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热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4201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6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均热板结构,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上壳板和下壳板,上壳板和下壳板之间设有支撑结构,上壳板和下壳板包覆住支撑结构,上壳板的下表面固接于支撑结构的上表面,下壳板的上表面固接于支撑结构的下表面,支撑结构包括多孔结构层,多孔结构层采用多孔材料制成,多孔材料的孔密度为5‑30ppi,孔隙率为80%‑99%,本结构以低孔密度高孔隙率多孔材料作为均热板的支撑结构,该结构的支撑点位分布均匀、密度高,支撑效果可靠,且不影响均热板的传热性能,可用于制造各种形状的均热板,制作简单,成本低廉,适合批量生产。

A kind of uniform plate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heating plate structure includes a buckle in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plate with plate support structur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plate, shell plate and a lower shell plate covering the support structure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shell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solid connected to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support structure of the surface under the shell plate, the support structure includes a porous structure layer, porous layer with porous materials, pore density of porous materials for 5 30ppi, the porosity is 80% 99%, this structure with low porosity and high density porous material as supporting nodes were hot plate. And the support points of the structure of a uniform distribution and high density, the support effect is reliable, and does not affect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heat plate, can be used for both hot plate, manufacturing various shapes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manufacture, low cost, suitable for mass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热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热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均热板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均热板的支撑结构,通常采用柱体规则排布于上下壳板之间起支撑作用。中国专利申请CN102374808A和CN101566440B中公开了一种均热板,采用金属编织网的相对两侧分别抵顶壳体的相对两侧起支撑作用。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若采用柱体支撑结构,当柱体与壳板一体加工成形时,其加工难度大,成本高;当柱体与壳板各为独立结构时,则需要对柱体进行排布,制作过程较为繁杂。2、若采用中国专利申请CN102374808A和CN101566440B的支撑方式,由于金属编织网的平面方向最大间隙小于等于编织铜线的直径,因此平面方向的蒸汽通道较小,不利于蒸汽扩散,为增大平面方向的间隙,则必须加粗铜线直径,但这样同时也增大了编织丝网的整体厚度,不利于制作有不同厚度要求的均热板。另外,编织丝网的可压缩性不佳,为获得较好的支撑效果,要求严格控制均热板的压扁精度,这对加工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当打扁程度不足以使编织丝网与上下面贴合时,编织丝网起不到支撑作用;当打扁过度,编织丝网支撑点容易破坏与之接触的毛细吸液芯结构,同时可能使壳板受力不均而造成表面凹凸不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均热板结构,该结构的支撑效果可靠,壳板受力均匀,表面平整,且不影响均热板的传热性能,简化现有工艺,降低成本,可用于制造各种形状的均热板,适合批量生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均热板结构,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上壳板和下壳板,上壳板和下壳板之间设有支撑结构,上壳板和下壳板包覆住支撑结构,上壳板的下表面固接于支撑结构的上表面,下壳板的上表面固接于支撑结构的下表面,支撑结构包括多孔结构层,多孔结构层采用多孔材料制成,多孔材料的孔密度为5-30ppi,孔隙率为80%-99%。其中,支撑结构还包括若干层毛细吸液芯层,若干层毛细吸液芯层与多孔结构层之间固接。优选的,多孔结构层采用金属多孔材料制成。其中,金属多孔材料在0-350℃工作环境下不与工质及外壳发生化学反应。优选的,多孔结构层采用非金属多孔材料制成。其中,非金属多孔材料在0-120℃工作环境下不与工质及外壳发生化学反应。其中,多孔材料的通孔率大于等于98%。其中,毛细吸液芯层为100-300目的若干层编织丝网、孔密度为60-150ppi的发泡结构层、粉层、纤维层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二种及以上的复合结构层。其中,上壳板和下壳板在支撑结构四周分别延伸出上壳板边框和下壳板边框,上壳板边框和下壳板边框固接在一起。其中,上壳板边框和下壳板边框上设有注液口。