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卷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6068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丝卷绕结构,包括卷线筒、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驱动电机、传送带、第一滑动块、第二滑动块、第三滑动块、滑动导轨,导向轮、加热箱、拉手等。其通过在卷线筒下方设置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工作带动卷线筒转动,从而实现钢丝自动卷绕,不需要人工操作,绕线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其通过设置滑动块和滑动导轨,通过滑动块在滑动导轨上运动带动卷线筒左右移动,使得卷线筒上绕线均匀,节省卷线筒的空间;其通过设置加热箱,可以对卷绕前的钢丝进行软化处理,方便钢丝弯曲卷绕;其通过在卷线筒上设置拉手,绕线完成后,可以方便的搬运卷线筒。

Winding structure of steel wi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ire winding structure includes a spool, a first shaft,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and a first supporting rod, second supporting rods, a drive motor, a conveyor belt, the first sliding block and the second sliding blocks, third sliding block and the sliding rail, a guide wheel, a heating box, handle etc.. The driving motor arranged below the spool, the drive motor drives the reel to rotate, so as to realize the automatic wire winding, winding do not require manual operation, high efficiency, low labor intensity; by setting the sliding block and the sliding rail, the sliding block in the sliding rail on the motor driven reels and move around the winding on the winding reel evenly and save space;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heating box, can be on the winding steel wire before softening treatment, convenient for bending steel wire winding; by setting the handle on the winding reel, the winding is completed, can conveniently carry the ree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丝卷绕结构
:本技术属于钢丝加工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钢丝卷绕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耗材被需要,各种金属制成的金属丝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金属丝在拉丝机上完成拉丝工作后,如果不进行绕线收集,将很难运输和使用,会占据大量的空间,故需要卷绕成捆,以便于运输和使用,那么运用于拉丝收线机上的绕线装置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绕线装置能够将加工后的金属丝缠绕成卷,不仅占用空间小,同时也方便搬运。现有技术中,在生产铜棒、铜丝、铁丝和钢丝等生产厂家,公开使用的金属丝绕线装置存在很多问题,现有的绕线装置大多是采用放在地面上可以旋转的架子,仅仅是一个存置线卷的架体,且大多采用半机械半人工的绕线方式,这样绕线效率低、劳动工人强度大、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且现有的金属丝在卷绕前没有经过处理,特别对于较厚的钢丝而言,很难弯折后进行卷绕。通常的卷绕装置还有可能出现卷绕不均匀,容易浪费空间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用于钢丝等金属丝的绕线装置绕线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卷绕不均匀,从而提出一种钢丝卷绕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丝卷绕结构,包括:卷线筒,所述卷线筒的两侧成型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对称设置在所述卷线筒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轴插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二转轴插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卷线筒的下方,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通过传送带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第一滑动块、第二滑动块、第三滑动块和滑动导轨,所述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三滑动块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导轨上,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块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的缸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动块的上表面。导向轮,所述导向轮设置在所述卷线筒的上方。加热箱,所述加热箱设置在所述导向轮的一侧,钢丝经过所述加热箱的箱体、所述导向轮后卷绕在所述卷线筒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成型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成型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转轴插接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转轴插接在所述第二通孔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卷线筒的一个侧面上固定设置有拉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卷线筒的筒身上成型有固定钢丝头用的引线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杆后螺接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杆后螺接有第二挡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加热箱的两个侧面成型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的中心处均成型有让所述钢丝通过的通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加热箱内设置有加热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在卷线筒下方设置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工作带动卷线筒转动,从而实现钢丝自动卷绕,不需要人工操作,绕线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其通过设置滑动块和滑动导轨,通过滑动块在滑动导轨上运动带动卷线筒左右移动,使得卷线筒上绕线均匀,节省卷线筒的空间;其通过设置加热箱,可以对卷绕前的钢丝进行软化处理,方便钢丝弯曲卷绕;其通过在卷线筒上设置拉手,绕线完成后,可以方便的搬运卷线筒;其通过在卷线筒上设置引线孔,可以在卷线开始时,将钢丝的线头穿入引线孔中进行固定。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高、适合大规模生产使用。