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科技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9064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1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业科技大棚,包括相互竖向平齐的第一大棚支撑柱和第二大棚支撑柱,所述第一大棚支撑柱与第二大棚支撑柱之间横向连接有横梁,所述第一大棚支撑柱和第二大棚支撑柱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增稳加固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增强支撑柱与支座的连接稳固性,防止支撑柱与支座在使用过程中支座与支撑柱发生歪斜偏位的情况,且增强该农业科技大棚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和稳固性,降低了外界的风力对农业科技大棚造成冲击导致农业科技大棚发生倒塌情况的概率,缩减了该农业科技大棚在使用时支撑柱与支座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磨损,延长了该农业科技大棚的使用寿命,有利于该农业科技大棚的推广使用。

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eenhous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reenhous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luding mutual vertical flat first canopy support columns and second shed support columns, the first column and the second supporting greenhouse canopy support column is horizontally connected between the beams, the first shed supporting column and the second column canopy support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reinforcement augmentation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can enhance the support column and bearing connecting stability, prevent the supporting column and bearing support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and supporting columns of skew deviation, and enhance the stability and stabl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whole, reducing the probability of external wind impact caused the collaps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greenhous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greenhouse, reduce the wear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column and the support in the greenhouse when used to generate under external force,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greenhouse,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科技大棚
本技术涉及光伏农业科技大棚
,具体为一种农业科技大棚。
技术介绍
农业科技大棚是种植农作物特别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农业科技大棚的使用越加广泛,从而市场出现了不同种类的农业科技大棚,农业科技大棚包括支撑柱和位于支撑柱底部的支座。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农业科技大棚,支撑柱与支座的连接稳固性差,在使用过程中支座与支撑柱容易发生歪斜偏位的情况,致使农业科技大棚发生倒塌的情况,影响支撑柱与支座的使用寿命,进而影响该农业科技大棚的使用寿命,难以满足市场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科技大棚,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支撑柱与支座的连接稳固性差,在使用过程中支座与支撑柱容易发生歪斜偏位的情况,致使农业科技大棚发生倒塌的情况,影响支撑柱与支座的使用寿命,导致农业科技大棚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科技大棚,包括相互竖向平齐的第一大棚支撑柱和第二大棚支撑柱,所述第一大棚支撑柱与第二大棚支撑柱之间横向连接有横梁,该横梁的顶部通过间隔分布的支杆连接有斜向铺设的太阳能光伏板;所述第一大棚支撑柱和第二大棚支撑柱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增稳加固机构,所述增稳加固机构包括限位管和固定连接于限位管底部的用于与地面相接触的圆形支座,所述支座的底部环形分布有用于增加地面与支座连接稳固性的锥体状齿块,支座的外表面等距离连接有四组方形凸耳,该四组凸耳的顶部均设有紧固螺栓,所述支座通过紧固螺栓牢固安置于地面上,支座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插入于地面内的插入柱,该插入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插入锥;所述第一大棚支撑柱和第二大棚支撑柱的柱体外表面均活动套接有限位管,该限位管的内管壁连接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包括“C”形第一压板和“C”形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的一端伸出限位管外侧位置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该螺柱的外表面位于限位管内管壁位置缠绕有用于减压减磨的弹簧。优选的,所述限位管的外表面环形分布有四组三角形结构的加强块,该加强块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支座的顶部,且加强块用于增强限位管与支座连接稳固性。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的板体内表面均粘接有用于贴合支撑柱柱体外表面的软垫,该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板体外表面均粘接有用于降低压板与限位管之间磨损程度的减震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增稳加固机构的设置,改进了支撑柱与支座的连接方式,能够利用限位管将第一大棚支撑柱和第二大棚支撑柱快速与支座连接,并通过人工转动调节螺母,让螺柱在调节螺母的螺旋作用下驱使螺柱带动压板对置于限位管内的第一大棚支撑柱和第二大棚支撑柱进行双向压紧,大幅度增强了支撑柱与支座的连接稳固性,防止支撑柱与支座在使用过程中支座与支撑柱发生歪斜偏位的情况,提高了该农业科技大棚整体的结构强度,且依靠凸耳和紧固螺栓的配合,能够快速将支座置于地面,在插入柱和插入锥的配合下,能够将支座牢固与地面结合于一体,利用齿块的配合有效防止支座在使用时出现移位的情况,增强了支座在使用时整体的稳定性和稳固性,从而增强了该农业科技大棚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和稳固性,提高了该农业科技大棚整体的抗冲击性能,极大地降低了外界的风力对农业科技大棚造成冲击导致农业科技大棚发生倒塌情况的概率,使得该农业科技大棚在使用过程中始终处于平衡稳固的状态,缩减了该农业科技大棚在使用时支撑柱与支座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磨损,从而延长了支撑柱与支座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该农业科技大棚的使用寿命,有利于该农业科技大棚的推广使用。