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元欣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温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924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1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医温灸装置,包括内壳体,内壳体的右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按摩凸起,按摩凸起的端面上开设有与内壳体的内腔相通的出烟孔,内壳体的右端设置有罩体,内壳体的左端设置有外壳体,外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多个安装管,安装管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安装管的左端固定设置在外侧体的左侧壁上,安装管的右端位于内壳体的空腔中,外壳体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与外壳体内腔连通的第一通风口,外壳体的左端设置有供气球囊,供气球囊固定设置在外壳体上,并且供气球囊的内腔与第一通风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中医温灸装置艾柱燃烧较慢且具有按摩功能、温灸效果好。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rming moxibus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xibustion device, comprising an inner shell, the right side of the inn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massage bulges, face massage bulges are arranged on the inner cavity and the inner casing with a smoke hole, the inner shell is arranged at the right end of the cover body, the inner shell of the shell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left side inner shell, in which a plurality of mounting tube, pipe installation, open tubular hollow structure inside the tube ends, the left fixed on the left wall of the outer body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installation cavity tube located within the housing in the left side wall of the outer shell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air ven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the body cavity of the housing shell are arranged at the left end of the supply air balloon, balloon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shell body, and the inner air balloon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vent. The moxa stick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rming moxibustion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low burning, massage function and good effect of warming moxibus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温灸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医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中医温灸装置。
技术介绍
温灸属于针灸范围之中,但不用针刺,而是通过点燃艾绒的热力进行治疗。中医认为,艾叶具有通畅经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养生保健的作用。艾绒燃烧后生成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有清除自由基的效果。现有的温灸装置,艾柱燃烧较快,而且功能较为单一,一般只具有温灸的疗效,不能对患处进行有效的按摩。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中医温灸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艾柱燃烧较慢且具有按摩功能、温灸效果好的中医温灸装置。本技术的中医温灸装置,包括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为左端具有开口的管状结构,并且内壳体的右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按摩凸起,所述按摩凸起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内壳体的内腔相通的出烟孔,所述内壳体的右端设置有罩体,所述罩体的左端可拆卸地设置在内壳体的外侧面上,并且所述出烟孔位于罩体的内腔中,所述内壳体的左端设置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为右端具有开口的管状结构,并且外壳体的右端可拆卸地设置在内壳体的外侧面上,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多个安装管,所述安装管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安装管的左端固定设置在外侧体的左侧壁上,安装管的右端位于内壳体的空腔中,所述外壳体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与外壳体内腔连通的第一通风口,所述外壳体的左端设置有供气球囊,所述供气球囊固定设置在外壳体上,并且供气球囊的内腔与第一通风口连通。进一步的,本技术的中医温灸装置,所述安装管内设置有固定针,所述固定针的左端固定设置在外壳体上。进一步的,本技术的中医温灸装置,所述外壳体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管对应的多个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分别与外壳体的内腔和供气球囊的内腔连通。进一步的,本技术的中医温灸装置,所述外壳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防滑纹。