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马尾藻多糖的可食性包装膜,包装膜的成分及重量份为:面粉56‑82份、马尾藻多糖20‑38份、蔗糖2‑10份、活性多肽0.2‑0.3份、蔬菜2‑10份、鸡蛋5‑15份、壳聚糖10‑25份、水2‑10份,马尾藻多糖与蔗糖的重量比为2~15:1;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人们日常食用的材料为包装膜原料,制备的包装膜可作为食品、药品的包装膜,具有良好的速溶性和机械性,包装膜也可以作为食物充饥,包装膜用于新鲜蔬菜或肉制品时可清除食品表面的自由基,延缓食物氧化时间,有利于延长食物的保鲜期和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马尾藻多糖的可食性包装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食性包装膜,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马尾藻多糖的可食性包装膜。
技术介绍
多糖膜以各种多糖(如淀粉、壳聚糖、纤维素、海藻酸钠、胶质等)为主要原料制成,是一类研究和应用比较早的可食性包装膜,具有透明度好、强度高等特点。多糖膜化学性质稳定,适于长时间储存,但阻水性一般较差。蛋白质膜以植物蛋白(如大豆蛋白、玉米蛋白、小麦面筋蛋白等)和动物蛋白(如乳清蛋白、蛋清蛋白、鱼肌原纤维蛋白质等)为原料,通过二硫键与多肤链交联成膜。蛋白质膜易消化、富有营养、机械性能好,且具有优异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油脂阻隔性能,但阻水性较差。脂质膜按来源可分为植物油型膜、动物脂膜及蜡质型膜三种由于原料的弱极性,脂质膜具有良好的阻水性。但脂类物质单独成膜时,膜均匀性较差、机械性能和透明度不高,且容易产生蜡味和不良口感。目前,通常将脂类物质作为助剂与多糖或蛋白质复合使用。复合膜由多糖、蛋白质、脂质混合形成。通过特定的配比组合,复合膜能更好地利用各种原料的特殊性能,使复合膜具有更广泛的功能性,满足不同食品包装的需要,而且国内外对复合包装膜应用也有一定的研究。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技术授权专利文献,授权公告号:申请公布号CN101885861A,该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食性包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包括50—85重量份的面粉,2—10重量份的蔗糖,2—10重量份的蔬菜,5—15重量份的鸡蛋,以及2—10重量份的水,按上述比例的原料混合研磨成浆糊料后制膜。该可食性包装薄膜外观类似塑料薄膜,可在70~100℃水中溶解,可以食用,可用于制作各种食品的内包装材料、部分药品的包装等,对人体健康无害,并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具有速溶性,遇热即溶、遇水即化,不遇热不遇水时能保持很好的机械性能。并且其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但是该包装膜在延缓包覆的食品氧化程度方面不太理想,不利于食品的保质、保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马尾藻多糖的可食性包装膜,具有良好的速溶性和机械性能,在自然环境中可降解,可延缓包装食品的氧化,清除食品表面的自由基,可提高食品的保鲜效果,延长保质期。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方案为:一种基于马尾藻多糖的可食性包装膜,包装膜的成分及重量份为:面粉56-82份、马尾藻多糖20-38份、蔗糖2-10份、活性多肽0.2-0.3份、蔬菜2-10份、鸡蛋5-15份、壳聚糖10-25份、水2-10份,马尾藻多糖与蔗糖的重量比为2~15:1;活性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MKTVRVAAAVALLFAFVWIQESSAQADAQMEEMEGPEDVDIPVELKVEEVVDAMSSYSRAKRGLKCKLRCRL;蔬菜为菠菜、青菜、芹菜、胡萝卜、西红柿、西蓝花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采用人们日常食用的材料为包装膜原料,制备的包装膜可作为食品、药品的包装膜,具有良好的速溶性和机械性,包装膜也可以作为食物充饥,包装膜用于新鲜蔬菜或肉制品时可清除食品表面的自由基,延缓食物氧化时间,有利于延长食物的保鲜期和品质,在包装膜中添加的活性多肽具有较强的清除清除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大米蛋白抗氧化肚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能力,活性多肽对Fe2+具有一定的鳌合作用,延缓食品氧化,通过控制马尾藻多糖与蔗糖的重量比可显著增强包装膜的速溶性和降解速度,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基于马尾藻多糖的可食性包装膜的制备方法为:1)马尾藻多糖的提取:取马尾藻粉末,按质量比加入去离子水,马尾藻粉末与去离子水的比例为1:20,回流提取,回流提取温度为80~83℃,提取时间为7~9h,将浸提液离心,取上清液,沉淀物加去离子水,回流提取,浸提液离心,取上清液,合并上清液,旋蒸,加入乙醇,上清液与乙醇的醇液比为3~3.5:1,冷藏过夜,离心,取沉淀物,冷冻干燥,得马尾藻多糖