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碳化硅‑氮化硅多孔复合陶瓷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78274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化硅‑氮化硅多孔复合陶瓷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碳硅烷粉体置于真空或保护气氛下进行热处理;2)将凝胶单体、交联剂及分散剂溶解分散至水中得到预混液,所述预混液与烧结助剂粉体、氮化硅粉体及热处理过的聚碳硅烷粉体混合,得到浆料;3)所述浆料经过球磨后,采用注模法制备坯体;4)所述坯体经过干燥、烧结,即得。该方法可以实现碳化硅‑氮化硅复合陶瓷的碳化硅含量和气孔率同时在较大范围内任意调控,制备出孔隙均匀的多孔陶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化硅-氮化硅多孔复合陶瓷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化硅-氮化硅多孔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热处理聚碳硅烷来调控碳化硅-氮化硅多孔复合陶瓷气孔率和碳化硅含量的方法;属于多孔复合陶瓷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多孔陶瓷不仅具有多孔材料密度小,比表面积大等基本特性,还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优势,使其在耐高温多孔材料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多孔陶瓷的开发和应用备受关注,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环保、能源、化工等领域。碳化硅和氮化硅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抗氧化、耐腐蚀、耐烧蚀等优异性能,是十分理想的耐高温多孔陶瓷材料,在1000℃以上的使用环境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研究的碳化硅-氮化硅复合陶瓷主要应用于结构材料,即复合陶瓷较为致密,对碳化硅-氮化硅多孔复合陶瓷的研制较少。中国专利(CN200410073163.9)公开了一种氮化硅-碳化硅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具体公开了以酚醛树脂作为材料的造孔剂和碳热还原剂,实验通过混粉、湿磨、干燥、冷压和烧结(氮气)工艺制备出了一种碳化硅-氮化硅多孔陶瓷,气孔率为45~70%,抗弯强度为68~170MPa。在酚醛树脂的作用下,材料的碳化硅含量与气孔率直接相关,因此该工艺难以根据实际需求制备碳化硅含量和气孔可分别调控的碳化硅-氮化硅多孔陶瓷。中国专利(CN201410563152.2)公开了一种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泡沫陶瓷的制备方法,具体公开将SiC、硅微粉、酚醛树脂外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均匀混合制成陶瓷浆料,然后将陶瓷浆料浸渍在聚氨酯泡沫上,干燥后在氮气气氛中烧制成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泡沫陶瓷。该方法制备的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泡沫陶瓷显微结构均匀,强度高,孔大小均匀,避免炭和游离硅的残留,使其强度、耐高温、抗热冲击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其复合陶瓷的气孔率无法调控。文献“YangJF,ZhangGJ,KondoN,etal.SynthesisandpropertiesofporousSi3N4/SiCnanocompositesbycarbothermalreactionbetweenSi3N4andcarbon[J].ActaMaterialia,2002,50(19):4831-4840.”以纳米碳粉为碳源,利用碳粉的碳化还原反应造孔,实验通过混粉、湿磨、干燥、冷压和烧结(氩气/氮气)工艺制备出了一种碳化硅-氮化硅多孔陶瓷,气孔率为50~80%,抗弯强度为20~100MPa。由于纳米碳粉的含量同时影响材料中碳化硅含量和气孔率,因此仍存在碳化硅含量和气孔率不可分别调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碳化硅-氮化硅多孔陶瓷材料的存在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以实现碳化硅含量和气孔率同时可在较大范围内任意调控的碳化硅-氮化硅多孔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化硅-氮化硅多孔复合陶瓷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碳硅烷粉体置于真空或保护气氛下,在400~1400℃温度下进行热处理;2)将凝胶单体、交联剂及分散剂溶解分散至水中得到预混液,所述预混液与烧结助剂粉体、氮化硅粉体及热处理过的聚碳硅烷粉体混合,得到浆料;3)所述浆料经过球磨后,采用注模法制备坯体;4)所述坯体经过干燥、烧结,即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首次利用热处理过的聚碳硅烷粉作为碳化硅-氮化硅多孔复合陶瓷的造孔剂和碳化硅的碳源,同时实现了陶瓷气孔率和碳化硅含量的有效调控,且获得孔隙均匀的碳化硅-氮化硅多孔复合陶瓷材料。聚碳硅烷是一种常用的作为碳化硅前驱体的聚合物材料,在其裂解中,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聚碳硅烷会不断的排除一些气体小分子或基团,从而在基体内形成气孔。专利技术人发现,聚碳硅烷在其裂解过程中,当温度升高至400~1400℃温度范围内时,聚碳硅烷的热重曲线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可以利用其变化规律设计出符合的需求的碳化硅-氮化硅多孔复合陶瓷材料。特别是通过大量实验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聚碳硅烷的热处理温度越高,用热处理后的聚碳硅烷制备的多孔陶瓷材料气孔率越低。