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卓熹专利>正文

一种电磁冲击射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3825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冲击射钉装置,包括:壳体,其内设置有相平行的第一发射腔和第二发射腔;第一发射腔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多组电磁线圈;相邻两组电磁线圈之间设置有位置感应传感器;悬铁,其设置在第一发射腔内,能够沿第一发射腔轴线移动;锤头,其设置在第二发射腔内,能够沿第二发射腔轴线移动;第一滑块,其与悬铁相铰接,第二滑块,其与锤头相铰接;连接杆的一端与壳体铰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当锤头运动到第二发射腔最前端时,连接杆的轴线与第二发射腔的轴线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冲击射钉装置,采用多级线圈对悬铁进行连续加速,可大大提高发射速度和射程,结构简单可靠、效率高、噪声低、便于携带。

An electromagnetic impact nail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omagnetic shock nailing device comprises a casing, a first emission cavity and second parallel cavity is arranged inside the first emission; emission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electromagnetic coils are arrange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a position sensing sensor is arranged between two adjacent groups of electromagnetic coil; the hanging iron. The launch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cavity, can move along the first emission cavity axis; hammerhead, set to launch in second to launch second cavity along the cavity axis movement; the first slider, and the suspension of iron is second and the hammer is hinged slider;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hinged with the shell, the other end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pass the hole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when the hammer moves to the front second emission cavity, second cavity axis and the connecting rod of the vertical launch.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electromagnetic shock nailing device, using multi-stage coil to suspended iron continuous acceleration,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transmitting speed and range, simple and reliable structure, high efficiency, low noise, easy to car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冲击射钉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动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电磁冲击射钉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室内装潢和家具制作等过程中,常需要采用射钉枪将钉子打入材料中。射钉枪主要有弹药推动式、气动式和电磁式三种类型。传统的弹药推动式射钉枪噪声大,且要使用专门的弹药,发射后还需退壳,十分不方便;并且使用的推进剂是火药,存在安全隐患。气动式的射钉枪虽然无需专用弹药,但使用时要和气瓶相接,在给气瓶充气时,空压机发出巨大噪音和振动,加之体积大,不适合移动作业。现有电磁式射钉枪大多存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缺点,且现有电磁式射钉枪的射钉速度低和射程不高,其适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电磁式射钉装置射钉速度低、射程不高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电磁冲击射钉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磁冲击射钉装置,包括:壳体,其内设置有相平行的第一发射腔和第二发射腔;所述第一发射腔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多组电磁线圈;相邻两组电磁线圈之间设置有位置感应传感器;悬铁,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射腔内,能够沿第一发射腔轴线移动;锤头,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发射腔内,能够沿第二发射腔轴线移动;第一滑块,其与所述悬铁相铰接,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滑块,其与所述锤头相铰接,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第二通孔;连接杆,其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壳体铰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当锤头运动到第二发射腔最前端时,连接杆的轴线与第二发射腔的轴线垂直。优选的是,还包括控制电路,其与所述位置感应传感器和多组电磁线圈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电磁线圈设置有三组。优选的是,自第一发射腔后部向前部方向,三组电磁线圈的匝数比为1:1.3~1.5:1.6~1.8。优选的是,自第一发射腔后部向前部方向,三组电磁线圈的匝数比为1:1.4:1.7。优选的是,所述壳体采用导磁材料制成。优选的是,所述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相扣合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电磁冲击射钉装置,采用多级线圈对悬铁进行连续加速,可大大提高发射速度和射程,结构简单可靠、效率高、噪声低、便于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电磁冲击射钉装置总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连接杆与悬铁、锤头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电磁冲击射钉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电磁冲击射钉装置初始位置时各部件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电磁冲击射钉装置终止位置时各部件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冲击射钉装置,包括壳体110,所述壳体有两半扣合而成。所述壳体110采用导磁材料制成。在壳体110内设置有第一发射腔111和第二发射腔112,所述第一发射腔111和第二发射腔112相互平行。在第一发射腔111内设置有悬铁113,所述悬铁113能够在第一发射腔111内沿第一发射腔轴线移动。在第二发射腔112内设置有锤头114,所述锤头114能够在第二发射腔112内沿第二发射腔轴线移动。第一滑块115与悬铁113相铰接,第二滑块116与锤头114相铰接。所述第一滑块115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滑块116上设置有第二通孔。连接杆117设置在壳体110内,所述连接杆117左端与壳体110相铰接,连接杆117的右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从而使连接杆117能够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滑动。通过连接杆117将悬铁113和锤头114连接在一起。当锤头114运动到第二发射腔112最前端时,连接杆117的轴线与第二发射腔112的轴线垂直。一并参阅图3,所述第一发射腔111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多组电磁线圈118,相邻两组电磁线圈118之间设置有位置感应传感器119。作为一种优选的,所述电磁线圈118设置有三组,并且,自第一发射腔111后部向前部方向,三组电磁线圈118的匝数比为1:1.3~1.5:1.6~1.8。优选的三组电磁线圈的匝数比为1:1.4:1.7。本技术提供的电磁冲击射钉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其与所述位置感应传感器119和电磁线圈118连接。通过控制电路采集位置感应传感器119采集的到位信号,并且能为电磁线圈118通电,产生电磁力,驱动悬铁113在第一发射腔111内移动,进而带动锤头114在第二发射腔112内移动,通过锤头114前端对钉子进行冲击,完成冲击射钉。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4所示,初始位置时锤头114位于第二发射腔112的最后端。通过控制电路为第一发射腔111最后端的第一级电磁线圈118供电,产生电磁力,带动悬铁113在第一发射腔111内向前移动。当悬铁113运动到第一个位置感应传感器119位置时,该位置感应传感器119发出到位信号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将第一级电磁线圈118断电,然后将第二级电磁线圈118通电,继续为悬铁113施加电磁力,依次类推,对悬铁113进行三级加速。悬铁113在第一发射腔111内向前移动的同时,通过连接杆117带动锤头114在第二发射腔112内向前移动,一并参阅图5,当锤头114运动到第二发射腔112最前端时,对锤头114前的钉子进行冲击,完成冲击射钉。由于锤头114前进的速度始终大于悬铁113前进的速度,因此,本技术提供的电磁冲击射钉装置不仅能够进行三级的加速来增大速度,同时能够根据杠杆原理,使悬铁113带动锤头114运动,增大锤头114的速度,从而能够更好的完成射钉工作。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磁冲击射钉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冲击射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内设置有相平行的第一发射腔和第二发射腔;所述第一发射腔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多组电磁线圈;相邻两组电磁线圈之间设置有位置感应传感器;悬铁,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射腔内,能够沿第一发射腔轴线移动;锤头,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发射腔内,能够沿第二发射腔轴线移动;第一滑块,其与所述悬铁相铰接,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滑块,其与所述锤头相铰接,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第二通孔;连接杆,其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壳体铰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当锤头运动到第二发射腔最前端时,连接杆的轴线与第二发射腔的轴线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冲击射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内设置有相平行的第一发射腔和第二发射腔;所述第一发射腔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多组电磁线圈;相邻两组电磁线圈之间设置有位置感应传感器;悬铁,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射腔内,能够沿第一发射腔轴线移动;锤头,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发射腔内,能够沿第二发射腔轴线移动;第一滑块,其与所述悬铁相铰接,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滑块,其与所述锤头相铰接,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第二通孔;连接杆,其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壳体铰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当锤头运动到第二发射腔最前端时,连接杆的轴线与第二发射腔的轴线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冲击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卓熹
申请(专利权)人:杨卓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