置使用中发现输送管较长,涤纶线不易轻松穿过输送管;并且绞合前的涤纶线上含有较多灰尘,导致绞合后还需进行清洗,增加工作人员劳动量;且不能对输送装置进行替换。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涤纶线能较易穿过输送管;同时可对绞合前的涤纶线进行清洁,减轻工作人员劳动量;且能对输送装置进行替换的涤纶线绞合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涤纶线绞合装置,包括放置架、输送装置、支架、汇总盘、线绳绞合器和及收卷轮,支架、汇总盘、线绳绞合器和及收卷轮从前到后依次布置在放置架顶端,输送装置包括放置板和四组输送管,放置板顶端从左到右设置有四组半圆形放置槽,且四组半圆形放置槽呈等间距布置;所述支架包括支板、两组支杆、两组下挡板、两组第一下螺纹管、两组第一下螺纹杆、两组第一下卡板、两组第二下螺纹管、两组第二下螺纹杆和两组第二下卡板,所述支板设置在两组支杆顶端,放置板放置在支板顶端,所述两组下挡板分别设置在支板顶端左右两侧,并在左侧下挡板右端前后两侧和右侧下挡板左端前后两侧上均设置有下放置槽,所述下放置槽内设置有下滚珠轴承,两组第一下螺纹管左端和两组第二下螺纹管右端分别插入至左侧两组下滚珠轴承和右侧两组下滚珠轴承内,两组第一下螺纹杆左端和两组第二下螺纹杆右端分别插入至两组第一下螺纹管右端内部和两组第二下螺纹管左端内部,两组第一下卡板和两组第二下卡板分别设置在两组第一下螺纹杆右端和两组第二下螺纹杆左端;还包括压板、固定装置、安装板和四组电动伸缩杆,所述输送管包括第一半放置管和第二半放置管,所述第一半放置管和第二半放置管均为半圆柱桶且其形状大小均相同,四组电动伸缩杆分别设置在放置板顶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上,且左侧下挡板位于左前侧电动伸缩杆和左后侧电动伸缩杆之间,右侧下挡板位于右前侧电动伸缩杆和右后侧电动伸缩杆之间,所述压板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分别与四组电动伸缩杆输出端连接,安装板顶端与压板底端接触,安装板底端从左到右设置有四组半圆形固定槽,且四组半圆形固定槽呈等间距布置,四组第一放置管分别设置在四组半圆形固定槽内,四组第二放置管分别设置在四组半圆形放置槽内,所述第一半放置管和第二半放置管接触面均为平行光滑面,且第一半放置管设置在第二半放置管正上方;还包括四组半圆形海绵块和辅助装置,所述第一半放置管底端前后两侧和第二半放置管顶端前后两侧上均设置有半圆形安装槽,四组半圆形海绵块分别设置在四组半圆形安装槽内。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涤纶线绞合装置,所述放置架包括支撑板、四组电动缸和底板,所述四组电动缸分别设置在底板顶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上,四组电动缸的顶部输出端上均设置有移动活塞杆,且四组移动活塞杆顶端分别与支撑板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涤纶线绞合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组上挡板、两组第一上螺纹管、两组第一上螺纹杆、两组第一上卡板、两组第二上螺纹管、两组第二上螺纹杆和两组第二上卡板,所述两组上挡板分别设置在压板底端左右两侧,且左侧上挡板位于左前侧电动伸缩杆输出端和左后侧电动伸缩杆输出端之间,右侧上挡板位于右前侧电动伸缩杆输出端和右后侧电动伸缩杆输出端之间,并在左侧上挡板右端前后两侧和右侧上挡板左端前后两侧上均设置有上放置槽,所述上放置槽内设置有上滚珠轴承,两组第一上螺纹管左端和两组第二上螺纹管右端分别插入至左侧两组上滚珠轴承和右侧两组上滚珠轴承内,两组第一上螺纹杆左端和两组第二上螺纹杆右端分别插入至两组第一上螺纹管右端内部和两组第二上螺纹管左端内部,两组第一上卡板和两组第二上卡板分别设置在两组第一上螺纹杆右端和两组第二上螺纹杆左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涤纶线绞合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水箱、连通管、喷头、支撑架、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水箱放置在底板顶端,水箱内设置有放置腔,并在放置腔内盛放有清水,所述连