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擦瓶及套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2622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擦瓶及套袋装置,属于白酒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擦瓶装置和套袋装置;擦瓶装置包括第一传送机构和擦瓶执行单元,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线及第二输送线且其相互平行,擦瓶执行单元设置在第一输送线与第二输送线之间;套袋装置包括第二传送机构和套袋执行单元;第二传送机构包括第三输送线和第四输送线且其相互平行,第三输送线与第二输送线平行设置,第三输送线的输入端位于第二输送线的输出端;套袋执行单元包括送袋机构、拨板定瓶机构和套袋机构,拨板定瓶机构设置在第三输送线和第四输送线之间,送袋机构设置第二传送机构的一侧,套袋机构设置在第二传送机构和送袋机构之间。该装置可以实现对酒瓶的自动擦拭和套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擦瓶及套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白酒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酒瓶自动擦瓶及套袋装置。
技术介绍
白酒生产过程需要对酒瓶进行清洗、烤漆和贴标,贴标完成后的酒瓶需要擦拭水印,擦拭完成的酒瓶需要转运以进行一下步的操作,酒瓶为玻璃制品,运输中如果不加以保护,极容易造成大范围的损坏,因此需要对酒瓶进行外包装保护,广泛采用的措施是进行套气泡袋处理,气泡袋保护效果好,且经济性高。但目前工业上采用人工擦拭贴标后残留的水印及套气泡袋。随着近年来,随着用工成本的提高,导致生产产本增加,同时,人工擦拭水印及套袋效率低,擦拭及套袋的质量参差不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酒瓶擦瓶及套袋装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酒瓶自动擦瓶及套袋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自动擦拭酒瓶贴标后残留的水印及对酒瓶自动套袋。本专利技术装置所提供的一种自动擦瓶及套袋装置,该装置包括擦瓶装置和套袋装置;擦瓶装置包括第一传送机构1和擦瓶执行单元2,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线1-1及第二输送线1-2,第一输送线1-1与第二输送线1-2平行设置,擦瓶执行单元2设置在第一输送线1-1与第二输送线1-2之间,第一输送线1-1与第二输送线1-2通过擦瓶执行单元2相连;套袋装置包括第二传送机构3和套袋执行单元,第二传送机构3包括第三输送线3-1和第四输送线3-2,套袋执行单元包括送袋机构5、拨板定瓶机构4及套袋机构6;第三输送线3-1与第二输送线1-2平行设置,第三输送线3-1的输入端位于第二输送线1-2的输出端,第三输送线3-1与第四输送线3-2平行设置,拨板定瓶机构4设置在第三输送线3-1与第四输送线3-2之间,拨板定瓶机构4固定在第四输送线3-2的机架上,第三输送线3-1和第四输送线3-2通过拨板定瓶机构4相连,用于提供气泡袋的送袋机构5设置第二传送机构3的一侧,套袋机构6设置在第二传送机构3与送袋机构5之间。擦瓶执行单元2包括擦瓶机构2-3、第一拨板机构2-5、第一定位机构2-4、清洗桶2-2和擦瓶机架2-1;擦瓶机架2-1包括框架、第一安装板2-11和第二安装板2-12,第一安装板2-11固定在框架的上部,第二安装板2-12固定在框架的中部;擦瓶机构2-3包括擦头2-31、第一气缸2-32、花键轴2-33、第一立柱2-34、上安装板2-35、丝杠轴2-36、第一电机2-37、第二电机2-38、下安装板2-39、第一滑块2-310及第一直线导轨2-311,第一气缸2-32固定在第一安装板2-11上,第一气缸2-32的活塞杆与下安装板2-39固定连接,第一直线导轨2-311固定在第一安装板2-11上,第一直线导轨2-311与固定在下安装板2-39的第一滑块2-310配合使用,第二电机2-38固定在下安装板2-39上,第二电机2-38为花键轴2-33提供动力,下安装板2-39、第一立柱2-34及上安装板2-35固定连接,第一电机2-37固定在上安装板2-35上,第一电机2-37为丝杠轴2-36提供动力,花键轴2-33与丝杠轴2-36通过联轴器相连,花键轴2-33与擦头2-31固定连接;第一拨板机构2-5包括第一拨板2-51、第一挡块2-52和第一拨板电机2-53,第一挡块2-52与第一拨板电机2-53均固定在第二安装板2-12上,第一拨板电机2-53为第一拨板2-51提供动力;第一定位机构2-4包括第一滑板2-41、第一定位导杆2-42和第二气缸2-43,第一滑板2-41和第二气缸2-43均固定在第二安装板2-12上,第一定位导杆2-42的一端与第二气缸2-4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一定位导杆2-42的另一端与第一滑板2-41滑动联接;清洗桶2-2固定在第二安装板2-12上。