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斜桩桩口浇筑的外挂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989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斜桩桩口浇筑的外挂模板,包括相互配合的底模板、中模板和顶模板,所述底模板为矩形;所述中模板上部为凹陷结构;所述顶模板是下部为凸起的扇形结构,所述顶模板中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四周分布有螺纹孔;所述外挂模板还包括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底部可拆卸的连接于顶模板上表面,所述导流槽底部与所述开口适配,所述导流槽为公母配合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斜桩桩口混凝土浇筑过程更加简化和一致、浇筑效果更好。

External formwork for pouring inclined pile mout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clined pile pouring port for plug-in templates, including interaction of the bottom template, template and top template, the bottom template is rectangular; the upper part of the template for concave structure; the top template is lower for fan-shaped convex, the top opening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a template the opening, surrounded with the threaded hole; the external template also includes a guide groove, the bottom of the guide groove and detachably connected to the top surface of the template, the bottom of the guide groove and the opening matched with the guide groove for male and female mating structure.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 that the pouring process of the inclined pile mouth is more simplified and consistent, and the pouring effect is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斜桩桩口浇筑的外挂模板
本技术属于拱桥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斜桩桩口浇筑的外挂模板。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国内外桥梁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孔拱桥、上承式拱桥、钢拱桥等具备有景观效果好、符合地形要求的桥梁结构应运而生,不仅体现了设计者的独具设计水平,同时也是对各种桥梁施工方法的一种验证,拱桥施工中涉及斜桩的工程案例较多,水下斜桩也较普遍,多为大直径的斜桩,多设计为全断面的钢管斜桩,采用全断面冲击成孔,冲击成孔设备也在国内外较成熟。但针对小半径的斜桩设计,国内外无成熟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多采用人工挖孔的施工方法,来确保施工的质量及安全,但在施工过程仍然存在许多质量控制的弊病,因为斜桩的特殊施工原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因重力愿意产生坍塌,又因为斜桩的断面方向有一定的斜角。故在斜桩成孔后,浇筑混凝土时,桩口的模板形状及安装的先后顺序、施工方法等都制约了孔口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至今施工现场较多采用木模板拼接,采用人工固定方式,随着浇筑混凝土的调试进行不断的拼接木模板,操作极其困难,同时因不容易拼接,成形后台阶较明显,表观质量极差,另木模板在浇筑桩顶混凝土时,不能满足斜面的浇筑需要,造成上口混凝土较为松散,多采用人工凿除后补充浇筑混凝土,这样以来强度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这些质量问题一直以来是斜桩施工现场所面临的问题,是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难题。如图1所示,在斜桩成孔后浇筑混凝土前,斜桩包括内壁已喷射并凝固的混凝土结构,所述混凝土结构内部包含钢拱架4,该钢拱架4外侧包括均匀分布的钢筋网片钢筋7,所述钢筋网片钢筋7留有伸出长度;所述钢拱架4内侧为均匀分布的钢筋笼竖向钢筋8,该竖向钢筋8留有伸出长度,所有钢筋网片钢筋7和竖向钢筋8的位置和分布密度在施工前都已计算好,钢筋网片钢筋7较细,竖向钢筋8较粗,因此钢筋网片钢筋7位置不稳定,竖向钢筋8位置较稳定,又因为钢筋笼还包括均匀分布的横向钢筋的固定,使得竖向钢筋8的位置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斜桩桩口混凝土浇筑过程困难、浇筑效果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经过实践和总结得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斜桩桩口浇筑的外挂模板,包括相互配合的底模板、中模板和顶模板,所述底模板为矩形,所述底模板上均匀分布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为十字交叉形,所述第二穿孔为矩形或圆形;所述中模板上部为凹陷结构,所述中模板上均匀分布有第三穿孔和第四穿孔,所述第三穿孔为十字交叉形,所述第四穿孔为矩形或圆形;所述顶模板是下部为凸起的扇形结构,所述顶模板上均匀分布有第五穿孔和第六穿孔,所述第五穿孔为十字交叉形,所述第六穿孔为矩形或圆形,所述顶模板中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四周分布有螺纹孔;所述外挂模板还包括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底部可拆卸的连接于顶模板上表面,所述导流槽底部与所述开口适配。