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浩海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的手动打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9519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1 2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打钉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改进的手动打钉机。其包括有机嘴、撞针、柄体、送钉机构以及用于将撞针复位的复位机构;所述柄体的一端与机嘴连接,所述机嘴内开设有打钉孔,所述机嘴的端面开设有进钉孔,所述进钉孔与送钉机构对应设置,所述进钉孔与打钉孔相通;所述撞针的一端插设打钉孔内,所述撞针通过第一弹性件与机嘴连接;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有用于顶住撞针使其制动的制动体和用于将制动体脱离撞针的档位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工作效率高,使用安全,成本低。

An improved manual nail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nailing tools, in particular to an improved manual nailing machine. It includes organic mouth, firing pin, a handle, a nail feeding mechanism and reset mechanism for a reset; one end of the handle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chine mouth, the mouth of which are provided with screw holes, end surface of the machine mouth opened with screw holes, the screw holes and screw feed set the corresponding mechanism, screw holes and nail holes; one end of the needle inserted into the nail hole, the firing pin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chine mouth first elastic member; the reset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ring pin is used to counter the brake body and for firing pin gear brake body detachment Depart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carrying, high work efficiency, safe use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手动打钉机
本技术涉及打钉工具
,尤其是指一种改进的手动打钉机。
技术介绍
在电工行业的敷设线槽布线的工序中,经常需要进行打钉固定,工作者一般是直接用手拿捏钉子再用锤子敲打来固定线槽;采用手捏钉子定位再敲打的操作方式工作效率低,且手指容易受伤。为提高工作效率,人们采用了气动射钉枪,气动射钉枪的动力装置为气功装置,需要将空气压缩产生巨大的压力,具有很大压力的空气通过枪针将装设在枪体内的钢钉射击出去,钢钉射入目标位置。气动射钉机的工作效率虽高,但使用场合受到限制,因气动射钉枪在工作时,需要携带空气压缩机来产生高压气体,因此在进行大面积的工作时,由于需要不停的移动空气压缩机,使得工作效率变低,也造成工作不便;同时气动射钉枪的配套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手动打钉机,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工作效率高,使用安全,成本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手动打钉机,包括有机嘴、撞针、柄体、送钉机构以及用于将撞针复位的复位机构;所述柄体的一端与机嘴连接,所述机嘴内开设有打钉孔,所述机嘴的端面开设有进钉孔,所述进钉孔与送钉机构对应设置,所述进钉孔与打钉孔连通;所述撞针的一端插设打钉孔内,所述撞针通过第一弹性件与机嘴连接;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有用于顶住撞针使其制动的制动体和用于将制动体脱离撞针的档位部。其中,所述档位部包括有用于将制动体拉出脱离撞针的斜滑道。其中,所述斜滑道的底端与机嘴的直线距离大于斜滑道的顶端与机嘴的直线距离,所述斜滑道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卡住制动体的卡槽。其中,所述制动体包括有用于顶住撞针的杆件和用于与杆件配合的第二弹性件。进一步的,所述杆件的一端连接有用于与档位部配合的摆杆,所述摆杆与斜滑道滑动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杆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机嘴的端面连接。其中,所述撞针上延伸设置有限位凸体,所述机嘴上设置有用于与限位凸体配合的凹槽。其中,所述柄体的一侧面设置有用于与送钉机构配合的滑槽,所述送钉机构包括有用于与滑槽活动连接的推钉体,所述推钉体沿着滑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装设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有推钉块,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推钉体;所述推钉块上设置有用于与安装槽滑动连接的滑块。进一步的,所述推钉体的两侧设置有导向块,所述柄体的滑槽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与导向块配合导向槽。其中,所述推钉体的末端设置有挡盖,所述柄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卡住推钉体卡位机构,所述卡位机构包括有固定片、扭簧、铰接柱和卡位爪,所述固定片固定于柄体,所述固定片的两侧设有固定耳,所述卡位爪的中部和固定耳设有同轴的且与铰接柱相配合的铰接孔,卡位爪通过铰接柱与固定耳交接,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固定片和卡位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手动打钉机,所述柄体内装配有钉,在使用时,通过送钉机构将柄体内的钉从进钉孔送入到机嘴的打钉孔中,最后将机嘴的打钉孔对住目标位置,使用敲击物或撞击物入锤子,敲击撞针,使得撞针将打钉孔中的钉打入目标位置。