当热处理温度为400~780℃范围内,聚碳硅烷的热衷曲线呈现出良好的近似线性关系,在此范围聚碳硅烷的质量减少了30%,说明聚此时聚碳硅烷能够稳定释放出大量的氢气、碳氢化合物及甲基硅烷等气体,可用于制备气孔率较高的多孔材料,并且能够形成较为均匀的孔。当热处理温度为780℃时,聚碳硅烷发生无机化转变,质量发生骤减。当热处理温度为780~1400℃范围内,聚碳硅烷仍有4%的失重,此时聚碳硅烷仍能够稳定释放出少量氢气、CO、SiO等气体,可用于制备气孔率较低的多孔材料,也能形成较为均匀的孔。本专利技术申请技术方案巧妙地将聚碳硅烷在400~1400℃温度范围内进行热处理,使聚碳硅烷通过裂解先释放部分气体小分子和基团,热处理后的聚碳硅烷不仅能作为碳化硅源,而且在后续的烧结过程中能继续稳定的释放气体,从而获得孔隙均匀的多孔陶瓷材料。通过控制聚碳硅烷进行热处理的裂解温度和聚碳硅烷的添加量,可以同时调控碳化硅-氮化硅复合陶瓷的气孔率及其碳化硅的含量。优选的方案,热处理过程中升温速率为1~20℃/min,在400~1400℃温度下保温的时间为0.5~5小时。优选的方案,步骤2)中,各组分以质量份计量:凝胶单体10~20份、交联剂1~2份、分散剂2~6份、水70~90份,烧结助剂粉体10~20份、氮化硅粉体和热处理过的聚碳硅烷粉体80~90份。较优选的方案,所述凝胶单体为丙烯酰胺。较优选的方案,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较优选的方案,所述分散剂为四甲基氢氧化铵。较优选的方案,所述烧结助剂为氧化铝和氧化钇按质量比1~2:1~5组合。较优选的方案,所述氮化硅和所述热处理过的聚碳硅烷的质量比为1:0.01~4。优选的方案,球磨过程中球磨机转速为100~300r/min,球磨时间为1~7小时。优选的方案,注模过程中在浆料中加入催化剂和引发剂,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反应10~100min,固化成型,脱模,得到坯体。较优选的方案,所述注模过程在氮气下进行。较优选的方案,所述催化剂为四甲基乙二胺。催化剂的相对用量为0.1~10质量份。较优选的方案,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优选的方案,干燥过程中干燥温度为30~150℃、相对湿度为50~90%,干燥气氛为空气,干燥至质量恒重。在该条件下干燥,能防止坯体收缩开裂。优选的方案,烧结过程中干燥坯体置于氮气气氛中,以0.5~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550~1750℃,保温0.5~5小时。优选的方案,所述碳化硅-氮化硅多孔复合陶瓷的碳化硅含量在1~70%内任意调控,气孔率在0.5~60%任意调控,密度为1.0~3.4g/cm3,抗弯强度为50~600MPa。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保护气氛为氮气和/或氩气。相对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首次利用经过热处理后的聚碳硅烷作为碳化硅-氮化硅多孔复合陶瓷制备过程中的碳化硅源和造孔剂,经过适当热处理后的聚碳硅烷能够稳定释放气体小分子和基团,从而可以通过控制聚碳硅烷热处理的裂解温度以及热处理后的聚碳硅烷用量,实现调控碳化硅-氮化硅多孔复合陶瓷气孔率和碳化硅的含量;制备出气孔尺寸均一、分布均匀的碳化硅-氮化硅多孔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5/201710671197.html" title="一种碳化硅‑氮化硅多孔复合陶瓷制备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碳化硅‑氮化硅多孔复合陶瓷制备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化硅‑氮化硅多孔复合陶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碳硅烷粉体置于真空或保护气氛下,在400~1400℃温度下进行热处理;2)将凝胶单体、交联剂及分散剂溶解分散至水中得到预混液,所述预混液与烧结助剂粉体、氮化硅粉体及热处理过的聚碳硅烷粉体混合,得到浆料;3)所述浆料经过球磨后,采用注模法制备坯体;4)所述坯体经过干燥、烧结,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硅-氮化硅多孔复合陶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碳硅烷粉体置于真空或保护气氛下,在400~1400℃温度下进行热处理;2)将凝胶单体、交联剂及分散剂溶解分散至水中得到预混液,所述预混液与烧结助剂粉体、氮化硅粉体及热处理过的聚碳硅烷粉体混合,得到浆料;3)所述浆料经过球磨后,采用注模法制备坯体;4)所述坯体经过干燥、烧结,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氮化硅多孔复合陶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热处理过程中升温速率为1~20℃/min,在400~1400℃温度下保温的时间为0.5~5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化硅-氮化硅多孔复合陶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各组分以质量份计量:凝胶单体10~20份、交联剂1~2份、分散剂2~6份、水70~90份,烧结助剂粉体10~20份、氮化硅粉体和热处理过的聚碳硅烷粉体80~90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化硅-氮化硅多孔复合陶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单体为丙烯酰胺;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所述分散剂为四甲基氢氧化铵;所述烧结助剂为氧化铝和氧化钇按质量比1~2:1~5组合;所述氮化硅和所述热处理过的聚碳硅烷的质量比为1:0.01~4。5.根据权利要求1、2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鹏王依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