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357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5 23:2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虹膜镜头,该虹膜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以及至少一个后续透镜。其中,至少一个后续透镜中最接近像侧的、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虹膜镜头还包括滤光片,滤光片设置于物侧与最接近像侧的具有光焦度的透镜之间,且滤光片的带通波段为700nm至900nm。

iris shots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ris lens, which consists of a first lens and at least one subsequent lens along the optical axis from the object side to the image side. Wherein, the side of the lens with the focus of the lens in the at least one of the subsequent lenses is concave. The iris lens also comprises a filter, and the filt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object side and the lens with focal intensity near the image side, and the band-pass band of the filter is 700nm to 900n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虹膜镜头
本申请涉及一种虹膜镜头,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两片透镜的虹膜镜头。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便携式电子产品逐步兴起,具有摄像功能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得到人们更多的青睐,因此市场对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摄像镜头的需求逐渐增大。目前常用的摄像镜头的感光元件一般为CCD(Charge-CoupledDevice,感光耦合元件)或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随着半导体制程技术的精进,光学系统趋向于更高像素,芯片的像素尺寸越来越小,对相配套使用的镜头的高成像品质及小型化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虹膜识别技术作为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重视。用户身份确认是信息安全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准确性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极为重要,因而对虹膜识别技术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虹膜识别技术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应用在该技术上的镜头也需满足越来越高的性能要求,同时还要提高生产工艺性并降低干扰。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小型化、低干扰、高成像品质的虹膜镜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部分地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虹膜镜头,该虹膜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以及至少一个后续透镜。其中,至少一个后续透镜中最接近像侧的、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虹膜镜头还包括滤光片,滤光片可设置于物侧与最接近像侧的具有光焦度的透镜之间,且滤光片的带通波段为700nm至900nm。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虹膜镜头还包括设置在成像面上的电子感光元件,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11与电子感光元件的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可满足0.4<DT11/ImgH<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最接近像侧的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后续透镜包括设置于第一透镜与像侧之间的第二透镜。上述虹膜镜头还可包括光阑,该光阑可设置于物侧与第二透镜之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虹膜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之间可满足0.5<f1/f<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至最接近像侧的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分别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的总和∑CT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虹膜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之间可满足0.2<∑CT/TTL<0.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主光线入射电子感光元件的最大入射角度CRAmax可满足CRAmax<3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虹膜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虹膜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之间可满足TTL/f<1。通过上述配置的虹膜镜头,可具有小型化、低干扰、高成像品质、低敏感度、高识别精度等至少一个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参照以下附图所作出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以上及其它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旨在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虹膜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A示出了实施例1的虹膜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图2B示出了实施例1的虹膜镜头的象散曲线;图2C示出了实施例1的虹膜镜头的畸变曲线;图2D示出了实施例1的虹膜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图3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虹膜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A示出了实施例2的虹膜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图4B示出了实施例2的虹膜镜头的象散曲线;图4C示出了实施例2的虹膜镜头的畸变曲线;图4D示出了实施例2的虹膜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图5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虹膜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A示出了实施例3的虹膜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图6B示出了实施例3的虹膜镜头的象散曲线;图6C示出了实施例3的虹膜镜头的畸变曲线;图6D示出了实施例3的虹膜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图7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虹膜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8A示出了实施例4的虹膜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图8B示出了实施例4的虹膜镜头的象散曲线;图8C示出了实施例4的虹膜镜头的畸变曲线;图8D示出了实施例4的虹膜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图9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虹膜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0A示出了实施例5的虹膜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图10B示出了实施例5的虹膜镜头的象散曲线;图10C示出了实施例5的虹膜镜头的畸变曲线;图10D示出了实施例5的虹膜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图11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虹膜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2A示出了实施例6的虹膜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图12B示出了实施例6的虹膜镜头的象散曲线;图12C示出了实施例6的虹膜镜头的畸变曲线;图12D示出了实施例6的虹膜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图13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虹膜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4A示出了实施例7的虹膜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图14B示出了实施例7的虹膜镜头的象散曲线;图14C示出了实施例7的虹膜镜头的畸变曲线;图14D示出了实施例7的虹膜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以”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如在本文中使用的,用语“基本上”、“大约”以及类似的用语用作表近似的用语,而不用作表程度的用语,并且旨在说明将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认识到的、测量值或计算值中的固有偏差。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申请。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虹膜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虹膜镜头

【技术保护点】
虹膜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以及至少一个后续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后续透镜中最接近所述像侧的、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虹膜镜头还包括滤光片,所述滤光片设置于所述物侧与所述最接近所述像侧的具有光焦度的透镜之间,且所述滤光片的带通波段为700nm至900nm。

【技术特征摘要】
1.虹膜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以及至少一个后续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后续透镜中最接近所述像侧的、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虹膜镜头还包括滤光片,所述滤光片设置于所述物侧与所述最接近所述像侧的具有光焦度的透镜之间,且所述滤光片的带通波段为700nm至900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镜头,还包括设置在成像面上的电子感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11与所述电子感光元件的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0.4<DT11/ImgH<0.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最接近所述像侧的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具有负光焦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后续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