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滩涂围堰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4233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滩涂围堰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在滩涂上表面的第一浮体构和第二浮体构件;第一浮体构件和第二浮体构件设置在取土区的两侧,第一浮体构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塔架,第二浮体构件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塔架,第一塔架和第二塔架之间安装有桁架;桁架一端从第一塔架侧延伸至围堰区域的上方;桁架上安装有沿桁架长度方向布设的水平滑轨,滑轨上安装有行走小车,行走小车上安装有卷扬机组、驱动装置,卷扬机组的钢丝绳索连接抓斗。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利用上述滩涂围堰施工装置在围堰现场进行就地取材进行的围堰方法,综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围堰如砂袋围堰、土石围堰等施工技术较为困难的问题,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Construction devic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beach cofferda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each cofferdam constru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the first floating body placed on the beach surface structure and second floating body component; the first floating body component and second component floating body is arranged at both sides of the borrow area, above the first floating body component is fixed at the first tower, second floating body component above there are second fixed tower, a truss installation between the first tower and second tower truss; above the end extending from the first side to the tower cofferdam area; truss is installed on the horizontal slid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truss layout, rails are installed on the trolley, trolley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device of hoist wire rope hoist, unit, unit connect grab.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method for use in the cofferdam cofferdam site using the tidal cofferdam construction device, so the invention solves traditional cofferdam as sandbag cofferdam, cofferda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ifficult problem, improve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滩涂围堰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滩涂围堰
,特别是涉及一种滩涂围堰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本设备用于滩涂围堰施工,在滩涂施工环境下,围堰基础是在水下或含水率高的淤泥层,传统围堰如砂袋围堰、土石围堰等施工技术较为困难,同时因地制宜,参考浙江台州市场价,传统围堰施工成本较高,砂袋围堰施工成本单价150元/m3,土石围堰就近取土施工成本单价30~40元/m3;而本装置利用围堰外侧泥土进行围堰施工,施工成本单价约10元/m3,极大降低了施工成本;但同时因泥土稳定性较差,需要一定固结期,围堰不能一次性填筑完成,所以需要逐层加高围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施工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滩涂围堰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滩涂围堰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在滩涂上表面的两个浮体构件,分别为靠近围堰侧的第一浮体构件,远离围堰的第二浮体构件;第一浮体构件和第二浮体构件设置在取土区的两侧,第一浮体构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塔架,第二浮体构件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塔架,第一塔架和第二塔架之间安装有桁架;所述桁架一端从第一塔架侧延伸至围堰区域的上方,桁架的另一端从第二塔架侧延伸相同的长度;所述第二浮体、第二塔架和/或桁架远离围堰端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桁架上安装有沿桁架长度方向布设的水平滑轨,所述滑轨上安装有行走小车,所述行走小车上安装有卷扬机组,所述卷扬机组的钢丝绳索连接抓斗;所述桁架上安装有驱动行走小车沿水平滑轨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浮体构件采用箱体结构,在箱体的上表面固装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固定安装塔架。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还设有通往箱体内的人孔。所述第一塔架和第二塔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两个下支撑架和一个上支撑架,所述两个下支撑架的底部与浮体构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下支撑架的上方中间位置向上固定安装上支撑架,上支撑架分别与两侧的下支撑架之间连接预紧绳索;两个下支撑架和一个上支撑架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围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围堰基础在水位以下的采用桁挖吊取水下粘土进行填筑,采用围堰外侧就地取土;将滩涂围堰施工装置布设在围堰外侧,从距围堰基础外侧15m以上的位置利用抓斗取土,取土距离范围为15m~125m,取土深度不小于3m;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将泥土运至围堰;整个循环往复过程约2min,桁挖吊在同一位置运行,连续取土时间不得超过1h,每次设备利用卷扬机移动取土距离宜为5m~8m;2)、填筑围堰高出水面0.5米以后进行,使用挖掘机进行整平碾压,然后逐层填筑碾压堰体,每层虚铺厚度不超过30cm,每层铺土完成后整层使用挖掘机进行碾压密实,不留节缝;3)、围堰填筑采取分段分层施工方法,按200米长作为一个填筑段,即填筑时每次填筑土层按200米长控制;4)、桁挖吊取水下粘土或者挖掘机取土时取土坑槽不得连续贯通,根据现场实际每隔15米左右距离留一宽度3米左右的土埂,作为水下围堰基础支撑。