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脊柱微创通道技术的撑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11898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基于脊柱微创通道技术的撑开器。一种基于脊柱微创通道技术的撑开器,包括:两个撑开组件、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连接部一端与下连接部一端铰接,上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撑开组件一体设置,下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另一撑开组件一体设置,还包括:调节螺栓,任一撑开组件上设置有螺纹通孔,调节螺栓穿过螺纹通孔与另一个撑开组件接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脊柱微创通道技术的撑开器,解决了撑开困难,可操控性差,容易引发医疗事故的问题。

A distraction device based on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canal techniqu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instruments, in particular to a retractor based on the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canal technique. A spreader,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channel includes two components, connected and open connection, on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is hinged together,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open component settings, the lower connecting portion and the other end is another distraction component integrally arranged. Also includes: the adjusting bolt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any distraction screw through hole, the adjusting bolt passes through the screw through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act with another distraction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istraction device based on the minimally invasive channel technique of the spin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s of difficult distraction, poor controllability and easy to cause medical accid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脊柱微创通道技术的撑开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地涉及一种基于脊柱微创通道技术的撑开器。
技术介绍
通道系统是在椎间盘镜系统基础上经过改良研制的新一代腰椎微创系统,其应用面广,可应用于所有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包括常见的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腰椎不稳及腰椎间盘突出症。该系统采用从患者背部进行手术,通过建立一个可扩张撑开的背部“通道”,使脊柱外科医生可精确到达手术区域,不需广泛剥离肌肉及软组织,顺利实现以往只有传统开放手术才能完成的腰椎管减压、滑脱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等脊柱后路手术的所有操作。在充分减压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保留棘突,手术出血少,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尽快恢复腰椎功能。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其撑开比较困难,可操作性不强,容易引发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撑开比较困难,可操作性不强,容易引发医疗事故。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脊柱微创通道技术的撑开器,包括:两个撑开组件、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连接部一端与下连接部一端铰接,上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撑开组件一体设置,下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另一撑开组件一体设置,还包括:调节螺栓,任一撑开组件上设置有螺纹通孔,调节螺栓穿过螺纹通孔与另一个撑开组件接触连接。作为优选,设置有上连接部的撑开组件的最低点高于上连接部的中心,设置有下连接部的撑开组件的最高点低于下连接部的中心。作为优选,撑开组件包括:第一撑开部、第二撑开部和撑开叶片,第一撑开部一端与第二撑开部一端固定连接,撑开叶片顶部与第二撑开部另一端一体设置,撑开叶片为垂直于第二撑开部向下设置的撑开叶片。作为优选,第一撑开部下壁高于撑开叶片。作为优选,第一撑开部为具有角度α为100°~140°弧形过渡的杆。作为优选,第一撑开部上壁设置有一弧形凹槽,弧形凹槽设置在第一撑开部与第二撑开部连接处,第一撑开部上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钩子,钩子设置在第一撑开部与弧形凹槽的连接处,钩子垂直于第一撑开部向上设置。作为优选,第二撑开部上壁都设置有第二凹槽,撑开叶片内壁靠近第二撑开部处都设置有第三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三凹槽内部相通。作为优选,撑开叶片为半圆形结构,两个撑开叶片的半圆形位置相对布置。作为优选,撑开叶片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相对应的通孔。作为优选,撑开叶片底端设置有半圆形开口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脊柱微创通道技术的撑开器,任一个撑开组件上的第一撑开部上设置有螺纹通孔,提供一种调节螺栓穿过螺纹通孔与另一个撑开组件上的第一撑开部接触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旋转螺栓,其与螺纹之间配合来实现撑开,可以控制撑开速度使其缓慢撑开,减小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基于脊柱微创通道技术的撑开器示意图;图2是带有上连接部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带有下连接部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后视图的示意图;图5是图1俯视图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支撑组件,1a.