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忠玉专利>正文

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1976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底座、底膜、活动顶杆和顶板,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有底膜,底膜上设有型腔,且底膜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上并列设有三个输出端,且三个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道、第二输送管道以及第三输送管道,且三个输送管道远离气缸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底膜内部并列埋设的导向管内并安装有活动顶杆,所述活动顶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且DHT11湿度传感器的外侧顶板的表面设有橡胶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活动顶杆的外侧顶板与输送管道间皆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并在复位弹簧有效的避免活动顶杆在带动顶板上下运动时与导向管产生不必要的摩擦,造成损伤从而增加顶杆的使用寿命。

Ejection mechanism of injection moul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jection mechanism of injection mold,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bottom film, a movable ejector rod is fixed above the bottom and roof, membrane of the base, the bottom film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and the bottom of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membrane mounted cylinder, the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three parallel the output and the three output terminals are respectively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pipeline, second pipelines and third pipelines, and the end of three pipeline away from the cylinder which extends to the bottom of the membrane internal parallel buried inside the guide tube and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rod, the top of the live push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top plate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roof DHT11 humidity sensor is provided with a rubber pad.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lateral roof movement push rod a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ipeline between the spring and the return spring to avoid activities to drive the roof top rod in the up and down movement and the guide tube to produce unnecessary friction damage, thereby increas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top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为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注塑模具是目前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种模具,主要由定模、动模、顶出机构组成,顶出机构往往是在动模上,模具开模时,动模随工作台后退,定动模分开,在动模后退到一定位置后,注塑机上的推板推动模具的顶出机构将产品顶出,这种传统的脱模机构往往会在产品的表面上留下顶杆痕迹,而且结构较为复杂,另外,顶出机构在将产品顶出的过程中因力度控制不精确,容易造成产品侧面拉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底座、底膜、活动顶杆和顶板,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有底膜,底膜上设有型腔,且底膜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上并列设有三个输出端,且三个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道、第二输送管道以及第三输送管道,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第二输送管道以及第三输送管道上皆安装有电磁阀,且第一输送管道、第二输送管道以及第三输送管道远离气缸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底膜内部并列埋设的导向管内并安装有活动顶杆,所述活动顶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且活动顶杆的外侧顶板与第一输送管道、第二输送管道以及第三输送管道间皆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顶板与活动顶杆的连接处安装有MPX10压力传感器,顶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DHT11湿度传感器,且DHT11湿度传感器的外侧顶板的表面设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底膜的外侧底座的四个角位置处皆设有安装孔。优选的,所述活动顶杆的底部与第一输送管道、第二输送管道以及第三输送管道的连接处皆设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型腔内部底端对应导向管的位置处设有与顶板相匹配的容纳槽。