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服务的电动汽车车联网系统平台及实现充电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48249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1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服务的电动汽车车联网系统平台及实现充电方法。系统平台包括展示层、服务层、支撑层、存储层和协议层。所述展示层为充电用户提供了使用窗口;服务层是通过支撑层提供的系统应用功能,支撑海量用户浏览和访问;支撑层是系统不同应用功能开发的统一平台;存储层用于所述系统平台基础数据的存储和访问;存储层的数据通过协议层协议实现不同应用之间的数据交互;系统平台的实现充电方法有两种:在充电桩上扫描二维码和刷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云上构建车联网平台服务能力云化,构建面向应用服务开发的多个公共能力中心,构建充电服务、出行服务、增值服务、数据服务多个应用群及和能力开放平台。

Electric vehicle networking system platform based on micro service and charg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vehicle networking, in particular to an electric vehicle networking system platform based on micro service and a charging method. The system platform includes display layer, service layer, support layer, storage layer and protocol layer. The charge for the presentation layer provides the users with the window; service layer is provided through the support layer system application function, support massive users to browse and access; the support layer is a unified platform development system and its various functions; the storage layer for storing and accessing the system platform of basic data; realize the data exchange between different applications the data storage layer by layer protocol; there are two kinds of charging methods of system platform: two-dimensional code scanning and card in charge pile. The invention constructs a car networking platform cloud service capabilities through the cloud, constructing a public capacity Center for application service development, to build an open platform for charging services, travel services, value-added services, data services and multiple application group and 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微服务的电动汽车车联网系统平台及实现充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服务的电动汽车车联网系统平台及实现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车联网行业发展和技术研究均起步较晚。随着2009年美国通用的OnStar系统和日本丰田的G-BOOK系统同时引入,我国车联网发展元年才正式开启,当前正处于初创期向拓展期过渡的阶段。目前国内充电设施运营平台主要有“E充网”、“电桩网”等充电运营服务平台。这些平台通过自建或合作的模式在国内新能源推广城市、地区内建设方便快捷的充电服务运营网络,打通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通过“充电APP”+“城市智能充电网络”+“运营系统”的模式,实现电动汽车产业最佳用户使用体验。以第三方的核心优势整合设备厂商、整车厂商、政府、经销商、用户,进而形成强大的服务和分享网络。目前,国内出现了一批基于巨石架构的系统平台,初步建成面向电动汽车用户提供充电服务、生活服务、便捷支付等在内的车联网互动服务;面向充电运营商提供资产管理、运行管理、集中监控、运维抢修、交易结算等充电运营服务的车联网服务平台。电动汽车用户可以通过下载移动APP或者在线网站,寻找附近可用的充电站,APP会准确提供空闲充电桩信息。系统通过Webservice、Http、Ftp等服务实现了资产查询、监控短信告警、多渠道支付、电子发票生成、政府信息管理以及运营商管理等车联网平台功能。