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冲刷腐蚀的陶瓷衬套节流孔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307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5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核电站设计与运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冲刷腐蚀的陶瓷衬套节流孔板组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冲刷腐蚀的节流孔板组件,通过对孔板组件的结构和材料的优化设计实现避免节流孔板及其下游管线冲刷腐蚀减薄的问题,并使孔板组件便于加工和安装,保障核电厂承压管线安全可靠运行。其特征在于:包括孔板上游部件、孔板下游部件和衬套;孔板上游部件的左端与上游管道固定连接,右端与孔板下游部件的左端固定连接;衬套固定在孔板下游部件的内部,位于孔板上游部件的右侧;孔板下游部件的右端与下游管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开发的孔板组件分析准确、设计合理、安全可靠,能够有效缓解冲刷腐蚀减薄。

A corrosion resistant ceramic bushing orifice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nuclear power plant,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ceramic bushing orifice plate assembly erosion-corrosion, aims to provide a throttle orifice plate assembly of erosion corrosion resistance, the optimal design of structure and material on the plate component implementation to avoid the throttle orifice and the downstream pipeline erosion corrosion the thinning of the problem, and make the hole plate assembly is convenient to manufacture and install, ensure saf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nuclear power plant pressure pipelin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rising the orifice orifice downstream upstream components, parts and bushing; left with the pipe orifice of upstream component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end of the left end of the downstream components and orifice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bushing is fixed in the hole in the downstream components, is located in the upstream parts of the right side plate; the right end orifice downstream parts of the fixed connection and downstream piping. The orifice plate component develop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accurate analysis, reasonable design, safety and reliability, and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erosion corrosion thin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冲刷腐蚀的陶瓷衬套节流孔板组件
本技术属于核电站设计与运行
,具体涉及一种耐冲刷腐蚀的陶瓷衬套节流孔板组件。
技术介绍
