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育机器人导电型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387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6 11:06
一种教育机器人导电型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头以及连接槽,所述连接头的外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一组卡槽,所述连接槽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一组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条,所述的连接槽的轴向端部设置有电源插孔,所述连接头的内部设置有沿轴向方向活动的电源插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两个用电部件构成的结构件同时进行结构连接与导电连接,且连接结构稳固导通性稳定。

Conductive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educational robot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educational robot conductivity type, including the connection head and the connecting groove, the lateral wall of the connecting head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a card slot, wherein the connecting grooves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a group of card and the card slot with the connecting groove axial end of the equipped with the power jack, the inside of the connector is provided with a power supply plug movable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two structures of electric parts and parts connected with the conductiv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solid conduction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育机器人导电型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教育机器人结构件
,尤其涉及一种教育机器人导电型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教育机器人通常采用舵机以及电机作为关节动作的主要动作部件,而相邻的动作部件之间在机械结构连接上使用螺丝固定,拆卸麻烦,而电连接结构上使用导线连接,这导致导线错乱繁杂且连接稳定性也很难得到保障,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连接方式在外观上十分不美观,在DIY拓展上也十分不方便,然而教育机器人对DIY的需求又十分巨大,所以现有技术不适用与将来的教育机器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教育机器人导电型连接结构,本技术在连接头与连接槽的结构连接过程中加入了电源插头于电源插座的连接,结构的沿径向插入则脱出的时候同样是沿径向方向这样会被沿轴向结合的电源插头与电源插座阻挡,同时这个运动趋势反而加固了电源插头与电源插座的连接牢固性,这样既加强了机械结构连接的稳定性也加强了导电片接触的稳定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教育机器人导电型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头以及连接槽,所述连接头的外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一组卡槽,所述连接槽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一组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条,所述的连接槽的轴向端部设置有电源插孔,所述连接头的内部设置有沿轴向方向活动的电源插头。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卡槽沿所述连接头的径向方向开设,所述卡条沿所述连接槽的径向方向开设。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的连接头的轴向中心处开设有滑动腔,所述电源插头线性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腔内。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的连接头的后部设置有底座部,所述滑动腔延伸至所述底座部,所述底座部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电源插头的尾部设置有滑动片,所述滑动片的端部伸出所述滑动槽。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的电源插头的端部沿轴向方向依次设置有正极部与负极部,所述的正极部与所述负极部的外侧设置有导电片,所述电源插孔包括沿轴向方向依次设置的正极孔与负极孔,所述的正极孔与负极孔内侧设置有所述导电片。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的正极孔的径向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负极孔,所述正极部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负极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可以将两个用电部件构成的结构件同时进行结构连接与导电连接,且连接结构稳固导通性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槽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方向指示图;1-连接头;2-连接槽;3-卡槽;4-卡条;5-电源插孔;6-电源插头;7-滑动腔;8-底座部;9-滑动槽;10-滑动片;501-正极孔;502-驱动齿轮;601-正极部;602-负极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包括连接头1以及连接槽2,如图4所示,连接槽2的一端开口、一侧壁开口,连接头1沿连接槽2的径向方向插入,连接头1的外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一组卡槽3,连接槽2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一组与卡槽3配合的卡条4,卡槽3在连接头1沿径向方向插入后与卡条4卡合防止连接头1从连接槽2的轴向方向脱出,连接槽2的轴向端部设置有电源插孔5,连接头1的内部设置有沿轴向方向活动的电源插头6,当连接槽2与连接头1卡合后电源插头6向电源插孔5方向线性活动至电源插头6完全插入电源插孔5中导通电路。卡槽3沿连接头1的径向方向开设,卡条4沿连接槽2的径向方向开设由于卡槽3与卡条4的主要作用是阻止连接头1从连接槽2的轴向方向脱出,卡槽3与卡条4的开设走向都是沿径向方向。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连接头1的轴向中心处开设有滑动腔7,电源插头6线性活动地设置在滑动腔7内。连接头1的后部设置有底座部8,滑动腔7延伸至底座部8,底座部8上开设有滑动槽9,电源插头6的尾部设置有滑动片10,滑动片10的端部伸出滑动槽9,这样在连接头1完全与连接槽2卡合后只需要推动滑动片10就可以使电源插头6在滑动腔7内滑动至与电源插孔5结合。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电源插头6的端部沿轴向方向依次设置有正极部601与负极部602,正极部601与负极部602的外侧设置有导电片,电源插孔5包括沿轴向方向依次设置的正极孔501与负极孔502,正极孔501与负极孔502内侧设置有导电片,导电片分别去与电源和用电部件的连接线连接即可完成整个电路的构成。正极孔501的径向截面面积大于负极孔502,正极部601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大于负极部602。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教育机器人导电型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教育机器人导电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头(1)以及连接槽(2),所述连接头(1)的外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一组卡槽(3),所述连接槽(2)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一组与所述卡槽(3)配合的卡条(4),所述的连接槽(2)的轴向端部设置有电源插孔(5),所述连接头(1)的内部设置有沿轴向方向活动的电源插头(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育机器人导电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头(1)以及连接槽(2),所述连接头(1)的外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一组卡槽(3),所述连接槽(2)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一组与所述卡槽(3)配合的卡条(4),所述的连接槽(2)的轴向端部设置有电源插孔(5),所述连接头(1)的内部设置有沿轴向方向活动的电源插头(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育机器人导电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3)沿所述连接头(1)的径向方向开设,所述卡条(4)沿所述连接槽(2)的径向方向开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育机器人导电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头(1)的轴向中心处开设有滑动腔(7),所述电源插头(6)线性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腔(7)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教育机器人导电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头(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劲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百易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