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钢丝卷绕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卷线筒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第二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1-卷线筒,2-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驱动电机,7-传送带,8-第一滑动块,9-第二滑动块,10-第三滑动块,11-导向轮,12-加热箱,13-钢丝,14-拉手,15-引线孔,16-第一挡块,17-第二挡块,19-滑动导轨,401-第一通孔,501-第二通孔,1201-第一凸块,1202-第二凸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钢丝卷绕结构,包括:卷线筒1,所述卷线筒1的两侧成型有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所述卷线筒1的一个侧面上固定设置有拉手14。所述卷线筒1的筒身上成型有固定钢丝头用的引线孔15。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5,所述第一支撑杆4和所述第二支撑杆5对称设置在所述卷线筒1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轴2插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4上,所述第二转轴3插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5上。所述第一支撑杆4的上端成型有第一通孔401,所述第二支撑杆5的上端成型有第二通孔501,所述第一转轴2插接在所述第一通孔401内,所述第二转轴3插接在所述第二通孔501内。所述第一转轴2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杆4后螺接有第一挡块16,所述第二转轴3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杆5后螺接有第二挡块17。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设置在所述卷线筒1的下方,所述驱动电机6的转轴通过传送带7与所述第一转轴2连接。第一滑动块8、第二滑动块9、第三滑动块10和滑动导轨19,所述第一滑动块8、所述第二滑动块9、所述第三滑动块10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导轨19上,所述第一支撑杆4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块8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支撑杆5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块9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6的缸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动块10的上表面。导向轮11,所述导向轮11设置在所述卷线筒1的上方。加热箱12,所述加热箱12设置在所述导向轮11的一侧,钢丝13经过所述加热箱12的箱体、所述导向轮11后卷绕在所述卷线筒1上。所述加热箱12的两个侧面成型有第一凸块1201和第二凸块1202,所述第一凸块1201和所述第二凸块1202的中心处均成型有让所述钢丝13通过的通孔。所述加热箱12内设置有加热丝。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钢丝卷绕结构,包括:卷线筒、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驱动电机、传送带、第一滑动块、第二滑动块、第三滑动块、滑动导轨,导向轮、加热箱、拉手等。其通过在卷线筒下方设置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工作带动卷线筒转动,从而实现钢丝自动卷绕,不需要人工操作,绕线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其通过设置滑动块和滑动导轨,通过滑动块在滑动导轨上运动带动卷线筒左右移动,使得卷线筒上绕线均匀,节省卷线筒的空间;其通过设置加热箱,可以对卷绕前的钢丝进行软化处理,方便钢丝弯曲卷绕;其通过在卷线筒上设置拉手,绕线完成后,可以方便的搬运卷线筒;其通过在卷线筒上设置引线孔,可以在卷线开始时,将钢丝的线头穿入引线孔中进行固定。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高、适合大规模生产使用。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丝卷绕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丝卷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线筒(1),所述卷线筒(1)的两侧成型有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5),所述第一支撑杆(4)和所述第二支撑杆(5)对称设置在所述卷线筒(1)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轴(2)插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4)上,所述第二转轴(3)插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5)上;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设置在所述卷线筒(1)的下方,所述驱动电机(6)的转轴通过传送带(7)与所述第一转轴(2)连接;第一滑动块(8)、第二滑动块(9)、第三滑动块(10)和滑动导轨(19),所述第一滑动块(8)、所述第二滑动块(9)、所述第三滑动块(10)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导轨(19)上,所述第一支撑杆(4)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块(8)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支撑杆(5)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块(9)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6)的缸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动块(10)的上表面;导向轮(11),所述导向轮(11)设置在所述卷线筒(1)的上方;加热箱(12),所述加热箱(12)设置在所述导向轮(11)的一侧,钢丝(13)经过所述加热箱(12)的箱体、所述导向轮(11)后卷绕在所述卷线筒(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卷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线筒(1),所述卷线筒(1)的两侧成型有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5),所述第一支撑杆(4)和所述第二支撑杆(5)对称设置在所述卷线筒(1)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轴(2)插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4)上,所述第二转轴(3)插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5)上;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设置在所述卷线筒(1)的下方,所述驱动电机(6)的转轴通过传送带(7)与所述第一转轴(2)连接;第一滑动块(8)、第二滑动块(9)、第三滑动块(10)和滑动导轨(19),所述第一滑动块(8)、所述第二滑动块(9)、所述第三滑动块(10)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导轨(19)上,所述第一支撑杆(4)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块(8)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支撑杆(5)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块(9)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6)的缸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动块(10)的上表面;导向轮(11),所述导向轮(11)设置在所述卷线筒(1)的上方;加热箱(12),所述加热箱(12)设置在所述导向轮(11)的一侧,钢丝(13)经过所述加热箱(12)的箱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合才邹金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启航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