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塔的循环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6093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厌氧塔的循环罐装置,包括:循环罐;污水进水管;净水进水管;循环泵,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循环罐内的回流桶,所述回流桶的底部与所述循环罐的内腔相通,所述净水进水管与所述回流桶连通,且所述净水进水管位于所述回流桶的切线方向上。由于净水进水管位于回流桶的切线方向上,从净水进水管流出的净水进入回流桶后,会沿着回流桶的内壁作向下的螺旋运动,这样就利于净水中污泥的凝聚,污泥逐渐凝聚在一起,成为较大颗粒的污泥,较大颗粒的污泥沉落在罐底后,经循环泵泵入厌氧塔中,较大颗粒的污泥会沉积在塔底,而不会随着水流从厌氧塔的顶部溢出,这样就规避了污泥的流失,确保了厌氧塔对污水的处理能力。

Circulation tank device of anaerobic tow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irculating tank device, an anaerobic tower includes a circulation tank; the sewage inlet pipe; water inlet pipe; the circulating pump, also includes a return barrel arranged in the circulation tank, the cavity back to the bottom of the barrel and the circulating tank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water pipe and the reflux drum connected, and the water inlet pipe is positioned in the tangential direction of the barrel back. Because the water inlet pipe in return barrel tangential direction, from the water inlet water pipe net net outflow into the return barrel, the barrel will flow along the inner wall of the spiral downward movement, so as to clean water condensed sludge, sludge gradually together, become larger particles of larger particles of sludge, sludge sink in the bottom of the tank, the circulating pump pump into the anaerobic tower, larger particle sludge deposit in the bottom of the tower and not with water overflow from the top of the anaerobic tower, thus avoiding the loss of the sludge, ensure the anaerobic tower on the sewage treatment capa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厌氧塔的循环罐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厌氧塔的循环罐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污水的处理过程中,待处理的污水进入到循环罐内,之后在循环泵的作用下,进入厌氧塔中进行污水处理,随着污水的不断流入,经处理后的净水会从厌氧塔的顶部溢出,部分处理之后的净水从距离顶部约3~5米处,通过净水进水管重新流入循环罐内,并与新流入循环罐内的污水混合,之后在循环泵的作用下,进入厌氧塔,进行污水处理,如此循环,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在上述污水的处理过程中,厌氧塔中部分轻质污泥会随着水流从顶部流失。这样就会造成污泥的流失,降低厌氧塔对污水的处理能力。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厌氧塔的循环罐装置,该装置能够规避污泥的流失,从而确保厌氧塔对污水的处理能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厌氧塔的循环罐装置,该装置能够规避污泥的流失,从而确保厌氧塔对污水的处理能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厌氧塔的循环罐装置,包括:循环罐;与所述循环罐连通的污水进水管;与所述循环罐连通的净水进水管;用于将所述循环罐内的水泵入到厌氧塔内的循环泵,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循环罐内的回流桶,所述回流桶的底部与所述循环罐的内腔相通,所述净水进水管与所述回流桶连通,且所述净水进水管位于所述回流桶的切线方向上。优选地,所述回流桶的底部为漏斗状。优选地,所述循环罐包括罐体和罐径,所述罐径用于分离出气体。优选地,所述循环罐的罐体的内径为4m-6m,所述回流桶的内径为2.5m-3.5m。优选地,所述罐径的直径为0.1m-0.15m。优选地,还包括:用于给所述污水进水管道内的污水加热的加热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启停的开关。优选地,所述开关为电磁开关;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污水进水管内,用于检测污水的温度,并将污水的温度信号值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信号值控制所述电磁开关的启停。优选地,所述循环罐为不锈钢循环罐。