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快捷更换的扫地机毛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1168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捷更换的扫地机毛杆结构,该结构包括左侧固定支架、毛杆、弹簧组件、右侧固定支架组件和齿轮;毛杆的左侧可拆卸式插接在左侧固定支架的左沉台内,齿轮固定在侧固定支架组件上,弹簧组件的一端与毛杆的右侧可拆卸式连接,且弹簧组件的另一端与齿轮固定连接;扫地机的马达通过同步皮带与齿轮驱动连接,且齿轮通过弹簧组件与毛杆驱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改进,方便了毛杆的拆卸与安装,进而实现可很方便的更换扫地机的毛杆,也方便把毛杆拆卸下来清理卷在毛杆上的毛发的目的,且有效避免更换毛杆旋钮容易撞坏或者把桌脚、沙发脚及墙壁等地方刮花烦的现象发生。

Quick changing floor rod structure of sweep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weeper hair rod structure capable of quickly replaced, the structure comprises a left fixed bracket, hair rod, a spring assembly, a frame assembly and a right fixed gear; Mao lever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detachable inserted in the left bracket left in the sink, gear is fixed on the side of a fixed bracket assembly. One end of the spring assembly and the hair rod on the right side of a detachable connection, and the other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pring assembly and gear; motor sweeper through synchronous belt and gear drive connection, and gear through the spring assembly and the hair rod drive connecti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convenient disassembly and installation of the hair shaft, and can be replaced easily sweeper hair shafts, also easy to remove hair volume in the hair cleaning rod rod on the hair, and effectively avoid the replacement of the wool or the bar knob easily damaged place legs, sofa feet the walls and local scratch phenomen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快捷更换的扫地机毛杆结构
本技术涉及扫地机
,尤其涉及一种可快捷更换的扫地机毛杆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电动扫地机毛杆大多数都是不可以更换的,只有少数扫地机的毛杆可以更换,现有的可更换毛杆有如图1这种结构形式的,其更换毛杆原理是先让毛杆旋钮1001往外退出,然后拆卸毛杆1003,安装毛杆时动作反之。图6这种结构方式的可更换毛杆存在以下不足:更换毛杆旋钮1001安装在扫地机底壳1002侧边,并且高出侧壁,扫地的时候更换毛杆旋钮1001容易撞到桌脚、沙发脚及墙壁等地方,这造成更换毛杆旋钮容易撞坏或者把桌脚、沙发脚及墙壁等地方刮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快捷更换的扫地机毛杆结构,该结构可很方便的更换扫地机的毛杆,也方便把毛杆拆卸下来清理卷在毛杆上的毛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快捷更换的扫地机毛杆结构,包括左侧固定支架、毛杆、弹簧组件、右侧固定支架组件和齿轮;所述毛杆的左侧可拆卸式插接在左侧固定支架的左沉台内,所述齿轮固定在侧固定支架组件上,所述弹簧组件的一端与毛杆的右侧可拆卸式连接,且弹簧组件的另一端与齿轮固定连接;扫地机的马达通过同步皮带与齿轮驱动连接,且所述齿轮通过弹簧组件与毛杆驱动连接。