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带骨架压注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3879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压注工艺用模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带骨架压注的模具,包括型腔、用于构成所述型腔的模板组以及设置在所述型腔上的浇筑道,所述模板组包括用于构成所述型腔的上模板、中模板以及与所述中模板一并用于固定骨架的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上设有用于对流动的物料进行压注的加压板,所述中模板包括设置在所述骨架两侧的第一中模板以及第二中模板,所述第一中模板与所述第二中模板之间通过紧固单元完成对所述骨架的夹紧紧固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下模板配合易开合的中模板,采用三开模的设定,完成对骨架的固定作用和整个压注流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骨架固定、取放动作快捷有效,压注成型操作方便以及效果好的优点。

Mould for injection with skeleton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technology of injection mould device technology, especially relates to a mould for injection with skeleton, including cavity, used to form the cavity and the template group is arranged in the cavity of the pouring, the template group including used to form the cavity on the template in the template and template together for fixing the skeleton template, the pressure plate used for flow injection material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template, the template provided in the template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frame on both sides of the template,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template the second template clamp fastening function to the skeleton through the fastening unit. The utility model based on template matching template is easy to open and close, the three mold set, complete fixation on the skeleton and the injection proces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the frame is fixed, to take effective action, pressure injection molding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good effect of advantag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带骨架压注的模具
本技术属于压注工艺用模具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带骨架压注的模具。
技术介绍
压注成型工艺指的是将热的、流动性较高的物料通过注射的方式使之进入微开启的型腔内,获得与型腔模型相对应塑件的工艺方法,其中的物料多指各种胶料。在压注工艺中,由于对塑件各部位使用要求的差异,通常需要在型腔内预设一个塑件零部件,即骨架,而骨架需要固定在模板上,以保证成型后不会发生位置偏移。在现有技术中,当骨架的规格过大时,会对塑件成型时的稳定性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将整个骨架卡在模板的槽内时,很难通过一个较小的塑件将之连带取出,而且取出时也常常会损坏塑件。专利公告号为CN204771323U、公告日为2015.11.18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模具,包括主放置台、副放置台,主放置台与副放置台之间连接有连接件,主放置台与副放置台之间存在用于放置骨片的放置槽,所述副放置台上设有用于抵紧骨片的抵紧部。但是该技术存在对骨架固定效果差以及取放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带骨架压注的模具,其能通过上下模板配合易开合的中模板,采用三开模的设定,完成对骨架的固定作用和整个压注流程,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骨架固定、取放动作快捷有效,压注成型操作方便以及效果好的优点。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带骨架压注的模具,包括型腔、用于构成所述型腔的模板组以及设置在所述型腔上的浇筑道,所述模板组包括用于构成所述型腔的上模板、中模板以及与所述中模板一并用于固定骨架的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上设有用于对流动的物料进行压注的加压板,所述中模板包括设置在所述骨架两侧的第一中模板以及第二中模板,所述第一中模板与所述第二中模板之间通过紧固单元完成对所述骨架的夹紧紧固作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紧固单元包括铰接设置在所述中模板侧边上的连接钩以及连接柱,所述紧固单元的数量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中模板的两侧。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中模板以及第二中模板上位于中模板开孔两侧的侧边上各设有一个所述连接钩和一个所述连接柱,所述连接钩铰接设置在连接钩转轴上。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钩、连接柱以及连接钩转轴均设置在位于所述中模板上的紧固单元开槽内。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中模板靠近所述第二中模板的侧面上设有用于对接所述第二中模板的凸出磁铁块以及磁铁块凹槽,所述凸出磁铁块以及磁铁块凹槽分别位于所述模板开孔的两侧,所述第二中模板用于对接侧面上设有相对应的所述磁铁块凹槽和所述凸出磁铁块。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模板包括上模板主体、设置在所述上模板主体上端面上的物料槽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模板主体下端面上的型腔槽,所述浇筑道设置在所述上模板主体内并连通所述物料槽和所述型腔槽。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下模板包括下模板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下模板主体上端面上用于从下部固定所述骨架的下模板开槽。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压板包括用于将流动的物料从所述物料槽压入所述型腔的加压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加压块上的受压面板。