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蝗虫草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6877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7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人工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蝗虫草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浮小麦、番石榴、马齿草、桑叶、塘葛菜和梧桐叶为原料,通过合理的配比设计,再结合工艺参数的调控,使得各成分之间形成协同的功效,进而使得蝗虫对草料的利用率提高,进而促进蝗虫的生长和繁育,同时还能增强蝗虫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蝗虫的存活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添加剂能够有效的提高蝗虫产量及品质,降低料肉比,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Additive for locust fodd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rtificial breeding, especially a locust fodder additiv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using the floating wheat, guava, grass, mulberry, purslane Rorippa and sycamore leaf as raw material, the ratio of reasonable design, combined with the regulation of the process parameters, the effect of the formation of synergy between the various components, and make use of the locust forage rate increase, thus promoting the locust growth and breeding, while enhancing the ability to adapt and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locust, the additive of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locusts, decreased feed conversion ratio,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aqua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蝗虫草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人工养殖
,尤其是一种蝗虫草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蝗虫又名蚂蚱,属于昆虫纲直翅目,成虫呈绿色、褐色或黑色,全世界已知的蝗虫有1万种以上,我国蝗虫总科知名蝗虫约1000种以上,隶属8个科;并且蝗虫与其他生物资源相比,具有种类多、资源数量大、繁殖能力强、可培育等特点,因此在我国的蝗虫资源的含量十分丰富,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物质,被广泛应用到草料、医药以及食品等行业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目前,蝗虫在人工养殖中对草料的需求量较大,对其生活的环境也需要经常关注和调控,因此增加了养殖成本;并且在养殖过程中由于蝗虫由于容易受到天气、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引起死亡,进而降低蝗虫的产量及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蝗虫草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蝗虫草料添加剂,原料以重量份计为浮小麦35~50份、番石榴20~25份、马齿草8~14份、桑叶10~15份、塘葛菜3~8份、梧桐叶5~8份。所述原料以重量份计为浮小麦42份、番石榴22份、马齿草11份、桑叶14份、塘葛菜6份、梧桐叶6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蝗虫草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配方量取浮小麦,粉碎后采用超声波提取,得浮小麦提取液;(2)按照配方量取番石榴、马齿草和桑叶混匀,加水蒸煮3次,合并每次蒸煮后的滤液,采用500~1000目滤网进行过滤,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18,得到浓缩液;(3)按照配方量取塘葛菜和梧桐叶混匀,调整料液比为(26~30):1,接种混合后重量的1~3%酵母菌液,倒入发酵罐中发酵3~5d,得到发酵产物喷雾干燥成粉末;(4)将步骤(1)浮小麦提取液、步骤(2)浓缩液和步骤(3)粉末混合均匀,置于200~300r/min搅拌机中处理10~15min,得到蝗虫草料添加剂。所述浮小麦粉碎至150~200目。所述步骤(2)中第一次蒸煮加入原料重量的6~8倍水,第二次蒸煮加入原料重量4~6倍水,第三次蒸煮加入原料重量2~4倍水。所述步骤(3)中所用酵母菌液中含有酵母菌、蜂蜜、麦芽糖、纯净水。所述酵母菌、蜂蜜、麦芽糖、纯净水按照质量比为8:(0.1~0.5):(2~4):10。所述步骤(3)发酵温度控制为30~35℃,发酵pH控制为5~5.4。