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围堰如砂袋围堰、土石围堰等施工技术较为困难的问题,另外,本专利技术利用围堰外侧泥土进行围堰施工,实现就地取材,极大降低了施工成本;但同时因泥土稳定性较差,需要一定固结期,因此围堰不能一次性填筑完成,所以需要逐层加高围堰。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合理,安装移动方便,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安全可靠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塔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施工原理图。图中:1-1、第一浮体构件;1-10、第一塔架;1-11、下支撑架;1-12、上支撑架;1-13、预紧绳索;1-2、第二浮体;1-20、第二塔架;1-3、桁架;1-30、水平滑轨;1-31、行走小车;1-32、抓斗;1-4、支撑板;1-40、人孔;1-20、第二塔架;2、取土区;3、围堰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滩涂围堰施工装置,包括放置在滩涂上表面的两个浮体构件,分别为靠近围堰侧的第一浮体构件1-1,远离围堰的第二浮体构件1-2;第一浮体构件和第二浮体构件设置在取土区2的两侧,第一浮体构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塔架1-10,第二浮体构件1-2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塔架1-20,第一塔架1-10和第二塔架1-20之间安装有桁架1-3;所述桁架一端从第一塔架1-10侧延伸至围堰区域3的上方,桁架1-3的另一端从第二塔架侧延伸相同的长度;所述第二浮体1-2、第二塔架1-20和/或桁架1-3远离围堰端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桁架1-3上安装有沿桁架长度方向布设的水平滑轨1-30,所述滑轨上安装有行走小车1-31,所述行走小车上安装有卷扬机组,所述卷扬机组的钢丝绳索连接抓斗1-32;所述桁架上安装有驱动行走小车沿水平滑轨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为了增加浮体构件的稳定性,所述浮体构件采用箱体结构,在箱体的上表面固装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的上方固定安装塔架。为了便于检修盒操作人员休息,在所述支撑板1-4的上方还设有通往箱体内的人孔1-40,箱体内可以供操作人员进行短暂的休息。所述第一塔架和第二塔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两个下支撑架1-11和一个上支撑架1-12,所述两个下支撑架的底部与浮体构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下支撑架的上方中间位置向上固定安装上支撑架1-12,上支撑架分别与两侧的下支撑架之间连接预紧绳索1-13;两个下支撑架和一个上支撑架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此结构利用了三角型的稳定性,提高了其牢固性。基于上述的滩涂围堰施工装置的围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围堰基础在水位以下的采用桁挖吊取水下粘土进行填筑,采用围堰外侧就地取土;将滩涂围堰施工装置布设在围堰外侧,从距围堰基础外侧15m以上的位置利用抓斗取土,取土距离范围为15m~125m,取土深度不小于3m;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将泥土运至围堰;整个循环往复过程约2min,桁挖吊在同一位置运行,连续取土时间不得超过1h,每次设备利用卷扬机移动取土距离宜为5m~8m;2)、填筑围堰高出水面0.5米以后进行,使用挖掘机进行整平碾压,然后逐层填筑碾压堰体,每层虚铺厚度不超过30cm,每层铺土完成后整层使用挖掘机进行碾压密实,不留节缝;3)、围堰填筑采取分段分层施工方法,按200米长作为一个填筑段,即填筑时每次填筑土层按200米长控制;4)、桁挖吊取水下粘土或者挖掘机取土时取土坑槽不得连续贯通,根据现场实际每隔15米左右距离留一宽度3米左右的土埂,作为水下围堰基础支撑。以上所述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滩涂围堰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滩涂围堰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在滩涂上表面的两个浮体构件,分别为靠近围堰侧的第一浮体构件,远离围堰的第二浮体构件;第一浮体构件和第二浮体构件设置在取土区的两侧,第一浮体构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塔架,第二浮体构件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塔架,第一塔架和第二塔架之间安装有桁架;所述桁架一端从第一塔架侧延伸至围堰区域的上方,桁架的另一端从第二塔架侧延伸相同的长度;所述第二浮体、第二塔架和/或桁架远离围堰端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桁架上安装有沿桁架长度方向布设的水平滑轨,所述滑轨上安装有行走小车,所述行走小车上安装有卷扬机组,所述卷扬机组的钢丝绳索连接抓斗;所述桁架上安装有驱动行走小车沿水平滑轨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滩涂围堰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在滩涂上表面的两个浮体构件,分别为靠近围堰侧的第一浮体构件,远离围堰的第二浮体构件;第一浮体构件和第二浮体构件设置在取土区的两侧,第一浮体构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塔架,第二浮体构件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塔架,第一塔架和第二塔架之间安装有桁架;所述桁架一端从第一塔架侧延伸至围堰区域的上方,桁架的另一端从第二塔架侧延伸相同的长度;所述第二浮体、第二塔架和/或桁架远离围堰端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桁架上安装有沿桁架长度方向布设的水平滑轨,所述滑轨上安装有行走小车,所述行走小车上安装有卷扬机组,所述卷扬机组的钢丝绳索连接抓斗;所述桁架上安装有驱动行走小车沿水平滑轨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滩涂围堰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构件采用箱体结构,在箱体的上表面固装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固定安装塔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滩涂围堰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还设有通往箱体内的人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滩涂围堰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架和第二塔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两个下支撑架和一个上支撑架,所述两个下支撑架的底部与浮体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健郑绍刚杜洪涛袁绍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