该系统平台基于巨石架构设计,其优点是设计开发时间短、实施成本低。经过近年来充电桩数量明显增加和用户需求不断变化体,其劣势也逐渐显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系统笨重、复杂、维护困难;第二是功能固化,难以迭代升级;第三是结构僵硬,难于扩展。总之,该基于该架构的系统不能满足用户体验要求和系统动态线性扩容要求,升级困难,系统用户响应慢的问题尤为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服务的电动汽车车联网系统平台及实现充电方法。本专利技术利用“大云物移智”技术,建设资源弹性供给、灵活调度和动态计量的满足充电业务的私有云平台,形成与云计算基础设施相适应的车联网平台应用云架构;按照“大平台+微服务”思路,通过云上构建车联网平台服务能力云化,构建面向应用服务开发的多个公共能力中心,构建充电服务、出行服务、增值服务、数据服务多个应用群及和能力开放平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微服务的电动汽车车联网系统平台,所述电动汽车车联网系统平台包括展示层、服务层、支撑层、存储层和协议层;其中,所述展示层为充电用户提供了网站、移动app、微信公众号的使用窗口;所述服务层是以展示层的展示内容为着眼点,通过支撑层提供的权限管理、流程编排、云服务总线CSB、消息队列MQ、分布式任务调度ScheduleX、echarts组件工具开发的系统应用功能,将应用功能按照微服务的方式提供服务,支撑海量用户浏览和访问;所述支撑层是系统不同应用功能开发的统一平台,提供统一权限管理、统一公共图形组建、统一安全管理、统一地理服务、统一服务总线、统一消息总线、分布式任务调度管理;所述存储层用于所述系统平台基础数据的存储和访问,将系统平台的结构化、非结构化、热点数据按照系统平台功能要求分布式存储在物理介质上,提供统一的存储和访问接口;所述存储层的数据通过协议层协议实现不同应用之间的数据交互;所述协议层包括各种银联机构和支付机构的缴费付款通道、系统平台与充电桩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应用功能与服务容器之间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层包括用户服务微服务中心、资产管理微服务中心、账务支付微服务中心、运行监管微服务中心、运营管理微服务中心、订单及评价微服务中心和互联互通微服务中心。进一步地,所述用户服务微服务中心提供充电用户、充电桩运营商、车联网系统管理员信息注册和查询功能;所述资产管理微服务中心提供充电运营商的充电桩的注册、查询功能;所述账务支付微服务中心提供用户的充值、缴费功能,提供以及通过银联、微信、支付宝多种渠道进行支付、查询功能;所述运行监管微服务中心提供充电桩的状态查询、充电桩的选择策略、充电桩故障告警功能;所述运营管理微服务中心提供电子券、红包、积分运营手段;所述订单及评价微服务中心提供订单的生成、查询和统计功能,提供了充电用户、充电桩运营商信用评价能力;所述互联互通微服务中心提供充电用户与充电桩运营商在同一车联网平台和不同车联网平台的注册充电、缴费功能。进一步地,所述每个微服务都是独立的,都有各自的业务逻辑和适配器,都有各自独立的数据库。进一步地,所述结构化数据采用分布式关系数据库;所述非结构化数据采用分布式非结构化数据库;所述热点数据采用分布式内存数据库。进一步地,所述热点数据定义为即采即用的数据,包括充电金额、充电状态数据和充电电量数据;所述结构化数据定义为过程数据,包括充电电压曲线、充电电流曲线数据;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定义为图片视频数据,包括用户图片、车辆图片和充电视频。进一步地,所述协议层包括HTTP协议、微信支付协议、支付宝协议、SOAP协议、SOCKET协议和银行支付协议。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基于微服务的电动汽车车联网系统平台实现充电的方法,所述方法为通过扫描二维码充电,其步骤如下:充电用户使用第二系统平台B提供的APP扫描第一系统平台A注册的充电桩的二维码,由第二系统平台B对充电用户进行用户鉴权,鉴权成功后向第一系统平台A发起设备认证请求,校验设备使用状态为可用后再次向第一系统平台A发起启动充电请求,由第一系统平台A将指令下发至充电桩;启动充电成功后,第一系统平台A在短周期内向第二系统平台B发送交互信息较少的充电状态信息,用户充电完成后在APP中进行停止充电操作,第二系统平台B将指令发送至第一系统平台A,由第一系统平台A将停止充电指令下发至充电桩;完成停止充电操作后,第一系统平台A需将本次的充电订单返回至第二系统平台B平台进行初步对账操作;在第二系统平台B与设备运营商约定的周期内,设备运营商将本周期内的充电订单发送给第二系统平台B进行订单对账,并将对账结果返回至第二系统平台B。另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基于微服务的电动汽车车联网系统平台实现充电的方法,所述方法为通过刷卡充电,其步骤如下:充电用户使用第二系统平台B注册的充电卡在第三方厂商充电桩上进行充电时,在充电用户刷卡后由第一系统平台A将充电卡信息发送至第二系统平台B进行用户鉴权以及充电鉴权,在获取充电额度与充电授权后进行设备认证;完成设备认证后由第一系统平台A创建充电订单并发送至第二系统平台B,同时启动充电桩进行充电;在完成充电操作后,用户在充电桩上进行停止充电操作,停止后由第一系统平台A向第二系统平台B发送停止充电结果并发送本次充电订单;在第二系统平台B与第一系统平台A约定的周期内,第一系统平台A将本周期内的充电订单发送给第二系统平台B进行订单对账,并将对账结果返回至第二系统平台B。