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把手角度的地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9520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1 2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把手的地钻,包括机体、左把手、右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把手、右把手分别对称铰接于机体上,且在左右把手与机体之间的连接轴上分别设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连接座、棘轮;所述棘轮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设有均匀分布的内棘齿;所述棘轮外侧亦设有外棘齿;所设连接座设于棘轮凹槽内;所述连接座连接于左右把手的一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若干个卡齿;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的卡齿与棘轮凹槽内的内棘齿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地钻,可避免使用者随着地钻不断深入土里而造成过度弯腰的情况;改善了当使用者拔出地钻或是转移到另一个工作地点时使得更加省力,并且减少了地钻在存放或是携带时的占用空间。

A ground drill with adjustable handle ang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djustable handle drill, which comprises a machine body, left and right hand handle;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left hand, right hand are symmetrically hinged on the body, and between the left and the right handle and body connecting shaf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angle adjusting device; the angle adjusting device includes the connecting seat and the ratchet wheel; the ratchet wheel is arranged in the groove; the inner wall of th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inner ratchets evenly distributed; the outer side of the outer ratchet ratchet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seat is arranged on the ratchet wheel; the groove;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handle of the connecting seat; the connect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eeth of the card; the connecting inner ratchet and ratchet tooth meshing card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in the. The utility model can avoid drilling, drilling with deepening of soil caused by excessive bending; improved when users pull the drill or transfer to another place of work to make more effort, and reduce the drilling in the store or when carrying the occupied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把手角度的地钻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把手角度的地钻。
技术介绍
现有的地钻,动力强劲、适用于各种地形、效率高、便于携带等的特点使其在各行业中使用较为广泛;这种地钻,把手紧固于地钻机体上,不可调动;在使用的时候,随着地钻在人为操作下不断往土下钻时,使用者亦会随着地钻逐渐往土下钻时,而逐渐弯腰扶持着地钻把手从而维持地钻运作;工作久了,容易造成使用者身体不适;由于地钻把手多数都为往地钻机体两侧张开,使用者需双手大幅度张开扶着地钻把手操作,并且当地钻完成工作,需将地钻连同深入土里的钻头拔出时,双手再给予把手向上的力时,会让使用者显得更加吃力;并且,地钻在存放或者携带,因把手的问题会占用过大的存放空间,略显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节把手角度的地钻,可避免使用者在用地钻时,随着地钻不断深入土里而造成过度弯腰的情况;改善了当使用者在地钻完成工作时,拔出地钻时或是转移到另一个工作地点时使得更加省力;减少了地钻在存放或是携带时的占用空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节把手角度的地钻,包括机体、左把手、右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把手、右把手分别对称铰接于机体上,且在左右把手与机体之间的连接轴上分别设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连接座、棘轮;所述棘轮设于连接座与机体之间;所述棘轮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设有均匀分布的内棘齿;所述棘轮外侧亦设有外棘齿;所设连接座设于棘轮凹槽内;所述连接座连接于左右把手的一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若干个通过卷簧连接均匀分布的卡齿;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的卡齿与棘轮凹槽内的内棘齿单向啮合;所述机体上设有一卡位装置;所述卡位装置位于左右把手角度调节装置之间;所述卡位装置包括设于机体上的装置主体以及设于装置主体内的滑动杆;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有滑道,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有一滑口;所述装置主体两侧皆设有一卡块口;所述滑动杆穿过滑口且一端设于滑道内;所述卡块口处各设有一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通过卷簧连接于滑动杆,另一端穿过卡块口,伸出至装置主体的外侧,并且与外棘齿单向啮合;所述装置主体内设有一与滑动杆相抵触的弹簧。