第一支撑部,1b.第二支撑部,1c.支撑叶片,2.上连接部,3.下连接部,4.螺母,5.调节螺栓,61.上倒角,62.下倒角,7.螺纹通孔,81.卡键,82.卡口,9.弧形凹槽,10.第一凹槽,11.钩子,12.第二凹槽,13.第三凹槽,14.通孔,15.开口槽。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1如图1、2所示,其中E方向为右,其反方向为左,F方向为上,其反方向为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脊柱微创通道技术的撑开器,包括:两个撑开组件1、上连接部2和下连接部3,上连接部2一端与下连接部3一端铰接,上连接部2的另一端与撑开组件1一体设置,下连接部3的另一端与另一撑开组件1一体设置,还包括:调节螺栓5,任一撑开组件1上设置有螺纹通孔7,调节螺栓5穿过螺纹通孔7与另一个撑开组件1接触连接。上连接部2优选为在撑开组件1上设置一个圆形环,下连接部3优选为在撑开组件1上设置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圆形环,上连接部2和下连接部3通过螺母4铰接使其配合稳固。将螺纹通孔设置在带有下连接部3的支撑组件1上是一种优选方式,可以在医生操作顺手的方向进行手术,减小了医疗事故的发生,利用调节螺栓5而不是通过人手动调节,可以使调节更细微可操控,同时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实施例2其他部分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设置有上连接部2的撑开组件1的最低点高于上连接部2的中心,设置有下连接部3的撑开组件1的最高点低于下连接部3的中心。在两个支撑组件1之间形成一条空隙,这个空隙可以避免在撑开过程中两撑开组件1之间存在干涉,使撑开更顺畅。上连接部2可以在铰接处设置一个上倒角61,上倒角61的最低点要高于上连接部2的中心,下连接部3可以在铰接处设置一个下倒角62,下倒角62的最高点要低于下连接部3的中心,倒角的设计更加美观,操作起来也更加舒适。实施例3其他部分同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撑开组件1包括:第一撑开部1a、第二撑开部1b和撑开叶片1c,第一撑开部1a一端与第二撑开部1b一端固定连接,撑开叶片1c顶部与第二撑开部1b另一端一体设置,撑开叶片1c为垂直于第二撑开部1b向下设置的撑开叶片1c。优选在第一撑开部1a上设置一卡键81,卡键81设置在第二撑开部1b与第一撑开部1a的连接端,第二撑开部1b都设置有卡口82,卡口82设置在第一撑开部1a与第二撑开部1b的连接端,卡口82与卡键81相配合,可以增加焊接面积,使得整个机构连接更牢固,第一撑开部1a与第二撑开部1b在接口处焊接,选择焊接的固定连接方式,加工工艺简单,当然最优的方案为第一撑开部1a与第二撑开部1b一体设置。实施例4其他部分同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撑开部1a下壁高于撑开叶片1c。撑开叶片1c与第一撑开部1a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可以在人体皮肤与器械之间形成一个安全距离,可以使撑开更顺畅,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实施例5其他部分同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撑开部1a为具有角度α为100°~140°弧形过渡的杆,这样使得铰接部跟第二撑开部1b不在同一个水平平面上,从力学的角度,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支撑力,同时从安全角度看,在发生松动的时候,铰接部也不会因为重力原因落下砸向人体组织而造成医疗事故。实施例6其他部分同实施例5,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撑开部1a上壁设置有一弧形凹槽9,弧形凹槽9设置在第一撑开部1a与第二撑开部1b连接处,第一撑开部1a上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钩子11,钩子11设置在第一撑开部1a与弧形凹槽9的连接处,钩子11垂直于第一撑开部1a向上设置。第一撑开部1a上壁设置有一弧形凹槽9,为了器械美观,第二撑开部1b与第一撑开部1a是平滑过渡的,第二撑开部1b作为撑开微创伤口的主要部分,所以设置弧形凹槽9为了减轻重量并整体美观,弧形凹槽9设置在第一撑开部1a与第二撑开部1b连接处,为了美观,也为了加大钩子11与第一撑开部1a的接触面积从而更牢固,第一撑开部1a内侧设置有第一凹槽10,第一凹槽10设置在第一撑开部1a与弧形凹槽9的连接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脊柱微创通道技术的撑开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脊柱微创通道技术的撑开器,包括:两个撑开组件(1)、上连接部(2)和下连接部(3),上连接部(2)一端与下连接部(3)一端铰接,上连接部(2)的另一端与撑开组件(1)一体设置,下连接部(3)的另一端与另一撑开组件(1)一体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螺栓(5),任一所述撑开组件(1)上设置有螺纹通孔(7),所述调节螺栓(5)穿过所述螺纹通孔(7)与另一个撑开组件(1)接触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脊柱微创通道技术的撑开器,包括:两个撑开组件(1)、上连接部(2)和下连接部(3),上连接部(2)一端与下连接部(3)一端铰接,上连接部(2)的另一端与撑开组件(1)一体设置,下连接部(3)的另一端与另一撑开组件(1)一体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螺栓(5),任一所述撑开组件(1)上设置有螺纹通孔(7),所述调节螺栓(5)穿过所述螺纹通孔(7)与另一个撑开组件(1)接触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脊柱微创通道技术的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有上连接部(2)的撑开组件(1)的最低点高于所述上连接部(2)的中心,所述设置有下连接部(3)的撑开组件(1)的最高点低于所述下连接部(3)的中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脊柱微创通道技术的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组件(1)包括:第一撑开部(1a)、第二撑开部(1b)和撑开叶片(1c),所述第一撑开部(1a)一端与所述第二撑开部(1b)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撑开叶片(1c)顶部与第二撑开部(1b)另一端一体设置,所述撑开叶片(1c)为垂直于所述第二撑开部(1b)向下设置的撑开叶片(1c)。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脊柱微创通道技术的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撑开部(1a)下壁高于所述撑开叶片(1c)。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脊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曙亮徐迎春贺力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益得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