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锦炎专利>正文

衣帽钩组装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5318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衣帽钩组装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平台、加工平台、送壳体结构、一号送料结构、一号检测结构、一号压紧结构、翻转结构、二号送料结构、二号压紧结构、二号检测结构以及落料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方式将零件组装到壳体上,同时在组装过程中自动化检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品合格率。

Coat hook assembly detec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at hook assembling and detec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upporting platform, processing platform, send the shell structure, one feeding structure, a signal detection structure, one pressing structure, turnover structure, No. two, No. two feeding structure, pressing structure, two testing structure and blanking structure.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rough automation equipment instead of artificial way will be assembled to the housing, and automation in the assembly process,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improve the qualified rate of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衣帽钩组装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是衣帽钩组装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上使用的衣帽挂钩,在壳体制造出来之后,需要在壳体内侧底部以及侧壁上组装两个零件,目前,组装采用的方式为人工组装,而人工组件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经常出现零件组装不到位,流入到后续工序中变成不良品,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自动化组装检测的设备来代替人工组装的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衣帽钩组装检测装置,其通过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方式将零件组装到壳体上,同时在组装过程中自动化检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品合格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衣帽钩组装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平台、加工平台、送壳体结构、一号送料结构、一号检测结构、一号压紧结构、翻转结构、二号送料结构、二号压紧结构、二号检测结构以及落料结构;所述加工平台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的电机、与所述电机配合且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平台上的转盘以及设置在所述转盘上的若干物料限位结构,所述物料限位结构包括左固定块、右固定块、一号转轴、二号转轴以及限位块,所述左固定块和所述右固定块均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盘顶面上,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与产品壳体配合的卡槽,所述限位块左端通过所述一号转轴与所述左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块右端通过所述二号转轴与所述右固定块转动连接,同时,所述二号转轴一端端部穿过所述右固定块并外露;所述送壳体结构包括送料机、与所述送料机配合的壳体滑道以及与所述壳体滑道配合的推送结构,所述推送结构包括一号支撑杆、一号滑槽、一号气缸、送料块以及取料机械手,所述一号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一号滑槽和所述取料机械手均设置在所述一号支撑杆上,而所述一号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一号滑槽上且与所述送料块配合连接,所述送料块滑动设置在所述一号滑槽内,所述送料块上开设有与产品壳体配合的卡槽,所述取料机械手包括二号滑槽、二号气缸、三号气缸、一号滑块以及机械手,所述二号滑槽固定设置在所述一号支撑杆上,所述二号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二号滑槽外壁上且与所述一号滑块配合连接,所述一号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二号滑槽上,而所述三号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一号滑块上且与所述机械手配合连接,所述机械手滑动连接在所述一号滑块上;所述一号送料结构包括一号振动盘、与所述一号振动盘配合的一号滑道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的所述取料机械手;所述一号检测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的一号支撑柱、设置在所述一号支撑柱上的四号气缸以及与所述四号气缸配合连接的一号检测头;所述一号压紧结构包括二号支撑柱、五号气缸、顶杆、六号气缸以及一号压杆,其中,所述二号支撑柱和所述五号气缸均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六号气缸设置在所述二号支撑柱上,所述一号压杆与所述六号气缸配合连接,所述顶杆与所述五号气缸配合连接;所述翻转结构包括齿轮、齿条、七号气缸以及一号推杆,所述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二号转轴右端端部,所述齿条穿过所述转盘且与所述转盘滑动连接,同时,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七号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一号推杆上端与所述齿条配合卡接,所述一号推杆下端与所述七号气缸配合连接;所述二号送料结构包括二号振动盘、与所述二号振动盘配合的二号滑道