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密封效果的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303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5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密封效果的蝶阀,包括阀体,设于阀体内的阀座,阀座内的阀杆及阀板,通过将阀座密封胶圈固定圈与阀座一体结合,并将阀座密封胶圈固定于阀杆与阀座密封胶圈固定圈之内,有效保证在阀板单侧受压时,阀杆与阀座的相对位置固定,防止阀座与阀杆因受压形变产生缝隙、引起的阀的渗露。

Butterfly valve with improved sealing effec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valves,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n improved sealing effect of the valve, including valve arranged in the valve body, valve seat, valve seat and valve plate, the valve seat sealing ring fixed ring and the valve seat and the valve seat is integrated with sealing ring fixed to the valve rod and the valve seat sealing ring fixed ring, effective guarantee in the valve plate when the compressive side,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valve rod and the valve seat and valve seat fixed to prevent cracks, caused by valve leak due to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密封效果的蝶阀
本技术涉及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密封效果的蝶阀。
技术介绍
蝶阀又叫翻板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可用于低压管道介质的开关控制的蝶阀是指关闭件(阀瓣或蝶板)为圆盘,围绕阀轴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的一种阀,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阀门在关闭时通过阀板边缘与阀座紧密接触实现密封,而阀杆穿过阀座内的孔处通过橡胶密封圈密封防止渗漏,而一些软质的阀座在受到单侧压力时,阀板受到压力并带动阀杆挤压阀座及密封圈,使得阀座及密封圈发生形变,阀杆向受压一侧偏移,这种情况下阀杆与阀座及密封圈的挤压侧较易产生缝隙,导致蝶阀渗漏,影响阀门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单侧受压渗漏的改进密封效果的蝶阀。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改进密封效果的蝶阀,包括阀体,设于阀体内的阀座,阀座内的阀杆及阀板,其中,所述阀杆包括上阀杆及下阀杆,所述阀体上侧设有阀体上孔,下侧设有阀体下孔,阀体上孔顶部设有上脖,所述上阀杆插入阀体上孔且在一端与阀板键合,上阀杆另一端顶部设有卡固阶梯杆,并通过设于上脖顶部的压盖固定,所述上脖中部设有压盖固定槽,压盖卡入压盖固定槽,压盖及压盖固定槽均对应设有螺纹孔,所述压盖与螺纹孔配合的螺钉固定于上脖;阀体上孔内壁在压盖下侧设有上O型圈凹槽,上O型圈凹槽内设有上O型圈;上端阀杆与阀体上孔之间在上O型圈下侧设有上脖合金套,上端阀杆与阀体上孔之间阀座上方设有上阀体合金套;所述阀体底部在阀体下孔末端设有后堵,后堵上部设有下O型圈凹槽,下O型圈凹槽内设有下O型圈,所述下阀杆伸入阀体下孔,下端阀杆与阀体下孔之间设有依次设有下阀体合金套及压力轴承;所述阀座上侧设有阀座上孔,下侧设有阀座下孔,阀座上孔与上阀杆接触处顶端及阀座下孔与下阀杆接触处底端均设有阀座密封胶圈及阀座密封胶圈固定圈,所述密封胶圈固定圈为金属圆圈,且内侧设有开口朝向阀杆的阀座密封胶圈凹槽,所述阀座密封胶圈卡于阀座密封胶圈凹槽内。所述阀座密封胶圈固定圈在阀座密封胶圈凹槽的一侧或两侧设有固定凸台。所述上阀杆顶部设有方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阀座密封胶圈固定圈与阀座一体结合,并将阀座密封胶圈固定于阀杆与阀座密封胶圈固定圈之内,有效保证在阀板单侧受压时,阀杆与阀座的相对位置固定,防止阀座与阀杆因受压形变产生缝隙、引起的阀的渗露。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各部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阀座密封胶圈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阀座密封胶圈及阀座密封胶圈固定圈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2.