第一输送线1-1包括第一分隔盘1-11、第一输送带1-13、第一挡板1-12、第二挡板1-14、第一过渡挡板1-16和第二过渡挡板1-15,第一挡板1-12和第二挡板1-14平行设置在第一输送带1-13的两侧,第一过渡挡板1-16和第二过渡挡板1-15平行设置在第一输送带1-13的两侧,第一挡板1-12、第二挡板1-14、第一过渡挡板1-16和第二过渡挡板1-15均固定第一输送线1-1的机架上。送袋机构5包括送袋机架5-1、袋仓横移机构5-2、竖直移动机构5-3、取袋机构5-4、撑袋机构5-5和翻转机构5-6,袋仓横移机构5-2包括第三气缸5-205、连接板总成、支撑板5-207、袋仓总成和导向夹紧总成,第三气缸5-205固定在送袋机架5-1的下部,第三气缸5-205的活塞杆与支撑板5-207通过连接板总成固定连接,导向夹紧总成包括四个导向夹紧座,导向夹紧座包括导向板5-208、转动凸轮5-209、导柱5-210和安装支座5-211,导向板5-208固定在支撑板5-207上,安装支座5-211固定在导向板5-208上,导柱5-210与安装支座5-211中的轴承相配合,导柱5-210与转动凸轮5-209固定连接;袋仓总成包括两个袋仓,袋仓包括袋仓底座5-213、把手5-214和两块折弯板5-212,折弯板5-212对称地安装在袋仓底座5-213上,袋仓底座5-213上安装有把手5-214,袋仓底座5-213设置在两个导向板5-208之间,转动凸轮5-209作用在折弯板5-212上,竖直移动机构5-3包括第三电机5-301、第二滑块5-302、第二直线导轨5-304和垫板5-305,第三电机5-301与第二直线导轨5-304均固定在送袋机架5-1上,第三电机5-301为第二滑块5-302提供动力,第二滑块5-302与第二直线导轨5-304配合使用,第二滑块5-302与垫板305固定连接,垫板305位于袋仓内部且与袋仓滑动联接;取袋机构5-4包括安装底板5-401、摇杆5-408、立柱总成、第四气缸5-405和吸袋执行机构,安装底板5-401设置在袋仓横移机构5-4中袋仓的上端面且固定在送袋机架5-1上,摇杆5-408与固定在安装底板5-401上的摇杆座铰链,立柱总成固定在安装底板5-401,立柱总成包括第二立柱5-402和第三立柱5-407,第三立柱5-407与第四气缸5-405固定连接,第四气缸5-405的活塞杆与吸袋执行机构固定连接;撑袋机构5-5包括第七气缸5-501、上吸盘5-502和下吸盘5-503,第七气缸5-501与第二立柱5-402固定连接,上吸盘5-502与第七气缸5-50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下吸盘5-503固定在安装底板5-401上;翻转机构5-6包括旋转气缸5-601、旋转座5-602、第八气缸5-604、第一推板5-603、第一主动杆总成、第一从动杆总成和第一撑板总成,旋转气缸5-601固定在送袋机架5-1上,旋转气缸5-601的输出轴与旋转座5-602固定连接,旋转座5-602与第八气缸5-604固定连接,第八气缸5-604的活塞杆与第一推板5-603固定连接,第一主动杆总成包括第一主动杆5-605A和第一右主动杆5-605B,第一从动杆总成包括第一左从动杆5-606A和第一右从动杆5-606B,第一撑板总成包括第一左撑板5-607A和第一右撑板5-607B,第一左从动杆5-606A与第一右从动杆5-606B左右对称地设置在旋转座5-602上且分别与旋转座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擦瓶及套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擦瓶及套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擦瓶装置和套袋装置;所述擦瓶装置包括第一传送机构(1)和擦瓶执行单元(2),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线(1‑1)及第二输送线(1‑2),所述第一输送线(1‑1)与所述第二输送线(1‑2)平行设置,所述擦瓶执行单元(2)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线(1‑1)与所述第二输送线(1‑2)之间,所述第一输送线(1‑1)与所述第二输送线(1‑2)通过所述擦瓶执行单元(2)相连;所述套袋装置包括第二传送机构(3)和套袋执行单元,所述第二传送机构(3)包括第三输送线(3‑1)和第四输送线(3‑2),所述套袋执行单元包括送袋机构(5)、拨板定瓶机构(4)及套袋机构(6);所述第三输送线(3‑1)与所述第二输送线(1‑2)平行设置,所述第三输送线(3‑1)的输入端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线(1‑2)的输出端,所述第三输送线(3‑1)与所述第四输送