该添加剂的添加剂重量为草料量为1~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浮小麦、番石榴、马齿草、桑叶、塘葛菜和梧桐叶为原料,通过合理的配比设计,再结合工艺参数的调控,使得各成分之间形成协同的功效,进而使得蝗虫对草料的利用率提高,进而促进蝗虫的生长和繁育,同时还能增强蝗虫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蝗虫的存活率,本专利技术添加剂能够有效的提高蝗虫产量及品质,降低料肉比,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效果验证:试验分两组,每组投放1000只蝗虫于养殖棚中,两组蝗虫的生活环境及食用的草料相同,其中试验组采用本专利技术添加剂,对照组不采用任何添加剂,试验一周后,通过对养殖场蝗虫死亡数进行统计,结果为试验组蝗虫死亡5只,对照组蝗虫死亡48只,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添加剂能够提高蝗虫的存活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核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实施例1配方:浮小麦35kg、番石榴20kg、马齿草8kg、桑叶10kg、塘葛菜3kg、梧桐叶5kg;制备方法:(1)按照配方量取浮小麦,粉碎后采用超声波提取,得浮小麦提取液;(2)按照配方量取番石榴、马齿草和桑叶混匀,加水蒸煮3次,合并每次蒸煮后的滤液,采用500目滤网进行过滤,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得到浓缩液;(3)按照配方量取塘葛菜和梧桐叶混匀,调整料液比为26:1,接种混合后重量的1%酵母菌液,倒入发酵罐中发酵3d,得到发酵产物喷雾干燥成粉末;(4)将步骤(1)浮小麦提取液、步骤(2)浓缩液和步骤(3)粉末混合均匀,置于200r/min搅拌机中处理10min,得到蝗虫草料添加剂。所述浮小麦粉碎至150目。所述步骤(2)中第一次蒸煮加入原料重量的6倍水,第二次蒸煮加入原料重量4倍水,第三次蒸煮加入原料重量2倍水。所述步骤(3)中所用酵母菌液中含有酵母菌、蜂蜜、麦芽糖、纯净水。所述酵母菌、蜂蜜、麦芽糖、纯净水按照质量比为8:0.1:2:10。所述步骤(3)发酵温度控制为30℃,发酵pH控制为5。该添加剂的添加剂重量为草料量为1%。实施例2配方:浮小麦50kg、番石榴25kg、马齿草14kg、桑叶15kg、塘葛菜8kg、梧桐叶8kg;制备方法:(1)按照配方量取浮小麦,粉碎后采用超声波提取,得浮小麦提取液;(2)按照配方量取番石榴、马齿草和桑叶混匀,加水蒸煮3次,合并每次蒸煮后的滤液,采用1000目滤网进行过滤,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得到浓缩液;(3)按照配方量取塘葛菜和梧桐叶混匀,调整料液比为30:1,接种混合后重量的3%酵母菌液,倒入发酵罐中发酵5d,得到发酵产物喷雾干燥成粉末;(4)将步骤(1)浮小麦提取液、步骤(2)浓缩液和步骤(3)粉末混合均匀,置于300r/min搅拌机中处理15min,得到蝗虫草料添加剂。所述浮小麦粉碎至200目。所述步骤(2)中第一次蒸煮加入原料重量的8倍水,第二次蒸煮加入原料重量6倍水,第三次蒸煮加入原料重量4倍水。所述步骤(3)中所用酵母菌液中含有酵母菌、蜂蜜、麦芽糖、纯净水。所述酵母菌、蜂蜜、麦芽糖、纯净水按照质量比为8:0.5:4:10。所述步骤(3)发酵温度控制为35℃,发酵pH控制为5.4。该添加剂的添加剂重量为草料量为3%。实施例3配方:浮小麦42kg、番石榴22kg、马齿草11kg、桑叶14kg、塘葛菜6kg、梧桐叶6kg;制备方法:(1)按照配方量取浮小麦,粉碎后采用超声波提取,得浮小麦提取液;(2)按照配方量取番石榴、马齿草和桑叶混匀,加水蒸煮3次,合并每次蒸煮后的滤液,采用800目滤网进行过滤,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6,得到浓缩液;(3)按照配方量取塘葛菜和梧桐叶混匀,调整料液比为28:1,接种混合后重量的2%酵母菌液,倒入发酵罐中发酵5d,得到发酵产物喷雾干燥成粉末;(4)将步骤(1)浮小麦提取液、步骤(2)浓缩液和步骤(3)粉末混合均匀,置于260r/min搅拌机中处理13min,得到蝗虫草料添加剂。所述浮小麦粉碎至180目。所述步骤(2)中第一次蒸煮加入原料重量的7倍水,第二次蒸煮加入原料重量5倍水,第三次蒸煮加入原料重量3倍水。所述步骤(3)中所用酵母菌液中含有酵母菌、蜂蜜、麦芽糖、纯净水。所述酵母菌、蜂蜜、麦芽糖、纯净水按照质量比为8:0.3:3:10。所述步骤(3)发酵温度控制为32℃,发酵pH控制为5.2。该添加剂的添加剂重量为草料量为2%。实施例4配方:浮小麦35kg、番石榴25kg、马齿草14kg、桑叶10kg、塘葛菜3kg、梧桐叶5kg;制备方法:(1)按照配方量取浮小麦,粉碎后采用超声波提取,得浮小麦提取液;(2)按照配方量取番石榴、马齿草和桑叶混匀,加水蒸煮3次,合并每次蒸煮后的滤液,采用600目滤网进行过滤,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得到浓缩液;(3)按照配方量取塘葛菜和梧桐叶混匀,调整料液比为27:1,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蝗虫草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原料以重量份计为浮小麦35~50份、番石榴20~25份、马齿草8~14份、桑叶10~15份、塘葛菜3~8份、梧桐叶5~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蝗虫草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原料以重量份计为浮小麦35~50份、番石榴20~25份、马齿草8~14份、桑叶10~15份、塘葛菜3~8份、梧桐叶5~8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蝗虫草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以重量份计为浮小麦42份、番石榴22份、马齿草11份、桑叶14份、塘葛菜6份、梧桐叶6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蝗虫草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配方量取浮小麦,粉碎后采用超声波提取,得浮小麦提取液;(2)按照配方量取番石榴、马齿草和桑叶混匀,加水蒸煮3次,合并每次蒸煮后的滤液,采用500~1000目滤网进行过滤,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18,得到浓缩液;(3)按照配方量取塘葛菜和梧桐叶混匀,调整料液比为(26~30):1,接种混合后重量的1~3%酵母菌液,倒入发酵罐中发酵3~5d,得到发酵产物喷雾干燥成粉末;(4)将步骤(1)浮小麦提取液、步骤(2)浓缩液和步骤(3)粉末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光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龙县海子镇祥飞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