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锻炼充气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6950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7 13:48
一种室内锻炼充气垫,包括一气垫本体、复数个上气室、复数个下气室、复数个训练说明层以及复数个动作示范图,所述气垫本体设有相背对的一上表面以及一下表面,所述复数个上气室以及复数个下气室设置在气垫本体中,所述复数个训练说明层以及动作示范图设置在上表面与下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下表面设置多个训练说明层以及动作示范图,使用者在锻炼时,可以参阅图层信息,无须教练在旁协助指导,就能独立训练,因上下表面的结构不同,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锻炼面,并能通过充气装置来分别对上下气室进行充气,可改变气室的尺寸,调整气垫充气厚度,使锻炼更有针对性。

Air cushion for indoor exercise

An indoor exercise inflatable cushion, comprising a cushion body and a plurality of gas chamber, a gas chamber, a plurality of under a plurality of training layer and a plurality of action demonstration map, the phase of the back cushio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surface and a lower surface, a plurality of gas chamber and gas chamber complex number a set of air cushion in the body, a plurality of training and demonstration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and the lower figure on the surface. The utility model in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raining layer and action demonstration map, the user at the time of exercise, can see the layers of information, no coach to help in the next instruction, can independent training, because the structure of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 is different, the user can choos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and can exercise the surface, through the inflating device respectively to on the lower chamber is inflated, can change the chamber size, adjust the thickness of air filled, make exercise more targe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锻炼充气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器材,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室内锻炼充气垫。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社会发展,许多上班人士很少有时间外出锻炼,休假的时候也不愿出门运动,宁愿在家睡懒觉,这样长期下来,导致身体越来越差,所以运动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外出运动不方便,便会选择在家运动。在做室内运动时,为了避免地板硬度过高造成运动伤害,使用者通常将充气垫铺设在地板上来使用。然而,一般的运动用充气垫仅能充气到一预定的厚度,无法根据训练需求进行调整。整个气垫表面没有任何的教学动作示范,因此在使用时还需要有教练在旁协助指导,相当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内锻炼充气垫,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室内锻炼充气垫无法自由调整气垫厚度也不能辅助单独训练的缺陷。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种室内锻炼充气垫,其包括一气垫本体、复数个上气室、复数个下气室、复数个训练说明层以及复数个动作示范图,所述气垫本体设有相背对的一上表面以及一下表面,所述复数个上气室以及复数个下气室设置在气垫本体中,所述复数个训练说明层以及动作示范图设置在上表面与下表面上。优选地,所述气垫本体为一可卷合收起的中空垫体。优选地,所述上表面的表面结构与所述下表面的表面结构不同,所述上表面较粗糙,而所述下表面较平滑。优选地,所述复数个上气室以及复数个下气室分别邻近所述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优选地,所述复数个上气室彼此连通,而且所述复数个下气室也彼此连通。优选地,所述每一上气室以及每一下气室彼此不连通。优选地,所述上气室以及下气室可通过充气管分别连通到充气装置,通过充气装置来调整上气室以及下气室的尺寸。优选地,所述每一训练说明层都设有文字或图案,所述每一动作示范图设有手或脚的图案。优选地,所述上表面上的训练说明层以及动作示范图与所述下表面上的训练说明层以及动作示范图的内容不同。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在上下表面设置多个训练说明层以及动作示范图,使用者在锻炼时,可以参阅图层信息,无须教练在旁协助指导,就能独立训练,因上下表面的结构不同,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锻炼面,并能通过充气装置来分别对上下气室进行充气,可改变气室的尺寸,调整气垫充气厚度,使锻炼更有针对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训练说明层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动作示范图的俯视图一。图4为本技术动作示范图的俯视图二。