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为圆柱螺旋压缩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通过在底膜内部设置气缸,并在气缸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活动顶杆的输送管道,便于根据活动顶杆与顶板连接处的MPX10压力传感器传递的压力值,对气缸的输出压力进行调整,在保证将产品顶出的前提下,避免强制顶出对产品形变情况,影响产品的质量,通过顶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DHT11湿度传感器,便于检测注塑产品温度,配合DHT11湿度传感器的外侧顶板的表面设有的橡胶垫,能够有效的避免活动顶杆在带动顶板对产品顶出时,在产品的底部留下痕迹,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本技术通过在活动顶杆的外侧顶板与输送管道间皆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并在复位弹簧有效的避免活动顶杆在带动顶板上下运动时与导向管产生不必要的摩擦,造成损伤从而增加顶杆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输送管道;2-导向管;3-顶板;4-橡胶垫;5-DHT11湿度传感器;6-容纳槽;7-MPX10压力传感器;8-型腔;9-底膜;10-复位弹簧;11-活动顶杆;12-第三输送管道;13-电磁阀;14-第二输送管道;15-气缸;16-底座;17-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底座16、底膜9、活动顶杆11和顶板3,底座16的上方固定有底膜9,底膜9的外侧底座16的四个角位置处皆设有安装孔,底膜9上设有型腔8,且底膜9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气缸15,气缸15上并列设有三个输出端,且三个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道1、第二输送管道14以及第三输送管道12,第一输送管道1、第二输送管道14以及第三输送管道12上皆安装有电磁阀13,通过电磁阀13控制第一输送管道1、第二输送管道14以及第三输送管道12的开合状态以及输送压力,且第一输送管道1、第二输送管道14以及第三输送管道12远离气缸15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底膜9内部并列埋设的导向管2内并安装有活动顶杆11,型腔8内部底端对应导向管2的位置处设有与顶板3相匹配的容纳槽6,活动顶杆11的底部与第一输送管道1、第二输送管道14以及第三输送管道12的连接处皆设有密封圈17,活动顶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且活动顶杆11的外侧顶板3与第一输送管道1、第二输送管道14以及第三输送管道12间皆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0,当产品顶出后,顶板3在复位弹簧10的作用下收回容纳槽6内部,复位弹簧10为圆柱螺旋压缩弹簧,顶板3与活动顶杆11的连接处安装有MPX10压力传感器7,实时检测气缸15的输出压力,顶板3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DHT11湿度传感器5,且DHT11湿度传感器5的外侧顶板3的表面设有橡胶垫4,通过顶板3顶部设有的DHT11湿度传感器5检测型腔8内注塑产品的温度,顶板3的表面设有的橡胶垫4,能够有效的避免活动顶杆11在带动顶板3对产品顶出时,在产品的底部留下痕迹,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顶板3顶部设有的DHT11湿度传感器5检测型腔8内注塑产品的温度,当温度达到能够出模的安全值时,打开第一输送管道1、第二输送管道14以及第三输送管道12上设有的电磁阀13,并利用气缸15通过第一输送管道1、第二输送管道14以及第三输送管道12向活动顶杆11输出压力,活动顶杆11在气压的作用下带动顶板3向上移动,从而实现通过顶板3将产品顶出,在活动顶杆11在气压的作用下带动顶板3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活动顶杆11与顶板3连接处设有的MPX10压力传感器7实时检测气缸15的输出压力,当MPX10压力传感器7检测到压力超过预先设定的安全值时,控制与该MPX10压力传感器7相对应输送管道上的电磁阀13改变输送管道的大小,从而实现对气缸15输出压力微调,在保证将产品顶出的前提下,避免强制顶出对产品形变情况,有效的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顶板3的表面设有的橡胶垫4,能够有效的避免活动顶杆11在带动顶板3对产品顶出时,在产品的底部留下痕迹,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底座(16)、底膜(9)、活动顶杆(11)和顶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6)的上方固定有底膜(9),底膜(9)上设有型腔(8),且底膜(9)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气缸(15),所述气缸(15)上并列设有三个输出端,且三个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道(1)、第二输送管道(14)以及第三输送管道(12),所述第一输送管道(1)、第二输送管道(14)以及第三输送管道(12)上皆安装有电磁阀(13),且第一输送管道(1)、第二输送管道(14)以及第三输送管道(12)远离气缸(15)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底膜(9)内部并列埋设的导向管(2)内并安装有活动顶杆(11),所述活动顶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且活动顶杆(11)的外侧顶板(3)与第一输送管道(1)、第二输送管道(14)以及第三输送管道(12)间皆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0),所述顶板(3)与活动顶杆(11)的连接处安装有MPX10压力传感器(7),顶板(3)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DHT11湿度传感器(5),且DHT11湿度传感器(5)的外侧顶板(3)的表面设有橡胶垫(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底座(16)、底膜(9)、活动顶杆(11)和顶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6)的上方固定有底膜(9),底膜(9)上设有型腔(8),且底膜(9)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气缸(15),所述气缸(15)上并列设有三个输出端,且三个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道(1)、第二输送管道(14)以及第三输送管道(12),所述第一输送管道(1)、第二输送管道(14)以及第三输送管道(12)上皆安装有电磁阀(13),且第一输送管道(1)、第二输送管道(14)以及第三输送管道(12)远离气缸(15)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底膜(9)内部并列埋设的导向管(2)内并安装有活动顶杆(11),所述活动顶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且活动顶杆(11)的外侧顶板(3)与第一输送管道(1)、第二输送管道(14)以及第三输送管道(12)间皆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忠玉刘鹏德
申请(专利权)人:赵忠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