其中,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弹簧端盖和弹簧,所述弹簧端盖的一端可拆卸式插接在毛杆右侧的右沉孔内,所述齿轮套在弹簧端盖的另一端内后两者围合成一空腔,所述弹簧安装在该空腔内且固定连接在弹簧端盖与齿轮之间,所述弹簧在预压状态下把弹簧端盖往左顶,弹簧端盖顶住毛杆右侧端面。其中,所述齿轮套在弹簧端盖内的插头边缘处设置有对称的一对卡扣,所述弹簧端盖内设置有与该卡扣相适配的一对卡孔,每个卡扣卡入对应的卡孔内后,弹簧端盖与齿轮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右侧固定支架组件包括第一右侧固定支架和第二右侧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右侧固定支架和第二右侧固定支架上均设置有圆孔,所述齿轮的右端固定在第二右侧固定支架的圆孔内,所述齿轮的中部夹持在第一右侧固定支架与第二右侧固定支架之间,所述齿轮的插头穿过第一右侧固定支架的圆孔与弹簧端盖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右侧固定支架内设置有一与毛杆的右侧形状大小相适配的右沉台,安装毛杆时弹簧端盖先套入毛杆右侧的沉孔内,毛杆再往右压入后毛杆右侧固定在第一右侧固定支架的右沉台内。其中,所述齿轮的插头外壁上设置有一对对称的第一平面,所述弹簧端盖的内壁设置有一对对称的且与第一平面相匹配的第二平面;所述弹簧端盖与齿轮固定连接后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匹配;所述弹簧端盖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对对称的第三平面,所述沉孔内设置有一对对称的且与第三平面相匹配的第四平面,所述弹簧端盖套入毛杆右侧的沉孔内后第三平面与第四平面相匹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可快捷更换的扫地机毛杆结构,在毛杆的右侧与齿轮之间增设有弹簧组件,在拆卸毛杆时,将毛杆往右压入,在弹簧组件的作用下,毛杆往右移动,则毛杆的左侧就可以从左侧固定支架的左沉台内脱出,脱出后再将毛杆右侧与弹簧组件分离即可;安装时,先安装毛杆右侧,再安装毛杆左侧,松手即可完成毛杆装配;上述结构的改进,方便了毛杆的拆卸与安装,进而实现可很方便的更换扫地机的毛杆,也方便把毛杆拆卸下来清理卷在毛杆上的毛发的目的,且有效避免更换毛杆旋钮容易撞坏或者把桌脚、沙发脚及墙壁等地方刮花烦的现象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可快捷更换的扫地机毛杆结构的安装后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向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可快捷更换的扫地机毛杆结构退出状态图;图4为图3的B-B向截面图;图5为毛杆右侧的转动示意图;图6为现有技术可更换的毛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左侧固定支架2、毛杆3、弹簧组件4、右侧固定支架组件5、齿轮6、空腔11、左沉台21、右沉孔22、右侧端面31、弹簧端盖32、弹簧41、第一右侧固定支架42、第二右侧固定支架43、圆孔51、插头211、第四平面311、卡孔312、第二平面313、第三平面411、右沉台511、卡扣512、第一平面1001、毛杆旋钮1002、底壳1003、毛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可快捷更换的扫地机毛杆结构,包括左侧固定支架1、毛杆2、弹簧组件3、右侧固定支架组件4和齿轮5;毛杆2的左侧可拆卸式插接在左侧固定支架1的左沉台11内,齿轮5固定在侧固定支架组件4上,弹簧组件3的一端与毛杆2的右侧可拆卸式连接,且弹簧组件3的另一端与齿轮5固定连接;扫地机的马达通过同步皮带与齿轮5驱动连接,且齿轮5通过弹簧组件3与毛杆2驱动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提供的可快捷更换的扫地机毛杆结构,在毛杆的右侧与齿轮之间增设有弹簧组件,在拆卸毛杆时,将毛杆往右压入,在弹簧组件的作用下,毛杆往右移动,则毛杆的左侧就可以从左侧固定支架的左沉台内脱出,脱出后再将毛杆右侧与弹簧组件分离即可;安装时,先安装毛杆右侧,再安装毛杆左侧,松手即可完成毛杆装配;上述结构的改进,方便了毛杆的拆卸与安装,进而实现可很方便的更换扫地机的毛杆,也方便把毛杆拆卸下来清理卷在毛杆上的毛发的目的,且有效避免更换毛杆旋钮容易撞坏或者把桌脚、沙发脚及墙壁等地方刮花烦的现象发生。