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398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6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和用于供电机轴穿过的轴孔,所述轴孔的顶端环绕设置有数根均匀分布的支撑筋,相邻所述支撑筋之间设置有数根指向圆心的加强筋,所述轴孔底端设置有指向电机端盖下表面并不断增大的第一支撑台,所述端盖本体的边缘设置有向轴孔倾斜的第二支撑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借助轴孔侧壁的第一支撑台加大轴孔的壁厚,取得了高可靠性和增强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借助交错放置的加强筋与支撑筋也增加了端盖的热交换面积,取得了提高散热性的辅益效果。

Motor end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tor end cover, including the cover body and the shaft passes through a shaft hole for power supply, a supporting rib top of the shaft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round uniform distribution, which is adjacent to the supporting ribs are arrang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e center point of the bar between the shaft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point the motor end cover under the surface and increasing the first support table, the end cap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edge of inclined shaft hole second support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with the first supporting shaft hole of the side wall increase Taiwan hole wall thickness, has high reliability and enhanc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structure stability. The heat exchange area of the end cover is also increased by means of the staggered reinforcing ribs and the supporting ribs, and the auxiliary benefit of improving the heat dissipation is obtai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端盖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外壳,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机端盖。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保护电机,常常需要在电机上安装一端盖,该端盖可以防止外力对电机造成损害,也可以防尘、防潮。申请号为“201520805027.8”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电机端盖,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端盖、使用该电机端盖的电机以及使用该电机的电动车,该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和位于端盖本体中部的轴承室,该端盖本体外表面上分别沿周向和径向方向上分布有多个散热凸台,增加了端盖本体表面与空气的热交换面积,从而能够保证电机整体运行的可靠性。但是这种电机端盖的散热凸台都是沿电机端盖的径向间断分布,无法赋予端盖较强的机械强度,导致电机端盖受外力冲击时容易被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端盖,具有机械强度高的效果。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和用于供电机轴穿过的轴孔,所述轴孔的顶端环绕设置有数根均匀分布的支撑筋,相邻所述支撑筋之间设置有数根指向圆心的加强筋,所述轴孔底端设置有指向电机端盖下表面并不断增大的第一支撑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交错放置的支撑筋与加强筋来增强端盖本体的机械强度,同时轴孔侧壁的第一支撑台加大轴孔的壁厚,同样达到增强端盖本体机械强度的目的,斜坡形的第一支撑台避免轴孔过厚,取得了增强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借助交错放置的加强筋与支撑筋也增加了端盖的热交换面积,取得了提高散热性的辅益效果。加强筋并不贴合中央轴孔,避免轴孔壁过厚,影响散热,取得了提高结构合理性的辅益效果。由于电机转动而对端盖本体产生的作用力会沿径向传递,支撑筋与加强筋都是沿端盖本体半径方向分布,即可达到增强机械强度的目的,避免端盖本体整体变厚,取得了增强散热性的辅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端盖本体的边缘设置有向轴孔倾斜的第二支撑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撑台加强端盖本体末端的厚度,进一步加强端盖本体的机械强度,取得了增强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同时与第一支撑台形成位于端盖本体下方的空腔,方便机壳内通风,取得了增强散热性的辅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轴孔设置有贴合支撑筋同时与支撑筋平齐的加强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加强板进一步增强端盖本体的厚度,同时不对称放置的加强板也方便使用者迅速确定端盖本体的位置,提高工作效率,取得了提高结构合理性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筋与端盖本体上表面形成向外下降的坡