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盖泄液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4007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盖泄液槽结构,在发动机盖后部对称布置两个凸出的后角,泄液槽由设于所述后角上与所述发动机盖的本体过渡连接,所述泄液槽为由所述发动机盖内壁朝向外壁方向凸出形成槽结构,且所述泄液槽在所述发动机盖本体朝向边缘延伸的方向上具有向下渐变倾斜的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这种发动机盖泄液槽结构,在保持汽车原有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通过此种结构泄液槽的设计有效的疏导电泳液,保证电泳液充分覆盖在发盖表面,不但增加制件自身刚度,节省模具成本而且可以有效疏导电泳液,增加发盖内外板后角包边处电泳液覆盖面积,得到较好的电泳效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An engine cover discharge chut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scharge chute structure in the engine cover, rear engine cover are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two convex angle, by the discharge chute is arranged on the rear corn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of the transition of the engine cover, the discharge chute by the engine cover inner wall toward the outer wall forming groove structure to protrude, and the discharge chute in the engine cover body toward the edge extending direction is the gradual downward tilt angle.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engine cover discharge chute structure, on the premise of keeping the original vehicle performance is not affected.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discharge chute and effective dredging electrophoretic liquid, to ensure full coverage on the surface of the electrophoresis liquid cover, not only increase the stiffness of the workpiece, save the die cost and can effectively ease the electrophoretic liquid, increase send cover plate at the edge angle and area covered by electrophoresis, good effect,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盖泄液槽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动机盖泄液槽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今汽车车身的主要构件仍以金属材料为主,涂装电泳是必不可缺的一道工序,保证电泳液充分覆盖发盖总成至关重要,在发盖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电泳液流入、流出通道及位置。现有技术中发盖设计不能得到很好的涂装电泳效果,且发盖的强度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确保发动机盖得到充分电泳,同时可保证发动机盖结构强度的发动机盖泄液槽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发动机盖泄液槽结构,在发动机盖后部对称布置两个凸出的后角,泄液槽由设于所述后角上与所述发动机盖的本体过渡连接,所述泄液槽为由所述发动机盖内壁朝向外壁方向凸出形成槽结构,且所述泄液槽在所述发动机盖本体朝向边缘延伸的方向上具有向下渐变倾斜的角度。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技术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所述泄液槽的宽度由发动机盖本体朝向边缘方向逐渐变小呈锥形结构。所述泄液槽的中部朝向所述发动机盖外壁呈半球状凸出结构,所述泄液槽的出口端及与所述发动机盖本体的过渡连接端朝向外壁的凸出高度小于所述中部凸出高度。所述泄液槽的两边为以所述泄液槽中心轴线对称布置的弧形结构线,且所述两弧形结构线在所述泄液槽的出口端处向中间收口。所述泄液槽与所述发动机盖本体及所述后角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发动机盖本体与所述泄液槽连接处通过朝向泄液槽方向倾斜的弧形过渡连接段连接。所述泄液槽边缘及所述发动机盖边缘均设有凸出的挡边。所述发动机盖上设有连通所述泄液槽的引流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这种发动机盖泄液槽结构,在保持汽车原有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通过此种结构泄液槽的设计有效的疏导电泳液,保证电泳液充分覆盖在发盖表面,不但增加制件自身刚度,节省模具成本而且可以有效疏导电泳液,增加发盖内外板后角包边处电泳液覆盖面积,得到较好的电泳效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发动机盖,11、后角,2、泄液槽,21、挡边,22、引流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这种发动机盖泄液槽结构,如图1所示,在发动机盖1后部对称布置两个凸出的后角11,泄液槽2由设于后角11上与发动机盖1的本体过渡连接,泄液槽2为由发动机盖1内壁朝向外壁方向凸出形成的槽结构,且泄液槽2在发动机盖1本体朝向边缘延伸的方向上具有向下渐变倾斜的角度。此种发动机盖泄液槽结构,可有效的疏导电泳液,便于电泳液顺利的流出,且在结构上可增加发动机盖自身刚度。本技术发动机盖泄液槽结构,泄液槽2的宽度由发动机盖1本体朝向边缘方向逐渐变小呈锥形结构,此种结构可在保证电泳液顺畅流出的同时,适当的限制电泳液的流出速度,确保得到较好的电泳效果。本技术,优选的,泄液槽2的中部朝向发动机盖1外壁呈半球状凸出结构,泄液槽2的出口端及与发动机盖1本体的过渡连接端朝向外壁的凸出高度小于中部凸出高度。泄液槽2的两边为以泄液槽2中心轴线对称布置的弧形结构线,且两弧形结构线在泄液槽的出口端处向中间收口。两端收口,中部凸出的结构,两边弧形布置,可增大泄液槽2整体容积,同时限制电泳液的流出速度,配合以得到较好的电泳效果。本技术中,泄液槽2与发动机盖1本体及后角11为一体成型结构,便于成型制造,整体结构性好且美观。发动机盖1本体与泄液槽2连接处通过朝向泄液槽2方向倾斜的弧形过渡连接段连接,发动机盖1上设有连通泄液槽2的引流槽22,以引导电泳液顺畅的由泄液槽流出,有效疏导电泳液。本技术中,泄液槽2边缘及发动机盖1边缘均设有凸出的挡边,以防止电泳液外漏,确保充分的电泳效果。本技术这种发动机盖泄液槽结构,在保持汽车原有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通过此种结构泄液槽的设计有效的疏导电泳液,保证电泳液充分覆盖在发盖表面,不但增加制件自身刚度,节省模具成本而且可以有效疏导电泳液,增加发盖内外板后角包边处电泳液覆盖面积,得到较好的电泳效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受限于上述方式,只要采用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发动机盖泄液槽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盖泄液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盖后部对称布置两个凸出的后角,泄液槽由设于所述后角上与所述发动机盖的本体过渡连接,所述泄液槽为由所述发动机盖内壁朝向外壁方向凸出形成槽结构,且所述泄液槽在所述发动机盖本体朝向边缘延伸的方向上具有向下渐变倾斜的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盖泄液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盖后部对称布置两个凸出的后角,泄液槽由设于所述后角上与所述发动机盖的本体过渡连接,所述泄液槽为由所述发动机盖内壁朝向外壁方向凸出形成槽结构,且所述泄液槽在所述发动机盖本体朝向边缘延伸的方向上具有向下渐变倾斜的角度。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泄液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液槽的宽度由发动机盖本体朝向边缘方向逐渐变小呈锥形结构。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盖泄液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液槽的中部朝向所述发动机盖外壁呈半球状凸出结构,所述泄液槽的出口端及与所述发动机盖本体的过渡连接端朝向外壁的凸出高度小于所述中部凸出高度。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玲魏伟周伟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