敲击后,撞针受到制动体顶住的作用,撞针的一端停留在打钉孔内,操作人员可以操作复位机构,使得撞针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撞针的一端移出机嘴中的钉的装钉位置,同时,送钉机构继续将钉从进钉孔送入到打钉孔中,再使用敲击物或撞击物敲击撞针,撞针将钉击入目标位置,如此反复;其中,操作人员操作制动体在档位部上移动,使得制动体脱离撞针,即使得制动体不再顶住撞针,使得撞针可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进一步地,操作人员也可以将制动体通过拉出,使其脱离撞针,即使得制动体不再顶住撞针,也可使得撞针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本技术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工作效率高,使用安全,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的手动打钉机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的手动打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安装钉时柄体与机嘴配合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柄体、机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送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复位机构与撞针配合的剖视示意图。图7为图6的A处的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至图9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机嘴2—撞针3—柄体4—复位机构5—打钉孔6—进钉孔7—第一弹性件8—档位部9—制动体10—斜滑道11—卡槽12—第二弹性件13—杆件14—摆杆15—限位凸体16—凹槽17—滑槽18—推钉体19—安装槽20—第三弹性件21—推钉块22—滑块23—导向块24—导向槽25—挡盖26—固定片27—卡爪28—铰接柱29—卡位爪30—钉31—环状凸块32—腔体33—按压件34—复位部35—斜滑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6、图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手动打钉机,包括有机嘴1、撞针2、柄体3、送钉机构以及用于将撞针2复位的复位机构4;所述柄体3的一端与机嘴1连接,所述机嘴1内开设有打钉孔5,所述机嘴1的端面开设有进钉孔6,所述进钉孔6与送钉机构对应设置,所述进钉孔6与打钉孔5连通;所述撞针2的一端插设打钉孔5内,所述撞针2通过第一弹性件7与机嘴1连接;所述复位机构4包括有用于顶住撞针2使其制动的制动体9和用于将制动体9脱离撞针2的档位部8。具体地,所述柄体3内装配有钉30,在使用时,通过送钉机构将柄体3内的钉30从进钉孔6送入到机嘴1的打钉孔5中,最后将机嘴1的打钉孔5对住目标位置,使用敲击物或撞击物如锤子,敲击撞针2,使得撞针2将打钉孔5中的钉30打入目标位置。敲击后,撞针2受到制动体9顶住的作用,撞针2的一端停留在打钉孔5内,操作人员可以操作复位机构4,使得撞针2在第一弹性件7的作用下,撞针2的一端复位升起至机嘴1中的钉30的装钉位置,同时,送钉机构继续将钉30从进钉孔6送入到打钉孔5中,再使用敲击物或撞击物敲击撞针2,撞针2将钉30击入目标位置,如此反复;其中,操作人员操作制动体9在档位部8上移动,使得制动体9脱离撞针2,即使得制动体9不再顶住撞针2,使得撞针2可在第一弹性件7的作用下复位;进一步地,操作人员也可以将制动体9通过拉出,使其脱离撞针2,即使得制动体9不再顶住撞针2,也可使得撞针2在第一弹性件7的作用下复位;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可以为弹簧、弹片、拉簧等具有弹性的器件。如图1、图2、图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手动打钉机,所述档位部8包括有用于将制动体9拉出脱离撞针2的斜滑道10。如图1、图2、图6、图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手动打钉机,所述斜滑道10的底端与机嘴1的直线距离大于斜滑道10的顶端与机嘴1的直线距离,所述斜滑道10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卡住制动体9的卡槽11。如图1、图2、图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手动打钉机,所述制动体9包括有用于顶住撞针2的杆件13和用于与杆件13配合的第二弹性件12,所述杆件13的一端连接有用于与档位部8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改进的手动打钉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手动打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嘴、撞针、柄体、送钉机构以及用于将撞针复位的复位机构;所述柄体的一端与机嘴连接,所述机嘴内开设有打钉孔,所述机嘴的端面开设有进钉孔,所述进钉孔与送钉机构对应设置,所述进钉孔与打钉孔连通;所述撞针的一端插设打钉孔内,所述撞针通过第一弹性件与机嘴连接;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有用于顶住撞针使其制动的制动体和用于将制动体脱离撞针的档位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手动打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嘴、撞针、柄体、送钉机构以及用于将撞针复位的复位机构;所述柄体的一端与机嘴连接,所述机嘴内开设有打钉孔,所述机嘴的端面开设有进钉孔,所述进钉孔与送钉机构对应设置,所述进钉孔与打钉孔连通;所述撞针的一端插设打钉孔内,所述撞针通过第一弹性件与机嘴连接;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有用于顶住撞针使其制动的制动体和用于将制动体脱离撞针的档位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手动打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部包括有用于将制动体拉出脱离撞针的斜滑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手动打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滑道的底端与机嘴的直线距离大于斜滑道的顶端与机嘴的直线距离,所述斜滑道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卡住制动体的卡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手动打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体包括有用于顶住撞针的杆件和用于与杆件配合的第二弹性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手动打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的一端连接有用于与档位部配合的摆杆,所述摆杆与斜滑道滑动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杆件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浩海
申请(专利权)人:卢浩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