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浇筑道靠近所述物料槽一端的开口直径大于靠近所述型腔一端的开口直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压块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物料槽的深度。本技术通过上下模板配合易开合的中模板,采用三开模的设定,完成对骨架的固定作用和整个压注流程,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骨架固定、取放动作快捷有效,压注成型操作方便以及效果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中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上模板和下模板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实施例:如附图1、2、3以及附图4所示,一种用于带骨架压注的模具,包括型腔1、用于构成所述型腔1的模板组以及设置在所述型腔1上的浇筑道2,所述模板组包括用于构成所述型腔1的上模板3、中模板4以及与所述中模板4一并用于固定骨架5的下模板6,所述上模板3上设有用于对流动的物料进行压注的加压板7,所述中模板4包括设置在所述骨架5两侧的第一中模板401以及第二中模板402,所述第一中模板401与所述第二中模板402之间通过紧固单元8完成对所述骨架5的夹紧紧固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在压注操作前,先将所述骨架5固定在所述中模板4以及下模板6上,在通过所述中模板4上所述紧固单元8的夹紧紧固作用,完成对所述骨架5的固定作用,最后对接所述加压板7与所述上模板3,使得流动的物料能进入所述型腔1内,并在冷却成型后顺利与所述骨架5完成连接,完成整个塑件的制作工艺。由于所述骨架5相对于上端成型的塑件部分具有更大的高度,所以如果将整个所述骨架5插接固定在一个模板的开槽内,那么塑件在成型后取出时就会遇到取出困难、需要较大的力的问题,最终导致上端塑件被损坏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对所述骨架5的固定作用采用部分开合的方式,这样就使得所述骨架5从模板上的取出动作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所述紧固单元8也能保证所述中模板4对所述骨架5的固定作用。所述紧固单元8包括铰接设置在所述中模板4侧边上的连接钩801以及连接柱802,所述紧固单元8的数量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中模板4的两侧。所述第一中模板401以及第二中模板402上位于中模板开孔403两侧的侧边上各设有一个所述连接钩801和一个所述连接柱802,所述连接钩801铰接设置在连接钩转轴803上。所述连接钩801、连接柱802以及连接钩转轴803均设置在位于所述中模板4上的紧固单元开槽404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模板401以及第二中模板402上均设有一个所述连接钩801以及连接柱802,避免两个所述连接钩801或所述连接柱802一起设置在其中一个部位上而造成的受力不均、单个部位发生大幅偏移的问题,而所述连接钩801的旋转连接、开合的方式,也使得所述紧固单元8的紧固作用具有操作方便快捷的优点。所述第一中模板401靠近所述第二中模板402的侧面上设有用于对接所述第二中模板402的凸出磁铁块405以及磁铁块凹槽406,所述凸出磁铁块405以及磁铁块凹槽406分别位于所述模板开孔403的两侧,所述第二中模板402用于对接侧面上设有相对应的所述磁铁块凹槽406和所述凸出磁铁块40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出磁铁块405以及磁铁块凹槽406,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中模板401以及第二中模板402的连接侧面上,并且两组磁力吸引的部位分开设置,使得所述连接侧面的对接连接具有单一性,即所述第一中模板401以及第二中模板402中任意一个发生翻转时,都不能结合形成整个所述中模板4,以方便所述紧固单元8的对接,避免所述中模板4对接后出现所述连接钩801或连接柱802出现不对应即不能连接的问题。所述上模板3包括上模板主体301、设置在所述上模板主体301上端面上的物料槽302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模板主体301下端面上的型腔槽303,所述浇筑道2设置在所述上模板主体301内并连通所述物料槽302和所述型腔槽303。所述下模板6包括下模板主体601以及设置在所述下模板主体601上端面上用于从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带骨架压注的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带骨架压注的模具,包括型腔(1)、用于构成所述型腔(1)的模板组以及设置在所述型腔(1)上的浇筑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组包括用于构成所述型腔(1)的上模板(3)、中模板(4)以及与所述中模板(4)一并用于固定骨架(5)的下模板(6),所述上模板(3)上设有用于对流动的物料进行压注的加压板(7),所述中模板(4)包括设置在所述骨架(5)两侧的第一中模板(401)以及第二中模板(402),所述第一中模板(401)与所述第二中模板(402)之间通过紧固单元(8)完成对所述骨架(5)的夹紧紧固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带骨架压注的模具,包括型腔(1)、用于构成所述型腔(1)的模板组以及设置在所述型腔(1)上的浇筑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组包括用于构成所述型腔(1)的上模板(3)、中模板(4)以及与所述中模板(4)一并用于固定骨架(5)的下模板(6),所述上模板(3)上设有用于对流动的物料进行压注的加压板(7),所述中模板(4)包括设置在所述骨架(5)两侧的第一中模板(401)以及第二中模板(402),所述第一中模板(401)与所述第二中模板(402)之间通过紧固单元(8)完成对所述骨架(5)的夹紧紧固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骨架压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单元(8)包括铰接设置在所述中模板(4)侧边上的连接钩(801)以及连接柱(802),所述紧固单元(8)的数量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中模板(4)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带骨架压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模板(401)以及第二中模板(402)上位于中模板开孔(403)两侧的侧边上各设有一个所述连接钩(801)和一个所述连接柱(802),所述连接钩(801)铰接设置在连接钩转轴(803)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带骨架压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钩(801)、连接柱(802)以及连接钩转轴(803)均设置在位于所述中模板(4)上的紧固单元开槽(404)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带骨架压注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模板(401)靠近所述第二中模板(4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必宽赵成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立信橡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