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祛风湿的外用贴膏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1680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膏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祛风湿的外用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将橡胶切成条状后辊轧成橡胶薄片,然后置于汽油溶剂中溶胀、乳化,然后将各原料加入浸泡橡胶薄片的汽油溶剂中搅拌均匀,过滤制成胶浆,并经高速均质后涂覆在背衬上制成膏剂,然后卷轴、盖衬、封装。本发明专利技术祛风湿的外用贴膏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贴膏有非常明显的治疗风湿疼痛的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透皮吸收率,见效快,膏药中有效成分不易挥,膏药粘性好,品质均匀。

A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Qufengshi topical plaster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laster,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reparing rheumatism plaster for external use, comprising the following steps: rubber strips after rolling into the rubber sheet, and then placed in gasoline solvent swelling, emulsion, then the raw material into the rubber sheet soaked gasoline solvent mixing, filtering made of mortar, and the high speed homogenization after coating on the back lining paste, then scroll, lining, package. The invention of Qufengshi topical plaster preparation method of plaster with rheumatic pain treatment is very obvious effect, and has good transdermal absorption rate, quick,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volatile plaster, plaster viscosity, uniform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祛风湿的外用贴膏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膏药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祛风湿的外用贴膏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膏药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膏药中的药物直接贴敷于体表穴位上,药性透过皮毛由表入里渗透皮下组织,一方面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可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直达脏腑失调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的功能效应,从而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传统的注射及口服疗法损伤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使病人不易接受,且这些方法都易使药物通过全身的血液循环分散各处,真正到达疾病局部的药物少,用药量大但疗效差,膏药避免了内服的毒副作用,同时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药效高、见效明显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对于风湿痛、关节扭伤等作用良好。但是现有膏药存在以下生产或使用问题:一、部分膏药针对性差,一种膏药治疗多种疾病,药效不理想;二、膏药透皮吸收率低,见效慢,用药周期长;二、膏药中有效成分易挥发造成药效降低;三、膏药厚度薄、粘结性差,膏药覆盖物如剥离纸等的封装效果不好且容易受潮;四、各配料在膏药中分散不均造成膏药品质不一;五、膏药透气性差。