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59962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21:35
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包括主支架、前轮架、后轮架、车把架、前轮、后轮及车座架,前轮装设于前轮架上,后轮装设于后轮架上,前轮架及后轮架分别装设于主支架的前后两端,且前轮架及后轮架均可朝向主支架方向旋转折叠;车把架固设于前轮架顶端上;车座架装设于主支架后端并位于后车轮的上方;后轮架顶部设有一底架,底架上设有两组滚轮,主支架一侧的一组滚轮为万向轮,另一组滚轮为定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多层折叠的自行车,使该自行车的携带收纳更便利,通过设置带有滚轮的底座,使折叠后的自行车可转换成推车推行,且体积大大减小,通过将底座的后轮设置为万向轮,使转换为推车的自行车推行转向更轻松便利,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Portable folding bicycle

A portable folding bicycle, comprising a main frame, a front wheel frame and the rear frame, a handlebar frame, front and rear wheels and a seat frame, the front wheel is arranged on the front frame, a rear wheel is arranged on the rear frame, front and rear ends of the front wheel frame and the rear fram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main bracket, and a front frame and rear frame can be toward the main bracket the direction of rotation of the folding handlebar; frame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front wheel frame; the saddle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main bracket and wheels located above the rea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rear wheel frame; the top chassis, chassis is provided with two sets of rollers, a group of the main roller on one side of the support for the universal wheel, another group of rollers is a directional whee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multilayer folding bike through setting, to carry the bicycle storage more convenient, by setting with a roller base, the folded bicycle can be converted into the cart and implementation, greatly reduce the volume, the base of the rear wheel is a universal wheel set, make steering easier for bicycle cart, practical, strong promotion signific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快捷折叠,且折叠后能够推行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且停车方便,经济实用,同时还可以锻炼身体,对于长期坐办公室的人员来说是个很好的锻炼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因此,自行车也越来越多的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重要交通工具,特别是在城区短途。然而,当骑行中短时停车时,由于自行车重量不大,往往易成为小偷的目标,而若是随时推行在身边,则由于其体积大,携带极为不便,且居住于较高楼层的使用者,需将自行车搬至家中也很不方便。此外,现有新购买的自行车,尤其是网购的自行车,购买者在收到货物时,通常需自行安装,操作不便,且存在安装不稳固而影响自行车使用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以解决目前自行车不便于搬运、携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包括主支架、前轮架、后轮架、车把架、前轮、后轮及车座架,所述前轮装设于前轮架上,后轮装设于后轮架上,所述主支架包括竖向管及连接于竖向管上的横向管,横向管上设有第一安装端,竖向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安装端及第三安装端,所述前轮架装设于第一安装端上,所述车座架装设于第二安装端上,所述后轮座装设于第三安装端上;所述前轮架及后轮架均可朝向主支架方向旋转折叠;所述车座架可进行高度调节;所述便携式折叠自行车还包括若干连接件,所述前轮架与车把架、主支架均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车把架固设于前轮架顶端上;所述后轮架顶部设有一底架,后轮架可带动底架旋转至底部,所述底架上设有两组滚轮,主支架一侧的一组滚轮为万向轮,另一组滚轮为定向轮。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卡扣件及锁固件,第一安装部的一侧边缘枢接于第二安装部上,所述锁固件固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卡扣件装设于锁固件上。进一步地,所述锁固件包括螺杆及装设于螺杆端部的柄部,所述螺杆螺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卡扣件装设于所述螺杆上。进一步地,所述底架还包括一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装设于所述后轮架上,两万向轮之间的安装架上设有一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卡设于所述主支架上。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上设有一卡孔,所述卡孔内设有一限位块,所述卡合部装设于所述卡孔内,所述限位块卡设于所述卡合部上。