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3308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成分及其重量份为:印楝素15~25份、阿维菌素10~15份、丁硫克百威20~30份、稳定剂0.5~1.5份、活性多肽0.05~0.1份、分散剂1~5份、乳化剂1~5份、助溶剂1~5份、填料2~8份、水20~30份。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杀虫剂属于不同杀虫机理的杀虫剂复配,对马铃薯甲虫作用点位多,药效见效快、持续时间长,能够有效的防治马铃薯甲虫;有效的抵制了害虫抗性产生的问题,最大程度的缓解了目前害虫抗药性的问题,从而减少了农药的用量,也缓解了对于环境的影响,符合社会绿色环保的潮流。

Insecticide for killing potato beetl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esticide and its preparing method of killing potato beetle, composition and weight: Azadirachtin 15~25, avermectin 10~15, Ding Liuke Budweiser 20~30, 0.5~1.5, 0.05~0.1 peptide stabilizer, dispersant 1~5, emulsifier 1~5, solvent 1~5, 2~8 filler and water 20~30.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insecticide pesticide of the invention belong to different insecticidal mechanism, the role of potato beetle point, effective quick, lasting for a long time,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potato beetle; effective resistance to the pest resistance problems, the greatest degree of relief from the resistance of pests, reducing pesticide the amount, but also to ease 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in line with the social tren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杀虫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马铃薯甲虫属鞘翅目叶甲科负泥虫亚科,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重要农业害虫,初始寄主为杂草,后寄主主要是茄科植物。马铃薯甲虫靠飞行和爬行移动,成虫羽化后从土室中出来可立即爬行,并能爬行好几百米,成虫羽化后可飞行几公里,在遇到不适合生存的环境时,马铃薯甲虫可以迁移,且能较快适应新的寄主植物,对气候、药剂及生物因素适应能力也很强,这使得防治效果不理想、防治困难。马铃薯甲虫越冬成虫出土后滞育解除即可交配产卵,且可以多次交配,并且每次交配都能大量产卵,繁殖能力非常强,能在短时间内繁殖大量可供药剂选择的后代,当后代个体基因变异较大时,在药剂的选择压力下,极易汰选出抗性品系,目一前为止没有成功研发出实用的田间抗虫马铃薯品种。化学防治多年来在防治马铃薯甲虫中起着主导作用,但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对DDT产生抗性以来后,马铃薯甲虫抗药性发展异常迅速,多数农药品种推广后一年即出现明显的抗性,有的品种甚至在推广当年便发现抗性。迄今为止,马铃薯甲虫对环二烯类、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醚甲酸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均产生了抗性,也导致对新型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据统计,每年杀虫剂的防治费用达到每公顷美元。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用杀虫剂防治马铃薯甲虫的费用共计千万美元,这个数字仍在不断上升中。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4322566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杀灭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原料中含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氟氯氰菊酯8~12份、氯烯炔菊酯0.5~1份、烟碱0.2~4份、松节油0.3~0.6份、甲氧虫酰肼0.3~0.7份、噻虫酰胺0.5~1份、丁烯氟虫腈0.2~3份、啶虫脒0.7~1份、溴氰菊酯0.2~0.4份、噻虫嗪0.2~0.4份、氨基噻唑啉0.2~0.4份、氧化胡椒基丁醚0.3~0.5份、乙酸丁酯40~45份、二甲基甲酰胺4~8份、磷酸三丁脂1~3份、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0.5~0.7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7~0.9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8~1.2份、水100~150份。该植物杀虫剂具有稳定性强、杀虫效果较好等特点,但成分复杂且生产成本较高,不易于工业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虫效果强、不易产生抗药性、使用方便的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成分及其重量份为:印楝素15~25份、阿维菌素10~15份、丁硫克百威20~30份、活性多肽0.05~0.1份、稳定剂0.5~1.5份、分散剂1~5份、乳化剂1~5份、助溶剂1~5份、填料2~8份、水20~30份。