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型复合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3653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异型复合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方法先在可控气氛加热装置中,各层材料带材通过单独的超音频率感应圈加热、热电偶测量带材的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并反馈控制感应电源的输出功率,在热轧复合过程中与难变形层接触的复层材料表面熔化或难变形层材料本身表面熔化,实现液/固复合;复合坯料经过退火、分条、精轧后制得横截面为异型的二层、三层或多层电接触材料;在复合过程中,轧辊中部通入循环加热到一定温度的导热油以控制复合过程中材料快速/慢速降温,达到控制熔化层的熔化程度。复合坯料经过退火、分条、精轧后制得横截面为异型的二层、三层或多层电接触材料。

Preparation method of special-shaped composite electric contact material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special compound electric contact material. The method first in a controlled atmosphere heating device, each layer of material strip through separate ultrasonic frequency induction heating coil, thermocouple measuring strip temperature and the set temperature deviation and feedback control of induction power output power, in hot rolling in the process of deformation and hard layer contact the clad material surface melting or difficult deformation layer material surface melting, liquid / solid composite; composite billet after annealing, slitting, finishing is prepared after the cross section profile of the two layer, three layer or multilayer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 in the composite process, the heat conducting oil roll the central circulation is heated to a certain temperature to control the material fast / slow cooling in the composite process, to control the melting degree of melting layer. Two layers, three layers or multilayer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s with special-shaped cross section are prepared by annealing, slitting and finishing rolling of composite bille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型复合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型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型复合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异型复合电接触材料是随继电器和开关向开型化、轻量化、高度集成化方向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多层复合、截面微小的异型电接触材料。它是由多层材料复合构成,且横截面不规则,各层材料发挥各自的综性,从而使整个复合材料具有梯度性能的材料;是制造仪器仪表、电信和电子装备中电接触元件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小型继电器、控制器及连接器等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场合。一般来说,异型复合电接触材料通常有双层复合材料、三层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1)轧制包覆法;(2)电镀法;(3)焊接复合法;(4)气相沉积法。在异型复合电接触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各层材料的性能和基底材料的性能差较大;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与基底材料的复合结合强度成为重点研究内容。中国大陆专利申请号CN101241811A公开了一种《用于温控器异形断面电接触带材的制作方法》,其采用热轧复合、精轧制得AgNi10/Cu/Fe用于温控器异形断面电接触带材。对于中间层与基底材料塑性变形性能相差较大的配对材料的复合,热轧复合的界面结合可靠性及耐弯折性仍然不够理想。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经过大量研究,创新性的提出了中间层与基底在热轧变形区能实现液/固、表面层与中间层仍为固/固复合的制备过程,复合坯料经过退火、分条、精轧,制备得到异型复合电接触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异型复合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可连续大批量生产,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可靠,多次弯折后界面仍然可靠结合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异型复合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基底材料及各复层材料在氨分解气保护下加热,温度可控;在热轧复合的轧制变形区,实现液/固复合;复合坯料经过退火、分条、精轧得到异型横截面的复合材料。