进一步的,本技术的中医温灸装置,所述外壳体通过螺纹连接在内壳体上。进一步的,本技术的中医温灸装置,所述罩体通过螺纹连接在内壳体上。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中医温灸装置,外壳体内设置多个安装管,并且内壳体的右侧壁上设置多个具有出烟孔的按摩凸起,由于安装管的内径较艾柱的外径稍大,且出烟孔的孔径较小,因此设置在安装管内的艾柱燃烧较缓慢,同时,按摩凸起的设置使得本技术的中医温灸装置具有一定的按摩功效,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其温灸效果。具体使用时,操作人员首先将燃烧的艾柱放置到安装管内,然后将外壳体安装在内壳体上,接着操作人员便可通过供气球囊对外壳体及内壳体进行供气,一方面提供了氧气,另一方面可使得烟气更易进入到安装凸起并通过出烟孔排出,然后操作人员并可通过罩体对患者进行温灸,当操作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按摩时只需将罩体卸下,并通过按摩凸起对患者进行按摩即可。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中医温灸装置艾柱燃烧较慢且具有按摩功能、温灸效果好。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中医温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见图1,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中医温灸装置,包括内壳体1,内壳体为左端具有开口的管状结构,并且内壳体的右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按摩凸起2,按摩凸起的端面上开设有与内壳体的内腔相通的出烟孔3,内壳体的右端设置有罩体4,罩体的左端可拆卸地设置在内壳体的外侧面上,并且出烟孔位于罩体的内腔中,内壳体的左端设置有外壳体5,外壳体为右端具有开口的管状结构,并且外壳体的右端可拆卸地设置在内壳体的外侧面上,外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多个安装管6,安装管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安装管的左端固定设置在外侧体的左侧壁上,安装管的右端位于内壳体的空腔中,外壳体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与外壳体内腔连通的第一通风口7,外壳体的左端设置有供气球囊8,供气球囊固定设置在外壳体上,并且供气球囊的内腔与第一通风口连通。本技术的中医温灸装置,外壳体内设置多个安装管,并且内壳体的右侧壁上设置多个具有出烟孔的按摩凸起,由于安装管的内径较艾柱的外径稍大,且出烟孔的孔径较小,因此设置在安装管内的艾柱燃烧较缓慢,同时,按摩凸起的设置使得本技术的中医温灸装置具有一定的按摩功效,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其温灸效果。具体使用时,操作人员首先将燃烧的艾柱放置到安装管内,然后将外壳体安装在内壳体上,接着操作人员便可通过供气球囊对外壳体及内壳体进行供气,一方面提供了氧气,另一方面可使得烟气更易进入到安装凸起并通过出烟孔排出,然后操作人员并可通过罩体对患者进行温灸,当操作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按摩时只需将罩体卸下,并通过按摩凸起对患者进行按摩即可。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中医温灸装置艾柱燃烧较慢且具有按摩功能、温灸效果好。作为优选,本技术的中医温灸装置,安装管内设置有固定针9,固定针的左端固定设置在外壳体上。固定针的设置使得艾柱能够稳固的设置在安装管内。作为优选,本技术的中医温灸装置,外壳体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与安装管对应的多个第二通风口10,第二通风口分别与外壳体的内腔和供气球囊的内腔连通。第二通风口的设置,使得艾柱不易因缺氧而熄灭。作为优选,本技术的中医温灸装置,外壳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防滑纹。作为优选,本技术的中医温灸装置,外壳体通过螺纹连接在内壳体上。作为优选,本技术的中医温灸装置,罩体通过螺纹连接在内壳体上。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中医温灸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医温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为左端具有开口的管状结构,并且内壳体的右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按摩凸起,所述按摩凸起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内壳体的内腔相通的出烟孔,所述内壳体的右端设置有罩体,所述罩体的左端可拆卸地设置在内壳体的外侧面上,并且所述出烟孔位于罩体的内腔中,所述内壳体的左端设置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为右端具有开口的管状结构,并且外壳体的右端可拆卸地设置在内壳体的外侧面上,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多个安装管,所述安装管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安装管的左端固定设置在外侧体的左侧壁上,安装管的右端位于内壳体的空腔中,所述外壳体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与外壳体内腔连通的第一通风口,所述外壳体的左端设置有供气球囊,所述供气球囊固定设置在外壳体上,并且供气球囊的内腔与第一通风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温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为左端具有开口的管状结构,并且内壳体的右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按摩凸起,所述按摩凸起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内壳体的内腔相通的出烟孔,所述内壳体的右端设置有罩体,所述罩体的左端可拆卸地设置在内壳体的外侧面上,并且所述出烟孔位于罩体的内腔中,所述内壳体的左端设置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为右端具有开口的管状结构,并且外壳体的右端可拆卸地设置在内壳体的外侧面上,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多个安装管,所述安装管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安装管的左端固定设置在外侧体的左侧壁上,安装管的右端位于内壳体的空腔中,所述外壳体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与外壳体内腔连通的第一通风口,所述外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元欣王兴臣
申请(专利权)人:邵元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