线(3‑2)平行设置,所述拨板定瓶机构(4)设置在所述第三输送线(3‑1)与所述第四输送线(3‑2)之间,所述拨板定瓶机构(4)固定在所述第四输送线(3‑2)的机架上,所述第三输送线(3‑1)和所述第四输送线(3‑2)通过拨板定瓶机构(4)相连,用于提供气泡袋的所述送袋机构(5)设置所述第二传送机构(3)的一侧,所述套袋机构(6)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机构(3)与所述送袋机构(5)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擦瓶及套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擦瓶装置和套袋装置;所述擦瓶装置包括第一传送机构(1)和擦瓶执行单元(2),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线(1-1)及第二输送线(1-2),所述第一输送线(1-1)与所述第二输送线(1-2)平行设置,所述擦瓶执行单元(2)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线(1-1)与所述第二输送线(1-2)之间,所述第一输送线(1-1)与所述第二输送线(1-2)通过所述擦瓶执行单元(2)相连;所述套袋装置包括第二传送机构(3)和套袋执行单元,所述第二传送机构(3)包括第三输送线(3-1)和第四输送线(3-2),所述套袋执行单元包括送袋机构(5)、拨板定瓶机构(4)及套袋机构(6);所述第三输送线(3-1)与所述第二输送线(1-2)平行设置,所述第三输送线(3-1)的输入端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线(1-2)的输出端,所述第三输送线(3-1)与所述第四输送线(3-2)平行设置,所述拨板定瓶机构(4)设置在所述第三输送线(3-1)与所述第四输送线(3-2)之间,所述拨板定瓶机构(4)固定在所述第四输送线(3-2)的机架上,所述第三输送线(3-1)和所述第四输送线(3-2)通过拨板定瓶机构(4)相连,用于提供气泡袋的所述送袋机构(5)设置所述第二传送机构(3)的一侧,所述套袋机构(6)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机构(3)与所述送袋机构(5)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擦瓶及套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擦瓶执行单元(2)包括擦瓶机构(2-3)、第一拨板机构(2-5)、第一定位机构(2-4)、清洗桶(2-2)和擦瓶机架(2-1);所述擦瓶机架(2-1)包括框架、第一安装板(2-11)和第二安装板(2-12),所述第一安装板(2-11)固定在所述框架的上部,所述第二安装板(2-12)固定在所述框架的中部;所述擦瓶机构(2-3)包括擦头(2-31)、第一气缸(2-32)、花键轴(2-33)、第一立柱(2-34)、上安装板(2-35)、丝杠轴(2-36)、第一电机(2-37)、第二电机(2-38)、下安装板(2-39)、第一滑块(2-310)及第一直线导轨(2-311),所述第一气缸(2-32)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板(2-11)上,所述第一气缸(2-32)的活塞杆与所述下安装板(2-3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线导轨(2-311)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板(2-11)上,所述第一直线导轨(2-311)与固定在所述下安装板(2-39)的第一滑块(2-310)配合使用,所述第二电机(2-38)固定在所述下安装板(2-39)上,所述第二电机(2-38)为所述花键轴(2-33)提供动力,所述下安装板(2-39)、第一立柱(2-34)及上安装板(2-3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37)固定在所述上安装板(2-35)上,所述第一电机(2-37)为所述丝杠轴(2-36)提供动力,所述花键轴(2-33)与丝杠轴(2-36)通过联轴器相连,所述花键轴(2-33)与擦头(2-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拨板机构(2-5)包括第一拨板(2-51)、第一挡块(2-52)和第一拨板电机(2-53),所述第一挡块(2-52)与第一拨板电机(2-53)均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板(2-12)上,所述第一拨板电机(2-53)为所述第一拨板(2-51)提供动力;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4)包括第一滑板(2-41)、第一定位导杆(2-42)和第二气缸(2-43),