2、本技术采用的弹簧,能够在对支撑柱进行压紧时,依靠弹簧在螺柱推动压板的过程中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起到缓冲效果,对支撑柱进行防护,降低压板对支撑柱造成磨损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支撑柱产生缓冲效果,提高支撑柱的抗冲击性能,缩减外力作用对支撑柱产生的冲击磨损,并在软垫的配合下,降低在压板压紧支撑柱时支撑柱所受到的磨损,从而延长了支撑柱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该农业科技大棚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增稳加固机构的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压紧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增稳加固机构的结构仰视图。图中:1第一大棚支撑柱、2第二大棚支撑柱、3横梁、4支杆、5太阳能光伏板、6增稳加固机构、61限位管、62支座、63加强块、64压紧板、641第一压板、642第二压板、6421螺柱、6422弹簧、6423调节螺母、6424减震垫、6425软垫、65凸耳、66紧固螺栓、67齿块、68插入柱、69插入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科技大棚,包括相互竖向平齐的第一大棚支撑柱1和第二大棚支撑柱2,第一大棚支撑柱1与第二大棚支撑柱2之间横向连接有横梁3,该横梁3的顶部通过间隔分布的支杆4连接有斜向铺设的太阳能光伏板5;第一大棚支撑柱1和第二大棚支撑柱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增稳加固机构6。增稳加固机构6包括限位管61和固定连接于限位管61底部的用于与地面相接触的圆形支座62,支座62的底部环形分布有用于增加地面与支座62连接稳固性的锥体状齿块67,支座62的外表面等距离连接有四组方形凸耳65,该四组凸耳65的顶部均设有紧固螺栓66,支座62通过紧固螺栓66牢固安置于地面上,支座62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插入于地面内的插入柱68,该插入柱6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插入锥69;第一大棚支撑柱1和第二大棚支撑柱2的柱体外表面均活动套接有限位管61,该限位管61的内管壁连接有压紧板64;压紧板64包括“C”形第一压板641和“C”形第二压板642,第一压板641与第二压板64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柱6421,螺柱6421的一端伸出限位管61外侧位置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6423,该螺柱6421的外表面位于限位管61内管壁位置缠绕有用于减压减磨的弹簧6422。限位管61的外表面环形分布有四组三角形结构的加强块63,该加强块63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支座62的顶部,且加强块63用于增强限位管61与支座62连接稳固性。第一压板641与第二压板642的板体内表面均粘接有用于贴合支撑柱柱体外表面的软垫6425,该第一压板641和第二压板642的板体外表面均粘接有用于降低压板与限位管61之间磨损程度的减震垫6424。本技术采用的弹簧6422,能够在对支撑柱进行压紧时,依靠弹簧6422在螺柱6421推动压板的过程中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起到缓冲效果,对支撑柱进行防护,降低压板对支撑柱造成磨损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支撑柱产生缓冲效果,提高支撑柱的抗冲击性能,缩减外力作用对支撑柱产生的冲击磨损,并在软垫6425的配合下,降低在压板压紧支撑柱时支撑柱所受到的磨损,从而延长了支撑柱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该农业科技大棚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农业科技大棚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农业科技大棚,包括相互竖向平齐的第一大棚支撑柱(1)和第二大棚支撑柱(2),所述第一大棚支撑柱(1)与第二大棚支撑柱(2)之间横向连接有横梁(3),该横梁(3)的顶部通过间隔分布的支杆(4)连接有斜向铺设的太阳能光伏板(5);所述第一大棚支撑柱(1)和第二大棚支撑柱(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增稳加固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稳加固机构(6)包括限位管(61)和固定连接于限位管(61)底部的用于与地面相接触的圆形支座(62),所述支座(62)的底部环形分布有用于增加地面与支座(62)连接稳固性的锥体状齿块(67),支座(62)的外表面等距离连接有四组方形凸耳(65),该四组凸耳(65)的顶部均设有紧固螺栓(66),所述支座(62)通过紧固螺栓(66)牢固安置于地面上,支座(62)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插入于地面内的插入柱(68),该插入柱(6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插入锥(69);所述第一大棚支撑柱(1)和第二大棚支撑柱(2)的柱体外表面均活动套接有限位管(61),该限位管(61)的内管壁连接有压紧板(64);所述压紧板(64)包括“C”形第一压板(641)和“C”形第二压板(642),所述第一压板(641)与第二压板(64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柱(6421),所述螺柱(6421)的一端伸出限位管(61)外侧位置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6423),该螺柱(6421)的外表面位于限位管(61)内管壁位置缠绕有用于减压减磨的弹簧(64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科技大棚,包括相互竖向平齐的第一大棚支撑柱(1)和第二大棚支撑柱(2),所述第一大棚支撑柱(1)与第二大棚支撑柱(2)之间横向连接有横梁(3),该横梁(3)的顶部通过间隔分布的支杆(4)连接有斜向铺设的太阳能光伏板(5);所述第一大棚支撑柱(1)和第二大棚支撑柱(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增稳加固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稳加固机构(6)包括限位管(61)和固定连接于限位管(61)底部的用于与地面相接触的圆形支座(62),所述支座(62)的底部环形分布有用于增加地面与支座(62)连接稳固性的锥体状齿块(67),支座(62)的外表面等距离连接有四组方形凸耳(65),该四组凸耳(65)的顶部均设有紧固螺栓(66),所述支座(62)通过紧固螺栓(66)牢固安置于地面上,支座(62)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插入于地面内的插入柱(68),该插入柱(6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插入锥(69);所述第一大棚支撑柱(1)和第二大棚支撑柱(2)的柱体外表面均活动套接有限位管(61),该限位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威赵荣子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连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