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端盖本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受到的作用力会顺着倾斜的端盖本体向外侧传递,达到分散作用力的目的,取得了保护端盖本体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端盖本体设置有与支撑筋同轴并凸出端盖本体的凸块,所述凸块设置有供紧固螺栓穿过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筋处的端盖本体机械强度较高,将凸块设置在支撑筋末端,可以有效增强凸块的机械强度,增强端盖本体与其他结构的连接紧密性,取得了增强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轴孔内侧设置有数个卡槽,每个所述卡槽内设置有贴合卡槽内侧壁的密封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电机轴插入电机端盖的轴孔后,密封垫与电机轴贴合放置,减小电机轴与轴孔之间的缝隙,避免电机轴转动时不稳定,取得了增强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轴孔设置有连接端盖本体末端并与端盖本体平齐的支撑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支撑板连接轴孔与端盖本体末端,加强端盖本体的机械强度,避免端盖本体与其他物体碰撞后变形,导致电机损坏,取得了进一步增强机械强度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轴孔内侧凹陷设置有圆环形的散热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端盖本体下端的空间,同时减少轴孔的厚度,取得了增强端盖本体散热性的有益效果,同时减轻端盖本体的体积,取得了降低成本的辅益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借助轴孔侧壁的第一支撑台加大轴孔的壁厚,取得了增强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借助交错放置的加强筋与支撑筋也增加了端盖的热交换面积,取得了提高散热性的辅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端盖本体上表面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端盖本体下表面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用于表现轴孔具体结构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支撑板与端盖本体关系的剖视图。图中,1、端盖本体;2、轴孔;11、支撑筋;12、加强筋;13、第一支撑台;14、第二支撑台;15、卡槽;16、密封垫;17、支撑板;18、凸块;19、通孔;21、加强板;22、散热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1和供电机轴穿过的轴孔2,轴孔2的顶端环绕设置有数根均匀分布的支撑筋11,相邻支撑筋11之间设置有数根指向圆心并贴合端盖本体1上表面的加强筋12,加强筋12的长度为支撑筋11长度的一半,加强筋12的末端与端盖本体1边缘平齐,相邻的加强筋12与支撑筋11的间距相同。借助交错放置的支撑筋11与加强筋12来增强端盖本体1的机械强度,同时避免轴孔2的侧壁过厚,导致散热不良。借助交错放置的加强筋12与支撑筋11也增加了端盖的热交换面积,提高散热性能。如图1所示,轴孔2设置有两个贴合支撑筋11同时与支撑筋11平齐的加强板21,借助加强板21进一步增强端盖本体1的厚度,同时不对称放置的加强板21也方便使用者迅速确定端盖本体1的位置,提高工作效率。如图1所示,端盖本体1设置有四个与支撑筋11同轴并凸出端盖本体1的凸块18,相邻的凸块18之间的夹角为90度,凸块18上贯通设置有供紧固螺栓穿过的通孔19。支撑筋11处的端盖本体1机械强度较高,将凸块18设置在支撑筋11末端,可以有效增强凸块18的机械强度,增强端盖本体1与其他结构的连接紧密性。如图2所示,轴孔2底端设置有指向电机端盖下表面并不断增大的第一支撑台13,斜坡形的第一支撑台13避免轴孔2过厚避免轴孔2壁过厚,影响散热。如图2所示,端盖本体1的边缘设置有向轴孔2倾斜的第二支撑台14,第二支撑台14加强端盖本体1末端的厚度,进一步加强端盖本体1的机械强度。第二支撑台14与第一支撑台13形成位于端盖本体1下方的空腔,方便机壳内通风,增强端盖的散热性能。同时端盖本体1上表面形成向外下降的坡度。当端盖本体1受到外力作用时,受到的作用力会顺着倾斜的端盖本体1向外侧传递,同时端盖本体1背面的第一支撑台13与第二支撑台14会增强端盖本体1中间与边缘的机械强度,增强端盖本体1的承受强度。如图3所示,轴孔2内侧设置有4个环绕轴孔2均匀分布的卡槽15,每个卡槽15内设置有贴合卡槽15内侧壁的密封垫16,密封垫16由橡胶材料制成。将电机轴插入电机端盖的轴孔2后,密封垫16与电机轴贴合放置,减小电机轴与轴孔2之间的缝隙,避免电机轴转动时不稳定。如图3所示,轴孔2内侧凹陷设置有圆环形的散热槽22,增大端盖本体1下端的空间,同时减少轴孔2的厚度,增强端盖本体1散热性,同时减轻端盖本体1的体积。如图4所示,轴孔2设置有连接端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机端盖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1)和用于供电机轴穿过的轴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2)的顶端环绕设置有数根均匀分布的支撑筋(11),相邻所述支撑筋(11)之间设置有数根指向圆心的加强筋(12),所述轴孔(2)底端设置有指向电机端盖下表面并不断增大的第一支撑台(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1)和用于供电机轴穿过的轴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2)的顶端环绕设置有数根均匀分布的支撑筋(11),相邻所述支撑筋(11)之间设置有数根指向圆心的加强筋(12),所述轴孔(2)底端设置有指向电机端盖下表面并不断增大的第一支撑台(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本体(1)的边缘设置有向轴孔(2)倾斜的第二支撑台(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2)设置有贴合支撑筋(11)同时与支撑筋(11)平齐的加强板(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11)与端盖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尧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