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成文专利>正文

手动轮椅车新型驱动运行机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52298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8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手动轮椅车新型驱动运行机械结构,属于手动轮椅车机械构造装置。现今市售常见手动轮椅车在运行中车轮摩蹭手腕、磨损袖头,既不卫生,又有损害,应改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框架件、驱动件、运行件、动力件与传动件构成,采取驱动机构与运行机构相分离方案,消除了摩蹭手腕与磨损袖头之弊端。

A new type of driving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a manual wheelchair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new driving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a manual wheelchair, which belongs to a mechanical structure device of a manual wheelchair. The wheel friction rub, wear the wrist cuff in the operation of common manual wheelchairs currently on the market, not health, and damage should be improved.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frame, a driving element, operation, power structure and transmission parts, to plan the driving mechanism and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phase separation, and eliminates the defects of friction rub wear wrist cu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动轮椅车新型驱动运行机械结构
本技术手动轮椅车新型驱动运行机械结构,是手动轮椅车的一项功能构造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市场常见的老年人、残疾人、患病人自己动手驱动的代步手动轮椅车,其车体机械结构是由下列七项功能结构拼接组合构成的。1、框架支撑结构(具车体构件组合功能),2、应用承重结构(具乘者坐卧功能),3、腿脚依托结构(具乘者足踏歇息功能),4、整体稳定结构(具车体安全平稳功能),5、移动导向结构(具车体运行转弯功能),6、刹车止动结构(具车体锁定功能),7、驱动运行结构(具乘者注力驱动使车体运行功能)。上列第7项驱动运行结构是由手推圈与车轮两个部件组成,设置在车体左右两侧,手推圈与车轮相固定连接,车轮通过轴固定连接在车体框架上。由于车轮半径大、手推圈半径小、此结构导致乘车者手握手推圈使车轮旋转,其手腕与袖头要与车轮缘相接触,因而车轮从地面沾连上来的泥土污物会摩蹭在手腕、磨损到袖头,既不卫生,又有损害,应予改革,消除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构想:摩蹭手腕,磨损袖头之弊病产生在“驱动运行结构”,消除弊端只须改革“驱动运行结构”。本技术改革,对现有手动轮椅车体的其它功能结构均维持原旧不作变动。在上述“技术背景”中所述的车体的第1项至第6项功能结构不予改动,依然照旧发挥其功能作用。改革思路:现有轮椅车的驱动运行结构是手推圈与车轮并列相固定连接,车轮半径大、手推圈半径小,呈现车轮着地,手推圈悬空状态。乘车人手握手推圈驱动运行时,车轮要接触到手腕,袖头,因而酿成摩蹭磨损弊病。为消除弊端必须缩小车轮半径,使之不与手腕袖头相接触。设置基础:手推圈与车轮两相并列固定连接不应改变,以利轮椅车简捷驱动运行。若缩小车轮半径,使之成为手推圈半径大,车轮半径小,其结构必然呈手推圈着地,车轮悬空状态。这种构造是不能运行的。因此,驱动运行结构还必须是车轮着地,手推圈悬空。由此可知,车轮半径大手推圈半径小是必然的。技术要点:现有轮椅车,车轮半径大,手推圈半径小,存在弊病。若改为车轮半径小,手推圈半径大,此结构不能运行应用。车轮半径大于手推圈半径与手推圈半径大于车轮半径,两相构成矛盾。因此,必须寻求既消除弊端,又可运行应用的方案。新型方案:为解决前文“技术要点”所述结构矛盾,本技术方案是将驱动运行结构分解为:“驱动机构”与“运行机构”两组装置,使之:驱动机构用以消除摩蹭磨损之弊病,运行机构用以承担轮椅车运行功能。部件组成:本技术由框架件、驱动件、运行件、动力件与传动件构成。框架件为准矩形框体,属轮椅车两侧之框形构造体(1)。驱动件为带连接辐条的圆形圈(2)。运行件为正圆形滚动轮(3)。动力件为片状齿轮(4)、或板状槽轮(5)、或中空状蜗轮(6)。传动件为链条圈(7)、或皮条圈(8)、或蜗杆(9)。驱动件与动力件固定连接成驱动机构(10)。运行件与动力件固定连接成运行机构(11)。链条圈套接在驱动机构齿轮与运行机构齿轮,皮条圈套接在驱动机构槽轮与运行机构齿槽轮,蜗杆两端分别与驱动机构蜗轮与运行机构蜗轮相贴靠连接。设置特征:驱动机构通过轴装在框架件之中上部可旋转,运行机构通过轴装在框架件之中下部可旋转,驱动机构与运行机构两相垂直设置(12)、或两相倾斜设置(13)。功能应用:驱动机构之驱动件半径大于动力件半径,因而乘轮椅车者手握驱动件旋转其手不与动力件相接触,运行件半径大于动力件半径,因而运行件着地旋转使轮椅车运行,传动件套合连接在驱动机构之动力件与运行机构之动力件,用以传递动能,驱动机构与运行机构同方向转动(顺时针方向转动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与同起步转动。有益效果:乘用轮椅车者手握驱动件旋转推动轮椅车运行,由于手腕袖头不接触运行件,因而消除了摩蹭手腕、磨损袖头,既不卫生,又有损害之弊端。附图说明图1,框架件示意图图6,中空蜗轮示意图图11,运行机构示意图图2,驱动件示意图图7,链条圈示意图图12,驱动机构运行机构相垂直示意图图3,运行件示意图图8,皮条圈示意图图13,驱动机构运行机构相倾斜示意图图4,片状齿轮示意图图9,蜗杆示意图图5,板状槽轮示意图图10,驱动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例1,驱动件与动力件齿轮固定连接,通过轴装置在框架件中上部,运行件与动力件齿轮固定连接,通过轴装置在框架件中下部,传动件链条圈套接在两齿轮外,装置完毕。例2,动力件为槽轮,传动件为皮条圈,其余同例1.例3,动力件为蜗轮,传动件为蜗杆,蜗杆两端分别与两蜗轮贴靠连接,其余同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手动轮椅车新型驱动运行机械结构

【技术保护点】
手动轮椅车新型驱动运行机械结构,由框架件,驱动件,运行件,动力件与传动件构成,框架件为准矩形框体、属轮椅车两侧之框形构造体(1),驱动件为带连接辐条的圆形圈(2)、驱动件与动力件固定连接成驱动机构(10)、通过轴装置在框架件之中上部,运行件为正圆形滚动轮(3)、运行件与动力件固定连接成运行机构(11)、通过轴装置在框架件之中下部,传动件连接在两动力件,其特征是:驱动机构与运行机构在框架件两相垂直(12)、或两相倾斜(13)。

【技术特征摘要】
1.手动轮椅车新型驱动运行机械结构,由框架件,驱动件,运行件,动力件与传动件构成,框架件为准矩形框体、属轮椅车两侧之框形构造体(1),驱动件为带连接辐条的圆形圈(2)、驱动件与动力件固定连接成驱动机构(10)、通过轴装置在框架件之中上部,运行件为正圆形滚动轮(3)、运行件与动力件固定连接成运行机构(11)、通过轴装置在框架件之中下部,传动件连接在两动力件,其特征是:驱动机构与运行机构在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成文
申请(专利权)人:付成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