稳定剂为环氧化物,环氧氯丙烷、环氧大豆油、环氧蓖麻油、乙二醇、丙三醇、尿素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活性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HSHACASYSRVCGYYVSHRGRCYCRCLRCRVLHPGKLCVCVNCSR,该活性多肽可不通过细胞膜,直接作用于胞质内DNA,与细菌DNA双螺旋沟槽结合,通过对细菌胞内酶结构、功能及对细菌胞内信号转导,干扰细菌细胞外膜蛋白的转录,抑制细菌生长,从而达到抑菌作用;分散剂为聚羧酸酯钠盐和琥珀酸酯磺酸盐,其质量比为1:0.5~2;乳化剂为吐温-80和宁乳-36,其质量比为1:0.5~2;助溶剂为正丁醇、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填料为是滑石粉、高岭土、膨润土、凹凸棒矿粘土、硅藻土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上述杀虫剂对马铃薯甲虫作用点位多,药效见效快、持续时间长,能够有效的防治马铃薯甲虫;有效的抵制了害虫抗性产生的问题,减少了农药的用量,缓解了对于环境的影响。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按照配方量取印楝素、阿维菌素、丁硫克百威、助溶剂、水,加入高剪切乳化分散机内,搅拌至均匀,各有效成分具有不同的杀虫机理,对马铃薯甲虫作用点位多,对马铃薯甲虫具有速效功能,使其对该药剂不易产生抗药性,同时也能通过抑制昆虫口器味觉感受器,阻碍神经传导或对昆虫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害作用,干扰昆虫取食,使昆虫营养摄取不足,影响其生长发育乃至死亡,实现药效的持续性,同时也可提高作物品质,施用后作物叶色更绿,植株更健壮;在混合液中加入配方量稳定剂、活性多肽、分散剂、乳化剂、填料,在均质机内分散20~30分钟;将混合液放入带有循环冷却装置砂磨机内研磨50~60分钟,砂磨机的转速为1600~1800转/分,冷却装置采用的冷却液为乙二醇且混合液温度≤30℃,细化原料,使原料能更均匀的相互作用,得到体系稳定性和均一性的杀虫剂,该杀虫剂灭杀马铃薯甲虫效果好,减少了农药的用量,也缓解了对于环境的影响,符合社会绿色环保的潮流,且生产自动化,节约人工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杀虫剂属于不同杀虫机理的杀虫剂复配,对马铃薯甲虫作用点位多,药效见效快、持续时间长,能够有效的防治马铃薯甲虫;2)有效的抵制了害虫抗性产生的问题,最大程度的缓解了目前害虫抗药性的问题,从而减少了农药的用量,也缓解了对于环境的影响,符合社会绿色环保的潮流;3)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易得,适合工厂化生产,且使用时省时省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成分及其重量份为:印楝素15份、阿维菌素15份、丁硫克百威20份、稳定剂1份、活性多肽0.08份、分散剂2份、乳化剂3份、助溶剂1份、填料8份、水26份。稳定剂为环氧化物,环氧氯丙烷、环氧大豆油、环氧蓖麻油、乙二醇、丙三醇、尿素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活性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HSHACASYSRVCGYYVSHRGRCYCRCLRCRVLHPGKLCVCVNCSR,该活性多肽可不通过细胞膜,直接作用于胞质内DNA,与细菌DNA双螺旋沟槽结合,通过对细菌胞内酶结构、功能及对细菌胞内信号转导,干扰细菌细胞外膜蛋白的转录,抑制细菌生长,从而达到抑菌作用;分散剂为聚羧酸酯钠盐和琥珀酸酯磺酸盐,其质量比为1:0.5;乳化剂为吐温-80和宁乳-36,其质量比为1:2;助溶剂为正丁醇、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填料为是滑石粉、高岭土、膨润土、凹凸棒矿粘土、硅藻土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1)按照配方量取印楝素、阿维菌素、丁硫克百威、助溶剂、水,加入高剪切乳化分散机内,搅拌至均匀,各有效成分具有不同的杀虫机理,对马铃薯甲虫作用点位多,对马铃薯甲虫具有速效功能,使其对该药剂不易产生抗药性,同时也能通过抑制昆虫口器味觉感受器,阻碍神经传导或对昆虫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害作用,干扰昆虫取食,使昆虫营养摄取不足,影响其生长发育乃至死亡,实现药效的持续性,同时也可提高作物品质,施用后作物叶色更绿,植株更健壮;2)在步骤1所得混合液加入配方量稳定剂、活性多肽、分散剂、乳化剂、填料,在均质机内分散30分钟;3)在步骤2所得混合液放入带有循环冷却装置砂磨机内研磨60分钟,砂磨机的转速为1800转/分,冷却装置采用的冷却液为乙二醇且混合液温度≤30℃,细化原料,使原料能更均匀的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虫剂成分及其重量份为:印楝素15~25份、阿维菌素10~15份、丁硫克百威20~30份、稳定剂0.5~1.5份、活性多肽0.05~0.1份、分散剂1~5份、乳化剂1~5份、助溶剂1~5份、填料2~8份、水20~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虫剂成分及其重量份为:印楝素15~25份、阿维菌素10~15份、丁硫克百威20~30份、稳定剂0.5~1.5份、活性多肽0.05~0.1份、分散剂1~5份、乳化剂1~5份、助溶剂1~5份、填料2~8份、水20~3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为环氧氯丙烷、环氧大豆油、环氧蓖麻油、乙二醇、丙三醇、尿素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HSHACASYSRVCGYYVSHRGRCYCRCLRCRVLHPGKLCVCVNCSR。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为聚羧酸酯钠盐和琥珀酸酯磺酸盐,其质量比为1:0.5~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杀马铃薯甲虫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为吐温-80和宁乳-36,其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少康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南翔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