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脚踏板支架,脚踏板支架的端部设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枢接于所述脚踏板支架,脚踏板可朝向脚踏板支架方向向上反折于脚踏板支架上。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设置可多层折叠的自行车,使该自行车的携带收纳更便利,通过设置带有滚轮的底座,使折叠后的自行车可转换成推车推行,且体积大大减小,通过将底座的后轮设置为万向轮,使转换为推车的自行车推行转向更轻松便利,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便携式折叠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所述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包括主支架10、前轮架20、后轮架30、车把架40、前轮50、后轮60及车座架70,所述前轮50装设于前轮架20上,后轮60装设于后轮架30上,所述前轮架20及后轮架30分别可折叠式装设于于主支架10的前后两端,且前轮架20及后轮架30均可朝向主支架10方向旋转折叠;所述车把架40固设于前轮架20顶端上;所述车座架50装设于主支架10的后端并位于后轮架30的上方,且该车座架70可进行高度调节;所述后轮架30顶部设有一底架31,后轮架30可带动底架31旋转至底部,所述底架31上设有若干滚轮,以便于将折叠后的自行车推行。所述主支架10大体呈T字型设置,其包括竖向管11及连接于竖向管11上的横向管12,横向管12上设有第一安装端121,竖向管1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安装端及第三安装端,所述前轮架20装设于第一安装端121上,所述车座架70装设于第二安装端上,所述后轮座30装设于第三安装端上。所述便携式折叠自行车还包括若干连接件80,所述前轮架20与车把架40、主支架10均通过连接件8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80包括第一安装部81、第二安装部82、卡扣件83及锁固件,所述锁固件包括螺杆84及装设于螺杆84端部的柄部85,所述第一安装部81的一侧边缘枢接于第二安装部82上,所述螺杆螺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81上,所述卡扣件83装设于所述螺杆84上。安装时,所述第一安装部81的下端面贴合于第二安装部82的上端面上,所述卡扣件83分别自第一安装部81的上端及第二安装部82的下端将二者锁紧,所述锁固件向第一安装部81方向旋紧,即可将第一安装部81及第二安装部82稳固的连接固定。需折叠时,将所述锁固件打开,将所述第一安装部81沿其枢接于第二安装部82的位置旋转至所述位置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把架40与前轮架20间连接件80中的第一安装部81设置于车把架40上,第二安装部82设置于前轮架20上。所述前轮架20与主支架10间的连接件80中的第一安装部81设置于前轮架20上,第二安装部82设置于主支架10上。所述后轮架30枢接于所述第三安装端上,且该后轮架可绕该枢接位置180度旋转。所述后轮架30上的底架31水平设于后轮架30上方,所述底架31包括一底座32及装设于底座32上的四滚轮,其中,主支架10一侧的两滚轮为万向轮33,远离主支架10一侧的两滚轮为定向轮34,从而当底架31翻转至后轮架30底部时,定向轮34位于前侧,万向轮33位于后侧,使折叠后的自行车推行更轻松便利。所述底架31还包括一安装架35,所述安装架35装设于所述后轮架30上,两万向轮33之间的安装架35上设有一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卡设于所述主支架10上,具体地,所述主支架10上设有一卡孔,所述卡孔内设有一限位块,卡孔外设有与所述限位块连接的压柄,安装时,向下压所述压柄,再将所述卡合部装设于所述卡孔内,然后松开压柄,所述限位块卡设于所述卡合部上,从而将所述底座固座于所述主支架上,双重限位,使底座的安装更稳固。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可拆卸式地座垫。此外,所述主支架10上设置有脚踏板支架,脚踏板支架的端部设有脚踏板13,所述脚踏板13枢接于所述脚踏板支架,在不使用时,脚踏板可向上朝向脚踏板支架方向反折于脚踏板支架上。折叠时,将所述后轮架30向主支架10方向旋转折叠至主支架10外侧,打开主支架10与前轮架20间的连接件80,将前轮架20向主支架10方向旋转折叠至后轮架30外侧,将车座架70位置向下调节至最底端,从而可手持车把架40向前推行。此外,还可以打开车把架40与前轮架20间的连接件80,将车把架40沿连接件80的枢接位置反折至前轮架20的外侧,手持车座架70向前推行。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设置可多层折叠的自行车,使该自行车的携带收纳更便利,通过设置带有滚轮的底座,使折叠后的自行车可转换成推车推行,且体积大大减小,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前轮架、后轮架、车把架、前轮、后轮及车座架,所述前轮装设于前轮架上,后轮装设于后轮架上,所述主支架包括竖向管及连接于竖向管上的横向管,横向管上设有第一安装端,竖向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安装端及第三安装端,所述前轮架装设于第一安装端上,所述车座架装设于第二安装端上,所述后轮座装设于第三安装端上;所述前轮架及后轮架均可朝向主支架方向旋转折叠;所述车座架可进行高度调节;所述便携式折叠自行车还包括若干连接件,所述前轮架与车把架、主支架均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车把架固设于前轮架顶端上;所述后轮架顶部设有一底架,后轮架可带动底架旋转至底部,所述底架上设有两组滚轮,主支架一侧的一组滚轮为万向轮,另一组滚轮为定向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前轮架、后轮架、车把架、前轮、后轮及车座架,所述前轮装设于前轮架上,后轮装设于后轮架上,所述主支架包括竖向管及连接于竖向管上的横向管,横向管上设有第一安装端,竖向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安装端及第三安装端,所述前轮架装设于第一安装端上,所述车座架装设于第二安装端上,所述后轮座装设于第三安装端上;所述前轮架及后轮架均可朝向主支架方向旋转折叠;所述车座架可进行高度调节;所述便携式折叠自行车还包括若干连接件,所述前轮架与车把架、主支架均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车把架固设于前轮架顶端上;所述后轮架顶部设有一底架,后轮架可带动底架旋转至底部,所述底架上设有两组滚轮,主支架一侧的一组滚轮为万向轮,另一组滚轮为定向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卡扣件及锁固件,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信诺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