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操作型汽水两用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02559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操作型汽水两用锅炉,包括锅体、安装在锅体中的内炉,锅体上设有安全阀、主汽接口、压力表、水位计、位于锅体上端面与内炉互通的排烟口、位于锅体前端面与内炉互通的除尘口、位于锅体前端面与内炉互通且呈上下分布的上炉门和下炉门、靠近锅体底部的排污口、位于锅体上侧的进水口,锅体上设有滑动安装在下炉门中的除灰装置,锅体上安装有与内炉连通的自动进料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巧妙,通过挡板和旋转挡板能够实现防火作用,将炉内热量与外界隔离开,两道板的使用能够大大增强防火能力和隔热效果,避免燃料添加时被点燃,降低安全隐患事故发生的概率,还能够实现对炉内灰烬的快速去除,大大提高了锅炉使用的便捷性。

An easy operating dual purpose boiler with steam and wat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asy operation type steam boiler comprises a boiler, an inner furnace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pot body, the po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dust safety valve, main steam interface, pressure gauge, water level gauge, smoke in the pot body surface and the inner furnace mouth, the pot body is located in the exchange and the end of the inner furnace communication port, located in the front end of the pot body and the inner furnace and a water inlet on the exchang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furnace door and the lower door, close to the bottom of the pot body of the sewage outfall, is located on the side of the pot body, the po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dust removing device installed in the door in the po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in communication with the furnace. Th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of ingenious design, through the baffle and the rotary baffle can achieve the role of fire, the heat in the furnace and isolated from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using the two channel plate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ability of fireproof and heat insulation effect, avoid being added to ignite the fuel,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safety accidents, but also can realize the rapid removal of the furnace ashes, greatly improving the convenience of boiler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操作型汽水两用锅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
,具体的说是一种易操作型汽水两用锅炉。
技术介绍
锅炉在使用时,需要通过炉门向炉内添加燃料,但是,现有设备大多为手动上料,劳动量大,操作麻烦,采用机械上料时,需要考虑到到防火措施,将燃料添加进炉内时,容易引发炉内火源将上料装置中的燃料点燃,从而造成安全事故发生,而且传统的上料机构中在进料时,会造成锅内热量流失,造成锅炉加热效率降低,同时,锅炉内燃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灰烬,为以后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避免和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易操作型汽水两用锅炉。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易操作型汽水两用锅炉,包括锅体、安装在锅体中的内炉,所述锅体上设有安全阀、主汽接口、压力表、水位计、位于锅体上端面与内炉互通的排烟口、位于锅体前端面与内炉互通的除尘口、位于锅体前端面与内炉互通且呈上下分布的上炉门和下炉门、靠近锅体底部的排污口、位于锅体上侧的进水口,所述锅体上设有滑动安装在下炉门中的除灰装置,所述锅体上安装有与内炉连通的自动进料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灰装置包括滑动安装在下炉门内的L形板、垂直于L形板滑动方向与L形板滑动配合的盛灰盒。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进料装置包括连通锅体和内炉的进料通道、铰接在内炉内壁上的挡板、固定在锅体上的进料斗、滑动安装在进料斗底部的推块、安装在锅体上且位于锅体与进料斗之间的旋转挡板、连接推块和旋转挡板共同运动的驱动装置、滑动安装在进料斗上用于阻隔进料斗下料口的阻隔板、连接阻隔板与推块作相互反向运动的连动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挡板上设有弧形通孔,所述弧形通孔与进料通道在同一平面上的正投影中所述的弧形通孔能够沿进料通道进行滑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进料斗上的电机、安装在推块上且与电机相连的丝杠、靠近锅体的丝杠一端上安装的小齿轮,所述旋转挡板上开设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上设有与小齿轮啮合的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端固定在进料斗上且另一端与阻隔板相连的弹簧,一端与推块相连且另一端与阻隔板相连的钢丝绳、固定在进料斗右端的滚轮,所述钢丝绳呈U形设置且绕在滚轮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挡板为扇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尘口设置在锅体的下侧为四个且成排分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巧妙,通过挡板和旋转挡板能够实现防火作用,将炉内热量与外界隔离开,避免炉内热量流失,确保锅炉加热效率,两道板的使用能够大大增强防火能力和隔热效果,避免燃料添加时被点燃,降低安全隐患事故发生的概率,还能够实现对炉内灰烬的快速去除,大大提高了锅炉使用的便捷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I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4为图3的Ⅲ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Ⅱ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旋转挡板、小齿轮、进料通道和丝杠之间的安装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阐述。