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合带及其粘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486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粘合带包括要粘贴到粘附体的带体、位于带体的一端周边上的定位接片4a、和设在带体背面上的释放片。定位接片和带体通过位于它们之间的连接部分相互连接。连接部分被布置和构造成要被移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合带。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准确地粘贴到具有不同构造的粘附体(例如,车门的垂直框架)上的。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如图8(a)所示,具有装饰层的粘合带62被粘贴到车辆的门框部分、立柱部分(即,粘附体)来增进其外观。为了保证这些部分的外形美观,必需依照被粘贴部分的构造将粘合带62准确地粘贴。如图8(b)所示,粘合带62由带体64和与带体64分离的定位接片84组成。此外,如图8(c)所示,普通的释放片72设在带体64和定位接片84的背面,且居间粘合层76介于它们之间。此外,贴合薄膜94设在带体64和定位接片84(粘合带62)的上面或正面,且居间粘合层66介于它们之间。必须充分理解,带体64和接片84通过贴合薄膜94连接到一起。定位接片84构成了用于将带体固定到预定夹具或固定工具(未图示)的连接部分,带体64构成了用于粘合到粘附体的主体部分。粘合带62(带体64)的粘贴方法如下所述。首先,定位接片84被固定到预先置于预定位置的固定工具上。然后,将释放片72在其整个长度上剥除,并将带体64定位到粘附体上。在这种情况下,用抹刀或类似的工具将带体64垂直地,比如,从上到下粘贴到粘附体上。在此过程中,优选地通过目测调节带体64的横向位置。随后剥除贴合薄膜94,并将定位接片84和固定工具一起移除。最后,仔细地粘贴带体64。至此,带体64的粘贴完成。在传统的粘合带62中,带体64和定位接片84最初是相互分开的,通过贴合薄膜94暂时整合到一起。因此,定位接片84能通过简单地剥除贴合薄膜94而轻易地从带体64移除。在完成带体64的粘贴之后不用将定位接片84就地从带体64切除。然而,贴合薄膜94会导致粘合带62的生产成本增加。并且,对于传统的粘合带62,贴合薄膜94必须被废弃。结果,废弃贴合薄膜94产生了额外的成本。此外,带体64垂直地(从上到下)粘贴到粘附体,同时通过目测调节带体64的横向位置。因此,当带体64很长(几十厘米)时,带体64可能会在粘贴的过程中倾斜,使得带体64的下端部分在粘附体上横向偏离。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粘合带。例如,在本专利技术的的一个方面中,粘合带可以包括要粘贴到粘附体上的带体、位于带体的一端周边的定位接片和设在带体背面的释放片。定位接片和带体通过位于它们之间的连接部分相互连接。连接部分被布置和构造成要被切断。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粘合带中,带体和定位接片通过随后能被切断的连接部分相互连接。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粘合带,不必使用贴合薄膜来将带体与定位接片整合在一起。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在参考附图阅读以下详细说明以及权利要求后,将很容易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粘合带的俯视图;图2为粘合带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为沿图2中线III-III的剖视图;图4为沿图2中线IV-IV的剖视图;图5为固定工具的透视图;图6(a)-6(i)为显示粘合带粘贴过程的示意图;图7为与图2相似的视图,显示粘合带的改进形式;图8(a)为具有传统粘合带的车辆的侧视图;图8(b)为传统粘合带的俯视图;和图8(c)为传统粘合带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一个详细的代表性实施例如图1到图6(i)所示。