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室内锻炼充气垫,其结构包括:一气垫本体20、复数个上气室30、复数个下气室40、复数个训练说明层50以及复数个动作示范图60。所述气垫本体20为一可卷合收起的中空垫体,使用者可通过卷折气垫本体20将之收纳。所述气垫本体20设有相背对的一上表面22以及一下表面24。所述上表面22的表面结构与所述下表面24的表面结构不同,所述上表面22较粗糙,而所述下表面24较平滑,使用者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上表面22或下表面24,满足不同的训练或运动需求。所述复数个上气室30以及复数个下气室40设置在气垫本体20中,分别邻近所述上表面22以及下表面24。所述复数个上气室30彼此连通,而且复数个下气室40也彼此连通。每一上气室30以及每一下气室40彼此不连通。所述上气室30以及下气室40可通过充气管72、74分别连通到充气装置70,可通过充气装置70来调整上气室30以及下气室40的尺寸。由于上气室30以及下气室40是彼此不连通的,因此,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上气室30以及下气室40的尺寸,例如增加上气室30的充气厚度,而减少下气室40的充气厚度,可方便地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来使用。所述复数个训练说明层50以及动作示范图60设置在上表面22与下表面24上。每一训练说明层50都设有文字或图案。所述动作示范图60设有手或脚的图案。设在上表面22上的训练说明层50以及动作示范图60可与下表面上的训练说明层50以及动作示范图60的内容不同。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当需要进行锻炼时,使用者可通过参阅所述训练说明层50以及动作示范图60来进行运动。如图2所示,通过观看训练说明层50,使用者便可得知,应先将右脚放在1号动作示范图上,如动作示范图62,再将左脚放在2号动作示范图上,如动作示范图64,接着再将右手放在3号动作示范图上,如动作示范图66,最后将左手放在4号动作示范图上,如动作示范图68。图2所示的训练说明层50的文字内容仅为举例,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锻炼目的,选用适当的文字内容作为训练说明层。所述动作示范图62、64、66以及68间的距离与位置仅为举例,实际中动作示范图62、64、66以及68可设置在上表面22或下表面24上的特定位置,并通过改变动作示范图62、64、66以及68在上表面22或下表面24的位置方式,达到不同的锻炼目的。根据复数个训练说明层以及动作示范图的指示,使用者能够将手脚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可达到伸展筋骨运动健身的目的,无需教练在旁协助指导,可独立使用。所述上气室30以及下气室40可通过充气管72、74分别连通到充气装置70,可通过充气装置70来调整上气室30以及下气室40的尺寸。由于上气室30以及下气室40是彼此不连通的,因此,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上气室30以及下气室40的尺寸,例如增加上气室30的充气厚度,而减少下气室40的充气厚度,可方便地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来使用。此外,由于上表面22及下表面24的表面结构不同,例如,上表面22较粗糙,而下表面24较平滑,因此使用者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上表面22或下表面24。举例来说,当伸展动作可能需要通过手脚来支撑身体时,使用者可选用较粗糙的上表面22,以提高手脚与上表面22间的摩擦力,以避免运动时滑倒受伤。而若使用者欲以身体或手脚于气垫本体20上滑动时,则可选用较平滑的下表面24,以避免身体或手脚挫伤。因此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上表面22或下表面24,以满足不同的训练或运动需求。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其优点在于,通过在上下表面设置多个训练说明层以及动作示范图,使用者在锻炼时,可以参阅图层信息,无须教练在旁协助指导,就能独立训练,因上下表面的结构不同,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锻炼面,并能通过充气装置来分别对上下气室进行充气,可改变气室的尺寸,调整气垫充气厚度,使锻炼更有针对性。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室内锻炼充气垫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室内锻炼充气垫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锻炼充气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气垫本体、复数个上气室、复数个下气室、复数个训练说明层以及复数个动作示范图,所述气垫本体设有相背对的一上表面以及一下表面,所述复数个上气室以及复数个下气室设置在气垫本体中,所述复数个训练说明层以及动作示范图设置在上表面与下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锻炼充气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气垫本体、复数个上气室、复数个下气室、复数个训练说明层以及复数个动作示范图,所述气垫本体设有相背对的一上表面以及一下表面,所述复数个上气室以及复数个下气室设置在气垫本体中,所述复数个训练说明层以及动作示范图设置在上表面与下表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锻炼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本体为一可卷合收起的中空垫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锻炼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的表面结构与所述下表面的表面结构不同,所述上表面较粗糙,而所述下表面较平滑。4.如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锻炼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上气室以及复数个下气室分别邻近所述上表面以及下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萍萍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乐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