总的说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一种均热板结构,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上壳板和下壳板,上壳板和下壳板之间设有支撑结构,上壳板和下壳板包覆住支撑结构,上壳板的下表面固接于支撑结构的上表面,下壳板的上表面固接于支撑结构的下表面,支撑结构包括多孔结构层,多孔结构层采用多孔材料制成,多孔材料的孔密度为5-30ppi,孔隙率为80%-99%,本结构以低孔密度高孔隙率多孔材料作为均热板的支撑结构,该结构的支撑点位分布均匀、密度高,支撑效果可靠,且不影响均热板的传热性能,可用于制造各种形状的均热板,简化现有工艺,降低成本,适合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均热板的外形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B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分解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C-C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多孔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图中标记如下:1-上壳板、2-下壳板、3-多孔结构层、4-毛细吸液芯层、5-注液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均热板结构,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上壳板1和下壳板2,上壳板1和下壳板2之间设有支撑结构,上壳板1和下壳板2包覆住支撑结构,上壳板1的下表面固接于支撑结构的上表面,下壳板2的上表面固接于支撑结构的下表面,支撑结构包括如图11所示的多孔结构层3,多孔结构层3采用多孔材料制成,多孔材料的孔密度为5-30ppi,孔隙率为80%-99%。支撑结构还包括若干层毛细吸液芯层4,若干层毛细吸液芯层4与多孔结构层3之间固接。多孔结构层3采用金属多孔材料制成。金属多孔材料在0-350℃工作环境下不与工质及外壳发生化学反应。多孔结构层3采用非金属多孔材料制成。非金属多孔材料在0-120℃工作环境下不与工质及外壳发生化学反应。多孔材料的通孔率大于等于98%。毛细吸液芯层4为100-300目的若干层编织丝网、孔密度为60-150ppi的发泡结构层、粉层、纤维层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二种及以上的复合结构层。上壳板1和下壳板2在支撑结构四周分别延伸出上壳板1边框和下壳板2边框,上壳板1边框和下壳板2边框固接在一起。上壳板1边框和下壳板2边框上设有注液口5。总的说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一种均热板结构,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上壳板1和下壳板2,上壳板1和下壳板2之间设有支撑结构,上壳板1和下壳板2包覆住支撑结构,上壳板1的下表面固接于支撑结构的上表面,下壳板2的上表面固接于支撑结构的下表面,支撑结构包括多孔结构层3,多孔结构层3采用多孔材料制成,多孔材料的孔密度为5-30ppi,孔隙率为80%-99%,本结构以低孔密度高孔隙率多孔材料作为均热板的支撑结构,该结构的支撑点位分布均匀、密度高,支撑效果可靠,且不影响均热板的传热性能,可用于制造各种形状的均热板,简化现有工艺,降低成本,适合批量生产。具体的该实施例中的均热板结构如图1~4所示。上壳板1和下壳板2可通过冲压成形,该多孔结构层3置于上壳板1和下壳板2的中间凹陷处,多孔结构层3的上下表面分别与上壳板1和下壳板2的凹槽面固接并起支撑作用,上壳板1和下壳板2的四周边缘处紧密贴合连接,然后通过注液口55注入工质、抽真空后密封,完成均热板的制作。工质可以为水、乙醇、丙醇。上壳板1和下壳板2为金属。本均热板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均热板内工质从热源吸热后气化,沿多孔结构层3内的孔洞散发到整个多孔结构层3中,并把热量带到整个均热板,再通过上壳板1和下壳板2散发出去,工质降温后液化,沿多孔结构层3的孔洞的边沿或者毛细吸液芯层4在毛细力的作用下回到热源位置。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结构相同,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中的均热板结构如图5、图6、图7所示。下壳板2与多孔结构层3之间设置有毛细吸液芯层4,该多孔结构层3的上表面与上壳板1的凹槽面固接,多孔结构层3的下表面与毛细吸液芯层4的上表面固接,毛细吸液芯层4的下表面与下壳板2的凹槽面固接,从而起支撑作用,上壳板1和下壳板2的四周边缘处紧密贴合连接,然后通过注液口5注入工质、抽真空后密封,完成均热板的制作。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2的主要结构相同,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中的均热板结构如图8、图9、图10所示。上壳板1和下壳板2与多孔结构层3之间都设置毛细吸液芯层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均热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均热板结构,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上壳板和下壳板,上壳板和下壳板之间设有支撑结构,上壳板和下壳板包覆住支撑结构,上壳板的下表面固接于支撑结构的上表面,下壳板的上表面固接于支撑结构的下表面,其特征在于:支撑结构包括多孔结构层,多孔结构层采用多孔材料制成,多孔材料的孔密度为5‑30ppi,孔隙率为80%‑9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热板结构,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上壳板和下壳板,上壳板和下壳板之间设有支撑结构,上壳板和下壳板包覆住支撑结构,上壳板的下表面固接于支撑结构的上表面,下壳板的上表面固接于支撑结构的下表面,其特征在于:支撑结构包括多孔结构层,多孔结构层采用多孔材料制成,多孔材料的孔密度为5-30ppi,孔隙率为80%-99%。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结构还包括若干层毛细吸液芯层,若干层毛细吸液芯层与多孔结构层之间固接。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多孔结构层采用金属多孔材料制成。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均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多孔材料在0-350℃工作环境下不与工质及外壳发生化学反应。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热板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光文李勇周文杰何柏林陈韩荫陈创新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新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