所述机体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限位板,限位板分别位于左把手、右把手的下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地钻,通过对把手旋转,使把手高度上升,可避免使用者在用地钻时,随着地钻不断深入土里而造成过度弯腰的情况;并且当将把手转至机体的上方时,形成的力臂变小,使用者双手对把手施力更为集中,改善了当使用者在地钻完成工作时,拔出地钻或是转移到另一个工作地点时使得更加省力,并且减少了地钻在存放或是携带时的占用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机地钻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图3是图2的B部放大图。图4是图3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把手角度的地钻,包括机体1、左把手2、右把手3;所述左把手2、右把手3分别对称铰接于机体1上,且在左右把手与机体1之间的连接轴上分别设有角度调节装置4;所述角度调节装置4包括连接座5、棘轮6;所述棘轮6设于连接座5与机体1之间;所述棘轮6内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内壁设有均匀分布的内棘齿9;所述棘轮6外侧亦设有外棘齿10;所设连接座5设于棘轮6凹槽8内;所述连接座5连接于左右把手的一侧;所述连接座5上设有若干个通过卷簧连接均匀分布的卡齿7;所述连接座5上设有的卡齿7与棘轮6凹槽8内的内棘齿9单向啮合;所述机体1上设有一卡位装置11;所述卡位装置11位于左右把手角度调节装置4之间;所述卡位装置11包括设于机体1上的装置主体12以及设于装置主体12内的滑动杆13;所述装置主体12的内部设有滑道14,所述装置主体12的一侧设有一滑口15;所述装置主体12两侧皆设有一卡块口16;所述滑动杆13穿过滑口15且一端设于滑道14内;所述卡块口16处各设有一卡块17,所述卡块17的一端通过卷簧连接于滑动杆13,另一端穿过卡块口16,伸出至装置主体12的外侧,并且与外棘齿10单向啮合;所述装置主体12内设有一与滑动杆13相抵触的弹簧18;所述机体1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限位板19,限位板19分别位于左把手2、右把手3的下侧。以下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作出说明:地钻在开始使用前,即钻头尚未钻入土里时,地钻的直立高度较高,使用者直立便可手持着地钻把手;当地钻开始使用时,使用者手持把手给予地钻往下的力,随着钻头的运作,逐渐钻进土里,地钻直立高度逐渐下降,使用者若直立便不能继续维持地钻工作,此时,使用者需给予把手往上的力,与把手连接的连接座5随着把手以铰接轴为支点开始逆时针旋转,连接座5上的卡齿7在卷簧的作用下,并不会与棘轮6的内棘齿9相卡位,把手的一端会很顺畅的往上升起。若把手高度升至使用者直立便可维持地钻的程度时,此时给予把手往下的推力时;把手会以铰接轴为支点进行顺时针转动,连接座5上的卡齿7会对棘轮6的内棘齿9进行单向啮合,给予棘轮6同向旋转的力;与此同时,在机体1上设有的卡位装置11上的卡块17,抵触住了棘轮6的外棘齿10,进而使得棘轮6不可旋转;即把手受到往下的力时,在卡块17的作用下,把手无法往下降,可使使用者继续维持地钻工作,给予地钻往土里钻的压力;如此可避免当地钻钻头深入土中时,使用者为维持地钻运作以及给予地钻往下的力的时候过度弯腰的情况;当需要将地钻把手降下来时,用手指往上推动卡位装置11上的滑动杆13,滑动杆13受力挤压内部弹簧18向上滑动,与滑动杆13通过卷簧连接的卡块17,随着滑动杆13不断往下移动而逐渐通过卡块口16往装置主体12内部缩进;此时卡块17脱离对外棘齿10的抵触;棘轮6不受转动限制开始旋转,左右把手开始旋转往下降;下降完成后,停止对滑动杆13的推动,装置主体12内的弹簧18的弹力下,逐渐将滑动杆13推回至滑口15的最下端,卡块17重新从卡块口16伸出,重新抵触棘轮6的外棘齿10;滑动杆13可根据使用者需求自由调节把手下降程度;机体1上设有的限位板19限制把手旋转的最低程度。当地钻完成工作后,需将地钻从土里拔出来时,给予把手向上的力,把手转至机体1的上方,形成的力臂变小,使用者双手施力更为集中,此时拔出地钻以及将地钻转移到另一个工作地点时会相对的省力;并且当将把手转至机体1上侧时,把手不往地钻两侧扩张,使得在存放以及搬运携带时,更加的节省占用空间。本技术的地钻,通过对把手旋转,使把手高度上升,可避免使用者在用地钻时,随着地钻不断深入土里而造成过度弯腰的情况;并且当将把手转至机体1的上方时,形成的力臂变小,使用者双手对把手施力更为集中,改善了当使用者在地钻完成工作时,拔出地钻或是转移到另一个工作地点时使得更加省力,并且减少了地钻在存放或是携带时的占用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调节把手角度的地钻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把手角度的地钻,包括机体、左把手、右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把手、右把手分别对称铰接于机体上,且在左右把手与机体之间的连接轴上分别设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连接座、棘轮;所述棘轮设于连接座与机体之间;所述棘轮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设有均匀分布的内棘齿;所述棘轮外侧亦设有外棘齿;所设连接座设于棘轮凹槽内;所述连接座连接于左右把手的一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若干个通过卷簧连接均匀分布的卡齿;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的卡齿与棘轮凹槽内的内棘齿单向啮合;所述机体上设有一卡位装置;所述卡位装置位于左右把手角度调节装置之间;所述卡位装置包括设于机体上的装置主体以及设于装置主体内的滑动杆;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有滑道,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有一滑口;所述装置主体两侧皆设有一卡块口;所述滑动杆穿过滑口且一端设于滑道内;所述卡块口处各设有一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通过卷簧连接于滑动杆,另一端穿过卡块口,伸出至装置主体的外侧,并且与外棘齿单向啮合;所述装置主体内设有一与滑动杆相抵触的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把手角度的地钻,包括机体、左把手、右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把手、右把手分别对称铰接于机体上,且在左右把手与机体之间的连接轴上分别设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连接座、棘轮;所述棘轮设于连接座与机体之间;所述棘轮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设有均匀分布的内棘齿;所述棘轮外侧亦设有外棘齿;所设连接座设于棘轮凹槽内;所述连接座连接于左右把手的一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若干个通过卷簧连接均匀分布的卡齿;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的卡齿与棘轮凹槽内的内棘齿单向啮合;所述机体上设有一卡位装置;所述卡位装置位于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理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安奇迪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