中国专利2017100483299,专利名称一种中草药熬制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申请日期2017年1月21日,公开了一种由巴戟天,山药,山茱萸,肉苁蓉,肉桂,附子,川断,甘草,牛膝,蜈蚣,全虫,白芍,狗脊,茯苓,白术,伸筋草,透骨草,麻黄,桂枝,三七,生草乌,生川乌,细辛,徐长卿,野木瓜,红花,乳香,土元,栀子,灵仙,生大黄,赤芍,红藤,冰片,麻油,松香,雪松,车前草,和尚头,山珍,石榴根,海苔,生马钱子,生南星,生半夏,五加皮,肉桂,川芎,细辛,干姜,狗尾草,地黄,玄参,桑枝,白芷,赤勺,土木鳖,乳香,没药,柳枝,头发灰,血竭等制备的膏药,该膏药的不足之处在于膏药针对性差,药效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部分膏药的针对性差、药效不理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祛风湿的外用贴膏的制备方法,由该方法制备的贴膏具有非常明显的治疗风湿疼痛的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透皮吸收率,见效快,膏药中有效成分不易挥,膏药粘性好,品质均匀。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祛风湿的外用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胶:将橡胶除膜后切成橡胶条,投于炼胶机辊压得到0.4~1.8mm厚的橡胶薄片,再置于搅拌机内加入汽油溶剂浸泡溶胀;(2)配料:将定量份的薄荷脑、樟脑、水杨酸甲酯、冰片、松香依次加入乙醇中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定量份的复配促吸收剂、氧化锌、凡士林、生草乌流浸膏、颠茄流浸膏、芸香浸膏搅拌均匀得到混料液,将定量份的羊毛脂在乙醚中搅拌溶解得到乙醚液;(3)打浆:将溶胀后的橡胶薄片剪成长度小于1cm的橡胶段,然后投入打胶机中,并加入混料液、乙醚液搅拌打胶,经筛网过筛得到胶浆,同时将筛网截留的料液再次返回打胶;(4)匀浆:向胶浆中加入定量份的增粘剂、增乳剂,经高速均质机处理得到乳化浆料;(5)涂胶:将背衬送入涂胶机的两辊压筒中,向涂胶机投加乳化浆料涂覆在背衬上制成膏剂;(6)卷轴:加热卷轴机,控制各烘箱处温度依次为:第一道烘箱温度为55~65℃,第二道烘箱温度为85~95℃,第三道烘箱温度为65~75℃,将膏剂卷轴处理;(7)贴纸:在膏剂的膏药面贴合剥离纸,在剥离纸外侧涂覆挥发阻止层;(8)封装:按规定尺寸切片后套袋封装得到用于治疗关节痛的外用贴膏。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将薄荷脑、樟脑、水杨酸甲酯、冰片、松香、复配促吸收剂、氧化锌、生草乌流浸膏、颠茄流浸膏、芸香浸膏、羊毛脂与增粘剂、增乳剂、橡胶、凡士林,与溶胀后的橡胶薄片混合后打胶制成胶浆,然后经高速均质制成乳化浆料,再涂胶成型,并在剥离纸外侧涂覆挥发阻止层制成用于祛风湿的外用贴膏,对缓解风湿疼痛并治愈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生草乌流浸膏、颠茄流浸膏、芸香浸膏经充分混合发挥良好的祛风湿的效果,而且有效抑制了部分药分的挥发。氧化锌起到填充剂的作用,并与松香反应生成松香酸的辛盐,促进橡胶的乳化。羊毛脂、薄荷脑起到软化橡胶的作用,且羊毛脂可增强粘性。薄荷脑、松香、樟脑在提供芳香气味的起到清凉止痒、消肿止痛、杀菌抑菌的作用。在制备过程中添加复配促吸收剂可以提高各成分的透皮吸收率与透皮速度,缩短外用贴膏的药效周期并提高药分利用率。通过添加增乳剂、增粘剂并经高速均质机均质使胶浆形成粒径细小甚至纳米级的乳化液,一方面增强贴膏的粘性、一方面使外用贴膏的药分品质均匀,同时乳化纳米级的外用贴膏更容易被皮肤吸收,强化了复配促吸收剂的增强透皮率的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一种改进,各组份的重量份分别为:薄荷脑10~15份、樟脑20~30份、水杨酸甲酯15~22.5份、冰片10~15份、松香163.6~245.4份、复配促吸收剂23~45份、氧化锌7~11份、生草乌流浸膏50~75份、颠茄流浸膏30~45份、芸香浸膏12.5~18份、羊毛脂18.2~27份,增粘剂3~8份、增乳剂10~18份、橡胶181.8~273份、凡士林27.3~41份,乙醇与颠茄流浸膏的体积比为20~50:1,乙醚与羊毛脂的体积比为3~7:1。提供充分的乙醇、乙醚使各药物组份充分溶解。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一种改进,复配促吸收剂由亲脂剂与亲水剂组成,亲脂剂为N,N-二甲氨基正丁酸十二烷酯,亲水剂包括阿魏酸、甘油单戊醚或α-甜没药萜醇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亲脂剂的重量百分比为40%~70%。药物穿过皮肤进入体内。皮肤的角质层是类脂质分子形成的多层脂质分子层,结构致密是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药物的透皮吸收包括从膏药中脱离并扩散到皮肤或粘膜表面,然后通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并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靶位。因此通过亲脂性分子进入角质层并破坏角质层的有序紧密排列可以提高药物的透皮率。N,N-二甲氨基正丁酸十二烷酯亲脂性高,可明显提高药物的穿过角质层的能力。同时将亲脂剂与亲水剂复配使用后增强复配促吸收剂在角质层与亲水性药物之间的连接能力,亲水剂可有效强化亲脂剂的促吸收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增粘剂为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具有较高的粘性,而且乳化作用好,可以提高外用贴膏的粘结能力,强化增乳剂的作用。