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粘合带2由带体4和定位接片24(以后简称为接片)组成。带体4具有与粘附体(例如,车门的框架)的粘贴表面相对应的构造。在本实施例中,用于车门的垂直框架的细长的带体被用作带体4的例子。带体4由能为粘附体提供良好外观的薄片组成。这种薄片的示例包括带有色彩和图案的树脂涂层带。一般而言,在薄片的外表面额外地设有保护层。接片24位于带体4的一端周边4a(亦即,定位端周边),并通过沿带体4的一端周边4a局部定位的两个连接部分8与带体4的一端周边4a相连。应该认识到,在这个实施例中,一端周边4a对应于带体4的纵向相反端周边之一。连接部分8分别包括切割线L,这样接片24就能在连接部分8处从带体4切除。因此,接片24在带体4的一端周边4a的一部分处连接到带体4。此外,切割线L例如可以是穿孔的。即,切割线L就是当其上施加有外力时能沿其直线断开的部分。如上所述,接片24在带体4的一端周边4a的一部分处连接到带体4。接片24并不是沿一端周边4a的整个长度连接到带体4。原因是为了减少在切割线L切断或断开后的切割线L的断开痕迹。然而,如果必要,也可以提供沿带体4的一端周边4a的整个长度延伸的连接部分(未图示),使得接片24能沿一端周边4a的整个长度连接到带体4。一般而言,连接部分8(切割线L)被适当地形成使得带体4粘贴到粘附体后断开痕迹不明显。图2中显示得很清楚,在这个实施例中,切割线L形成在带体4的一端周边4a的侧部。应该认识到,一端周边4a的这些部分在带体4粘贴好之后,将向后折叠到粘附体(即车门的垂直框架)的背面或者被车身挡风条、装饰物或其它这种构件覆盖。因此,切割线L的断开痕迹一般从外面是看不见的。在本实施例中,接片24被形成为单个或整体构件。然而,也可以采用分开形成的多个接片(未图示)。并且,如果必要,接片24可以通过单个连接部分连接到带体4的一端周边4a(未图示)。如图1所示,接片24预先与带体4的一端周边4a,连接部分8除外,分开或者切断分开。即,狭缝或是类似部分形成在接片24与带体4的一端周边4a之间,连接部分8除外,使得接片24基本上与一端周边4a分开。从而,尽管接片24从带体4的一端周边4a切断,连接部分8除外,接片24与带体4仍然紧密地相互结合。即,在接片24与带体4之间基本上没有间隙。因此,能很容易地将带体4定位到粘附体上。并且,这也提高了粘合带2的可操作性。接片24形成有两个定位孔26(即,固定元件)。孔26被布置和构造成使得它能与形成在夹具或固定工具40(图5)上两个相应的突起42(即,固定元件,将在后文说明)配合。优选地,将孔26布置成靠近连接部分8。此外,固定元件并不局限于孔26与突起42的组合。固定元件可以采用夹紧装置,粘贴装置或是其它这类装置。固定元件也可以是允许操作者将接片24直接固定到粘附体上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固定工具40可以省略。如图3和图4所示,带体4设有粘合层10。释放片12粘附到粘合层10。释放片12可以优选地覆盖带体4的整个粘合层10。此外,粘合层10延伸到接片24上。同样地,释放片12也延伸到接片24上以便覆盖接片24的粘合层10。当通过使用固定元件26将粘合带2固定到固定工具40时,接片24上的释放片12可用于可靠地将粘合带2固定到固定工具40。此外,接片24上的粘合层10也可以用作固定元件。如图2和图3所示,被定位成与切割线L相邻的狭缝S形成在带体4的释放片12上。此外,如图1到图4所示,沿纵向延伸的狭缝R形成在带体4的释放片12的侧周边(即,横向相反的周边)中。在该实施例中,狭缝R被形成为与狭缝S纵向对齐。应注意,这样形成的狭缝R沿带体4的横向相反周边4c延伸。图3中清楚地显示,切割线L穿透带体4和释放片12。因此,由于狭缝S与狭缝R都形成在释放片12中,所以可以只剥除释放片12的中心区域12b,留下侧周边区域12a和12c。因此,释放片12的侧周边区域12a和12c优选地能在带粘贴过程中被保留下来,使得带体4能被准确地粘贴到粘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粘合带,包括:要粘贴到粘附体上的带体;位于带体的一端周边上的定位接片;和 设在带体背面上的释放片;其中,定位接片和带体通过位于它们之间的连接部分相互连接,连接部分被布置和构造成将被移除。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崎宽棚桥纪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槌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