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毒滤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165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7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防病毒滤网,包括装置外壳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内的滤网主体,所述装置外壳包括相互连接的进风层外壳及出风层外壳,所述滤网主体设置于所述进风层外壳与所述出风层外壳之间,所述进风层外壳上等距开设有多个用于进风的进风孔,所述出风层外壳上开设有用于出风的出风口以及多组用于支撑所述滤网主体的支撑筋,在所述支撑筋的支撑作用下,所述滤网主体向所述进风层外壳的方向拱起,形成一个拱形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多层不同过滤材料的组合使用,实现了对空气中病毒及其附着物的过滤,获得了更高的过滤效率及更好的透气性。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滤网主体的拱形结构扩大了单位面积内滤网的使用面积,进一步提升了滤网的过滤效率。

Anti virus filt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nti virus filter, the filter body includes a device shell and fixed on the device within the housing, the housing includes a device connected into the wind and the wind shell shell, the filter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air inlet and the air outlet casing layer between the shell layer and the air inlet on the shell layer offset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air inlet holes for air inlet and the air outlet is arranged on the shell for a wind outlet and a plurality of support bars for supporting the filter body, supporting the role of reinforcement on the lower of the filter body to the wind direction of the arch shell, forming an arch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filtration of the virus and its attachment in the air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ulti-layer filtering materials, and obtains higher filtration efficiency and better air perme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arch structur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filter screen enlarges the use area of the filter screen in the unit area, and further improves the filtering efficiency of the filter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病毒滤网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在有病毒感染风险的场合中使用、且能够有效地完成空气中病毒及其附着物过滤的防病毒滤网,属于空气过滤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在医院和科研实验室等场合内,空气中可能悬浮存在有致病病毒及其附着物。而对于某些体质较差者或病人而言,暴露在这样被污染的环境中,即使少量的病毒也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较大的损害。具体而言,在被污染的环境中使用现有的空气过滤设备,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缺陷。第一,病毒只有细菌大小的百分之一左右,且没有细胞结构。有的病毒大小在100纳米(0.1微米)左右,但也有非常小的常见病毒,如冠状病毒为30纳米(0.03微米)、口蹄疫病毒最小只有7~8纳米。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空气净化滤网对较大的颗粒物过滤效果较好,如2.5微米、0.3微米的颗粒物,也对细菌有一定效果,但当上述空气净化滤网在面对能够轻松通过细菌过滤器的病毒时,其防护、过滤效果并不理想。第二,病毒在空气中传播一般会与其附着物一起,譬如少量的组织碎片,粘液等。普通的净化滤网材料,通过其长纤维的粘性和范德华力,或许可以将部分含有病毒的附着物给拦截住。但是由于滤材内纤维之间的缝隙,与病毒的尺寸相比还是太大,这些病毒存在暂时被拦截但而后脱离附着物并穿透滤网,或者在滤网拦截住的生物组织内复制后并脱离滤网重新进入空气的可能性。上述过程,均可以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第三,一般的过滤装置在其滤网与周边框架之间的密封结构都没有考虑到纳米尺寸的病毒,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空气中病毒绕过滤网、直接从滤网后端进入过滤后的空气的风险。综上所述,正是由于现有设备存在着上述三个方面的缺陷,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以在有病毒感染风险的场合中使用、且能够有效地完成空气中病毒及其附着物过滤的防病毒滤网,就成为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以在有病毒感染风险的场合中使用、且能够有效地完成空气中病毒及其附着物过滤的防病毒滤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防病毒滤网,包括装置外壳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内的滤网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包括相互连接的进风层外壳及出风层外壳,所述滤网主体设置于所述进风层外壳与所述出风层外壳之间,所述进风层外壳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进风的进风孔,所述出风层外壳上开设有用于出风的出风口以及多组用于支撑所述滤网主体的支撑筋,在所述支撑筋的支撑作用下,所述滤网主体向所述进风层外壳的方向拱起,形成一个拱形结构。优选地,所述进风层外壳与所述出风层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进风层外壳与所述出风层外壳的边缘结合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实现密封的密封结构。优选地,多组所述支撑筋由所述出风口向四周呈发散状分布,每组所述支撑筋均由多个呈直线状排列的支撑竖片组成,每组所述支撑筋内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竖片间的距离为10mm~50mm。优选地,每组所述支撑筋内多个所述支撑竖片的长度由所述出风口向边缘逐渐增加。优选地,以所述出风层外壳的横截面为中心,每组所述支撑筋内多个所述支撑竖片的高度由中心向两侧逐渐降低且平滑过渡;或以所述出风层外壳的竖直截面为中心,每组所述支撑筋内多个所述支撑竖片的高度由中心向两侧逐渐降低且平滑过渡;或以所述出风层外壳的中轴线为中心,每组所述支撑筋内多个所述支撑竖片的高度由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且平滑过渡。