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合片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4400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了底材2的凹沟21和粘合剂层3的贯穿路31连通,将在粘合剂层3侧设置了连续至底材2的侧端部的凹沟21的底材2和形成了数个在厚度方向贯穿粘合剂层3的贯穿路31的粘合剂层3层叠,得到粘合片1。按照这样的粘合片1,不损害粘合片的外观,而且一边全部足够的粘合力,一边能够防止或者去除空气残留或起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能够防止或者去除空气残留或起泡的粘合片及制造这样的粘合片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用手作业在被粘物上贴附粘合片时,在被粘物和粘合面之间有时发生空气残留,损害粘合片的外观。这样的空气残留,特别在粘合片的面积大的场合容易发生。为了解决由空气残留引起的粘合片外观的问题,正在进行代替原来的粘合片而贴上另外的粘合片,或将粘合片一次剥离进行重贴,或者用针在粘合片的膨胀部分开孔放掉空气。但是,在贴上一种代替粘合片的情况下,不仅需要工夫,而且导致成本提高,另外在重贴粘合片的情况下,粘合片被破坏,或在表面发生皱纹,往往产生粘合性降低等问题。另一方面,用针开孔的方法,是损害粘合片的外观的方法。为了防止空气残留的发生,有预先在被粘物或者粘合面上沾上水后进行贴附的方法,但在贴附贴在窗上的玻璃飞散防止薄膜、装饰薄膜、水印薄膜(marking film)等尺寸大的粘合片时,需要许多的时间和工夫。另外,有不用手作业而使用机械贴附来防止空气残留的发生的方法,但由于粘合片的用途或者被粘物的部位、形状不同,有时不能应用机械贴附。另一方面,丙烯酸树脂、ABS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等树脂材料,通过加热,或者即使不加热,有时产生气体,在由这样的树脂材料构成的被粘物上贴附粘合片时,由于从被粘物产生的气体,在粘合片上发生起泡。为了解决像上述的问题,在技术注册2503717号公报和技术注册2587198号公报中提出了在粘合层的粘合面上将独立的许多小凸部配置成散点状的粘合片。在该粘合片中,粘合层的小凸部的尖端部粘附在被粘物上,粘合层的基本平坦面保持成从被粘物离间的状态,在粘合层的基本平坦面和被粘物之间产生与外部连通的间隙,因而空气或气体从该间隙放出到外部,由此防止粘合片的空气残留或者起泡。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技术注册2503717号公报和技术注册2587198号公报中公开的粘合片中,仅粘合层的小凸部的尖端部粘合在被粘物上,因此粘合力弱,另外,在粘合层和被粘物之间水、化学品等容易浸入,由此有粘合力降低这样的问题。即使在将这样的粘合片用力压在被粘物上的情况下,由于粘合层的小凸部的影响,粘合力也是不充分的。并且在此情况下,与外部连通的间隙埋没,因此不能防止在从被粘物产生气体时发生的起泡。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不损害粘合片的外观,而且一边确保足够的粘合力,一边能够防止或者去除空气残留或起泡的粘合片,以及这样的粘合片的制造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1,本专利技术提供粘合片,是具备底材和层叠在上述底材上的粘合剂层的粘合片,其特征是,在上述底材的至少上述粘合剂层侧,形成与粘合片外部相通的通气路,在上述粘合剂层中形成数个在厚度方向贯穿或者能够贯穿上述粘合剂层的贯穿路,上述底材的通气路和上述粘合剂层的贯穿路连通(专利技术1)。这里,底材可以是单层,也可以由数层构成。再者,在本说明书中,“片”包括薄膜的概念,“薄膜”包括片的概念。另外,所谓本说明书中的“在厚度方向能够贯穿粘合剂层的贯穿路”是指,在常态即使在厚度方向不贯穿粘合剂层,但通过压紧粘合片等,或者利用产生气体的压力等,成为在厚度方向贯穿粘合剂层的贯穿路。在有关上述专利技术的粘合片(专利技术1)中,被粘物和粘合面之间的空气通过底材的通气路从粘合剂层的贯穿路放出到粘合片外部,因此贴附在被粘物上时,难以卷入空气,能够防止发生空气残留。假设即使卷入空气而发生空气残留,通过再压紧其空气残留部或者包括空气残留部的空气残留部周边部,空气通过底材的通气路从粘合剂层的贯穿路放出到粘合片外部,空气残留就消失。另外,在贴附在被粘物上后,即使从被粘物产生气体,气体也通过底材的通气路从粘合剂层的贯穿路放出到粘合片外部,因此能够防止发生起泡。再者,为了水等不浸入粘合剂层的粘合面和被粘物之间,上述粘合剂层中的数个贯穿路,需要在至少粘合剂层的粘合面各自独立,但在粘合剂层的粘合面以外的部分,数个贯穿路也可以相互连通,与粘合片外部相通。