通管设置在水箱左端下侧,喷头设置在连通管输出端上,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底板顶端左侧,且喷头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设置在水箱右端上下两侧,并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涤纶线绞合装置,还包括四组下防滑板和四组上防滑板,所述四组下防滑板一端分别设置在两组第一下卡板右端和两组第二下卡板左端,另一端分别与放置板左端前后两侧以及右端前后两侧接触,所述四组上防滑板一端分别设置在两组第一上卡板右端和两组第二上卡板左端,另一端分别与压板左端前后两侧以及右端前后两侧接触。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涤纶线绞合装置,还包括四组支腿,所述四组支腿分别设置在底板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并在四组支腿底端均设置有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将四组涤纶线分别放置在四组第二半放置管内,然后控制四组电动伸缩杆带动压板向下移动,直至四组第一半放置管底端分别与四组第二半放置管底端接触为止,从而较易使涤纶线穿过输送管;同时可将位于四组第一半放置管前侧和四组第一半放置管前侧的半圆形安装槽内的海绵块用水润湿,从而可对绞合前从输送管内通过的涤纶线上的灰尘进行清理,轻工作人员劳动量;且可通过螺纹结构,通过同时转动两组第一下螺纹管和两组第二下螺纹管,对两组第一下卡板和两组第二下卡板进行移动,从而可对输送装置进行替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标记:1、汇总盘;2、线绳绞合器;3、收卷轮;4、放置板;5、支板;6、支杆;7、下挡板;8、第二下螺纹管;9、第二下螺纹杆;10、第二下卡板;11、下滚珠轴承;12、压板;13、安装板;14、电动伸缩杆;15、第一半放置管;16、第二半放置管;17、半圆形海绵块;18、支撑板;19、电动缸;20、底板;21、上挡板;22、第一上螺纹管;23、第一上卡板;24、第二上螺纹杆;25、水箱;26、连通管;27、喷头;28、下防滑板;29、支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涤纶线绞合装置,包括放置架、输送装置、支架、汇总盘1、线绳绞合器2和及收卷轮3,支架、汇总盘、线绳绞合器和及收卷轮从前到后依次布置在放置架顶端,输送装置包括放置板4和四组输送管,放置板顶端从左到右设置有四组半圆形放置槽,且四组半圆形放置槽呈等间距布置;支架包括支板5、两组支杆6、两组下挡板7、两组第一下螺纹管、两组第一下螺纹杆、两组第一下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涤纶线绞合装置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涤纶线绞合装置,包括放置架、输送装置、支架、汇总盘(1)、线绳绞合器(2)和及收卷轮(3),支架、汇总盘(1)、线绳绞合器(2)和及收卷轮(3)从前到后依次布置在放置架顶端,输送装置包括放置板(4)和四组输送管,放置板(4)顶端从左到右设置有四组半圆形放置槽,且四组半圆形放置槽呈等间距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板(5)、两组支杆(6)、两组下挡板(7)、两组第一下螺纹管、两组第一下螺纹杆、两组第一下卡板、两组第二下螺纹管(8)、两组第二下螺纹杆(9)和两组第二下卡板(10),所述支板(5)设置在两组支杆(6)顶端,放置板(4)放置在支板(5)顶端,所述两组下挡板(7)分别设置在支板(5)顶端左右两侧,并在左侧下挡板(7)右端前后两侧和右侧下挡板(7)左端前后两侧上均设置有下放置槽,所述下放置槽内设置有下滚珠轴承(11),两组第一下螺纹管左端和两组第二下螺纹管(8)右端分别插入至左侧两组下滚珠轴承(11)和右侧两组下滚珠轴承(11)内,两组第一下螺纹杆左端和两组第二下螺纹杆(9)右端分别插入至两组第一下螺纹管右端内部和两组第二下螺纹管(8)左端内部,两组第一下卡板和两组第二下卡板(10)分别设置在两组第一下螺纹杆右端和两组第二下螺纹杆(9)左端;还包括压板(12)、固定装置、安装板(13)和四组电动伸缩杆(14),所述输送管包括第一半放置管(15