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净水进水管位于回流桶的切线方向上,从净水进水管流出的净水进入回流桶后,会沿着回流桶的内壁作向下的螺旋运动,这样就利于净水中污泥的凝聚,污泥逐渐凝聚在一起,成为较大颗粒的污泥,较大颗粒的污泥沉落在罐底后,经循环泵泵入厌氧塔中,较大颗粒的污泥会沉积在塔底,而不会随着水流从厌氧塔的顶部溢出,这样就规避了污泥的流失,确保了厌氧塔对污水的处理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厌氧塔的循环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循环罐、2为罐径、3为回流桶、4为循环泵、5为厌氧塔、6为净水进水管、7为污水进水管、8为加热装置。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厌氧塔的循环罐装置,该装置能够规避污泥的流失,从而确保厌氧塔对污水的处理能力。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厌氧塔5的循环罐1装置包括:循环罐1、污水进水管7、净水进水管6、循环泵4、回流桶3。其中,污水进水管7与循环罐1连通,待处理的污水从污水进水管7进入循环罐1内。净水进水管6一端与厌氧塔5连通,另一端与循环罐1连通。经过厌氧塔5处理的净水从净水进水管6进入循环罐1内。循环泵4用于将循环罐1内的水泵入到厌氧塔5中。回流桶3设置于循环罐1内,回流桶3的底部与循环罐1的内腔相通。净水进水管6与回流桶3连通,并且,净水进水管6位于回流桶3的切线方向上。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净水进水管6位于回流桶3的切线方向上,从净水进水管6流出的净水进入回流桶3后,会沿着回流桶3的内壁作向下的螺旋运动,这样就利于净水中污泥的凝聚,污泥逐渐凝聚在一起,成为较大颗粒的污泥,较大颗粒的污泥沉落在罐底后,经循环泵4泵入厌氧塔5中,较大颗粒的污泥会沉积在塔底,而不会随着水流从厌氧塔5的顶部溢出,这样就规避了污泥的流失,确保了厌氧塔5对污水的处理能力。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上述中回流桶3的底部为漏斗状。漏斗状的底部从上到小,其内径逐渐减小。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促进污泥的凝聚。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循环罐1包括罐体和罐径2,细长的罐径2便于气体和液体的分离,液体会滞留在罐径2的径壁上,分离出的气体沿着罐径2排到循环罐1外。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循环罐1的罐体的内径的取值范围为4m-6m,回流桶3的内径的取值范围为2.5m-3.5m。这样设置能够确保污水和净水的畅通无阻,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加热装置8和开关,该加热装置8用于给污水进水管7加热,开关用于控制加热装置8的启停。进入循环罐1内的污水的温度需要达到要求的值,如果污水的温度值低于要求的值,那么就开启开关,使加热装置8对污水进水管7内的污水进行加热;如果污水的温度值高于要求值,那么就关闭开关,使加热装置8停止工作。进一步地,可以在污水进水管7内设置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污水进水管7内污水的温度。还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值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比较接收到的温度信号值与要求的温度值,如果接收到的温度信号值大于要求的温度值,那么控制器控制电磁开关关闭,加热装置不进行加热;如果接收到的温度信号值小于要求的温度值,那么控制器控制电磁开关开启,加热装置对污水进水管7进行加热。如此,可方便地实现对污水温度的控制。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罐径2的直径值的范围为0.1m-0.15m,该直径范围值的罐径2不仅能实现对气体的良好分离,同时不会由于罐径2过粗而造成材质的浪费。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循环罐1的材质优选为不锈钢,不锈钢材质的循环罐防腐蚀,使用寿命长。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厌氧塔的循环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厌氧塔的循环罐装置,包括:循环罐(1);与所述循环罐(1)连通的污水进水管(7);与所述循环罐(1)连通的净水进水管(6);用于将所述循环罐(1)内的水泵入到厌氧塔(5)内的循环泵(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循环罐(1)内的回流桶(3),所述回流桶(3)的底部与所述循环罐(1)的内腔相通,所述净水进水管(6)与所述回流桶(3)连通,且所述净水进水管(6)位于所述回流桶(3)的切线方向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厌氧塔的循环罐装置,包括:循环罐(1);与所述循环罐(1)连通的污水进水管(7);与所述循环罐(1)连通的净水进水管(6);用于将所述循环罐(1)内的水泵入到厌氧塔(5)内的循环泵(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循环罐(1)内的回流桶(3),所述回流桶(3)的底部与所述循环罐(1)的内腔相通,所述净水进水管(6)与所述回流桶(3)连通,且所述净水进水管(6)位于所述回流桶(3)的切线方向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塔的循环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桶(3)的底部为漏斗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塔的循环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罐(1)包括罐体和罐径(2),所述罐径(2)用于分离出气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厌氧塔的循环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清王卫星陈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雪龙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