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吸附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1873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金属吸附剂组合物。该种重金属吸附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草木灰30~50份,活性炭20~35份,过氧化氢15~25份,羽叶鬼针草15~28份,紫穗槐10~18份,艾蒿12~25份,核桃壳4~10份,贝壳粉8~16份,葡萄球菌0.1~0.7份和地衣芽孢杆菌0.1~0.6份。该种重金属吸附剂组合物使用了超累积植物羽叶鬼针草、紫穗槐、艾蒿和可吸附金属的葡萄球菌、地衣芽孢杆菌,绿色环保,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原料廉价易得,生产成本低,对Cu、Pb、Zn、Hg、Cr的吸附效果优异。

Heavy metal adsorbent composi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heavy metal adsorbent composition. This kind of heavy metal adsorbent composition, characterized in that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parts by weight of raw materials: plant ash 30~50, activated carbon 20~35, hydrogen peroxide 15~25, Bidens maximowicziana 15~28, Amorpha 10~18, Artemisia 12~25, walnut shell shell powder 4~10 parts, 8~ 16, Staphylococcus aureus 0.1~0.7 0.1~0.6 and Bacillus licheniformis. This kind of heavy metal adsorbent composition using hyperaccumulator Bidens maximowicziana, Amorpha fruticosa, mugwort and adsorption of metal Staphylococcus aureus, Bacillus licheniformis,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ill not have two pollution, cheap and easily available raw materials, low production cost, the adsorption effect of Cu, Pb, Zn, Hg, Cr excell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金属吸附剂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重金属吸附剂组合物。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益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对于环境保护来说,工业废水的处理比城市污水的处理更为重要。含有重金属的废水含有剧毒,需要与其他废水分流,单独处理。目前应用多孔吸附材料通过离子螯合、络合等作用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法是最常用方法之一。然而现有的物理吸附剂存在费用昂贵、处理效果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金属吸附剂组合物,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金属吸附剂组合物,由以下按照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草木灰30~50份,活性炭20~35份,过氧化氢15~25份,羽叶鬼针草15~28份,紫穗槐10~18份,艾蒿12~25份,核桃壳4~10份,贝壳粉8~16份,葡萄球菌0.1~0.7份和地衣芽孢杆菌0.1~0.6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重金属吸附剂组合物,由以下按照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草木灰35~46份,活性炭23~31份,过氧化氢17~22份,羽叶鬼针草17~25份,紫穗槐12~16份,艾蒿15~20份,核桃壳5~9份,贝壳粉10~15份,葡萄球菌0.2~0.6份和地衣芽孢杆菌0.3~0.5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重金属吸附剂组合物,由以下按照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草木灰40份,活性炭30份,过氧化氢20份,羽叶鬼针草20份,紫穗槐15份,艾蒿16份,核桃壳6份,贝壳粉11份,葡萄球菌0.3份和地衣芽孢杆菌0.4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重金属吸附剂组合物的葡萄球菌和地衣芽孢杆菌负载于树脂载体上。羽叶鬼针草、紫穗槐、艾蒿是超累积植物,其对Cu、Pb具有良好的富集吸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重金属吸附剂组合物使用了超累积植物羽叶鬼针草、紫穗槐、艾蒿和可吸附金属的葡萄球菌、地衣芽孢杆菌,绿色环保,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原料廉价易得,生产成本低,对Cu、Pb、Zn、Hg、Cr的吸附效果优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重金属吸附剂组合物,由以下按照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草木灰40份,活性炭30份,过氧化氢20份,羽叶鬼针草20份,紫穗槐15份,艾蒿16份,核桃壳6份,贝壳粉11份,葡萄球菌0.3份和地衣芽孢杆菌0.4份。重金属吸附剂组合物的葡萄球菌和地衣芽孢杆菌负载于树脂载体上。对比例1和实施例1的配方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1中未添加羽叶鬼针草、紫穗槐、艾蒿,其余原料完全相同。对比例2和实施例1的配方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2中未添加葡萄球菌、地衣芽孢杆菌,其余原料完全相同。将按照实施例1和对比例1、2配方配置的重金属吸附剂组合物各50g分别置于3个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相同的重金属废水1L,静置10min,检测各个烧杯中重金属含量,检测结果见表1。表1检测效果(mg/L)组别CuPbZnHgCr未处理352.23410.736.47实施例11.20.023.50.020.36对比例15.40.893.90.030.40对比例21.30.055.20.061.02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要求,Cu的质量浓度不大于19mg/L,Pb的质量浓度不大于1.27mg/L,Zn的质量浓度不大于19mg/L,Hg的质量浓度不大于0.06mg/L,Cr的质量浓度不大于3.04mg/L。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的用于处理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滤料对Cu、Pb、Zn、Hg、Cr这5种重金属均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均满足排放浓度要求。实施例1在对Cu、Pb的吸附效果明显较对比例1好,说明羽叶鬼针草、紫穗槐、艾蒿对Cu、Pb这2种元素的吸附有促进作用。实施例1在对Zn、Hg、Cr这3种元素的吸附效果明显较对比例2好,说明葡萄球菌、地衣芽孢杆菌对Zn、Hg、Cr这3种元素的吸附有促进作用。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重金属吸附剂组合物,由以下按照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草木灰50份,活性炭35份,过氧化氢25份,羽叶鬼针草28份,紫穗槐18份,艾蒿25份,核桃壳10份,贝壳粉16份,葡萄球菌0.7份和地衣芽孢杆菌0.6份。重金属吸附剂组合物的葡萄球菌和地衣芽孢杆菌负载于树脂载体上。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重金属吸附剂组合物,由以下按照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草木灰30份,活性炭20份,过氧化氢15份,羽叶鬼针草15份,紫穗槐10份,艾蒿12份,核桃壳4份,贝壳粉8份,葡萄球菌0.1份和地衣芽孢杆菌0.1份。重金属吸附剂组合物的葡萄球菌和地衣芽孢杆菌负载于树脂载体上。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金属吸附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草木灰30~50份,活性炭20~35份,过氧化氢15~25份,羽叶鬼针草15~28份,紫穗槐10~18份,艾蒿12~25份,核桃壳4~10份,贝壳粉8~16份,葡萄球菌0.1~0.7份和地衣芽孢杆菌0.1~0.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吸附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草木灰30~50份,活性炭20~35份,过氧化氢15~25份,羽叶鬼针草15~28份,紫穗槐10~18份,艾蒿12~25份,核桃壳4~10份,贝壳粉8~16份,葡萄球菌0.1~0.7份和地衣芽孢杆菌0.1~0.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吸附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草木灰35~46份,活性炭23~31份,过氧化氢17~22份,羽叶鬼针草17~25份,紫穗槐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天顺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