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法制备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2107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化学法制备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剂的方法,涉及一种用于塑料阻燃剂添加剂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是在Al↓[2]O↓[3]浓度为100~200g/l、α↓[k]为1.40~1.65的铝酸钠溶液中,添加与铝酸钠溶液中苛性碱的摩尔比为1∶1.5至1∶10的镁盐(MgSO↓[4]和MgCl↓[2]的混合溶液),在20~80℃温度下,搅拌反应10~60分钟后,加入絮凝脱水剂,过滤得到固体物料;再加入分散剂,经打浆过滤、洗涤、烘干得到粉状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出的复合阻燃剂的耐热分解温度明显提高,达到250℃以上,在粒度和分散性方面均有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涉及一种用于塑料阻燃剂添加剂用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塑料工业的蓬勃发展,单一的氢氧化铝、氢氧化镁作阻燃剂已不能满足某些材料的高温阻燃需要,氢氧化铝的脱水温度较低,容易引起发泡现象,在大多数情况下,要使用高效复合阻燃剂(以氢氧化铝为主),其氧指数高于单独使用时的氧指数,将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通过一定的方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其同时具有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的双重特性,发挥其综合阻燃效果,显著提高阻燃温度,增大吸热量,降低填充量,从而提高阻燃效率,大大改善聚合物物理性能。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广泛采用混合研磨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固料的方法,通过机械力使其结合在一起,方法简单易得,但其粒度较粗,且分散不均匀,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易得、粒度较细、分散不均匀、效果好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是在Al2O3浓度为100~200g/l、αk为1.40~1.65的铝酸钠溶液中,添加与铝酸钠溶液中苛性碱的摩尔比为1∶1.5至1∶10的镁盐,在20~80℃温度下,搅拌反应10~60分钟后,加入絮凝脱水剂,过滤得到固体物料;再加入分散剂,经打浆过滤、洗涤、烘干得到粉状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剂。本专利技术的,其特征在于添加的镁盐是MgSO4和MgCL2的混合溶液。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其铝酸钠溶液是在氧化铝生产中间物料铝酸钠溶液中,加入镁盐溶液搅拌反应时,在搅拌铝酸钠溶液的同时缓慢加入镁盐溶液,使溶液混合均匀,反应充分彻底,避免局部反应过度。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复合阻燃剂,其复合阻燃剂分子式为XMg(OH)2.YAI2(OH)3.ZH2O,经过检测耐热分解温度明显提高,达到250℃以上,在粒度和分散性方面均有改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其制备过程是在Al2O3浓度为100~200g/l、αk为1.40~1.65的铝酸钠溶液中,添加与铝酸钠溶液中苛性碱的摩尔比为1∶1.5至1∶10的镁盐,镁盐为MgSO4和MgCL2的混合溶液,在20~80℃温度下,搅拌反应10~60分钟后,加入絮凝脱水剂,过滤得到固体物料;再加入分散剂,经打浆过滤、洗涤、烘干得到粉状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剂。下面通过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1.原料(1)铝酸钠溶液成份(g/l) (2)镁盐溶液成份 2.控制工艺条件反应温度20℃,搅拌时间30分钟,Mg2+与苛性碱的摩尔比为1∶23.技术经济指标产品组成6Mg(OH)2.2AI2(OH)3.4.5H2O,热分解温度250℃,产品粒度20~40μm实施例21.原料(1)铝酸钠溶液成份(g/l) (2)镁盐溶液成份 2.控制工艺条件反应温度40℃,搅拌时间20分钟,Mg2+与苛性碱的摩尔比为1∶43.技术经济指标产品组成2Mg(OH)2.AI2(OH)3.2H2O,热分解温度260℃,产品粒度10~30μm实施例31.原料(1)铝酸钠溶液成份(g/l) (2)镁盐溶液成份 2.控制工艺条件反应温度80℃,搅拌时间60分钟,Mg2+与苛性碱的摩尔比为1∶93.技术经济指标产品组成3.5Mg(OH)2.2AI2(OH)3.1.5H2O,热分解温度255℃,产品粒度20~60μm。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是在Al2O3浓度为100~200g/l、αk为1.40~1.65的铝酸钠溶液中,添加与铝酸钠溶液中苛性碱的摩尔比为1∶1.5至1∶10的镁盐,在20~80℃温度下,搅拌反应10~60分钟后,加入絮凝脱水剂,过滤得到固体物料;再加入分散剂,经打浆过滤、洗涤、烘干得到粉状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的镁盐是MgSO4和MgCL2的混合溶液。全文摘要,涉及一种用于塑料阻燃剂添加剂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是在Al文档编号C08K3/22GK1844311SQ200610080470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7日专利技术者张立强, 李光柱, 李文化, 赵培生, 杨金妮, 高晓辉, 张爱贤, 杨红菊, 郭晋梅, 吕鲜翠, 唐海红, 焦淑红, 独翔 申请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化学法制备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是在Al↓[2]O↓[3]浓度为100~200g/l、α↓[k]为1.40~1.65的铝酸钠溶液中,添加与铝酸钠溶液中苛性碱的摩尔比为1∶1.5至1∶10的镁盐,在20~80℃温度下,搅拌反应10~60分钟后,加入絮凝脱水剂,过滤得到固体物料;再加入分散剂,经打浆过滤、洗涤、烘干得到粉状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强李光柱李文化赵培生杨金妮高晓辉张爱贤杨红菊郭晋梅吕鲜翠唐海红焦淑红独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