进一步地,在热轧复合轧辊中部循环通入导热油,温度范围为150℃~280℃。进一步地,在热轧复合过程中,其中的一层或多层材料在热复合轧制变形区表面熔化。进一步地,基底材料及各复层材料通过超音频感应单独加热,热电偶测温形成反馈控制。进一步地,所述热轧复合时,基底材料及各复层材料的变形量大于或等于2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异型复合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基底材料及各复层材料在氨分解气保护下加热,温度可控;在热轧复合的轧制变形区,实现液/固复合;复合坯料经过退火、分条、精轧得到异型横截面的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先在可控气氛加热装置中,各层材料带材通过单独的超音频率感应圈加热、热电偶测量带材的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并反馈控制感应电源的输出功率,在热轧复合过程中与难变形层接触的复层材料表面熔化或难变形层材料本身表面熔化,实现液/固复合;复合坯料经过退火、分条、精轧后制得横截面为异型的二层、三层或多层电接触材料;在复合过程中,轧辊中部通入循环加热到一定温度的导热油以控制复合过程中材料快速/慢速降温,达到控制熔化层的熔化程度。复合坯料经过退火、分条、精轧后制得横截面为异型的二层、三层或多层电接触材料。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复合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横截面为异型的三层复合电接触材料;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横截面为异型的二层复合电接触材料;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横截面为异型的三层复合电接触材料。说明书标号说明1.复层材料及放圈机2.中间层材料及放圈机3.基底材料及放圈机4.可控气氛加热装置5.感应加热线圈6.热电偶7.热复合轧机8.复合轧辊9.复合坯料收圈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异型复合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基底材料及各复层材料在氨分解气保护下加热,温度可控;在热轧复合的轧制变形区,实现液/固复合;复合坯料经过退火、分条、精轧得到异型横截面的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先在可控气氛加热装置中,各层材料带材通过单独的超音频率感应圈加热、热电偶测量带材的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并反馈控制感应电源的输出功率,在热轧复合过程中与难变形层接触的复层材料表面熔化或难变形层材料本身表面熔化,实现液/固复合;复合坯料经过退火、分条、精轧后制得横截面为异型的二层、三层或多层电接触材料;在复合过程中,轧辊中部通入循环加热到一定温度的导热油以控制复合过程中材料快速/慢速降温,达到控制熔化层的熔化程度。复合坯料经过退火、分条、精轧后制得横截面为异型的二层、三层或多层电接触材料。具体应用中,在热轧复合轧辊中部循环通入导热油,温度范围为150℃~280℃。在热轧复合过程中,其中的一层或多层材料在热复合轧制变形区表面熔化。基底材料及各复层材料通过超音频感应单独加热,热电偶测温形成反馈控制。保证基底材料及各复层材料进入轧制变形区的温度符合工艺要求。所述热轧复合时,基底材料及各复层材料的变形量大于或等于20%。实施例一:复层材料1为AgNi10、中间层材料2为TU1(无氧铜)、基底材料3为Fe。基底材料3厚度为4.2mm、加热温度1130℃,中间层材料2厚度为1.0mm、加热温度900℃、复层材料1厚度为0.8mm、加热温度850℃。三层材料宽度均为6mm,复合轧辊中部循环导热油温度280℃。在热复合过程中,中间层材料2与基底材料3接触的表面熔化,实现Cu/Fe液/固复合,经复合后复合坯料厚度为4.2mm。复合坯料经过常规的还原气氛退火、孔型轧辊精轧,得到如图2所示复合界面牢固可靠的横截面为异型的三层复合电接触材料。实施例二:复层材料1为AgCuONiO、无中间层材料2、基底材料3为CuNiSn。基底材料3厚度为4.2mm、加热温度700℃,复层材料1厚度为1.2mm、加热温度850℃。二层材料宽度均为6mm,复合轧辊中部循环导热油温度250℃。在热复合过程中,基底材料3与复层材料1接触的表面熔化,实现AgCuONiO/CuNiSn液/固复合,经复合后复合坯料厚度为3.8mm。复合坯料经过常规的还原气氛退火、孔型轧辊精轧,得到如图3所示复合界面牢固可靠的横截面为异型的二层复合电接触材料。实施例三:复层材料1为AgCe、中间层材料2为TU1(无氧铜)、基底材料3为BZn。基底材料3厚度为4.2mm、加热温度700℃,中间层材料2厚度为1.0mm、加热温度880℃、复层材料1厚度为0.8mm、加热温度800℃。三层材料宽度均为6mm,复合轧辊中部循环导热油温度200℃。在热复合过程中,基底材料3与中间层材料2接触的表面熔化,实现Cu/BZn液/固复合,经复合后复合坯料厚度为4.2mm。复合坯料经过常规的还原气氛退火、孔型轧辊精轧,得到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异型复合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型复合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底材料及各复层材料在氨分解气保护下加热,温度可控;在热轧复合的轧制变形区,实现液/固复合;复合坯料经过退火、分条、精轧得到异型横截面的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型复合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底材料及各复层材料在氨分解气保护下加热,温度可控;在热轧复合的轧制变形区,实现液/固复合;复合坯料经过退火、分条、精轧得到异型横截面的复合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热轧复合轧辊中部循环通入导热油,温度范围为150℃~280℃。3.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鹏王耀东卢卓张龙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远思达成科技有限公司泰兴市金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