所述第一滑板(2-41)和第二气缸(2-43)均固定在第二安装板(2-12)上,所述第一定位导杆(2-42)的一端与第二气缸(2-4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导杆(2-42)的另一端与第一滑板(2-41)滑动联接;清洗桶(2-2)固定在第二安装板(2-1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擦瓶及套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1-1)包括第一分隔盘(1-11)、第一输送带(1-13)、第一挡板(1-12)、第二挡板(1-14)、第一过渡挡板(1-16)和第二过渡挡板(1-15),所述第一挡板(1-12)和第二挡板(1-14)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带(1-13)的两侧,所述第一过渡挡板(1-16)和第二过渡挡板(1-15)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带(1-13)的两侧,所述第一挡板(1-12)、第二挡板(1-14)、第一过渡挡板(1-16)和第二过渡挡板(1-15)均固定所述第一输送线(1-1)的机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擦瓶及套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袋机构(5)包括送袋机架(5-1)、袋仓横移机构(5-2)、竖直移动机构(5-3)、取袋机构(5-4)、撑袋机构(5-5)和翻转机构(5-6),所述袋仓横移机构(5-2)包括第三气缸(5-205)、连接板总成、支撑板(5-207)、袋仓总成和导向夹紧总成,所述第三气缸(5-205)固定在所述送袋机架(5-1)的下部,所述第三气缸(5-205)的活塞杆与支撑板(5-207)通过所述连接板总成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夹紧总成包括四个导向夹紧座,所述导向夹紧座包括导向板(5-208)、转动凸轮(5-209)、导柱(5-210)和安装支座(5-211),所述导向板(5-208)固定在所述支撑板(5-207)上,所述安装支座(5-211)固定在所述导向板(5-208)上,所述导柱(5-210)与所述安装支座(5-211)中的轴承相配合,所述导柱(5-210)与转动凸轮(5-209)固定连接;所述袋仓总成包括两个袋仓,所述袋仓包括袋仓底座(5-213)、把手(5-214)和两块折弯板(5-212),所述折弯板(5-212)对称地安装在所述袋仓底座(5-213)上,所述袋仓底座(5-213)上安装有所述把手(5-214),所述袋仓底座(5-213)设置在两个所述导向板(5-208)之间,所述转动凸轮(5-209)作用在所述折弯板(5-212)上,所述竖直移动机构(5-3)包括第三电机(5-301)、第二滑块(5-302)、第二直线导轨(5-304)和垫板(5-305),所述第三电机(5-301)与第二直线导轨(5-304)均固定在送袋机架(5-1)上,所述第三电机(5-301)为所述第二滑块(5-302)提供动力,所述第二滑块(5-302)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5-304)配合使用,所述第二滑块(5-302)与所述垫板(305)固定连接,所述垫板(305)位于所述袋仓内部且与所述袋仓滑动联接;所述取袋机构(5-4)包括安装底板(5-401)、摇杆(5-408)、立柱总成、第四气缸(5-405)和吸袋执行机构,所述安装底板(5-401)设置在所述袋仓横移机构(5-4)中袋仓的上端面且固定在送袋机架(5-1)上,所述摇杆(5-408)与固定在所述安装底板(5-401)上的摇杆座铰链,所述立柱总成固定在安装底板(5-401),所述立柱总成包括第二立柱(5-402)和第三立柱(5-407),所述第三立柱(5-407)与所述第四气缸(5-405)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气缸(5-405)的活塞杆与所述吸袋执行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撑袋机构(5-5)包括第七气缸(5-501)、上吸盘(5-502)和下吸盘(5-503),所述第七气缸(5-501)与所述第二立柱(5-402)固定连接,所述上吸盘(5-502)与第七气缸(5-50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下吸盘(5-503)固定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安夏兴国武绍山刘俊王彪孙洒崔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思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