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的所述取料机械手;所述二号压紧结构包括三号支撑柱、八号气缸以及二号压杆,所述三号支撑柱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八号气缸设置在所述三号支撑柱上端端部处,所述二号压杆与所述八号气缸配合连接;所述二号检测结构包括二号支撑杆、支撑片、九号气缸、二号检测头、十号气缸以及三号检测头,所述二号支撑杆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九号气缸设置在所述二号支撑杆上,所述二号检测头与所述九号气缸配合连接,所述支撑片与所述二号支撑杆的上端配合连接,所述十号气缸设置在所述支撑片上,且所述三号检测头与所述十号气缸配合连接;所述落料结构包括三号支撑杆、四号支撑杆、滑杆、二号滑块、二号推杆、十一号气缸、组合落料槽以及十二号气缸,所述三号支撑杆和十二号气缸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十一号气缸设置在所述三号支撑杆上,所述四号支撑杆设置在所述三号支撑杆上端端部处,所述滑杆设置在所述四号支撑杆上,所述二号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杆上,同时,所述二号滑块与所述十一号气缸配合连接,而所述二号推杆与二号滑块配合连接,所述组合落料槽与所述十二号气缸配合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组合落料槽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上层合格品落料槽以及下层不良品落料槽,所述上层合格品落料槽和所述下层不良品落料槽相互交错设置,所述下层不良品落料槽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十二号气缸与所述二号检测头和所述三号检测头电气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方式将零件组装到壳体上,同时在组装过程中自动化检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品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物料限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送壳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号压紧结构和翻转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二号检测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落料结构去掉组合落料槽后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组合落料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7,衣帽钩组装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平台1、加工平台2、送壳体结构3、一号送料结构4、一号检测结构5、一号压紧结构6、翻转结构7、二号送料结构8、二号压紧结构9、二号检测结构10以及落料结构11。所述加工平台2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1上的电机、与所述电机配合且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平台1上的转盘21以及设置在所述转盘21上的若干物料限位结构。其中,所述转盘21由所述电机控制作旋转运动,所述物料限位结构包括左固定块22、右固定块23、一号转轴24、二号转轴25以及限位块26,所述左固定块22和所述右固定块23均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盘21顶面上,所述限位块26上开设有与产品壳体配合的卡槽261,所述限位块26左端通过所述一号转轴24与所述左固定块22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块26右端通过所述二号转轴25与所述右固定块22转动连接,同时,所述二号转轴25一端端部穿过所述右固定块23并外露,限位块26可随转轴的转动而旋转改变角度。所述送壳体结构3包括送料机31、与所述送料机31配合的壳体滑道32以及与所述壳体滑道32配合的推送结构。其中,所述推送结构包括一号支撑杆33、一号滑槽34、一号气缸35、送料块36以及取料机械手37,所述一号支撑杆33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1上,所述一号滑槽34和所述取料机械手37均设置在所述一号支撑杆33上,而所述一号气缸35固定设置在所述一号滑槽34上且与所述送料块36配合连接,所述送料块36滑动设置在所述一号滑槽34内,所述送料块36上开设有与产品壳体配合的卡槽361,产品壳体通过送料机31送入到卡槽361内之后,通过一号气缸35将对应的产品壳体往前推,推到取料机械手37下方之后,取料机械手37将产品壳体抓取上来,再放入到限位块36内的卡槽361内,而在一号气缸35将产品壳体往前推之后,机械手准确抓取产品壳体相关的电气连接、传感器感应之类的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过多赘述。其中,所述取料机械手37包括二号滑槽371、二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衣帽钩组装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衣帽钩组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平台(1)、加工平台(2)、送壳体结构(3)、一号送料结构(4)、一号检测结构(5)、一号压紧结构(6)、翻转结构(7)、二号送料结构(8)、二号压紧结构(9)、二号检测结构(10)以及落料结构(11);所述加工平台(2)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1)上的电机、与所述电机配合且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平台(1)上的转盘(21)以及设置在所述转盘(21)上的若干物料限位结构,所述物料限位结构包括左固定块(22)、右固定块(23)、一号转轴(24)、二号转轴(25)以及限位块(26),所述左固定块(22)和所述右固定块(23)均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盘(21)顶面上,所述限位块(26)上开设有与产品壳体配合的卡槽(261),所述限位块(26)左端通过所述一号转轴(24)与所述左固定块(22)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块(26)右端通过所述二号转轴(25)与所述右固定块(23)转动连接,同时,所述二号转轴(25)一端端部穿过所述右固定块(23)并外露;所述送壳体结构(3)包括送料机(31)、与所述送料机(31)配合的壳体滑道(32)以及与所述壳体滑道(32)配合的推送结构,所述推送结构包括一号支撑杆(33)、一号滑槽(34)、一号气缸(35)、送料块(36)以及取料机械手(37),所述一号支撑杆(33)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1)上,所