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易操作型汽水两用锅炉,包括锅体1、安装在锅体1中的内炉2,所述锅体1上设有安全阀3、主汽接口4、压力表5、水位计6、位于锅体1上端面与内炉2互通的排烟口7、位于锅体1前端面与内炉2互通的除尘口8、位于锅体1前端面与内炉2互通且呈上下分布的上炉门9和下炉门10、靠近锅体1底部的排污口11、位于锅体1上侧的进水口12,所述锅体1上设有滑动安装在下炉门10中的除灰装置,所述锅体1上安装有与内炉2连通的自动进料装置。所述除灰装置包括滑动安装在下炉门10内的L形板25、垂直于L形板25滑动方向与L形板25滑动配合的盛灰盒26。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快速除灰,与传统抽拉式结构不同,本专利技术中设计两层方式,长期使用时,只需通过更换盛灰盒26便能实现对除灰装置的维修,具有长远的经济效益。所述自动进料装置包括连通锅体1和内炉2的进料通道13、铰接在内炉2内壁上的挡板14、固定在锅体1上的进料斗15、滑动安装在进料斗15底部的推块16、安装在锅体1上且位于锅体1与进料斗15之间的旋转挡板17、连接推块16和旋转挡板17共同运动的驱动装置、滑动安装在进料斗15上用于阻隔进料斗15下料口的阻隔板18、连接阻隔板18与推块16作相互反向运动的连动机构。采用这种方式,挡板14和旋转挡板17实现了本专利技术中的对内炉2中的火源实现了两层阻隔,提高防火效率,阻隔板18能够保证在进料的时候,推块16在推动过程中,阻隔板18将进料斗15的下料口封挡,避免燃料下落将推块16的回程路径阻塞,防止推块16不能实现复位。所述旋转挡板17上设有弧形通孔172,所述弧形通孔172与进料通道13在同一平面上的正投影中所述的弧形通孔172能够沿进料通道13进行滑动。采用这种方式,旋转挡板17在不工作时,没有弧形通孔172的部分将进料通道13堵住,进行防护,工作时,弧形通孔172沿进料通道13,始终保持进料通道13的通畅,方便进料。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进料斗15上的电机19、安装在推块16上且与电机19相连的丝杠20、靠近锅体1的丝杠20一端上安装的小齿轮21,所述旋转挡板17上开设有弧形孔171,所述弧形孔171上设有与小齿轮21啮合的齿171a。采用这种方式,驱动推块16前进,同时使得旋转挡板17转动,实现进料。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端固定在进料斗15上且另一端与阻隔板18相连的弹簧22,一端与推块16相连且另一端与阻隔板18相连的钢丝绳23、固定在进料斗15右端的滚轮24,所述钢丝绳23呈U形设置且绕在滚轮24上。采用这种方式,将推块16的运动与阻隔板18连接到一起,实现运动高效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所述旋转挡板17为扇形。所述除尘口8设置在锅体1的下侧为四个且成排分布。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作进一步阐述:进料时,将燃料等放入进料斗15中,启动电机19,丝杠20转动并驱动推块16在进料斗15中水平滑动,将燃料沿进料通道13推进内炉2中,推块16在推动过程中,旋转挡板17原本处于在锅体1与进料斗15中阻挡的状态,由于丝杠20运动,使得小齿轮21与旋转挡板17中的弧形孔171内的齿171a啮合,旋转挡板17旋转一定角度,通孔172与进料通道13重合,供燃料通过,燃料通过顶起挡板14,最终落入内炉2中,推块16在推动的同时,推块16带动钢丝绳23将阻隔板18拉动,将进料斗15的落料口封挡住,一次进料完成后,弹簧22将阻隔板18复位。除灰时,将L形板25从下炉门中拉出,然后将盛灰盒26从L形板25中侧滑出即可,实现快速清灰。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易操作型汽水两用锅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操作型汽水两用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1)、安装在锅体(1)中的内炉(2),所述锅体(1)上设有安全阀(3)、主汽接口(4)、压力表(5)、水位计(6)、位于锅体(1)上端面与内炉(2)互通的排烟口(7)、位于锅体(1)前端面与内炉(2)互通的除尘口(8)、位于锅体(1)前端面与内炉(2)互通且呈上下分布的上炉门(9)和下炉门(10)、靠近锅体(1)底部的排污口(11)、位于锅体(1)上侧的进水口(12),所述锅体(1)上设有滑动安装在下炉门(10)中的除灰装置,所述锅体(1)上安装有与内炉(2)连通的自动进料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操作型汽水两用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1)、安装在锅体(1)中的内炉(2),所述锅体(1)上设有安全阀(3)、主汽接口(4)、压力表(5)、水位计(6)、位于锅体(1)上端面与内炉(2)互通的排烟口(7)、位于锅体(1)前端面与内炉(2)互通的除尘口(8)、位于锅体(1)前端面与内炉(2)互通且呈上下分布的上炉门(9)和下炉门(10)、靠近锅体(1)底部的排污口(11)、位于锅体(1)上侧的进水口(12),所述锅体(1)上设有滑动安装在下炉门(10)中的除灰装置,所述锅体(1)上安装有与内炉(2)连通的自动进料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操作型汽水两用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灰装置包括滑动安装在下炉门(10)内的L形板(25)、垂直于L形板(25)滑动方向与L形板(25)滑动配合的盛灰盒(2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操作型汽水两用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进料装置包括连通锅体(1)和内炉(2)的进料通道(13)、铰接在内炉(2)内壁上的挡板(14)、固定在锅体(1)上的进料斗(15)、滑动安装在进料斗(15)底部的推块(16)、安装在锅体(1)上且位于锅体(1)与进料斗(15)之间的旋转挡板(17)、连接推块(16)和旋转挡板(17)共同运动的驱动装置、滑动安装在进料斗(15)上用于阻隔进料斗(15)下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通达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