;2)按重量份计,取面粉与水混匀成糊状,得糊浆,在蔬菜中加水榨汁,加入蔗糖、壳聚糖混合后,依次加入糊浆、鸡蛋、马尾藻多糖、活性多肽研磨成浆,放入造膜机制膜,可食性包装膜的厚度为0.1mm-0.5mm,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可食性包装膜具有优异的速溶性和机械性能,在自然环境中可降解,可延缓包装食品的氧化,清除食品表面的自由基,可提高食品的保鲜效果,添加的马尾藻多糖易溶于水、粘度较高、凝固能力强,增强包装膜的机械强度,提高包装膜的碘含量,还使包装膜的口感得到很大提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采用人们日常食用的材料为包装膜原料,制备的包装膜可作为食品、药品的包装膜,具有良好的速溶性和机械性,包装膜也可以作为食物充饥;2)包装膜用于新鲜蔬菜或肉制品时可清除食品表面的自由基,延缓食物氧化时间,有利于延长食物的保鲜期和品质;3)包装膜中添加的马尾藻多糖易溶于水、粘度较高、凝固能力强,增强包装膜的机械强度,提高包装膜的碘含量,还使包装膜的口感得到很大提升;4)包装膜的原材料简单易得,成本低廉,制作方法简单,易实现批量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基于马尾藻多糖的可食性包装膜,包装膜的成分及重量份为:面粉62份、马尾藻多糖32份、蔗糖8份、活性多肽0.24份、蔬菜7份、鸡蛋10份、壳聚糖18份、水6份,马尾藻多糖与蔗糖的重量比为4:1;活性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MKTVRVAAAVALLFAFVWIQESSAQADAQMEEMEGPEDVDIPVELKVEEVVDAMSSYSRAKRGLKCKLRCRL;蔬菜为菠菜、青菜、芹菜、胡萝卜。一种基于马尾藻多糖的可食性包装膜的制备方法为:1)马尾藻多糖的提取:取马尾藻粉末,按质量比加入去离子水,马尾藻粉末与去离子水的比例为1:20,回流提取,回流提取温度为82℃,提取时间为7.1h,将浸提液离心(5000r/min,10min),取上清液,沉淀物加去离子水(1:20),回流提取,回流提取温度为82℃,提取时间为7.1h,浸提液离心(5000r/min,10min),取上清液,合并上清液,50℃旋蒸发至1/4体积,加入乙醇,上清液与乙醇的醇液比为3:1,冷藏过夜,离心(5000r/min,10min),取沉淀物,冷冻干燥,得马尾藻多糖;2)按重量份计,取面粉与水混匀成糊状,得糊浆,在蔬菜中加水榨汁,加入蔗糖、壳聚糖混合后,依次加入糊浆、鸡蛋(鸡蛋的蛋清与蛋黄比为2:1)、马尾藻多糖、活性多肽研磨成浆,放入造膜机制膜,可食性包装膜的厚度为0.3mm。实施例2:一种基于马尾藻多糖的可食性包装膜,包装膜的成分及优选重量份为:面粉59份、马尾藻多糖20份、蔗糖10份、活性多肽0.2份、蔬菜6份、鸡蛋10份、壳聚糖18份、水8份,马尾藻多糖与蔗糖的重量比为2:1;活性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MKTVRVAAAVALLFAFVWIQESSAQADAQMEEMEGPEDVDIPVELKVEEVVDAMSSYSRAKRGLKCKLRCRL;蔬菜为菠菜、芹菜、西红柿、西蓝花。一种基于马尾藻多糖的可食性包装膜的制备方法为:1)马尾藻多糖的提取:取马尾藻粉末,按质量比加入去离子水,马尾藻粉末与去离子水的比例为1:20,回流提取,回流提取温度为82℃,提取时间为7.1h,将浸提液离心(5000r/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马尾藻多糖的可食性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膜的成分及重量份为:面粉56‑82份、马尾藻多糖20‑38份、蔗糖2‑10份、活性多肽0.2‑0.3份、蔬菜2‑10份、鸡蛋5‑15份、壳聚糖10‑25份、水2‑10份,所述马尾藻多糖与蔗糖的重量比为2~1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马尾藻多糖的可食性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膜的成分及重量份为:面粉56-82份、马尾藻多糖20-38份、蔗糖2-10份、活性多肽0.2-0.3份、蔬菜2-10份、鸡蛋5-15份、壳聚糖10-25份、水2-10份,所述马尾藻多糖与蔗糖的重量比为2~1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马尾藻多糖的可食性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MKTVRVAAAVALLFAFVWIQESSAQADAQMEEMEGPEDVDIPVELKVEEVVDAMSSYSRAKRGLKCKLRCR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马尾藻多糖的可食性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蔬菜为菠菜、青菜、芹菜、胡萝卜、西红柿、西蓝花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马尾藻多糖的可食性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马尾藻多糖的可食性包装膜的制备方法为:1)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冰,
申请(专利权)人:浦江县欧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