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辛全专利>正文

门及防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7897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门及防盗系统,所述门包括门扇,门扇包括门扇主框架、前门板以及后门板,且前门板、后门板均与门扇主框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通过将门扇分割成相互独立的门扇主框架、前门板以及后门板三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则当前门板或者后门板有损伤需要更换时,将前门板或者后门板拆卸下来,安装上新的即可,无需将整个门更换,从而大大简化了更换过程,大大降低了成本,节省原材料,方便使用。另外,随着人们对外观越来越重视,为了彰显自己的个性,人们还可以定制与众不同的前门板或者后门板,例如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自己喜欢的花纹装饰物等等进行定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及防盗系统
本技术涉及家用器材
,尤其是涉及一种门及防盗系统。
技术介绍
门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不论哪种结构形式的门,一旦生产出来成为一个整体,该门的外观结构是不能够被随意更换的。这就使得人们只想更换门上的某一部分时,却不得不将整个门更换,而拆装门过程繁琐,还有可能对墙体造成损坏,浪费材料,成本较高,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更换门的某一部分时需要将整个门更换而造成材料浪费,过程繁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门,包括门扇;门扇包括门扇主框架、前门板和后门板;门扇主框架包括四个首尾依次连接的侧板,四个侧板形成包括两个开口的盒体,前门板与门扇主框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以密封门扇主框架的位于室外的开口,后门板与门扇主框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以密封门扇主框架的位于室内的开口。进一步地,门还包括门框;门框包括门框主框架,门框前板和门框后板;门框前板与门框主框架的位于室外的一侧可拆卸地固定连接,门框后板与门框主框架的位于室内的一侧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相对设置的两个位于竖直方向的侧板中的一个与门框主框架的一个侧壁转动连接,另一个与门框主框架的另一个侧壁通过门锁连接;门框主框架用于安装在门洞墙体上。进一步地,前门板的四周围设有垂直于前门板的前插板,门扇主框架的四个侧板的位于室外的一侧设置有前插槽,前插板插设在前插板内,并通过前紧固件前插板与前插槽相对固定;后门板的四周围设有垂直于后门板的后插板,门扇主框架的四个侧板的位于室内的一侧设置有后插槽,后插板插设在后插板内,并通过后紧固件后插板与后插槽相对固定。进一步地,门框前板的四个侧边上均间隔地设置有多个螺栓孔,门框主框架上设置有多个与多个螺栓孔一一对应的第一连接孔,门框后板上设置有多个与多个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孔,连接螺丝依次穿过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拧紧在螺栓孔内。进一步地,门框前板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上板、第二侧板和下板;第一侧板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槽,第二侧板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槽,上板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上安装槽。进一步地,门框前板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前门框侧板、上门框前板、第二前门框侧板和下门框前板;第一前门框侧板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液晶显示屏,第二前门框侧板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液晶显示屏,上门框前板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上液晶显示屏。进一步地,前门板上设置有透气口,透气口处设置有呈镂空状的盖板;后门板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固定板与门扇主框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固定板上设置有滑槽,滑槽的底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与活动板连接,以带动活动板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进一步地,门锁为指纹智能门锁。进一步地,指纹智能门锁包括指纹采集模块以及与指纹采集模块通讯连接的控制模块,前门板上设置有警报器,警报器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盗系统,包括摄像头、控制终端以及本技术提供的门,摄像头设置在前门板上,控制终端用于设置在室内,摄像头与控制终端通讯连接,控制终端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本技术提供的门包括门扇,门扇包括门扇主框架、前门板以及后门板,且前门板、后门板均与门扇主框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通过将门扇分割成相互独立的门扇主框架、前门板以及后门板三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则当前门板或者后门板有损伤需要更换时,将前门板或者后门板拆卸下来,安装上新的即可,无需将整个门更换,从而大大简化了更换过程,大大降低了成本,节省原材料,方便使用。另外,随着人们对外观越来越重视,为了彰显自己的个性,人们还可以定制与众不同的前门板或者后门板,例如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自己喜欢的花纹装饰物等等来定制,前门板与门扇主框架的可拆卸连接,后门板与门扇主框架的可拆卸连接实现了门的个性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门中门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门中门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门中门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门框;2-门扇;11-门框主框架;12-门框前板;13-门框后板;21-门扇主框架;22-前门板;23-后门板;121-第一安装槽;122-第二安装槽;123-上安装槽;211-第一螺栓孔;212-第一连接孔;221-前插板;222-第二螺栓孔;231-后插板;232-第二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提供的门不仅包括门,还适用于各种门,例如安装于院子的大门、安装于室内的门等等。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门中门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门中门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门,包括门扇2;门扇2包括门扇主框架21、前门板22和后门板23;门扇主框架21包括四个首尾依次连接的侧板,四个侧板形成包括两个开口的盒体,前门板22与门扇主框架2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以密封门扇主框架21的位于室外的开口,后门板23与门扇主框架2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以密封门扇主框架21的位于室内的开口。其中,门扇主框架21的材质、门前板的材质以及门后板的材质均可以为多种,例如:铸铁、钢或者铝合金等。三者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实现前门板22与门扇主框架2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的方式以及实现后门板23与门扇主框架2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的方式均可以有多种,例如:通过在前门板22上设置卡板,在门扇主框架21上设置卡槽,通过卡设将前门板22与门扇主框架21连接,同样后门板23与门扇主框架21也通过卡设实现连接。又如:前门板22的四周围设有垂直于前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门及防盗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扇;所述门扇包括门扇主框架、前门板和后门板;所述门扇主框架包括四个首尾依次连接的侧板,四个所述侧板形成包括两个开口的盒体,所述前门板与所述门扇主框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以密封所述门扇主框架的位于室外的开口,所述后门板与所述门扇主框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以密封所述门扇主框架的位于室内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扇;所述门扇包括门扇主框架、前门板和后门板;所述门扇主框架包括四个首尾依次连接的侧板,四个所述侧板形成包括两个开口的盒体,所述前门板与所述门扇主框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以密封所述门扇主框架的位于室外的开口,所述后门板与所述门扇主框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以密封所述门扇主框架的位于室内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门框;所述门框包括门框主框架,门框前板和门框后板;所述门框前板与所述门框主框架的位于室外的一侧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门框后板与所述门框主框架的位于室内的一侧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相对设置的两个位于竖直方向的所述侧板中的一个与所述门框主框架的一个侧壁转动连接,另一个与所述门框主框架的另一个侧壁通过门锁连接;所述门框主框架用于安装在门洞墙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板的四周围设有垂直于前门板的前插板,所述门扇主框架的四个侧板的位于室外的一侧设置有前插槽,所述前插板插设在所述前插板内,并通过前紧固件所述前插板与所述前插槽相对固定;所述后门板的四周围设有垂直于后门板的后插板,所述门扇主框架的四个侧板的位于室内的一侧设置有后插槽,所述后插板插设在所述后插板内,并通过后紧固件所述后插板与所述后插槽相对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前板的四个侧边上均间隔地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门框主框架上设置有多个与多个所述螺栓孔一一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门框后板上设置有多个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孔,连接螺丝依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辛全
申请(专利权)人:李辛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