阀座,3.阀板,4.下阀杆,5.上脖,6.卡固阶梯杆,7.压盖,8.压盖固定槽,9.上O型圈,10.上脖合金套,11.上阀体合金套,12.后堵,13.下O型圈,14.下阀体合金套,15.压力轴承,16.阀座密封胶圈,17.阀座密封胶圈固定圈,18.阀座密封胶圈凹槽,19.固定凸台,20.上阀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阀体1,设于阀体内的阀座2,阀座内的阀杆及阀板3,其中,所述阀杆包括上阀杆20及下阀杆4,所述阀体上侧设有阀体上孔,下侧设有阀体下孔,阀体上孔顶部设有上脖5,所述上阀杆插入阀体上孔且在一端与阀板键合,上阀杆另一端顶部设有卡固阶梯杆6,并通过设于上脖顶部的压盖7固定,所述上脖中部设有压盖固定槽8,压盖卡入压盖固定槽,压盖及压盖固定槽均对应设有螺纹孔,所述压盖与螺纹孔配合的螺钉固定于上脖;阀杆顶部的直径缩小形成卡固阶梯杆,压盖通过螺栓固定于阀体顶部,其中部设有卡孔,将卡固阶梯杆卡柱;阀体上孔内壁在压盖下侧设有上O型圈凹槽,上O型圈凹槽内设有上O型圈9;上端阀杆与阀体上孔之间在上O型圈下侧设有上脖合金套10,上端阀杆与阀体上孔之间阀座上方设有上阀体合金套11;所述阀体底部在阀体下孔末端设有后堵12,后堵上部设有下O型圈凹槽,下O型圈凹槽内设有下O型圈13,下O型圈11卡入下O型圈凹槽内,所述下阀杆伸入阀体下孔,下端阀杆与阀体下孔之间设有依次设有下阀体合金套14及压力轴承15;上脖合金套、上阀体合金套、下阀体合金套与压力轴承减少阀杆与阀体的摩擦;所述阀座上侧设有阀座上孔,下侧设有阀座下孔,阀座上孔与上阀杆接触处顶端及阀座下孔与下阀杆接触处底端均设有阀座密封胶圈16及阀座密封胶圈固定圈17,所述密封胶圈固定圈为金属圆圈,且内侧设有开口朝向阀杆的阀座密封胶圈凹槽18,所述阀座密封胶圈卡于阀座密封胶圈凹槽内。阀座密封胶圈固定圈通过注塑工艺与阀体一体成型,其凹槽的侧壁边缘与阀杆接触,使得当阀杆受到压力时,压力被直接传递至阀座密封胶圈固定圈,而阀座密封胶圈固定圈稳固的固定高于阀座内部,不会轻易发生移位或形变,使得阀座密封胶圈凹槽内的阀座密封胶圈不会受到挤压,因此其与阀杆在受到挤压时仍能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不会发生渗漏。优选的,所述阀座密封胶圈固定圈在阀座密封胶圈凹槽的一侧或两侧设有固定凸台19,其作用为扩大阀座密封胶圈固定圈与阀杆的接触面积,增强二者接触的稳定性,进一步的防止受压时阀杆的移位;优选的,所述上阀杆顶部设有方键,与上部的调节机构配合,便于对阀杆、阀板的调节;通过将阀座密封胶圈固定圈与阀座一体结合,并将阀座密封胶圈固定于阀杆与阀座密封胶圈固定圈之内,有效保证在阀板单侧受压时,阀杆与阀座的相对位置固定,防止阀座与阀杆因受压形变产生缝隙、引起的阀的渗露。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改进密封效果的蝶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密封效果的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设于阀体内的阀座,阀座内的阀杆及阀板,其中,所述阀杆包括上阀杆及下阀杆,所述阀体上侧设有阀体上孔,下侧设有阀体下孔,阀体上孔顶部设有上脖,所述上阀杆插入阀体上孔且在一端与阀板键合,上阀杆另一端顶部设有卡固阶梯杆,并通过设于上脖顶部的压盖固定,所述上脖中部设有压盖固定槽,压盖卡入压盖固定槽,压盖及压盖固定槽均对应设有螺纹孔,所述压盖与螺纹孔配合的螺钉固定于上脖;阀体上孔内壁在压盖下侧设有上O型圈凹槽,上O型圈凹槽内设有上O型圈;上端阀杆与阀体上孔之间在上O型圈下侧设有上脖合金套,上端阀杆与阀体上孔之间阀座上方设有上阀体合金套;所述阀体底部在阀体下孔末端设有后堵,后堵上部设有下O型圈凹槽,下O型圈凹槽内设有下O型圈,所述下阀杆伸入阀体下孔,下端阀杆与阀体下孔之间设有依次设有下阀体合金套及压力轴承;所述阀座上侧设有阀座上孔,下侧设有阀座下孔,阀座上孔与上阀杆接触处顶端及阀座下孔与下阀杆接触处底端均设有阀座密封胶圈及阀座密封胶圈固定圈,所述密封胶圈固定圈为金属圆圈,且内侧设有开口朝向阀杆的阀座密封胶圈凹槽,所述阀座密封胶圈卡于阀座密封胶圈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密封效果的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设于阀体内的阀座,阀座内的阀杆及阀板,其中,所述阀杆包括上阀杆及下阀杆,所述阀体上侧设有阀体上孔,下侧设有阀体下孔,阀体上孔顶部设有上脖,所述上阀杆插入阀体上孔且在一端与阀板键合,上阀杆另一端顶部设有卡固阶梯杆,并通过设于上脖顶部的压盖固定,所述上脖中部设有压盖固定槽,压盖卡入压盖固定槽,压盖及压盖固定槽均对应设有螺纹孔,所述压盖与螺纹孔配合的螺钉固定于上脖;阀体上孔内壁在压盖下侧设有上O型圈凹槽,上O型圈凹槽内设有上O型圈;上端阀杆与阀体上孔之间在上O型圈下侧设有上脖合金套,上端阀杆与阀体上孔之间阀座上方设有上阀体合金套;所述阀体底部在阀体下孔末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瑞蝶恒昌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