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电缆放线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9774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型电缆放线盘,具体涉及导线电缆敷设技术领域。该轻型电缆放线盘,包括平行设置的支架和支架上支撑的盘体,盘体包括平行固定的上盘体和下盘体,上盘体和下盘体之间设有线缆缠绕轴,线缆缠绕轴的底端与下盘体的上端面相衔接,线缆缠绕轴的顶端与上盘体的下端面相衔接,下盘体、线缆缠绕轴和上盘体的中心轴线处依次连通形成一条转轴通道,转轴通道内设有转轴,转轴的底端设有固定于支架上的驱动机构,转轴的末端伸出上盘体的上端面后连接有转速控制机构。

A light cable re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ght cable placing plate, which relates to the laying technology of wires and cables. The light cable tray comprises a tray body support bracket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and support, including parallel fixed on the plate body and the lower plate body, cable winding shaf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body and the lower body,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winding of the cable connection shaft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lower body, wrapped around the top and bottom end face of the cable plate the body around the axis at the center axis of the footwall cohesion, body, cable winding shaft and the upper plate body are connected to form a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channel channel, shaft, drive shaft bottom end fixed on the bracket, the shaft end out of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upper plate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speed control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型电缆放线盘
本技术涉及导线电缆敷设
,具体涉及一种轻型电缆放线盘。
技术介绍
电缆线更换是配电线路中技改大修的一个常规作业项目,近几年来各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加快,各地市政、基础工程、大项目(如城市化用电、公路化工等)基建开工面广、量大,以至于配电线路用电负荷增大,运行中电缆线已经不堪重负。根据现有技术只能采用更换电缆线的方式增加用户的需求。由于电缆线都是整捆的缠绕于放线盘上,使用时需要将电缆线从线盘上放出,由于整捆电缆线体积庞大,重量很重,无法人工进行,需要有配套的工具进行放线,现有的放线工具主要是采用放线盘进行。传统的放线盘主要通过人工拨动实现放线,靠人工拨动放线盘进行放线,放线的速度不易控制,造成电缆打结、堆积的现象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能够有序的自动释放电缆的轻型电缆放线盘。本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型电缆放线盘,包括平行设置的支架和支架上支撑的盘体,盘体包括平行固定的上盘体和下盘体,上盘体和下盘体之间设有线缆缠绕轴,线缆缠绕轴的底端与下盘体的上端面相衔接,线缆缠绕轴的顶端与上盘体的下端面相衔接,下盘体、线缆缠绕轴和上盘体的中心轴线处依次连通形成一条转轴通道,转轴通道内设有转轴,转轴的底端设有固定于支架上的驱动机构,转轴的末端伸出上盘体的上端面后连接有转速控制机构。优选地,所述上盘体和下盘体均呈圆形,上盘体与下盘体的盘面上均匀设置有加强筋。优选地,所述支架为三角形支架,每条支架的架腿的底部设有固定座。优选地,所述上盘体与下盘体的大小相等。优选地,所述线缆缠绕轴的外表面覆有一层橡胶缓冲层。优选地,所述转轴通道的内表面覆有一层橡胶防磨层。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转轴旋转,进而带动线缆缠绕轴、上盘体和下盘体旋转释放电缆,电缆释放的过程中,始终由驱动机构提供动力,不需要工作人员的参与,省时省力;驱动机构上连有转速控制机构,能够实时的控制转速,防止造成电缆打结、堆积现象的发生;线缆缠绕轴的外表面覆有一层橡胶缓冲层,能够防止电缆在释放的过程中产生磨损;转轴通道的内表面覆有一层橡胶防磨层,防止转轴长时间转动,与转轴通道之前相互磨损,缩短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该轻型电缆放线盘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支架,2为上盘体,3为下盘体,4为线缆缠绕轴,5为驱动机构,6为转轴,7为转速控制机构,8为加强筋,9为固定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轻型电缆放线盘,包括平行设置的支架1和支架上支撑的盘体,盘体包括平行固定的上盘体2和下盘体3,上盘体2和下盘体3之间设有线缆缠绕轴4,线缆缠绕轴4的底端与下盘体3的上端面相衔接,线缆缠绕轴4的顶端与上盘体2的下端面相衔接,下盘体2、线缆缠绕轴4和上盘体2的中心轴线处依次连通形成一条转轴通道,转轴通道内设有转轴6,转轴6的底端设有固定于支架上的驱动机构5,转轴6的末端伸出上盘体2的上端面后连接有转速控制机构7。上盘体2和下盘体3均呈圆形,上盘体2与下盘体3的大小相等,保证电缆放线盘在旋转释放电缆的过程中受力均匀,防止电缆放线盘倒塌,上盘体2与下盘体3的盘面上均匀设置有加强筋8。支架1为三角形支架,每条支架的架腿的底部设有固定座。线缆缠绕轴4的外表面覆有一层橡胶缓冲层,转轴通道的内表面覆有一层橡胶防磨层。该轻型电缆放线盘的工作原理为:将支架1固定好后,先将线缆缠绕轴4上的电缆的起始端释放一段,启动驱动机构5,通过驱动机构5驱动转轴6旋转,进而带动线缆缠绕轴4、上盘体2和下盘体3旋转释放电缆,驱动机构5上连有转速控制机构7,能够实时的控制转速,防止造成电缆打结、堆积现象的发生;线缆缠绕轴的外表面覆有一层橡胶缓冲层,能够防止电缆在释放的过程中产生磨损;转轴通道的内表面覆有一层橡胶防磨层,防止转轴长时间转动,与转轴通道之前相互磨损,缩短装置的使用寿命。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轻型电缆放线盘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型电缆放线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支架和支架上支撑的盘体,盘体包括平行固定的上盘体和下盘体,上盘体和下盘体之间设有线缆缠绕轴,线缆缠绕轴的底端与下盘体的上端面相衔接,线缆缠绕轴的顶端与上盘体的下端面相衔接,下盘体、线缆缠绕轴和上盘体的中心轴线处依次连通形成一条转轴通道,转轴通道内设有转轴,转轴的底端设有固定于支架上的驱动机构,转轴的末端伸出上盘体的上端面后连接有转速控制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电缆放线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支架和支架上支撑的盘体,盘体包括平行固定的上盘体和下盘体,上盘体和下盘体之间设有线缆缠绕轴,线缆缠绕轴的底端与下盘体的上端面相衔接,线缆缠绕轴的顶端与上盘体的下端面相衔接,下盘体、线缆缠绕轴和上盘体的中心轴线处依次连通形成一条转轴通道,转轴通道内设有转轴,转轴的底端设有固定于支架上的驱动机构,转轴的末端伸出上盘体的上端面后连接有转速控制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电缆放线盘,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鹏峰薛秀萍薛翔天李顺雨权金峰李先坤丁常春王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宇通电气集团坤和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