述一号滑槽(34)和所述取料机械手(37)均设置在所述一号支撑杆(33)上,而所述一号气缸(35)固定设置在所述一号滑槽(34)上且与所述送料块(36)配合连接,所述送料块(36)滑动设置在所述一号滑槽(34)内,所述送料块(36)上开设有与产品壳体配合的卡槽(361),所述取料机械手(37)包括二号滑槽(371)、二号气缸(372)、三号气缸(373)、一号滑块(374)以及机械手(375),所述二号滑槽(371)固定设置在所述一号支撑杆(33)上,所述二号气缸(372)固定设置在所述二号滑槽(371)外壁上且与所述一号滑块(374)配合连接,所述一号滑块(374)滑动设置在所述二号滑槽(371)上,而所述三号气缸(373)固定设置在所述一号滑块(374)上且与所述机械手(375)配合连接,所述机械手(375)滑动连接在所述一号滑块(374)上;所述一号送料结构(4)包括一号振动盘(41)、与所述一号振动盘(42)配合的一号滑道(43)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1)上的所述取料机械手(37);所述一号检测结构(5)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1)上的一号支撑柱(51)、设置在所述一号支撑柱(51)上的四号气缸(52)以及与所述四号气缸(52)配合连接的一号检测头(53);所述一号压紧结构(6)包括二号支撑柱(61)、五号气缸(62)、顶杆(63)、六号气缸(64)以及一号压杆(65),其中,所述二号支撑柱(61)和所述五号气缸(62)均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1)上,所述六号气缸(64)设置在所述二号支撑柱(61)上,所述一号压杆(65)与所述六号气缸(64)配合连接,所述顶杆(63)与所述五号气缸(62)配合连接;所述翻转结构(7)包括齿轮(71)、齿条(72)、七号气缸(73)以及一号推杆(74),所述齿轮(71)固定设置在所述二号转轴(25)右端端部,所述齿条(72)穿过所述转盘(21)且与所述转盘(21)滑动连接,同时,所述齿条(72)与所述齿轮(71)啮合,所述七号气缸(73)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1)上,所述一号推杆(74)上端与所述齿条(72)配合卡接,所述一号推杆(74)下端与所述七号气缸(73)配合连接;所述二号送料结构(8)包括二号振动盘(81)、与所述二号振动盘(81)配合的二号滑道(82)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1)上的所述取料机械手(37);所述二号压紧结构(9)包括三号支撑柱(91)、八号气缸(92)以及二号压杆(93),所述三号支撑柱(9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1)上,所述八号气缸(92)设置在所述三号支撑柱(91)上端端部处,所述二号压杆(93)与所述八号气缸(92)配合连接;所述二号检测结构(10)包括二号支撑杆(101)、支撑片(102)、九号气缸(103)、二号检测头(104)、十号气缸(105)以及三号检测头(106),所述二号支撑杆(10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1)上,所述九号气缸(103)设置在所述二号支撑杆(101)上,所述二号检测头(104)与所述九号气缸(103)配合连接,所述支撑片(102)与所述二号支撑杆(101)的上端配合连接,所述十号气缸(105)设置在所述支撑片(102)上,且所述三号检测头(106)与所述十号气缸(105)配合连接;所述落料结构(11)包括三号支撑杆(111)、四号支撑杆(112)、滑杆(113)、二号滑块(...

【技术特征摘要】
1.衣帽钩组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平台(1)、加工平台(2)、送壳体结构(3)、一号送料结构(4)、一号检测结构(5)、一号压紧结构(6)、翻转结构(7)、二号送料结构(8)、二号压紧结构(9)、二号检测结构(10)以及落料结构(11);所述加工平台(2)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1)上的电机、与所述电机配合且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平台(1)上的转盘(21)以及设置在所述转盘(21)上的若干物料限位结构,所述物料限位结构包括左固定块(22)、右固定块(23)、一号转轴(24)、二号转轴(25)以及限位块(26),所述左固定块(22)和所述右固定块(23)均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盘(21)顶面上,所述限位块(26)上开设有与产品壳体配合的卡槽(261),所述限位块(26)左端通过所述一号转轴(24)与所述左固定块(22)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块(26)右端通过所述二号转轴(25)与所述右固定块(23)转动连接,同时,所述二号转轴(25)一端端部穿过所述右固定块(23)并外露;所述送壳体结构(3)包括送料机(31)、与所述送料机(31)配合的壳体滑道(32)以及与所述壳体滑道(32)配合的推送结构,所述推送结构包括一号支撑杆(33)、一号滑槽(34)、一号气缸(35)、送料块(36)以及取料机械手(37),所述一号支撑杆(33)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1)上,所述一号滑槽(34)和所述取料机械手(37)均设置在所述一号支撑杆(33)上,而所述一号气缸(35)固定设置在所述一号滑槽(34)上且与所述送料块(36)配合连接,所述送料块(36)滑动设置在所述一号滑槽(34)内,所述送料块(36)上开设有与产品壳体配合的卡槽(361),所述取料机械手(37)包括二号滑槽(371)、二号气缸(372)、三号气缸(373)、一号滑块(374)以及机械手(375),所述二号滑槽(371)固定设置在所述一号支撑杆(33)上,所述二号气缸(372)固定设置在所述二号滑槽(371)外壁上且与所述一号滑块(374)配合连接,所述一号滑块(374)滑动设置在所述二号滑槽(371)上,而所述三号气缸(373)固定设置在所述一号滑块(374)上且与所述机械手(375)配合连接,所述机械手(375)滑动连接在所述一号滑块(374)上;所述一号送料结构(4)包括一号振动盘(41)、与所述一号振动盘(42)配合的一号滑道(43)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1)上的所述取料机械手(37);所述一号检测结构(5)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1)上的一号支撑柱(51)、设置在所述一号支撑柱(51)上的四号气缸(52)以及与所述四号气缸(52)配合连接的一号检测头(53);所述一号压紧结构(6)包括二号支撑柱(61)、五号气缸(62)、顶杆(63)、六号气缸(64)以及一号压杆(65),其中,所述二号支撑柱(61)和所述五号气缸(62)均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1)上,所述六号气缸(64)设置在所述二号支撑柱(61)上,所述一号压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锦炎祝建平胡建校孔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吴锦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