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利用“大云物移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技术,建设资源弹性供给、灵活调度和动态计量的满足充电业务的私有云平台,形成与云计算基础设施相适应的车联网平台应用云架构;按照“大平台+微服务”思路,通过云上构建车联网平台服务能力云化,构建面向应用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基于微服务的电动汽车车联网系统平台及实现充电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电动汽车车联网系统平台,所述电动汽车车联网系统平台包括展示层、服务层、支撑层、存储层和协议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层为充电用户提供了网站、移动app、微信公众号的使用窗口;所述服务层是以展示层的展示内容为着眼点,通过支撑层提供的权限管理、流程编排、云服务总线CSB、消息队列MQ、分布式任务调度ScheduleX、echarts组件工具开发的系统应用功能,将应用功能按照微服务的方式提供服务,支撑海量用户浏览和访问;所述支撑层是系统不同应用功能开发的统一平台,提供统一权限管理、统一公共图形组建、统一安全管理、统一地理服务、统一服务总线、统一消息总线、分布式任务调度管理;所述存储层用于所述系统平台基础数据的存储和访问,将系统平台的结构化、非结构化、热点数据按照系统平台功能要求分布式存储在物理介质上,提供统一的存储和访问接口;所述存储层的数据通过协议层协议实现不同应用之间的数据交互;所述协议层包括各种银联机构和支付机构的缴费付款通道、系统平台与充电桩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应用功能与服务容器之间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服务的电动汽车车联网系统平台,所述电动汽车车联网系统平台包括展示层、服务层、支撑层、存储层和协议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层为充电用户提供了网站、移动app、微信公众号的使用窗口;所述服务层是以展示层的展示内容为着眼点,通过支撑层提供的权限管理、流程编排、云服务总线CSB、消息队列MQ、分布式任务调度ScheduleX、echarts组件工具开发的系统应用功能,将应用功能按照微服务的方式提供服务,支撑海量用户浏览和访问;所述支撑层是系统不同应用功能开发的统一平台,提供统一权限管理、统一公共图形组建、统一安全管理、统一地理服务、统一服务总线、统一消息总线、分布式任务调度管理;所述存储层用于所述系统平台基础数据的存储和访问,将系统平台的结构化、非结构化、热点数据按照系统平台功能要求分布式存储在物理介质上,提供统一的存储和访问接口;所述存储层的数据通过协议层协议实现不同应用之间的数据交互;所述协议层包括各种银联机构和支付机构的缴费付款通道、系统平台与充电桩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应用功能与服务容器之间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服务的电动汽车车联网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层包括用户服务微服务中心、资产管理微服务中心、账务支付微服务中心、运行监管微服务中心、运营管理微服务中心、订单及评价微服务中心和互联互通微服务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服务的电动汽车车联网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服务微服务中心提供充电用户、充电桩运营商、车联网系统管理员信息注册和查询功能;所述资产管理微服务中心提供充电运营商的充电桩的注册、查询功能;所述账务支付微服务中心提供用户的充值、缴费功能,提供以及通过银联、微信、支付宝多种渠道进行支付、查询功能;所述运行监管微服务中心提供充电桩的状态查询、充电桩的选择策略、充电桩故障告警功能;所述运营管理微服务中心提供电子券、红包、积分运营手段;所述订单及评价微服务中心提供订单的生成、查询和统计功能,提供了充电用户、充电桩运营商信用评价能力;所述互联互通微服务中心提供充电用户与充电桩运营商在同一车联网平台和不同车联网平台的注册充电、缴费功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服务的电动汽车车联网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微服务都是独立的,都有各自的业务逻辑和适配器,都有各自独立的数据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服务的电动汽车车联网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化数据采用分布式关系数据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飞王赞刘剑锋袁浩耿爱国覃华勤仲轩赵兴远马发勇杜鹏梅峥陈清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