同时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具有丰富的孔隙率,经高速均质分布后在外用贴膏内形成交联网络,增强外用贴膏的透气性能。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增乳剂为磷酯酰丝氨酸。提高胶浆的乳化性能,同时磷酯酰丝氨酸同时具有良好的亲水与亲脂能力,可以强化复配促吸收剂的促吸收能力。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生草乌流浸膏经以下过程制备而成:将重量份的生草乌11.8~17.7份、生川乌11.8~17.7份、乳香11.8~17.7份、醉鱼草10~15份、没药11.8~17.7份、生马钱子11.8~17.7份、丁香11.8~17.7份、肉桂23.6~35.4份、荆芥23.6~35.4份、防风23.6~35.4份、老鹳草23.6~35.4份、香加皮23.6~35.4份、积雪草23.6~35.4份、骨碎补23.6~35.4份、白芷35.4~53.1份、山柰35.4~53.1份、干姜35.4~53.1份、凤仙梗10~15份混合后粉碎得到粗粉料,然后加入9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祛风湿的外用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胶:将橡胶除膜后切成橡胶条,投于炼胶机辊压得到0.4~1.8mm厚的橡胶薄片,再置于搅拌机内加入汽油溶剂浸泡溶胀;(2)配料:将定量份的薄荷脑、樟脑、水杨酸甲酯、冰片、松香依次加入乙醇中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定量份的复配促吸收剂、氧化锌、生草乌流浸膏、颠茄流浸膏、芸香浸膏、凡士林搅拌均匀得到混料液,将定量份的羊毛脂在乙醚中搅拌溶解得到乙醚液;(3)打浆:将溶胀后的橡胶薄片剪成长度小于1cm的橡胶段,然后投入打胶机中,并加入混料液、乙醚液搅拌打胶,经筛网过筛得到胶浆,同时将筛网截留的料液再次返回打胶;(4)匀浆:向胶浆中加入定量份的增粘剂、增乳剂,经高速均质机处理得到乳化浆料;(5)涂胶:将背衬送入涂胶机的两辊压筒中,向涂胶机投加乳化浆料涂覆在背衬上制成膏剂;(6)卷轴:加热卷轴机,控制各烘箱处温度依次为:第一道烘箱温度为55~65℃,第二道烘箱温度为85~95℃,第三道烘箱温度为65~75℃,将膏剂卷轴处理;(7)贴纸:在膏剂的膏药面贴合剥离纸,在剥离纸外侧涂覆挥发阻止层;(8)封装:按规定尺寸切片后套袋封装得到用于治疗关节痛的外用贴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祛风湿的外用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胶:将橡胶除膜后切成橡胶条,投于炼胶机辊压得到0.4~1.8mm厚的橡胶薄片,再置于搅拌机内加入汽油溶剂浸泡溶胀;(2)配料:将定量份的薄荷脑、樟脑、水杨酸甲酯、冰片、松香依次加入乙醇中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定量份的复配促吸收剂、氧化锌、生草乌流浸膏、颠茄流浸膏、芸香浸膏、凡士林搅拌均匀得到混料液,将定量份的羊毛脂在乙醚中搅拌溶解得到乙醚液;(3)打浆:将溶胀后的橡胶薄片剪成长度小于1cm的橡胶段,然后投入打胶机中,并加入混料液、乙醚液搅拌打胶,经筛网过筛得到胶浆,同时将筛网截留的料液再次返回打胶;(4)匀浆:向胶浆中加入定量份的增粘剂、增乳剂,经高速均质机处理得到乳化浆料;(5)涂胶:将背衬送入涂胶机的两辊压筒中,向涂胶机投加乳化浆料涂覆在背衬上制成膏剂;(6)卷轴:加热卷轴机,控制各烘箱处温度依次为:第一道烘箱温度为55~65℃,第二道烘箱温度为85~95℃,第三道烘箱温度为65~75℃,将膏剂卷轴处理;(7)贴纸:在膏剂的膏药面贴合剥离纸,在剥离纸外侧涂覆挥发阻止层;(8)封装:按规定尺寸切片后套袋封装得到用于治疗关节痛的外用贴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祛风湿的外用贴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组份的重量份分别为:薄荷脑10~15份、樟脑20~30份、水杨酸甲酯15~22.5份、冰片10~15份、松香163.6~245.4份、复配促吸收剂23~45份、氧化锌7~11份、生草乌流浸膏50~75份、颠茄流浸膏30~45份、芸香浸膏12.5~18份、羊毛脂18.2~27份,增粘剂3~8份、增乳剂10~18份、橡胶181.8~273份、凡士林27.3~41份,乙醇与颠茄流浸膏的体积比为20~50:1,乙醚与羊毛脂的体积比为3~7: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祛风湿的外用贴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复配促吸收剂由亲脂剂与亲水剂组成,亲脂剂为N,N-二甲氨基正丁酸十二烷酯,亲水剂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帮和徐明蒋志刚汪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仁德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