底模板、中模板和顶模板在施工过程中依次配合并浇筑混凝土,所述第一穿孔、第三穿孔和第五穿孔均适配于钢筋网片钢筋,所述第二穿孔、第四穿孔和第六穿孔均适配于竖向钢筋,从而起到限定横向位移的作用;底模板安装到位后只需将相邻的竖向钢筋通过钢丝绑扎即可限定竖向位移,中模板和顶模板竖向位移限定方式相同,底模板、中模板和顶模板上还可以通过划锁固定彼此位置关系,或通过在模板侧面设置位置对应的穿孔,再通过榫固定连接彼此位置关系。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槽为公母配合结构,其包括公端和母端,所述公端底部设有公端底座,所述公端底座上设有公端螺纹孔;所述母端底部设有母端底座,所述母端底座上设有母端螺纹孔;所述公端螺纹孔和母端螺纹孔在公端和母端配合后与所述螺纹孔适配。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槽为向上弯曲的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槽上还配合有锁箍。进一步的,所述底模板、中模板和顶模板均是厚度为5mm~10mm的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的外挂模板包括相互配合的底模板、中模板和顶模板,可以根据施工进度依次从底部到顶部安装并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更加合理,所述第一穿孔、第三穿孔和第五穿孔均适配于钢筋网片钢筋,所述第二穿孔、第四穿孔和第六穿孔均适配于竖向钢筋,从而起到限定横向位移的作用;底模板安装到位后只需将相邻的竖向钢筋通过钢丝绑扎即可限定竖向位移,中模板和顶模板竖向位移限定方式相同。2)本技术的外挂模板上中模板上部为凹陷结构,该结构有利于混凝土浇筑方便。3)本技术的外挂模板上第一穿孔、第三穿孔和第五穿孔均为十字交叉形,该方案克服了钢筋网片钢筋位置不稳定的缺陷,使得穿孔的适配性更强,固定效果更好。4)本技术的外挂模板还包括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底部可拆卸的连接于顶模板上表面,所述导流槽底部与所述开口适配,因导流槽可拆卸,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凝固后,作业人员可拆下导流槽和整体外挂模板,该方案保障了顶模板部位混凝土浇筑完整,混凝土成型拆模后,没有台阶,表观质量较好,另强度有明显提升,斜桩的整体质量得到保障。5)本技术所述导流槽为向上弯曲的结构;导流槽上还配合有锁箍。该方案有利于浇筑混凝土方便,更有利于实现导流槽的拆卸和安装。6)本技术的底模板、中模板和顶模板均是厚度为5mm~10mm的钢板,该方案使得外挂模板可以重复利用,节省了资源,且提高了斜桩桩口一致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在斜桩成孔后浇筑混凝土前斜桩桩口截面示意图。图2为外挂模板截面示意图。图3为导流槽俯视图。图4为导流槽侧视图。图5为导流槽立体示意图。图6为外挂模板配合示意图。图中:1.底模板,11.第一穿孔,12.第二穿孔,2.中模板,21.第三穿孔,22.第四穿孔,3.顶模板,31.第五穿孔,32.第六穿孔,33.开口。34.螺纹孔。4.钢拱架,5.导流槽,51.公端,52.母端,53.公端螺纹孔,54.母端螺纹孔,55.公端底座,56.母端底座,6.锁箍,7.钢筋网片钢筋,8.竖向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在斜桩成孔后浇筑混凝土前,斜桩包括内壁已喷射并凝固的混凝土结构,所述混凝土结构内部包含钢拱架4,该钢拱架4外侧包括均匀分布的钢筋网片钢筋7,所述钢筋网片钢筋7留有伸出长度;所述钢拱架4内侧为均匀分布的钢筋笼竖向钢筋8,该竖向钢筋8留有伸出长度,所有钢筋网片钢筋7和竖向钢筋8的位置和分布密度在施工前都已计算好,钢筋网片钢筋7较细,竖向钢筋8较粗,因此钢筋网片钢筋7位置不稳定,竖向钢筋8位置较稳定,又因为钢筋笼还包括均匀分布的横向钢筋的固定,使得竖向钢筋8的位置更加稳定。实施例一如图2至图6所示,一种用于斜桩桩口浇筑的外挂模板,包括相互配合的底模板1、中模板2和顶模板3,所述底模板1为矩形,所述底模板1上均匀分布有第一穿孔1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斜桩桩口浇筑的外挂模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斜桩桩口浇筑的外挂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底模板(1)、中模板(2)和顶模板(3),所述底模板(1)为矩形,所述底模板(1)上均匀分布有第一穿孔(11)和第二穿孔(12),所述第一穿孔(11)为十字交叉形,所述第二穿孔(12)为矩形或圆形;所述中模板(2)上部为凹陷结构,所述中模板(2)上均匀分布有第三穿孔(21)和第四穿孔(22),所述第三穿孔(21)为十字交叉形,所述第四穿孔(22)为矩形或圆形;所述顶模板(3)是下部为凸起的扇形结构,所述顶模板(3)上均匀分布有第五穿孔(31)和第六穿孔(32),所述第五穿孔(31)为十字交叉形,所述第六穿孔(32)为矩形或圆形,所述顶模板(3)中部设有开口(33),所述开口(33)四周分布有螺纹孔(34);所述外挂模板还包括导流槽(5),所述导流槽(5)底部可拆卸的连接于顶模板(3)上表面,所述导流槽(5)底部与所述开口(33)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斜桩桩口浇筑的外挂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底模板(1)、中模板(2)和顶模板(3),所述底模板(1)为矩形,所述底模板(1)上均匀分布有第一穿孔(11)和第二穿孔(12),所述第一穿孔(11)为十字交叉形,所述第二穿孔(12)为矩形或圆形;所述中模板(2)上部为凹陷结构,所述中模板(2)上均匀分布有第三穿孔(21)和第四穿孔(22),所述第三穿孔(21)为十字交叉形,所述第四穿孔(22)为矩形或圆形;所述顶模板(3)是下部为凸起的扇形结构,所述顶模板(3)上均匀分布有第五穿孔(31)和第六穿孔(32),所述第五穿孔(31)为十字交叉形,所述第六穿孔(32)为矩形或圆形,所述顶模板(3)中部设有开口(33),所述开口(33)四周分布有螺纹孔(34);所述外挂模板还包括导流槽(5),所述导流槽(5)底部可拆卸的连接于顶模板(3)上表面,所述导流槽(5)底部与所述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玲玲刘传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