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中,在上述底材的上述粘合剂层侧可以设置连续至底材侧端部的凹沟(专利技术2),上述底材的至少上述粘合剂层侧,可以由包含连续泡孔的发泡体构成(专利技术3)。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3)中,上述粘合剂层的贯穿路,也可以是由通过上述粘合剂层去除的气体形成的(专利技术4),也可以通过激光加工形成(专利技术5),也可以是在粘合剂层形成时形成了图案的(专利技术6),也可以是由气泡构成的(专利技术7)。这里,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7)中的气泡,可以是在厚度方向贯穿粘合剂层的连续的气泡,也可以是粘合剂层表面部中的气泡膜消失、在厚度方向贯穿粘合剂层的单独气泡,也可以是粘合剂层表面部中的气泡膜被外力破坏、在厚度方向能贯穿粘合剂层的单独气泡,也可以是由于外力气泡膜或者气泡间的壁部被破坏、在厚度方向能够贯穿粘合剂层的单独气泡。第2,本专利技术提供粘合片的制造方法(专利技术8),其特征是,为了上述底材的通气路和上述粘合剂层的贯穿路连通,在至少一面侧形成与粘合片外部相通的通气路的底材的上述一面上,层叠或者形成具有数个在层的厚度方向贯穿或者能够贯穿的贯穿路的粘合剂层。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8)中,通过在上述底材的一面侧设置连续至底材侧端部的凹沟,可以在上述底材上形成通气路(专利技术9),上述底材的至少一面侧也可以由包含连续气泡的发泡体构成(专利技术10)。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8~10)中,也可以在剥离处理面侧形成数个孔(不贯穿剥离材的孔)的剥离材的上述剥离处理面上涂布粘合剂而形成粘合剂层,通过使来自上述剥离材的孔的气体移动到上述粘合剂层的外侧,在上述粘合剂层上形成上述贯穿路(专利技术11)。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1)中,上述剥离材的支持体也可以由包含空气和/或水分的材料构成,在上述剥离材的支持体上涂布剥离剂而形成剥离剂层,通过使来自上述支持体的空气和/或水蒸汽移动到上述剥离剂层的外侧,在上述剥离剂层上形成孔(专利技术12),上述剥离材的支持体由包含空气和/或水分的材料构成,也可以在上述剥离材的支持体上形成底涂层,通过使来自上述支持体的空气和/或水蒸汽移动到上述底涂层的外侧,在上述底涂层上形成孔,在具有上述孔的底涂层上涂布剥离剂,形成有孔剥离剂层(优先选择使来自底涂层的孔的空气和/或水蒸汽移动到剥离剂层的外侧来形成剥离剂层的孔)(专利技术13),上述剥离材的支持体由包含空气和/或水分的材料构成,在上述剥离材的支持体上依次形成底涂层和剥离剂层,通过使来自上述支持体的空气和/或水蒸汽移动至上述剥离剂层的外侧,在上述底涂层和上述剥离剂层上也可以形成孔(专利技术14),也可以在上述剥离材的支持体上利用发泡过的填缝剂形成具有孔的底涂层,在具有上述孔的底涂层上涂布剥离剂,形成具有孔的剥离剂层(专利技术16)。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2~14)中,优先选择在上述支持体的非剥离处理面侧预先形成气体阻挡层(专利技术15)。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8~10)中,也可以通过对上述粘合剂层实施激光加工,在上述粘合剂层上形成贯穿路(专利技术17),也可以通过在上述粘合剂层上形成气泡,在上述粘合剂层上形成贯穿路(专利技术18),也可以通过以规定的图案涂布粘合剂,在上述粘合剂层上形成贯穿路(专利技术21)。这里,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8)中,作为在粘合剂层上形成气泡的方法,可以是使涂布前的粘合剂发泡的方法,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粘合片,是具备底材和层叠在上述底材上的粘合剂层的粘合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底材的至少上述粘合剂层侧形成与粘合片外部连通的通气路,在上述粘合剂层上形成数个在厚度方向贯穿或者能够贯穿上述粘合剂层的贯穿路,上述底材的通气路和上述粘合剂层的贯穿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挥一郎歌川哲之大类知生
申请(专利权)人:琳得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