优选地,所述滤网主体包括由进风方向至出风方向按序叠合排列的两层结构,分别为第一静电驻极滤材层以及第二静电驻极滤材层。优选地,所述滤网主体还包括第一网状滤材层以及第二网状滤材层,所述第一网状滤材层位于所述第一静电驻极滤材层的进风方向上、并与其叠合设置,所述第二网状滤材层位于所述第二静电驻极滤材层的出风方向上、并与其叠合设置。优选地,所述滤网主体包括由进风方向至出风方向按序叠合排列的四层结构,分别为,第一网状滤材层、第一静电驻极滤材层、第二静电驻极滤材层以及第二网状滤材层。优选地,所述第一静电驻极滤材层的穿透率≤10%,所述第二静电驻极滤材层的穿透率≤5%。优选地,所述第一网状滤材层以及所述第二网状滤材层的材质均为100目以上的高分子材料。本专利技术的突出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多层不同过滤材料的组合使用,不仅有效地实现了对空气中病毒及其附着物的过滤,而且与现有技术相比,获得了更高的过滤效率以及更好的透气性。同时,本专利技术中的支撑结构将滤网主体撑起并使其形成一个拱形结构,扩大了单位面积内滤网的使用面积,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滤网的过滤效率。此外,本专利技术中的滤网主体与装置外壳之间设置有紧密的密封结构,提升了装置整体的密封性,杜绝了空气中病毒绕过滤网、直接从滤网后端进入过滤后空气的现象,确保了过滤效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可有效地完成对空气中病毒及其附着物的过滤,且过滤效率高、透气性好、过滤效果显著,具有很高的使用及推广价值。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出风层外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进风层外壳;2、出风层外壳;21、出风口;22、支撑竖片;3、滤网主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防病毒滤网,包括装置外壳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内的滤网主体3,所述装置外壳包括相互连接的进风层外壳1及出风层外壳2,所述滤网主体3设置于所述进风层外壳1与所述出风层外壳2之间,所述进风层外壳1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进风的进风孔(图中未示出),此处为了保证所述进风层外壳1的进风效果,多个所述进风孔优选为等距排布。所述出风层外壳2上开设有用于出风的出风口21以及多组用于支撑所述滤网主体3的支撑筋,在所述支撑筋的支撑作用下,所述滤网主体3向所述进风层外壳1的方向拱起,形成一个拱形结构。本实施例中设置所述支撑筋的原因在于,在现有技术中,滤网都是把有一定支撑性的滤材打褶成连续的W型,并在滤材上面点胶形成胶条来实现滤网形状的固定。但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滤网主体3结构特殊,且其选用的材质也并非都具备打褶成型的特点,因此需要所述支撑筋来实现对所述滤网主体3的支撑。所述进风层外壳1与所述出风层外壳2固定连接,所述进风层外壳1与所述出风层外壳2的边缘结合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实现密封的密封结构。此处设置所述密封结构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保证所述进风层外壳1与所述出风层外壳2之间紧密贴合,避免空气中病毒绕过滤网、直接从滤网后端进入过滤后空气的问题出现。所述密封结构的方式选择可以多种多样,可选择卡扣密封、设置密封槽或加设密封圈等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层外壳1与所述出风层外壳2选用卡扣连接固定,这样一来,既实现了外壳间的固定,同时也达到了密封效果,还降低了加工成本。所述出风层外壳2上出风口2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出风层外壳2的中心轴线不重合。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使得本专利技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实现层流式的空气流动效果,在保证空气顺畅流动的同时也进一步确保了所述滤网主体3与流动空气的充分接触、保证了过滤效果。多组所述支撑筋由所述出风口21向四周呈发散状分布,每组所述支撑筋均由多个呈直线状排列的支撑竖片22组成。具体而言,所述支撑竖片22由下至上的延伸方向与风向相平行,且所述支撑竖片22本身的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防病毒滤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病毒滤网,包括装置外壳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内的滤网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包括相互连接的进风层外壳(1)及出风层外壳(2),所述滤网主体(3)设置于所述进风层外壳(1)与所述出风层外壳(2)之间,所述进风层外壳(1)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进风的进风孔,所述出风层外壳(2)上开设有用于出风的出风口(21)以及多组用于支撑所述滤网主体(3)的支撑筋,在所述支撑筋的支撑作用下,所述滤网主体(3)向所述进风层外壳(1)的方向拱起,形成一个拱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病毒滤网,包括装置外壳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内的滤网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包括相互连接的进风层外壳(1)及出风层外壳(2),所述滤网主体(3)设置于所述进风层外壳(1)与所述出风层外壳(2)之间,所述进风层外壳(1)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进风的进风孔,所述出风层外壳(2)上开设有用于出风的出风口(21)以及多组用于支撑所述滤网主体(3)的支撑筋,在所述支撑筋的支撑作用下,所述滤网主体(3)向所述进风层外壳(1)的方向拱起,形成一个拱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病毒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层外壳(1)与所述出风层外壳(2)固定连接,所述进风层外壳(1)与所述出风层外壳(2)的边缘结合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实现密封的密封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病毒滤网,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支撑筋由所述出风口(21)向四周呈发散状分布,每组所述支撑筋均由多个呈直线状排列的支撑竖片(22)组成,每组所述支撑筋内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竖片(22)间的距离为10mm~5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病毒滤网,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支撑筋内多个所述支撑竖片(22)的长度由所述出风口(21)向边缘逐渐增加。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病毒滤网,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出风层外壳(2)的横截面为中心,每组所述支撑筋内多个所述支撑竖片(22)的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丕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倍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