)和第二半放置管(16),所述第一半放置管(15)和第二半放置管(16)均为半圆柱桶且其形状大小均相同,四组电动伸缩杆(14)分别设置在放置板(4)顶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上,且左侧下挡板(7)位于左前侧电动伸缩杆(14)和左后侧电动伸缩杆(14)之间,右侧下挡板(7)位于右前侧电动伸缩杆(14)和右后侧电动伸缩杆(14)之间,所述压板(12)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分别与四组电动伸缩杆(14)输出端连接,安装板(13)顶端与压板(12)底端接触,安装板(13)底端从左到右设置有四组半圆形固定槽,且四组半圆形固定槽呈等间距布置,四组第一放置管分别设置在四组半圆形固定槽内,四组第二放置管分别设置在四组半圆形放置槽内,所述第一半放置管(15)和第二半放置管(16)接触面均为平行光滑面,且第一半放置管(15)设置在第二半放置管(16)正上方;还包括四组半圆形海绵块(17)和辅助装置,所述第一半放置管(15)底端前后两侧和第二半放置管(16)顶端前后两侧上均设置有半圆形安装槽,四组半圆形海绵块(17)分别设置在四组半圆形安装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的一种涤纶线绞合装置,包括放置架、输送装置、支架、汇总盘(1)、线绳绞合器(2)和及收卷轮(3),支架、汇总盘(1)、线绳绞合器(2)和及收卷轮(3)从前到后依次布置在放置架顶端,输送装置包括放置板(4)和四组输送管,放置板(4)顶端从左到右设置有四组半圆形放置槽,且四组半圆形放置槽呈等间距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板(5)、两组支杆(6)、两组下挡板(7)、两组第一下螺纹管、两组第一下螺纹杆、两组第一下卡板、两组第二下螺纹管(8)、两组第二下螺纹杆(9)和两组第二下卡板(10),所述支板(5)设置在两组支杆(6)顶端,放置板(4)放置在支板(5)顶端,所述两组下挡板(7)分别设置在支板(5)顶端左右两侧,并在左侧下挡板(7)右端前后两侧和右侧下挡板(7)左端前后两侧上均设置有下放置槽,所述下放置槽内设置有下滚珠轴承(11),两组第一下螺纹管左端和两组第二下螺纹管(8)右端分别插入至左侧两组下滚珠轴承(11)和右侧两组下滚珠轴承(11)内,两组第一下螺纹杆左端和两组第二下螺纹杆(9)右端分别插入至两组第一下螺纹管右端内部和两组第二下螺纹管(8)左端内部,两组第一下卡板和两组第二下卡板(10)分别设置在两组第一下螺纹杆右端和两组第二下螺纹杆(9)左端;还包括压板(12)、固定装置、安装板(13)和四组电动伸缩杆(14),所述输送管包括第一半放置管(15)和第二半放置管(16),所述第一半放置管(15)和第二半放置管(16)均为半圆柱桶且其形状大小均相同,四组电动伸缩杆(14)分别设置在放置板(4)顶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上,且左侧下挡板(7)位于左前侧电动伸缩杆(14)和左后侧电动伸缩杆(14)之间,右侧下挡板(7)位于右前侧电动伸缩杆(14)和右后侧电动伸缩杆(14)之间,所述压板(12)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分别与四组电动伸缩杆(14)输出端连接,安装板(13)顶端与压板(12)底端接触,安装板(13)底端从左到右设置有四组半圆形固定槽,且四组半圆形固定槽呈等间距布置,四组第一放置管分别设置在四组半圆形固定槽内,四组第二放置管分别设置在四组半圆形放置槽内,所述第一半放置管(15)和第二半放置管(16)接触面均为平行光滑面,且第一半放置管(15)设置在第二半放置管(16)正上方;还包括四组半圆形海绵块(17)和辅助装置,所述第一半放置管(15)底端前后两侧和第二半放置管(16)顶端前后两侧上均设置有半圆形安装槽,四组半圆形海绵块(17)分别设置在四组半圆形安装槽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纶线绞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传广李欣欣陈西府徐晓洪刘兆诚尤汉春宋大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广盛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