冲刷腐蚀是核电厂二回路高温高压管道的主要失效机理之一,世界范围内核电厂二回路腐蚀降级造成的管道破口事件已有300余起,严重影响了核电厂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甚至造成了多人死亡、重伤的惨剧;冲刷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材料、介质相态、流体力学等,在材料、介质相态等特征确定的情况下,核电厂二回路管道的冲刷腐蚀主要与管道部件内表面的局部流体力学特性有关,局部流速越快,越易发生冲刷腐蚀。由于上下游压差大,节流孔板下游管段内壁的局部区域流速较高,是核电厂二回路管道冲刷腐蚀减薄的敏感位置,目前,国内核电厂已有10余起由于节流孔板下游管段严重的冲刷腐蚀减薄导致的管道破口事件,造成核电机组非计划停机降功率,严重影响了核电厂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目前,针对节流孔板及其下游管段冲刷腐蚀问题主要是按照原始设计进行更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按照原设计更换孔板及下游管道后,后续运行中仍会发生冲刷腐蚀问题,需要定期跟踪监督,并存在管线漏检和泄漏风险,增加了管理成本和运行风险。2、按照原设计更换孔板及下游管道后,增加了一道管道对接焊缝或两道承插焊接口,焊接接头数量的增加使管线可靠性有所下降,也相应增加了管理成本和运行风险。3、未明确孔板下游冲刷腐蚀的影响范围,盲目更换节流孔板的下游管段可能未完全覆盖冲刷腐蚀的影响区域。针对核电厂二回路管道节流孔板及其下游管线的冲刷腐蚀问题,需要通过流体力学分析和实际工况验证,明确冲刷腐蚀的影响范围,设计开发结构简单、加工安装便捷、运行可靠的耐冲刷腐蚀的节流孔板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冲刷腐蚀的节流孔板组件,通过对孔板组件的结构和材料的优化设计实现避免节流孔板及其下游管线冲刷腐蚀减薄的问题,并使孔板组件便于加工和安装,保障核电厂承压管线安全可靠运行。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耐冲刷腐蚀的陶瓷衬套节流孔板组件,包括孔板上游部件、孔板下游部件和衬套;孔板上游部件的左端与上游管道固定连接,右端与孔板下游部件的左端固定连接;衬套固定在孔板下游部件的内部,位于孔板上游部件的右侧;孔板下游部件的右端与下游管道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孔板上游部件整体为圆柱体形,左端面沿轴向自左向右依次开设有三个圆孔,三个圆孔的内径依次减小;孔板上游部件左部圆孔的内径与上游管道的外径相匹配,中部圆孔的内径小于上游管道的内径;孔板上游部件用于接收上游管道流出的液体并对液体进行增压。如上所述的孔板下游部件整体为圆柱体形,与孔板上游部件同轴设置;孔板下游部件左端面沿轴向自左向右依次开设有两个圆孔,两个圆孔的内径依次减小;孔板下游部件左部圆孔的内径与孔板上游部件的外径相匹配,右部圆孔的内径与下游管道的外径相匹配;在左部圆孔与右部圆孔的连接部设置有圆环形凸台,凸台的左端与衬套紧密接触,凸台的右端与下游管道紧密接触;孔板下游部件用于固定孔板上游部件、衬套和下游管道。如上所述的衬套整体为中空的圆柱体形,与孔板上游部件和孔板下游部件同轴设置,左端与孔板上游部件紧密接触;衬套的内径与上游管道和下游管道的内径相等,外径与孔板下游部件左部圆孔的内径相匹配;衬套用于承受通过液体的冲刷腐蚀,减少液体对下游管道的结构损伤。如上所述的孔板上游部件的左端和上游管道的外表面通过承插焊连接,形成上游承插焊口;孔板上游部件的外表面和孔板下游部件的左端通过承插焊连接,形成孔板组件承插焊口;孔板下游部件的右端和下游管道的外表面通过承插焊连接,形成下游承插焊口;衬套通过粘接剂固定在孔板下游部件上。如上所述的上游承插焊口至上游管道右端的轴向距离为上游管道内径的0.5倍;上游承插焊口至孔板组件承插焊口的轴向距离为上游管道内径的2倍;孔板组件承插焊口至孔板上游部件右端的轴向距离为上游管道内径的0.5倍;衬套的轴向长度为上游管道内径的2.5倍;衬套右端至为下游承插焊口的轴向距离为上游管道内径的0.5倍。如上所述的孔板上游部件和孔板下游部件均采用304L不锈钢材料制成;衬套采用氧化铝陶瓷材料制成。如上所述的孔板上游部件和孔板下游部件的外表面粗糙度为1.6μm,其他表面粗糙度3.2μm。如上所述的衬套的厚度为4mm。如上所述的上游承插焊口、孔板组件承插焊口和下游承插焊口的厚度均大于1.2倍的上游管道的壁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适用于DN50及以下规格管道上孔径比在2.25至6之间的单孔节流孔板管段的耐冲刷腐蚀应用。利用国家能源核电站寿命评价与管理技术研发中心核电站二回路材料评估实验平台开展了模拟核电厂二回路实际工况下得验证试验,经试验验证,本技术的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结论可靠、孔板设计和陶瓷衬套选用得当。本技术开发的孔板组件经秦山第三核电厂高压缸疏水管线等6年3个大修周期的应用,通过对孔板组件及其上下游管段内表面宏微观形貌检查验证,本技术开发的孔板组件分析准确、设计合理、安全可靠,能够有效缓解冲刷腐蚀减薄。附图说明图1是易发生冲刷腐蚀的原始孔板管段结构;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耐冲刷腐蚀的陶瓷衬套节流孔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耐冲刷腐蚀的陶瓷衬套节流孔板组件的关键尺寸示意图。