在本实施例中,弹簧组件3包括弹簧端盖31和弹簧32,弹簧端盖31的一端可拆卸式插接在毛杆2右侧的右沉孔21内,齿轮5套在弹簧端盖31的另一端内后两者围合成一空腔6,弹簧32安装在该空腔6内且固定连接在弹簧端盖31与齿轮5之间,弹簧5在预压状态下把弹簧端盖31往左顶,弹簧端盖31顶住毛杆2右侧端面22。齿轮5套在弹簧端盖31内的插头51边缘处设置有对称的一对卡扣511,弹簧端盖31内设置有与该卡扣511相适配的一对卡孔311,每个卡扣511卡入对应的卡孔311内后,弹簧端盖31与齿轮5固定连接。弹簧端盖3套在齿轮5上,它是可以左右活动的,齿轮5的卡扣8扣住弹簧端盖,防止弹簧端盖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掉出。弹簧在预压状态下把弹簧端盖往左顶,弹簧端盖顶住毛杆的右侧端面22,这就保证了正常状态下的毛杆左端是插入在左侧毛杆固定支架的左沉台内的,从而使毛杆不会掉出。在本实施例中,右侧固定支架组件4包括第一右侧固定支架41和第二右侧固定支架42,第一右侧固定支架41和第二右侧固定支架42上均设置有圆孔43,齿轮5的右端固定在第二右侧固定支架42的圆孔内,齿轮5的中部夹持在第一右侧固定支架41与第二右侧固定支架42之间,齿轮5的插头51穿过第一右侧固定支架41的圆孔与弹簧端盖31固定连接。右侧固定支架组件主要起到定位齿轮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右侧固定支架41内设置有一与毛杆的右侧形状大小相适配的右沉台411,安装毛杆2时弹簧端盖5先套入毛杆右侧的沉孔21内,毛杆2再往右压入后毛杆2右侧固定在第一右侧固定支架41的右沉台411内。请进一步参阅图5,齿轮5的插头51外壁上设置有一对对称的第一平面512,弹簧端盖31的内壁设置有一对对称的且与第一平面512相匹配的第二平面312;弹簧端盖31与齿轮5固定连接后第一平面512与第二平面312相匹配;弹簧端盖31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对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快捷更换的扫地机毛杆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快捷更换的扫地机毛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固定支架、毛杆、弹簧组件、右侧固定支架组件和齿轮;所述毛杆的左侧可拆卸式插接在左侧固定支架的左沉台内,所述齿轮固定在侧固定支架组件上,所述弹簧组件的一端与毛杆的右侧可拆卸式连接,且弹簧组件的另一端与齿轮固定连接;扫地机的马达通过同步皮带与齿轮驱动连接,且所述齿轮通过弹簧组件与毛杆驱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捷更换的扫地机毛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固定支架、毛杆、弹簧组件、右侧固定支架组件和齿轮;所述毛杆的左侧可拆卸式插接在左侧固定支架的左沉台内,所述齿轮固定在侧固定支架组件上,所述弹簧组件的一端与毛杆的右侧可拆卸式连接,且弹簧组件的另一端与齿轮固定连接;扫地机的马达通过同步皮带与齿轮驱动连接,且所述齿轮通过弹簧组件与毛杆驱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捷更换的扫地机毛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弹簧端盖和弹簧,所述弹簧端盖的一端可拆卸式插接在毛杆右侧的右沉孔内,所述齿轮套在弹簧端盖的另一端内后两者围合成一空腔,所述弹簧安装在该空腔内且固定连接在弹簧端盖与齿轮之间,所述弹簧在预压状态下把弹簧端盖往左顶,弹簧端盖顶住毛杆右侧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快捷更换的扫地机毛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套在弹簧端盖内的插头边缘处设置有对称的一对卡扣,所述弹簧端盖内设置有与该卡扣相适配的一对卡孔,每个卡扣卡入对应的卡孔内后,弹簧端盖与齿轮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快捷更换的扫地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快源中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