其中:1.孔板上游部件,2.孔板下游部件,3.衬套,4.粘接剂,5.上游管道,6.下游管道,7.上游承插焊口,8.孔板组件承插焊口,9.下游承插焊口,10.原节流孔板,11.冲刷腐蚀敏感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如图2所示,一种耐冲刷腐蚀的陶瓷衬套节流孔板组件,包括孔板上游部件1、孔板下游部件2和衬套3。孔板上游部件1的左端与上游管道5固定连接,右端与孔板下游部件2的左端固定连接。衬套3固定在孔板下游部件2的内部,位于孔板上游部件1的右侧。孔板下游部件2的右端与下游管道6固定连接。孔板上游部件1整体为圆柱体形,左端面沿轴向自左向右依次开设有三个圆孔,三个圆孔的内径依次减小。孔板上游部件1左部圆孔的内径与上游管道5的外径相匹配,中部圆孔的内径小于上游管道5的内径。孔板上游部件1用于接收上游管道5流出的液体并对液体进行增压。孔板下游部件2整体为圆柱体形,与孔板上游部件1同轴设置。孔板下游部件2左端面沿轴向自左向右依次开设有两个圆孔,两个圆孔的内径依次减小。孔板下游部件2左部圆孔的内径与孔板上游部件1的外径相匹配,右部圆孔的内径与下游管道6的外径相匹配。在左部圆孔与右部圆孔的连接部设置有圆环形凸台,凸台的左端与衬套3紧密接触,凸台的右端与下游管道6紧密接触。孔板下游部件2用于固定孔板上游部件1、衬套3和下游管道6。衬套3整体为中空的圆柱体形,与孔板上游部件1和孔板下游部件2同轴设置,左端与孔板上游部件1紧密接触。衬套3的内径与上游管道5和下游管道6的内径相等,外径与孔板下游部件2左部圆孔的内径相匹配。衬套3用于承受通过液体的冲刷腐蚀,减少液体对下游管道6的结构损伤。在本实施例中,孔板上游部件1的左端和上游管道5的外表面通过承插焊连接,形成上游承插焊口7;孔板上游部件1的外表面和孔板下游部件2的左端通过承插焊连接,形成孔板组件承插焊口8;孔板下游部件2的右端和下游管道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耐冲刷腐蚀的陶瓷衬套节流孔板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冲刷腐蚀的陶瓷衬套节流孔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孔板上游部件(1)、孔板下游部件(2)和衬套(3);孔板上游部件(1)的左端与上游管道(5)固定连接,右端与孔板下游部件(2)的左端固定连接;衬套(3)固定在孔板下游部件(2)的内部,位于孔板上游部件(1)的右侧;孔板下游部件(2)的右端与下游管道(6)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冲刷腐蚀的陶瓷衬套节流孔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孔板上游部件(1)、孔板下游部件(2)和衬套(3);孔板上游部件(1)的左端与上游管道(5)固定连接,右端与孔板下游部件(2)的左端固定连接;衬套(3)固定在孔板下游部件(2)的内部,位于孔板上游部件(1)的右侧;孔板下游部件(2)的右端与下游管道(6)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刷腐蚀的陶瓷衬套节流孔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板上游部件(1)整体为圆柱体形,左端面沿轴向自左向右依次开设有三个圆孔,三个圆孔的内径依次减小;孔板上游部件(1)左部圆孔的内径与上游管道(5)的外径相匹配,中部圆孔的内径小于上游管道(5)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刷腐蚀的陶瓷衬套节流孔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板下游部件(2)整体为圆柱体形,与孔板上游部件(1)同轴设置;孔板下游部件(2)左端面沿轴向自左向右依次开设有两个圆孔,两个圆孔的内径依次减小;孔板下游部件(2)左部圆孔的内径与孔板上游部件(1)的外径相匹配,右部圆孔的内径与下游管道(6)的外径相匹配;在左部圆孔与右部圆孔的连接部设置有圆环形凸台,凸台的左端与衬套(3)紧密接触,凸台的右端与下游管道(6)紧密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刷腐蚀的陶瓷衬套节流孔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套(3)整体为中空的圆柱体形,与孔板上游部件(1)和孔板下游部件(2)同轴设置,左端与孔板上游部件(1)紧密接触;衬套(3)的内径与上游管道(5)和下游管道(6)的内径相等,外径与孔板下游部件(2)左部圆孔的内径相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刷腐蚀的陶瓷衬套节流孔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亮胡建群薛新才郑宏练张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